小男孩‘自慰网亚洲一区二区,亚洲一级在线播放毛片,亚洲中文字幕av每天更新,黄aⅴ永久免费无码,91成人午夜在线精品,色网站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欧洲wwwww在线观看

分享

14.眩暈癥

 學中醫(yī)書館 2023-06-27 發(fā)布于山東

前言

本資料是我學習中醫(yī)內(nèi)科學的摘錄筆記歸納,共摘錄了七十八個病癥和方劑.由朱永庫老人編輯

.整理.本人喜歡電腦網(wǎng).酷愛中醫(yī).自學中醫(yī)20多年,積累了很多中醫(yī)資料.但從不給外人看病。自

己和家里人有病.我才自己找藥方治療。我今年75歲,45歲后從沒去醫(yī)院看過病,沒打過針,沒

住過院.有病自己用中藥調(diào)理就好了。發(fā)表本資料目的是為了行善積德,供有緣人共享。

一.外感眩暈證:風寒風熱、風燥、風濕表證等,

 風寒表證用川芎茶調(diào)散加減。風熱表證用銀翹散加減。風燥表證用桑杏湯加減。風濕表證用

羌活勝濕湯加減??闪磉x用感冒藥方使用。

風寒表證用川芎茶調(diào)散加減;川芎12克 荊芥12克 白芷6克 羌活6克 甘草6克 赤芍6克 清茶6克 防風4.5克 薄荷24克 細辛3克(后下)  

1.若頭痛屬風寒者,可重川芎,并酌加蘇葉、生姜等以加強祛風散寒之功;

2.屬風熱者,去羌活、細辛,加蔓荊子、菊花以散風熱;

3.若頭痛日久不愈者,可配全蝎、僵蠶、桃仁、紅花等以搜風活血止痛。

頭痛加減:

1. 若頭痛劇,無汗,遇寒即甚,寒象明顯可加熟附子、麻黃。

2. 若兼見咳嗽,痰稀色白,可在上方基礎(chǔ)上加杏仁、前胡、蘇葉增強宣肺止咳之力。

頭痛加減2;

1. 風寒夾濕,頭痛如裹者,加蒼術(shù)、蒿本、半夏、陳皮;

2. 項背發(fā)僵而酸楚者,加蒿本、葛根;

3. 兼陽虛者,加人參、附子、桂枝;

4. 兼氣虛者,加太子參、茯苓;

5. 若寒邪侵犯厥陰經(jīng)脈,引起巔頂痛,甚則四肢厥冷、蒼白,脈弦者,加吳茱萸、生姜、紅棗等;

6. 咳嗽痰多者,加杏仁、蘇子、半夏。

  臨證參考本證屬外感頭痛,確有虛象者,酌量加入補虛之品,不可過于滋補,以防戀邪。

風熱表證用銀翹散加減;金銀花10克、連翹10克、豆豉5克、牛蒡子6克、荊芥5克、薄荷6克、竹葉5克、鉤藤9克、白蒺藜9克、生甘草3克 

風燥表證用桑杏湯加減;

桑葉3克、豆豉3克、杏仁4.5克、貝母3克、梔子3克、麥冬6克、沙參6克、玄參3克

風濕表證用羌活勝濕湯加減;羌活6克、獨活6克、川芎3克、藁本3克、防風3克、蔓荊子2克、車前子5克、炙甘草3克

二.肝陽上亢證:眩暈耳鳴,頭痛且脹。遇勞加重。惱怒加重。面時潮紅。少寐多夢。口苦。舌紅苔黃,脈弦細數(shù)。

天麻鉤藤飲;天麻9克(焗服) 鉤藤12克(后下) 生石決明18克(先煎) 山梔子9克 黃芩9克 川牛膝12克 杜仲9克 益母草9克 桑寄生9克 夜交藤9克 朱茯神9克  

1.重證,加入羚羊角,則藥力益著;

2.若進入后期血管硬化之癥,加酌加槐花、海藻,蓋現(xiàn)代研究稱所含路丁有改變血管硬化之功

3.陽亢化風,眩暈較甚,唇舌或肢體發(fā)麻者,除羚羊角外,可酌加代赭石、牡蠣、龍骨、磁石等以鎮(zhèn)肝潛陽熄風;

4.肝火偏盛,頭痛較劇,面紅目赤,舌苔黃燥,脈弦數(shù)者,可酌加龍膽草、夏枯草、丹皮,或加服龍膽瀉肝丸以清肝瀉火;

5.便秘,可加大黃、芒硝,或加服當歸龍薈丸以瀉肝通俯;

6.肝腎陰虛明顯,可酌加女貞子、枸杞子、白芍、生地、何首烏等以滋養(yǎng)肝腎。

眩暈證加減:

1. 若陰虛較甚,癥見舌紅少苔、脈弦細數(shù)較為明顯者,可先加生地、麥冬、玄參、首烏、生白芍等滋補肝腎之陰。

2. 若肝火亢盛,癥見眩暈,頭痛較甚,耳聾,耳鳴暴作,目赤口苦,舌紅苔黃燥,脈弦數(shù),可選加龍膽草、丹皮、菊花、夏枯草等以清肝瀉火,去杜仲、桑寄生?;蚋挠谬埬憺a肝湯加石決明、鉤藤等以清肝瀉火。

3. 若大便秘結(jié)者,可選加大黃、芒硝或加用當歸龍薈丸以通腑泄熱。

4. 若眩暈劇烈,泛泛嘔吐,手足麻木甚至震顫者,有陽動化風之勢,可加珍珠母、龍骨、牡蠣、羚羊角等,以鎮(zhèn)肝熄風。

5. 若肝腎陰虛較甚,風陽翕張,眩暈較甚,伴有腰膝酸軟、遺精疲乏,舌質(zhì)紅,脈弦細數(shù)者,可用大定風珠育陰潛陽。

6. 若肝陽亢極化風,證見眩暈欲仆,頭痛如掣等癥,可用羚羊角粉吞服,牡蠣、代赭石入煎以鎮(zhèn)肝熄風,或用羚羊角湯加減,以防中風變證。

對于盱陽上亢型眩暈的辨治,應(yīng)注意到肝體陰用陽、性剛主動的特點,時時注意陽亢與陰虛的緩急輕重,審其陰陽,辨其虛實,充分體現(xiàn)。善治上者,必求其下”的精神。這樣,才能收到較好的效果。

加減:

1. 肝火偏盛,面紅、目赤、咽痛明顯者,可加龍膽草、丹皮以清肝泄熱,或改用龍膽瀉肝湯加石決明、鉤藤等以清肝瀉火;

2. 兼腑熱便秘者,可加大黃、芒硝以通腑泄熱;

3. 若肝陽亢極化風,證見眩暈欲仆,頭痛如掣等癥,可用羚羊角粉吞服,牡蠣、代赭石入煎以鎮(zhèn)肝熄風,或用羚羊角湯加減,以防中風變證。

臨證參考本證以標實證出現(xiàn),但往往也可同時出現(xiàn)腎陰虛或肝腎陰虛的本虛證表現(xiàn),若出現(xiàn)則宜加強滋養(yǎng)肝腎,平肝潛陽之藥,如牡蠣、龜甲、鱉甲、何首烏、生地等;若肝腎陰虧嚴重者,應(yīng)參考腎精不足之證化裁治之。

 1.肝風內(nèi)動、本病的肝陽上亢證:最易化火生風,導(dǎo)致肝風內(nèi)動,發(fā)生中風。輕者表現(xiàn)為手足麻木、肢體震顫、口眼?斜等,重者則可發(fā)生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半身不遂,語言不利等。治宜平肝熄風,清熱止痙,可用

羚羊鉤藤湯加全蝎、地龍、蜈蚣、僵蠶等蟲類搜風藥;羚羊角4.5克(刨細絲,先30分鐘) 霜桑葉6克 川貝12克(去心) 鮮生地15克 雙鉤藤9克(后下) 滁菊花9克(后下) 茯神木9克 生白芍9克 生甘草2.4克 全蝎5克 地龍5克 蜈蚣5克 僵蠶5克 淡竹茹15克(先煎)

1.氣分熱盛而見壯熱汗多、渴欲冷飲者,加石膏、知母等以清氣分之熱;

2.營血分熱盛而見肌膚發(fā)斑、舌質(zhì)紅或降者,加水牛角、丹皮、紫草等以清營涼血;

3.兼腑實便秘者,加大黃、芒硝以通腑泄熱;

4.兼邪閉心包、神志昏迷者,加紫雪或安宮牛黃丸以涼開止痙;

5.抽搐不易止息者,加全蝎、僵蠶、蜈蚣等以熄風止痙;

. 7.高熱不退,津傷較甚者,加玄參、天冬、麥冬等以滋補津液。

8.若無羚羊角,可用山羊角或珍珠母替代,但用量宜大

 2.不寐 若陽亢化火,擾動心神,神不得安則可發(fā)生不寐。表現(xiàn)為失眠,性情急躁,目赤口苦等,治宜清肝瀉熱,佐以安神,可用

龍膽瀉肝湯加磁石、龍齒等;酒龍膽草6克 梔子9克 炒黃芩9克 澤瀉12克 木通9克 車前子9克 當歸3克 酒生地黃9克 柴胡6克 磁石15克 龍齒15克 生甘草6克 

1.若肝膽實火較盛,可去木通、車前子,加黃連。

2.若濕盛熱輕者,可去黃芩、生地黃,加滑石、薏苡仁。

3.若玉莖生瘡,或便毒懸癰,以及陰囊腫痛紅熱者,可去柴胡,加連翹、黃連、大黃。

4.肝經(jīng)濕熱,帶下色紅者,可加蓮須、赤芍。

5.肝火上炎致頭痛眩暈,目赤多眵,口苦易怒,可加菊花、桑葉。

6.木火刑金,見咳血者,可加丹皮、側(cè)柏葉

三.氣血虧虛證:眩暈,動則加劇,遇勞則發(fā)。面色蒼白,唇甲不華,發(fā)色不澤。心悸失眠。神疲懶言,飲食減少。舌淡,脈細弱。

歸脾湯;人參3克  白術(shù)3克  茯苓3克  炒酸棗仁3克  炙甘草1克  炙黃芪3克  遠志3克  木香1.5克  當歸3克  龍眼肉3克  生姜3片  紅棗3枚  

1.如果脾虛發(fā)熱的加入山梔子3克 丹皮3克

2.崩漏下血者,加艾葉炭、炮姜炭以溫經(jīng)止血;

3.偏熱者,加生地炭、阿膠珠、棕櫚炭以清熱止血。

眩暈證加減:

1. 若氣虛而衛(wèi)陽不固,自汗時出者,可加防風、浮小麥以益氣固表止汗。

2. 若氣虛濕盛,伴有泄瀉或便溏者,重用茯苓、白術(shù),加薏苡仁、澤瀉、炒扁豆,炒當歸。

3. 若為中氣不足,清陽不升者,可表現(xiàn)為眩暈而兼見氣短乏力,納差神疲,便溏下墜,脈象無力等,可用補中益氣湯。

4. 若氣虛進一步發(fā)展,兼見陽虛癥狀,如形寒肢冷,腹中隱痛等,可于歸脾湯中加桂枝、干姜以溫陽益氣。

5. 若血虛心神失養(yǎng)者,可兼見心悸怔忡、不寐等,可加柏子仁、朱砂等以安神。

6. 若血虛較甚,可見面色慘白無華,加熟地、阿膠、紫河車(沖粉)等。

7. 若因失血引起,先按血證治以止血,后進行調(diào)治。

 如本證失眠不重者,可用十全大補湯加減;人參6克(焗服) 白術(shù)9克 茯苓9克 炙甘草3克 酒當歸9克 熟地12克 白芍9克 川芎6克 生姜5片 紅棗5枚 黃芪12克 肉桂3克(研粉焗服) 

1.心悸怔忡者,加五味子、酸棗仁等以養(yǎng)心安神;

2.自汗不止者,加煅龍骨、煅牡蠣等以斂汗固表。

加減

1. 脾陽虛衰,中焦運化無權(quán),兼見畏寒肢冷,唇甲淡白者,則在上方中去地黃、枸杞子、牛膝,加干姜、熟附片等以溫運中陽。

臨證參考 本證以健脾益氣生血為主要治療方法。因為脾胃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

   如遇心脾兩虛,心悸、少寐、健忘證候明顯者,則可選用 歸脾湯以補血養(yǎng)心安神;

   氣血虧虛以血虛為甚者,往往有失血病史,可用 當歸補血湯加味或圣愈湯加味,其中黃芪5份,當歸1份,在大補元氣的基礎(chǔ)上,促進血之生成,并可在方中加黃精、山藥、枸杞子、雞血藤等;

   若有出血傾向者,則應(yīng)尋找出血部位與原因,可參照 血證辨證治療。

 若有出血病史,氣血虧虛為甚者,可用當歸補血湯加味或圣愈湯;人參6克(焗服) 酒當歸9克 熟地9克 白芍6克 川芎4.5克 黃芪30克

四.腎精不足證:眩暈、耳鳴、精神萎靡。失眠、多夢、健忘。腰膝酸軟。遺精。五心煩熱。舌質(zhì)紅、脈沉細數(shù)。四肢不溫,形寒怯冷。舌質(zhì)淡,脈沉細無力。

偏陰虛用左歸丸;大懷熟地12克 炒山藥6克 枸杞子6克 山茱萸6克 酒川牛膝6克 鹽菟絲子6克 鹿角膠6克(焗) 龜膠6克(焗) 

1.滑精者,去川牛膝;

2.無火象者,去龜膠;

3.真陰不足,虛火上炎者,去枸杞子、鹿角膠,加女貞子、麥門冬以養(yǎng)陰清熱;

4.火?爍肺金,干咳少痰者,加百合以潤肺止咳;

5.夜熱骨蒸者,加地骨皮以清虛熱,退骨蒸;

6.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以利水滲濕;

7.大便燥結(jié)者,去菟絲子,加肉蓯蓉以潤腸通便;

8.氣虛者,加人參以補氣。

眩暈證加減:

1. 若見五心煩熱,舌質(zhì)紅,脈弦細數(shù)者,為陰虛有熱,可加炙鱉甲、知母、黃柏、丹皮等以滋陰清熱。

2. 若精虛導(dǎo)致水不涵木,肝陽上亢者,可在本方證的基礎(chǔ)上參照肝陽上亢證進行辯證施治。

3. 若失眠、多夢、健忘等心腎不交癥狀明日,可加阿膠、雞子黃、酸棗仁、柏子仁等,以交通心腎,養(yǎng)心安神。

4. 若腎精虛甚,子盜母氣,肺陰亦虛者,可加沙參、麥冬、玉竹等滋養(yǎng)肺腎。

5.若遺精頻頻者,可選加蓮須、芡實、桑螵蛸、潼蒺藜、覆盆子等以固腎澀精。

加減:

1. 偏于陰虛有內(nèi)熱者可加炙鱉甲、知母、黃柏、丹皮、菊花、地骨皮等以滋陰清熱;

2. 偏于陽虛者,宜補腎助陽,加入巴戟天、仙靈脾等溫潤之品,助陽而不傷陰,亦可用右歸丸主治;

3. 若遺精頻頻者,可選加蓮須、芡實、桑螵蛸、潼蒺藜、覆盆子等以固腎澀精。

臨證參考腎精不足之眩暈日久,陰損及陽,致陰虛于下,陽浮于上,宜配合龍骨、牡蠣、珍珠母等以潛浮陽。同時應(yīng)密切注意觀察,防止發(fā)生中風之可能。待病情改善后,可選用六味地黃丸、杞菊地黃丸或還精煎長服,以圖根治。 

偏陽虛者用右歸丸;大懷熟地12克 炒山藥6克 山茱萸4.5克 枸杞子6克 鹿角膠6克 菟絲子6克 姜杜仲6克 當歸4.5克 肉桂3克(粉沖服) 炮附子3克(先煎) 

1.如陽衰氣虛,必加人參3-6克(焗服);

2.如陽虛滑精,或帶濁便溏,加酒補骨脂6克;

3.如飧泄腎泄不止,加北五味子6克、肉豆蔻5克;

4.如飲食減少,或不易化,或嘔惡吞酸,皆吸虛寒之證,加炮干姜5克;

5.如腹痛不止,加吳茱萸3克;

6.如腰膝酸痛,加胡桃肉5克;

7.如陰虛陽痿,加巴戟天6克、肉蓯蓉6克,或狗鞭一條。

眩暈證加減:

1. 若寒象不重,可加巴戟天、仙靈脾易肉桂、附子以防辛燥太過而傷精。

2. 若兼見短氣喘逆,咳逆汗出等,為腎虛不能枘氣,可加人參、胡桃仁、蛤蚧等以助腎納氣。

3. 若兼見下肢水腫者,為陽虛水泛,可加桂枝、茯苓、澤瀉等溫腎利水。

4. 若兼見大便溏泄、腹脹少食等,可加白術(shù)、茯苓等以健脾止瀉。

或可選用六味地黃丸;山萸肉6克 山藥6克 熟地12克 丹皮4.5克 澤瀉4.5克 茯苓4.5克

1.陰虛而火盛者,加知母、玄參、黃柏等以加強清熱降火之功;

2.兼納差腹脹者,加焦白術(shù)、砂仁、陳皮等以防滯氣礙脾。

杞菊地黃丸或還精煎長服;山萸肉6克 山藥6克 熟地12克 丹皮4.5克 澤瀉4.5克 茯苓4.5克 枸杞子5克 菊花5克(后下)

五.痰濁中阻證:眩暈、頭重如蒙。胸悶、惡心。食少、多寐。舌苔白膩,脈象濡緩。

半夏白術(shù)天麻湯;半夏4.5克 明天麻3克(包) 茯苓3克 橘紅3克 白術(shù)9克 甘草1.5克 生姜3克 紅棗2枚  

1.若濕痰偏盛,舌苔白滑者,加澤瀉、桂枝以利濕化飲;

2.若肝陽偏亢者,加鉤藤、代赭石以潛陽熄風。

眩暈證加減:

1.若眩暈較甚,嘔吐頻作者,為胃失和降,可加代赭石、竹茹以和胃降逆止嘔。

2.若脘悶不食,腹脹較甚者,為濕壅氣滯,可加白蔻仁、砂仁等理氣化濕健脾。

3 .若肢體沉重苔膩者,為濕困脾陽,可加藿香、佩蘭、石菖蒲等以醒脾化濕。

4.若耳鳴重聽者,為痰濕閉阻清竅,右加蔥白、郁金、石菖蒲等以通陽開竅。

5.若見頭目脹痛、心煩口苦、渴不欲飲、舌苔黃膩、脈弦滑者,為痰阻氣機,郁而化熱,可加黃連、竹茹等以化痰清熱。

6.若見腹脹泄瀉苔白膩者,為痰濕傷及腹陽,可加干姜、煨肉豆蔻等以溫脾止瀉。

7.若見心悸怔忡者,為痰濁蒙閉心陽,可加石菖蒲、郁金、酸棗仁、朱砂等以通陽化痰安神。

加減2:

1.眩暈較甚,嘔吐頻作者,可加代赭石、旋覆花、膽南星之類以除痰降逆;

2.舌苔厚膩,水濕潴留者,可合五苓散,使小便得利,濕從下去;

3.脘悶不食者,加白蔻仁、砂仁化濕醒胃;

4.若兼耳鳴重聽者,加生蔥、石菖蒲、遠志以通陽開竅。

  臨證參考本證雖以標實為主證,但臨證尚須探求病之根源,若為脾虛生痰者,則應(yīng)用六君子湯加黃芪、竹茹、膽南星、白芥子等;若為寒飲內(nèi)停,可用苓桂術(shù)甘湯加干姜、附子、白芥子等以溫化寒飲;若為痰郁化火,宜用溫膽湯加黃連、黃芩、天竺黃等以化痰泄熱,或合礞石滾痰丸以降火逐痰;若憤怒郁勃,痰火肝風交熾者,用二陳湯合當歸龍薈丸,并可隨證酌加天麻、鉤藤、石決明等熄風之品。

 若為脾虛生痰者,用六君子湯加黃芪、竹茹、膽南星、白芥子等;人參3克(焗服) 白術(shù)4.5克 茯苓3克 炙甘草3克 陳皮3克 半夏4.5克  生姜3片 紅棗2枚 黃芪5克 竹茹5克 膽南星4.5克 白芥子4.5克  

1.氣虛較甚者,重用人參、白術(shù);

2.痰多壅盛者,重用半夏、陳皮;

3.畏怕冷者,加炮姜、附子以溫中祛寒;

4.痰多清稀者,加干姜、細辛以溫肺化飲。

 若為寒飲內(nèi)停,可用苓桂術(shù)甘湯加干姜、附子、白芥子等溫化寒飲;茯苓12克 桂枝9克 白術(shù)6克 炙甘草6克干姜6克 附子6克 白芥子6克   

1.如眩暈甚者,加澤瀉,利水消飲邪;

2.咳嗽嘔吐稀涎者,加半夏、陳皮,以燥濕化痰;

3.干嘔,巔頂疼痛,肝胃陰寒水氣上逆者,加吳茱萸,以溫中暖肝,開郁止痛;

4.身瞤動而水氣上泛,加附子,以溫散水氣;

5.脾氣虛弱者,加黨參、黃芪以益氣健脾。

 若為痰郁化火,宜用溫膽湯加黃連、黃芩、天竺黃等以化痰泄熱;或合礞石滾痰丸以降火逐;

半夏6克 陳皮15克 茯苓4.5克 炙甘草3克 竹茹6克 枳實6克 黃連6克 黃芩6克 天竺黃6克 生姜15克 紅棗1枚 

1.若心中煩熱者,加黃連、麥冬以清熱除煩;

2.口燥舌干者,去半夏,加麥冬、天花粉以潤燥生津;

3.癲癇抽搐,可加膽星、鉤藤、全蝎以熄風止痙。

 若憤怒郁勃,痰火肝風交熾者,用二陳湯合當歸龍薈丸,并可隨證酌加天麻、鉤藤、石決明等熄風之品;半夏6克 陳皮3克 茯苓9克 炙甘草2.4克  生姜6克 紅棗2枚   

1.風痰加南星、白附子、皂角、竹瀝;

2.寒痰加半夏、姜汁;

3.火痰加石膏、青黛;

4.濕痰加蒼術(shù)、白術(shù);

5.燥痰加栝蔞、杏仁;

6.食痰加山楂、麥芽、神曲、萊菔子;

7.老痰加枳實、海石、芒硝;

8.風痰加南星、竹瀝等,以熄風化痰;

9.熱痰加黃芩、膽星等,以清熱化痰;

10.寒痰加干姜、細辛等,以溫化痰飲;

11.氣痰加枳實、厚樸等,以理氣化痰;

12.皮里膜外之痰加白芥子等,以通絡(luò)化痰。

13.苔膩,痰濕盛,加川樸燥濕化痰。

14.痰多氣逆,加杏仁、紫菀、旋覆花化痰肅肺降逆。

15.如以寒痰凝滯為主,則重用白芥子,酌加干姜、細辛、半夏等以助溫化寒痰。

六.瘀血阻竅證:眩暈時作,反復(fù)不愈,頭痛,唇甲紫黯,舌邊及背有瘀點、瘀斑或瘀絲,伴有善忘、夜寐不安、心悸、精神不振及肌膚甲錯等,脈弦澀或細澀。用

血府逐瘀湯加減;當歸9克 生地9克 桃仁12克 紅花9克 枳殼6克 赤芍6克 柴胡3克 甘草6克 桔梗4.5克 川芎4.5克 牛膝9克  用藥思路參考 1 2 3 4

1.若瘀在胸部,宜重用赤芍、川芎,佐以柴胡、青皮;

2.瘀在脘腹部,重用桃仁、紅花,加乳香、沒藥、烏藥、香附;

3.瘀在少腹者,加蒲黃、五靈脂、官桂、小茴香等;

4.瘀阻致肝腫脅痛者,加丹參、郁金、土鱉蟲、九香蟲;

5.瘀積肝脾腫硬者,加三棱、莪術(shù)、大黃或水蛭、土鱉蟲等;

6.血瘀經(jīng)閉、痛經(jīng)者,加用本方去桔梗加香附、益母草、澤蘭等以活血調(diào)經(jīng)止痛。

加減2:

1. 若兼氣虛身倦無力,少氣自汗者,宜加黃芪(30克以上)以補氣得血;

2. 若兼畏寒肢冷者,可加附子、肉桂以溫經(jīng)活血;

3. 若兼虛熱內(nèi)生,骨蒸潮熱,肌膚甲錯者,可加丹皮、黃柏、知母、玄參,重用干地黃,去桔梗、枳殼耗津之品,以達到清熱養(yǎng)陰,祛瘀生的目的。

4. 如因血瘀阻滯經(jīng)脈所致者,可加用落得打、自然銅、蘇木、血竭等活血化瘀療傷之品;

5. 如因瘀停滯胸中,迷閉心竅,致恍惚眩暈者,可配合石菖蒲、遠志、琥珀、丹參等化瘀通竅,或用通竅活血湯加減。

  臨證參考如因跌仆墜損,腦部瘀血阻滯經(jīng)脈所致者,可加用落得打、自然銅、蘇木、血竭等活血化瘀療傷之品;如因血瘀停滯胸中,迷閉心竅,致恍惚眩暈者,可配合石菖蒲、遠志、琥珀、丹參等化瘀通竅,或用通竅活血湯加減。產(chǎn)后血瘀眩暈者,可用消魂散或失笑散加減。

 如因血瘀停滯胸中,迷閉心竅,致恍惚眩暈者,可用通竅活血湯加減;赤芍3克 川芎3克 桃仁6克(搗成泥) 紅花9克 生姜9克 老蔥3克 紅棗7枚 麝香0.15克(粉,沖服)

1.如見痰濕內(nèi)阻,加半夏、瓜蔞皮、川貝、天竺黃;

2.項強加葛根;

3.言語不利,加石菖蒲、遠志;

4.氣虛,加黨參、黃芪;

5.瘀血明顯,加當歸尾,三七;

6.心悸、失眠,加遠志、酸棗仁;

7.眩暈,加胡桃肉、黑芝麻、女貞子、枸杞子;

8.肝陽上亢,加羚羊角粉、生石決明;

9.便秘,加大黃;

10.陰虛,加生地、玄參;

11.血熱妄行、神志昏糊,加紫雪丹;

12.暈厥者,加至寶丹。

產(chǎn)后血瘀眩暈者,可用消魂散或失笑散加減;五靈脂6克 蒲黃6克 

1.胃脘脹痛,痛有定處,舌黯,脈弦,是氣滯血瘀證,宜合金鈴子散以行氣活血止痛;

2.若痛有定處而畏寒喜熱,屬寒凝血瘀者,可加炮姜、小茴香以溫經(jīng)散寒。

3.婦女經(jīng)前或經(jīng)行小腹脹痛,經(jīng)血挾塊,血塊排出后痛減,為沖任氣血瘀滯,可酌加益母草、紅花、桃仁、香附、玄胡等以活血行氣。

4.產(chǎn)后小腹疼痛,拒按,惡露淋漓不暢,可與生化湯合用,熔行血止血于一爐。

5.月經(jīng)不調(diào)屬血滯而兼血虛者,宜與四物湯同用,以加強養(yǎng)血調(diào)經(jīng)之功。

 眩 暈

  四,其它治法 ,

  單方

  1.一味大黃散 大黃一味,酒炒三遍,研末,茶調(diào),每服8-9克, 日服二次,治療痰火眩暈,為治標之法。(《丹溪心法》)

 2.一味鹿茸酒 取鹿茸15克,酒煎,去渣,入麝香少許服用,治陽弱眩暈。(《醫(yī)學實在易》) 

眩暈其它療法

  1.中成藥

  (1)牛黃清心丸(李時珍牌,北京同仁堂制藥廠):每次1丸,1日2次。適用于心肝火旺之眩暈

  (2)補中益氣丸(京華牌,北京同仁堂制藥二廠):每次6g,1日2次。適用于中氣不足,氣血虧虛之眩暈。

  (3)腦立清(強牌,北京中藥二廠):每次1袋,1日2次。適用于肝陽上亢之眩暈。

  (4)愈風寧心片(同仁堂牌,北京同仁堂中藥提煉廠):每次4~6片,1日3次。適用于腦供血不足者。

  (5)六味地黃丸(同仁堂牌,北京同仁堂制藥二廠):每次30粒,1日2次。適用于腎精虧虛之眩暈。

  2.單驗方

  (1)血虛眩暈生五月艾45g,黑豆30g,煲雞蛋服食;或川芎lOg,雞蛋1只,煲水服食;或桑椹子15g,黑豆12g,水煎服。

  (2)腎精不足眩暈羊頭1只(包括羊腦),黃芪15g,水煮服食;或胡桃肉3個,鮮荷蒂1枚搗爛,水煎服;或桑寄生120g,水煎服。

  (3)瘀血眩暈生地30g,鉤藤30g,益母草60g,小薊30g,白茅根30g,夏枯草60g,山楂30g,紅花9g,地龍30g,草決明30g。以水濃煎160ml,1次服40ml,1日2次。

  (4)痰飲眩暈生明礬、綠豆粉各等分研末,用飯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日早晚各服5丸,常服;或明礬7粒(如米粒大),晨起空腹開水送下。

  3.針灸

  (1)肝陽上亢證選用背俞穴、足三陰、足少陽、督脈等經(jīng)穴為主,如百會、風池、肝俞、腎俞、三陰交、太溪、行間等,用毫針,行瀉法。

  (2)痰濁中阻證選用手厥陰、足太陰、足陽明等經(jīng)之穴和俞募穴,如脾俞、中脘、章門、內(nèi)關(guān)、豐隆、解溪等,用毫針,行瀉法或平補平瀉手法。

  (3)瘀血阻竅證選用手陽明、足陽明、足太陰等經(jīng)之穴,如合谷、歸來、天樞、三陰交、血海等穴,用毫針,合谷行補法,余穴均行瀉法。

  (4)氣血虧虛證選用任脈、手厥陰、足太陰、足陽明等經(jīng)之穴和背俞穴,如膈俞、脾俞、中脘、氣海、內(nèi)關(guān)、足三里、三陰交等,用毫針,行補法,并可配合灸法。

  (5)腎精不足證選用任脈、督脈、足陽明、足少陰等經(jīng)之穴和有關(guān)背俞穴為主,如命門、腎俞、志室、氣海、關(guān)元、足三里、三陰交等,用毫針,行補法,并可配合灸法。

 眩 暈

  【現(xiàn)代研究】

  眩暈為臨床常見病證,多見于中老年人,亦可發(fā)于青年人。本病可反復(fù)發(fā)作,妨礙工作及生活,嚴重者可發(fā)展為中風病或厥病、脫病而危及生命。臨床上用中醫(yī)藥防治眩暈,對控制眩暈的發(fā)生發(fā)展具有較好療效?,F(xiàn)就近年來中醫(yī)藥治療眩暈的臨床研究狀況介紹如下。

  一、從痰論治

  治痰之法是治療眩暈病證常用方法。對痰濁眩暈多以健脾化痰為主,常用澤瀉湯、半夏白術(shù)天麻湯、溫膽湯、苓桂術(shù)甘湯、小半夏加茯苓湯等等,藥選澤瀉、白術(shù)、茯苓、陳皮、半夏等,澤瀉用量宜多。有夾風、夾火等兼夾證時宜隨證加減。熱甚者多加黃芩、石膏、知母;肝氣郁滯多加柴胡、芍藥、川芎;脾陽虛加附子、干姜;腎陽虛以真武湯加減;痰濁內(nèi)阻而感外邪引發(fā)眩暈,可用龔?fù)①t清暈化痰湯(茯苓、陳皮、白芷、防風、羌活、枳實、法夏、南星、川芎、細辛、酒芩、甘草)加減。如孫敦琇應(yīng)用小半夏加茯苓湯(制半夏129,鮮生姜69,云茯苓129),嘔甚加代赭石(先煎)、澤瀉;緩解后加黨參、炒白術(shù)治療眩暈42例,總有效率為92.8%(遼寧中醫(yī)雜志,1995,22<3>:115~116)。李愛華應(yīng)用止眩湯治療眩暈60例。止眩湯主要由澤瀉湯、五苓散、溫膽湯、四逆散加減而成的。結(jié)果治愈44例,顯效10例,有效6例(新中醫(yī),1995,<6>:28~29)。文光林應(yīng)用加味半夏天麻湯治療美尼爾綜合征57例,結(jié)果基本控制21例,顯效23例,有效5例,無效8例,總有效率86%(中國農(nóng)村醫(yī)學,1994,<2>:38)。

  二、從氣血論治

  對氣血兩虛眩暈者治宜養(yǎng)陰補血益氣。藥用旱蓮草、女貞子、當歸、麥冬等養(yǎng)陰補血,并重用黨參、黃芪益氣生血,有兼夾證時宜隨證加減。

   對血瘀眩暈宜疏調(diào)氣血,常用方有血府逐瘀湯、補陽還五湯、桃紅四物湯、通竅活血湯等

   耿秋生等報道在辨證論治的基礎(chǔ)上加用獨參及丹參注射液治療35例眩暈,結(jié)果總有效率達94.3%,明顯優(yōu)于單純辨證論治對照組(P<o.05)(安徽中醫(yī)學院學報,1990,<3>:27~29)。

   王承訓(xùn)等報道應(yīng)用益氣化瘀法治療眩暈132例,總有效率為96.2%(JK京中醫(yī)雜志,1986,<5):24~25)等。

   黃政葉應(yīng)用黃芪赤風湯加味,藥用黃芪509,防風259,赤芍209,茯苓、澤瀉各309,辨證加減治療椎一基底動脈供血不足50例,結(jié)果總有效率92%,優(yōu)于西藥對照組(58.8%)(P<o.01)(遼寧中醫(yī)雜志,1994,21<3>:121~122)。

   朱承勝應(yīng)用益氣化瘀為基本方,藥用黃芪30~759,川芎、赤芍、當歸、桃仁、紅花、天麻各lOg,葛根59,辨證加減治療老年椎一基底動脈供血不足型眩暈30例,結(jié)果治愈21例,好轉(zhuǎn)6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為90%(江蘇中醫(yī),1994,<6>:8)。

  三、分步辨治

  白峻峰等分步辨治眩暈200例。

   先用升清降濁法,藥用凈荷葉lOg,靈磁石30g,車前子、白術(shù)各18g,澤瀉30~60g,生姜20~30g,辨證加減服2~5劑,

   眩暈癥減后再辨證分型治療。

    肝陽上亢用天麻鉤藤飲,

    氣血兩虛用十全大補湯、補中益氣湯,

    腎精不足用河車大造丸,

    瘀血阻絡(luò)用通竅活血湯、血府逐瘀湯,

    痰濕中阻用升清降濁湯、苓桂術(shù)甘湯治療。

結(jié)果總有效率達98.5%,優(yōu)于西藥對照組(總有效率為78.3%)(光明中醫(yī),1995.42~43).

 眩 暈

  (定義)

  眩,亦作昀,指眼花。暈,指頭暈?!夺t(yī)學心悟》:“眩,謂眼黑,暈者,頭旋也。故稱頭旋眼花是也?!币蚺R床上頭暈與眼花常同時并見,故合稱為“眩暈”。輕者閉目可止,重者如坐車船,旋轉(zhuǎn)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惡心、嘔吐、汗出等癥狀。嚴重者可突然昏倒。

  在古醫(yī)籍中,尚有“眩冒”、“頭?!?、“頭風?!?,“旋運”等,皆為本病之另。名.

  (歷史沿革)

  眩暈一病,歷代醫(yī)籍記載頗多?!秲?nèi)經(jīng)》認為,無論虛、實,皆可導(dǎo)致眩暈。在臟腑歸屬上,《素問。至真要大論》認為:“諸風掉眩,皆屬于肝”,在病性歸屬上,《靈樞。衛(wèi)氣篇》認為;“上虛則?!??!鹅`樞.口問篇》也指出;“上氣不足,腦為之不滿,耳為主苦鳴,頭為之苦傾,目為之眩?!薄鹅`摳。海論》認為“腦為髓?!保?。髓海不足,則腦轉(zhuǎn)耳鳴。,在發(fā)病原因上,《素問。六元正紀大論》則說s。木郁之發(fā)……甚則耳鳴眩轉(zhuǎn),目不識人,善暴僵仆”。這些理論為眩暈病的辨證論治奠定了理論基礎(chǔ)。

  漢代張仲景在對眩暈病病因病理的認識以及辨證施治上,在《內(nèi)經(jīng)》基礎(chǔ)上進行:發(fā)揮,他認為痰飲是眩暈發(fā)病的原因之一?!督饏T要略。痰飲咳嗽病脈證并治篇》說;。心下有支飲,其人苦冒眩,澤瀉湯主之。,。卒嘔吐,心下痞,膈間有水,眩悸者,小半夏加茯苓湯主之。。這些關(guān)于痰飲致眩的理論和治療方法,直到現(xiàn)在,仍有效地指導(dǎo)著臨床,也為后世。無痰不作眩。的論述提供了理論依據(jù),開了。因痰致眩。及其治療的先河。

  至隋代.巢元方于《諸病源候論》專設(shè)。風頭眩候。。提出了。風頭眩者,由血氣虛,風邪入腦。的病源學說,在眩暈病的治療上巢氏首次把養(yǎng)生、導(dǎo)引等法運用于眩暈病自治療和體質(zhì)的恢復(fù)上。這對于眩暈病患者的盡快康復(fù)是有著積極意義的。

  到了唐代,對眩暈病的病因病機分析、辨證施治、飲食宜忌等都有了較為詳細的論述。在前人對本病認識的基礎(chǔ)上,王燾于《外臺秘要》一書中記述了治療。頭風眩方。九首,。頭風旋方。七首。這些方劑治療眩暈病的證候類型范圍之廣,在今天仍然是可鄧的。他還提出了本病患者在飲食上要忌食豬肉,冷水,生菜、桃李、海藻等物,對本病在生活調(diào)養(yǎng)上也有一定參考意義。

  宋代以后,對眩暈病的病因、癥狀和治療等又進行了許多補充。嚴用和于《重訂嚴氏濟生方.眩暈門>>中指出:“所謂眩暈者,眼花屋轉(zhuǎn),起則眩倒是也。由此觀之,六淫外感,七情內(nèi)傷,皆能導(dǎo)致。當以外證與脈別之。風則脈浮,有汗,項強不仁,寒則肪緊、無汗、筋攣掣痛,暑則脈虛,煩悶,濕則脈細,沉重,吐逆。及其七情所感,遂侄臟氣不平,郁而生涎,結(jié)而為飲,隨氣上逆,令人眩暈,眉棱骨痛,眼不可開,寸脈多沉,有此為異耳。與夫疲勞過度,下虛上實,金瘡?fù)聡I便利,及婦人崩中去血,皆令人眩暈。隨其所因治之,乃活法也。。嚴氏第一次指出外感風、寒、暑、濕,皆可導(dǎo)致眩暈,但嚴氏所論外感病證中, “眩暈。其實是作為一個癥狀出現(xiàn)的,也就是說。眩暈”并非主要證候,當需識之。從嚴氏所制的治眩暈方劑來看,如陽虛中寒入腦方,中暑眩暈方等,也很能說明這一點。但是,嚴氏提出的“七情內(nèi)傷。致眩說,即補充了前人之未備,又符合醫(yī)療實踐。

  宋《圣濟總錄》認為:。五臟六腑之精華,皆見于目,上注于頭。風邪鼓于上,腦轉(zhuǎn)而目系急,使真氣不能上達,故虛則眩而心悶,甚則眩而倒臥也。。(《圣濟總錄。風頭?!?。也就是說,由于風邪入中,干忤經(jīng)絡(luò),使五臟六腑精氣不能上養(yǎng)諸竅,遂可致眩。不僅如此,此書還收載了治療眩暈的方劑二十余首。其中除了湯劑以外,還有洗劑、散劑、丸劑等,在藥物的服用時間上,講究根據(jù)不同病機而確定之,其中有早晚食前溫服、早晚食后服、臨臥溫服、不拘食服、空腹服等,在藥物服用方法上,有溫酒調(diào)服、菊花酒調(diào)服、清茶調(diào)服,茶酒調(diào)服、薄荷酒調(diào)服、荊芥茶調(diào)服以及溫水調(diào)服等。本書在對眩暈病的記述上,論理清晰,癥因明確,治法精當,調(diào)理適宜,很值得重視。

  金代的劉完素和張子和對本病也有論述。劉氏在《素問玄機原病式。五運主病篇》中說:。所謂風氣甚,而頭目眩運者,由風木旺,必是金衰不能制木,而木復(fù)生火,風火皆屬陽,多為兼化,陽主乎動,兩動相搏,則為之旋轉(zhuǎn)”。這種理論從五運六氣的太過不及提示了眩暈病的發(fā)病原因,為我們臨床診治此病提供了一定的理論依據(jù)。張子和《儒門事親.頭風?!吩唬骸胺驄D人頭風眩運,登車乘船,亦眩暈眼澀……皆胸中有宿痰之使然也,可用瓜蒂散吐之。。由此可見,張氏是主張?zhí)祵嵵卵5摹K褂玫耐路ㄖ窝R彩仟毦呋垩鄣摹?/span>

  元代朱丹溪主要倡導(dǎo)痰火致眩學說?!兜は姆?。頭眩》曰:“頭眩,痰挾氣虛并火,治痰為主,挾補氣藥及降火藥。無痰則不作眩,痰因火動,又有濕痰者,有火痰者。濕瘀者,多宜二陳湯?!只蚱咔橛舳祫踊穑S氣上厥,此七情致虛而眩運也?!背颂祷鹨酝猓は嚓U述了淫欲過度,吐衄崩漏等因虛致眩的機理。

  明。虞摶《醫(yī)學正傳。眩暈》曰:“其為氣虛肥白之人,濕痰滯于上,陰火起于下,足以痰挾虛火,上沖頭目,正氣不能勝敵,故忽然眼黑生花,若坐舟車而旋運也,甚而至于猝倒無所知者有之。丹溪所謂無痰不能作眩者,正謂此也。若夫黑瘦之人,身體薄弱,真水虧久,或勞役過度,相火上炎,亦有時而眩運,何濕痰之有哉?大抵人肥白而作眩者,治宜清痰降火為先,而兼補氣之藥,人黑瘦而作眩者,治宜滋陰降火為要,而帶抑肝之劑”。這種觀體質(zhì)而辨治的思想,雖不能盡概眩暈病之全,但也能為我們對本病的論治提供一定的參考依據(jù)。這個時期的周之干著重從五臟虛弱論述眩暈病的發(fā)病。他在《慎齋遺書》中說:“頭暈有腎虛而陽無所附者,有血虛火升者,有脾虛生痰者,有寒涼傷其中氣,不能升發(fā),故上焦元氣虛而暈者,有肺虛肝木無制而暈者”。在治療上,他主張脾虛者用四君子湯加半夏、天麻,腎虛者用六味湯加人參,血虛火升而暈可用芎歸芍藥湯,肝木無制而暈則用黃芪建中湯以助氣血生化之源?!谝蛱撝卵5恼撌龊椭委熒?,周氏是比較全面的,并有一定的突破,為后世對本病虛證的診治提供了有益的辨證思路和治療方法。張景岳在《內(nèi)經(jīng)》。上虛則眩”的理論基礎(chǔ)上,對下虛致眩作了論述。他在《景岳全書。眩暈》中說;。頭眩雖屬上虛,然不能無涉于下。蓋上虛者:陽中之陽虛也,下虛者,陰中之陽虛也。陽中之陽虛者,宜治其氣,如四君子湯、五君子煎、歸脾湯、補中益氣湯,如兼嘔吐者,宜圣術(shù)煎大加人參之類是也。陰中之陽虛者,宜補其精,如五福飲、七福飲、左歸飲、右歸飲、四物湯之類是也。然伐下者必枯其上,滋苗者必灌其根。所以凡治上虛者,猶當以兼補氣血為最,如大補元煎、十全大補湯諸補陰補陽等劑,俱當酌宜用之。。在本病的認識上,景岳總結(jié)得非常全面,他認為:。虛者居其八九,而兼火兼痰者,不過十中一二耳。原其所由,則有勞倦過度而運者,有饑飽失時而運者,有嘔吐傷上而運者,有泄瀉傷下而運者,有大汗亡陽而運者,有洵目驚心而運者,有焦思不釋而運者,有被毆被辱氣奪而運者,有悲哀痛楚大叫大呼而運者,此皆傷其陽中之陽也。又有吐血、衄血、便血而運者,有癰膿大潰而運者,有金石破傷失血痛極而運者,有男子縱欲氣隨精去而運者,有婦女崩淋產(chǎn)后出血而運者,此皆傷陰中之陽也。。張氏以陰陽為綱,論述眩暈病的成因病理,又以陰陽互相依存的原理確定對本病的治療方法,實是難能可貴。其中最有益的提示是,“伐下者必枯其上,滋苗者必灌其根”。從這個角度出發(fā),在臨證之時,不僅要著眼于病變局部,而且還要考慮到人體是一個有機整體。這種思想不單是對眩暈病的治療,就是對其它各科疾病的治療,也都具有普遍的指導(dǎo)意義。同時,張氏對本病的治療還主張“因機而變”、“各因其證求而治之。、“有火者宜兼清火,有痰者宜兼清痰,有氣者宜兼順氣”。這說明他在強調(diào)“虛。的同時,并不忽視致病原因及其病理產(chǎn)物的消除。除了虞、周、張三大家之外,明代醫(yī)家對本病的論述還很多,其中有真知灼見者,不乏其人。方隅《醫(yī)林繩墨》認為;“體虛之人,外為四氣所惑,內(nèi)因七情所傷,郁結(jié)成痰”,乃本病的發(fā)病原因。他強調(diào)肺金不足在本病發(fā)病中的關(guān)鍵作用,無論是熱盛、氣盛還是木盛,。皆因金衰不能以平之”所致。在治療上,他主張實證以二陳湯為主進行加減,虛證以四物湯為主進行化裁。秦景明在《癥因脈治.眩暈總論》中則認為陽氣虛是本病發(fā)病的主要病理環(huán)節(jié),而導(dǎo)致陽氣虛的原因有。大病久病后,汗下太過,元氣耗散,或悲號引冷以傷肺氣,曲運神機以傷心氣,或惱怒傷肝,郁結(jié)傷脾,入房傷腎,饑飽傷胃。等。徐春甫對本病的診治強調(diào)。三審。,即。。肥人眩運,氣虛有痰,瘦人眩運,血虛有火,傷寒吐下后,必是陽虛。。(《古今醫(yī)統(tǒng).眩暈宜審三虛》)龔?fù)①t集前賢之大成,抒己見,創(chuàng)新說,自成體系。他在《壽世保元。眩暈》中強調(diào)。不可一途而取軌也”。在病因方面,外感風、寒、暑、濕,內(nèi)傷七情,淫欲過度,出血產(chǎn)后等均可致病,在脈象上,他認為。風浮寒緊,濕細暑虛,涎弦而滑。,如果是氣血虛弱,其脈亦當為虛,在辨證治療上,他把眩暈分半夏白術(shù)天麻湯證(痰涎致眩)、補中益氣湯證(勞役致眩)、清離滋坎湯證(虛火致眩)、十全大補湯證(氣血兩虛致眩)以及氣虛、陽虛、痰火等證型。其分證之詳細,直至今天仍是可以借鑒的??傊?,這個時期的醫(yī)家對本病的癥、因脈,治,以及理、法、方藥治療的認識巳進一步完善。

  到了清代,對本病的認識更加全面,直至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論體系。李用梓在《證治匯補》中將本病分/-j~x]類,其論述亦較精當。從病因到外候,由病理至方藥,他都作了闡述。其中的“鹿茸腎氣丸。治療腎氣衰弱所致的眩暈,又補出了前人之所未備。何夢瑤、沈金鰲兩家著重強調(diào)“風火相煽。導(dǎo)致眩暈的理論,羅國綱則從虛論治,它法只為治標。林佩琴指出由風火所致眩暈的治療與一般外感風火。大異。,此論把內(nèi)生的病理的“風、火。與外感六淫之風、火區(qū)別開來,施以不同的治法,實為本書之精當之處,清末醫(yī)家如唐容川,雷大震、懷抱奇、程曦等,對本病均有較好的論述?,F(xiàn)摘錄陳修園在《醫(yī)學從眾錄》中的一段論述,作為對本病從源到流發(fā)展狀況的概括。

  《內(nèi)經(jīng)》云;諸風掉眩,皆屬于肝?!衷?;'上虛則?!J钦龤馓摱拘案芍?。又云;'腎虛則頭重身搖’,'髓海不足則腦轉(zhuǎn)耳鳴’,皆言不足為病。仲景論眩以痰飲為先。丹溪宗河間之說,亦謂無痰不眩,無火不暈,皆言有余為病,前圣后賢,何其相反如是?余少讀景岳之書,專事補虛一說,遵之不效。再搜求古訓(xùn),然后知景岳于虛實二字,認得死煞。即于風火二字,不能洞悉其所以然也。蓋風非外來之風,指厥陰風木而言,與少陽相火同居,厥陰氣逆,則風生而火發(fā),故河間以風火立論也。風生必挾木勢而克土,土病則聚液而成痰,故仲景以痰飲立論,丹溪以痰火立論也。。總之,關(guān)于對本病理法方藥的認識,以《內(nèi)經(jīng)》、仲景學說為源,歷代漸有發(fā)展,使其日趨完善。古醫(yī)籍中記載的這些豐富的理論和實踐知識,很值得我們今天學習和研究。

  [范圍]  

  能夠引起眩暈的病因很多,如《濟生方》認為:。六淫外感,七情內(nèi)傷,皆能致此’。但本篇所討論的僅是內(nèi)傷引起的眩暈,主要以旰陽上亢、氣血兩虛、腎精不足和痰濕中 ,阻四型為重點,至于由中濕、中暑等感受外邪引起的眩暈,則不屬本篇討論范圍。西醫(yī)學中的高血壓、低血壓、低血糖、貧血、美尼爾氏綜合癥,神經(jīng)衰弱等病,臨床表現(xiàn)以眩暈為主要癥狀者,可參照本病進行辨證論治。

  (病因病機)

  一、病因

  (一)情志所傷

  惱怒過度,導(dǎo)致旰氣郁結(jié),化火上逆,或傷腎陰,陰虛陽亢,憂思傷脾,氣血乏源,日久清竅失養(yǎng),均可發(fā)生眩暈,同時氣郁化火生痰,上蒙清竅亦可致眩,正如《證治匯補》所說;。七情所感臟氣不平,郁而生涎,結(jié)而為飲,隨氣上逆,令人眩暈。。

  (二)飲食所傷

  饑飽失宜,過食寒涼,損傷中氣,氣血生化乏源,遂致清竅失養(yǎng)而眩暈。如果脾胃運化功能失常,則聚水生痰,上蒙清竅亦可致眩。在辨飲食所傷時,需考慮體質(zhì)因素,一般瘦而黃者多陰血虛,.胖而白者多氣虛痰濕。

  (三)失血

  外傷、吐衄、崩漏、便血或新產(chǎn)之后出血過多等,均可直接引起氣血虛弱而致眩暈。正如龔?fù)①t在《壽世保元.眩暈》中所說;。吐衄崩漏,肝家不能收攝榮氣,使諸血失道妄行,此眩暈之生于血虛也”。

  (四)勞倦過度 .

  勞倦過度或不時御神,或淫欲過度,房室不節(jié),損傷腎精,精氣不足髓海空虛而眩。除了上述原因外,汗、吐、下太過以及痰飲、病后調(diào)養(yǎng)失當?shù)龋嗫蓪?dǎo)致眩暈。

  二、病機

  上述原因引起眩暈,臨床發(fā)病以虛者居多。張景岳曾說?!疤撜呔悠浒司拧保珀幪搫t肝風內(nèi)動,血少則清竅失養(yǎng),精虧則髓海不足,均能導(dǎo)致眩暈。其次,由于痰濁阻遏,或化火上蒙,亦可形成眩暈?,F(xiàn)歸納如下.

  (一)肝陽上亢

  肝為風木之臟,內(nèi)寄相火;體陰而用陽,主升主動,旰主疏泄,賴腎精以充養(yǎng)。素體陽盛之人,肝陽偏亢,亢極化火生風,風升火動,上擾清竅,則發(fā)為眩暈,若長期憂郁惱怒,旰氣郁結(jié),郁久化火,使肝陰暗耗而陰虛陽亢,風陽升動,上擾清竅,而致眩暈,如腎陰素虧或縱欲傷精,旰失所養(yǎng),以致旰陰不足,肝陽上亢,發(fā)為眩暈,此所謂“水不涵木”是也?!夺t(yī)燈續(xù)焰》說。“夫火性炎上,得風愈熾,沖于顛頂,動搖旋轉(zhuǎn),不言可知。?!额愖C治裁》也說。。頭為諸陽之會,陽升風動,上擾巔頂,耳目乃清空之竅,風陽旋沸,斯眩暈作焉。良由肝膽乃風木之臟,相火內(nèi)寄,其性主升主動。?!杜R證指南醫(yī)案。眩暈門.華岫云按》更著重指出了引起本病發(fā)生的“風”并非外感之風,而是肝陽上亢所致。他說;“經(jīng)云諸風掉眩.皆屬于肝,頭為諸陽之首,耳目口鼻,皆系清空之竅,所患眩暈者,非外來之邪,乃肝膽之風陽上冒耳,甚則有昏厥跌仆之慮。。

  (二)氣血虧虛

  久病不愈,耗傷氣血,或失血之后,虛而不復(fù),或思慮勞倦,使脾胃虛弱而氣血生化乏源,以致氣血兩虛,氣虛則清陽不展,血虛則腦失充養(yǎng),皆能導(dǎo)致眩暈。正如《靈樞.口問篇》所載;“上氣不足,腦為之不滿,耳為之苦鳴,頭為之苦傾,目為之?!??!夺t(yī)燈續(xù)焰》對氣虛致眩解釋較好,謂之曰;“清陽出上竅,而目在其中。清陽者,氣也。氣不足則不能上達,以致頭目空虛,而眩暈時作矣。其脈必大而無力,散漫空松之象也,謂之氣虛眩暈亦可。?!蹲C治匯補》又較詳細地解釋了血虛致眩的機理,謂之曰;。凡吐衄崩漏,產(chǎn)后亡陰,盱家不能收攝榮氣,使諸血失道妄行,此眩暈生于血虛也。。以上兩家論述,說明氣血虧虛皆可發(fā)為眩暈。

  (三)腎精不足

  腎為先天之本,藏精生髓,聚髓為腦。所以腦為髓海而賴腎精充養(yǎng)。若先天不足,稟賦虛弱而后天又失于調(diào)攝,腎精不充,或老年腎虧,精虛髓減,或久病傷腎,腎精虛少,或縱欲過度,腎失封藏,以致腎精虧耗,不能生髓充腦,腦失所養(yǎng),則發(fā)為眩暈?!鹅`樞。海論》有。腦為髓之海。的記述,同時認為:“髓海不足,則腦轉(zhuǎn)耳鳴”。.腎精不足不僅可以直接導(dǎo)致髓海不足而生眩暈,而且還能引起氣血虛弱而發(fā)生眩暈,因為精血同源,血又為氣母,精虛則勢必引起氣血不足。

  (四)痰濕中阻

  脾主運化水谷,又是生痰之源。若嗜酒肥甘,饑飽無常,或思慮勞倦,傷及于脾,使脾失健運,水谷不能化為精微,聚濕生痰,痰濁中阻,清陽不升,濁陰不降,蒙閉清竅,發(fā)為眩暈。若痰濁郁而化火,痰火上犯清竅,亦可致眩暈加重。如《醫(yī)燈續(xù)焰》說。。胸中痰濁,隨氣上升,頭目高而空明,清陽所注,淆濁之氣,擾亂其間,欲其不暈不眩,不再得矣?;蚣嬉娡绿祰I飲,胸痞腸鳴等證,脈左滑’?!兜は姆ǎ^?!芬舱f?!邦^眩,痰挾氣虛并水,治痰為主……無痰則不作眩,痰因火動,又有濕痰者,有火痰者。.

  總之,在本病的發(fā)病機理上,主要是由于情志及飲食所傷、失血、勞倦過度等致病因素的作用,導(dǎo)致機體正氣不足?;蚴悄X失所養(yǎng),或是髓海不足,或是聚濕生痰,皆能導(dǎo)致本病的發(fā)生。正虛是本病發(fā)生的關(guān)鍵。另外,肝陽上亢導(dǎo)致眩暈的,臨床上并不少見,辨證時亦不可忽視。 .

  在本病發(fā)展演變上,幾個主要的病理方面是統(tǒng)一的,不是孤立的。病情可因人體內(nèi)外種種因素而相互影響,相互轉(zhuǎn)化。如脾虛患者,一方面生化之源不足,氣血虧虛而生眩暈。另一方面又可聚濕生痰而生眩暈。二者又可互相影響,甚至可以形成病理上的惡性循環(huán),痰濕愈盛,則愈傷脾胃,脾胃愈傷,氣血愈虛,氣血虛又使脾失所養(yǎng),脾虛再生痰濕。除此之外,痰濕郁久化火,亦可引動肝火,而發(fā)生肝陽上亢的眩暈。再如肝火偏盛可直接導(dǎo)致眩暈,但火盛則可耗陰,從而形成陰虛精虧的眩暈。同時,肝木橫肆,乘及脾土,又可致使脾虛,從而形成氣血虧虛的眩暈或痰濁中阻的眩暈,甚至形成虛中挾實,寒熱錯雜的病理。

  在內(nèi)在病理相互轉(zhuǎn)化的同時,由于外界因素的影響,如大怒,飲食失節(jié)、治療不當,其基本病理也可發(fā)生轉(zhuǎn)化。

  [辨證施治]

  一,辨證要點

  (一)辨發(fā)病部位

  眩暈雖表現(xiàn)在上,但其病理部位則有不同,正如張仲景所論:“頭眩應(yīng)屬上虛,然不能不涉于下。。其實,就眩暈病的發(fā)病部位而言,則以肝、脾、腎三臟失常最為常見。

  3.腎;主要表現(xiàn)為腎精不足,多兼有腰酸腿軟、耳鳴如蟬等。

  (二)辨體質(zhì)

  面白而肥,為氣虛有痰,面黑而瘦,為血虛有火。

  (三)辨虛實

  眩暈雖以虛證居多,但挾痰挾火者亦不少見,需辨之。

  1.病程。新病多實,久病多虛。

  2.體質(zhì).體壯者多實,體弱者多虛。

  3.兼證;嘔惡、面赤、頭痛且脹多實,體倦、乏力,耳鳴如蟬多虛。

  二、治療原則

  眩暈病的治療原貝.也不外乎虛補實瀉,調(diào)整陰陽。從陰陽方面講,本病的發(fā)生多以陰虛陽亢者居多,故應(yīng)多注意滋陰潛陽。從虛實方面講,虛者以精氣居多。精虛者,填精生髓,滋補腎陰。氣血虛者則宜益氣生血,調(diào)補脾胃。實證以痰火常見。痰濕中阻者宜燥濕祛痰。肝火偏盛者,則宜清肝降火。又有虛中挾實,.因?qū)嵵绿撜撸R證或扶正以驅(qū)邪,或驅(qū)邪以安正,權(quán)衡標本緩急,因機應(yīng)變。

  三、證治分類 ’

  (一)肝陽上亢

  癥狀及分析;

  眩暈耳鳴,頭痛且脹一一陽亢風動,風火上擾清空。

  遇勞加重一一。陽氣者,煩勞則張’。

  惱怒加重一一怒則引動肝陽上沖。

  面時潮紅一一肝陽亢盛,邪火上炎。

  少寐多夢一一肝火擾動心神,神不守舍。 .

  口苦一一肝火上炎,膽汁上逆。 .. .

  舌紅苔黃,脈弦細數(shù)一一肝陽上亢之征。

  治法。平肝潛陽,滋養(yǎng)肝腎。

  方藥,天麻鉤藤飲。

  (1)方解。天麻驅(qū)風潛陽,止目痛、眩暈,鉤藤清熱熄風,’降火,.兩藥平肝潛陽,石決明清肝潛陽,黃芩、梔子清肝瀉火,牛膝、杜仲,桑寄生補益肝腎,茯神、夜交藤養(yǎng)旰血,安心神,益母草清熱活血。

 ?。?)加減。若陰虛較甚,證見舌紅少苔、脈弦細數(shù)較為明顯者,可選加生地、麥冬、玄參、首烏、生白芍等以滋補肝腎之陰。若肝火亢盛,證見眩暈,頭痛較甚,耳聾、耳鳴暴作,目赤口苦,舌紅苔黃燥,脈弦數(shù),可選加龍膽草、丹皮、菊花,夏枯草等以清肝瀉火,去杜仲、桑寄生。若大便秘結(jié)者,可選加大黃、芒硝或加用當歸龍薈丸以通腑泄熱。若眩暈劇烈,泛泛嘔吐,手足麻木甚至震顫者,有陽動化風之勢,可加珍珠母、龍骨,牡蠣,羚羊角等,以鎮(zhèn)肝熄風。若旰腎陰虛較甚,風陽翕張,眩暈較甚,伴有腰膝酸軟,遺精疲乏,舌質(zhì)紅,脈弦細數(shù)者,可用大定風珠育陰潛陽。

  變證;

  1.肝風內(nèi)動 本病的肝陽上亢證,最易化火生風,導(dǎo)致旰風內(nèi)動,發(fā)生中風。輕者表現(xiàn)為手足麻木、肢體震顫、口眼喁斜等,重者則可發(fā)為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半身不遂,語言不利等。治宜平肝熄風,清熱止痙,可用羚羊鉤藤湯加全蝎、地龍、蜈蚣、僵蠶等蟲類搜風藥。

  2.不寐 若陽亢化火,擾動心神,神不得安則可發(fā)生不寐。表現(xiàn)為失眠,性情急躁,目赤口苦等,治宜清肝瀉熱,佐以安神;可用龍膽瀉肝湯加磁石、龍齒等。

  總之,對于盱陽上亢型眩暈的辨治,應(yīng)注意到肝體陰用陽、性剛主動的特點,時時注意陽亢與陰虛的緩急輕重,審其陰陽,辨其虛實,充分體現(xiàn)。善治上者,必求其下”的精神。這樣,才能收到較好的效果。

  (---)氣血虧虛

  癥狀及分析:

  眩暈,動則加劇,遇勞則發(fā)一一氣血不足,腦失所養(yǎng),勞則氣耗,故眩暈加劇。

  面色咣白,唇甲不華,發(fā)色不澤一一心主血,其華在面,發(fā)為血之余,血虛則失其榮華。

  心悸失眠一一血虛心失其養(yǎng),心神不寧。

  神疲懶言,飲食減少一一氣血虛弱,氣虛則失其溫運,血虛則失其滋養(yǎng)。

  舌淡,脈細弱一一氣血兩虛之征。

  治法;補養(yǎng)氣血,健運脾胃。

  方藥:歸脾湯。

  (1)方解:白術(shù)健脾,茯苓安神,脾健則氣血生化有源;黃芪益氣生血,當歸補血活血,系當歸補血湯,以補氣生血,桂圓肉補血養(yǎng)心,人參大補氣血,棗仁、遠志養(yǎng)血安神,木香調(diào)理氣機,健運脾胃,甘草調(diào)和諸藥。

  總之,本方既能直接補養(yǎng)氣血,又能健運脾胃,以旺氣血生化之源,使氣血不斷得到補充而生機不乏,實為治氣血虛弱之良方。

 ?、榧訙p。若氣虛而衛(wèi)陽不固,自汗時出者,可加防風、浮小麥以益氣固表止汗。若氣虛濕盛,伴有泄瀉或便溏者,重用茯苓、白術(shù),加薏苡仁、澤瀉、炒扁豆,當歸炒用。若為中氣不足,清陽不升者,可表現(xiàn)為眩暈而兼見氣短乏力,納差神疲,便溏下墜,脈象無力等,??捎醚a中益氣湯。若氣虛進一步發(fā)展,兼見陽虛癥狀,如形寒肢冷,腹中隱痛等,可于歸脾湯中加桂枝、干姜以溫陽益氣。若血虛心神失養(yǎng)者,可兼見心悸怔仲、不寐等,可加柏子仁、朱砂等以安神。若血虛較甚,可見面色慘白無華,加熟地、阿膠、紫河車粉(沖服)等。若因失血引起者,則應(yīng)先塞其流,找出其出血原因而.止血,爾后進行調(diào)治。

  (三)腎精不足

  癥狀及分析:

   眩暈、耳鳴、精神萎靡一一精虛不能生髓,髓虛不能充腦,腦失所養(yǎng)。

  失眠、多夢、健忘一一腎精不足,不能上濟心陰,心腎不交,神不守舍。

  腰膝酸軟…精虛髓減,腎失充養(yǎng)。

  遺精一一腎虛則精關(guān)不固。 、

  兼證,

  五心煩熱一一腎陰偏虛,陰虛則生內(nèi)熱。

  舌質(zhì)紅、脈沉細數(shù)一一陰虛內(nèi)熱之征。

  四肢不溫,形寒怯冷一一腎陽偏虛,陽虛則失于溫養(yǎng)。

  舌質(zhì)淡,脈沉細無力一一陽虛有寒之征。

  治法;補腎填精。偏陰虛者兼滋陰,偏陽虛者兼溫陽。

  方藥:偏陰虛者用左歸丸湯劑,偏陽虛者用右歸丸為湯劑。

  方解,

  左歸丸:熟地、萸肉、山藥滋陰補腎,枸杞子,菟絲子補肝腎,鹿角霜助腎氣,三藥生精補髓,牛膝強腎益精,引藥入腎,龜版膠滋陰降火,補腎壯骨。

  加減,若見五心煩熱,舌質(zhì)紅,脈弦細數(shù)者,為陰虛有熱,可加炙鱉甲、知母、黃柏、丹皮等以滋陰清熱。若精虛導(dǎo)致水不涵木,肝陽上亢者,可在本方證的基礎(chǔ)上參照肝陽上亢證進行辨證施治。若失眠、多夢、健忘等心腎不交癥狀明顯者,可加阿膠,雞子黃、酸棗仁、柏子仁等,以交通心腎,養(yǎng)心安神。若腎精虛甚,子盜母氣,肺陰亦虛者,可加沙參、麥冬、玉竹等滋養(yǎng)肺腎。

  一、右歸丸 肉桂、附子溫補腎陽,杜仲補腎壯陽,強筋健骨,熟地滋陰,山萸肉澀精,山藥健脾,三藥補腎,枸杞子、菟絲子補肝腎,鹿角膠助腎氣,三藥生精補髓,當歸補血生精。

   加減:若寒象不重,可以巴戟肉、仙靈脾易肉桂、附子以防辛燥太過而傷精。若兼見短氣喘逆,咳逆汗出等,為腎虛不能納氣;可加人參、胡桃仁、蛤蚧等以助腎納氣。若兼見下肢水腫者,為陽虛水泛,可加桂枝,茯苓、澤瀉等溫腎利水。若兼見大便溏泄、腹脹少食等,可加白術(shù)、茯苓等以健脾止瀉。

  (四)痰濁中阻

  癥狀及分析。

  眩暈、頭重如蒙一一脾失健運,痰濕上逆,蒙蔽清竅。

  胸悶、惡心一一痰濁中阻,濁氣不降,.胸陽不展。 '

  食少、多寐一一痰濕內(nèi)盛,脾陽不振。

  舌苔白膩,脈象濡緩一一痰濕中阻之征。

  治法:燥濕祛痰,健脾和胃。 .

  方藥:半夏白術(shù)天麻湯。 、 '

  (1)方解:陳皮理氣健脾,半夏降逆止嘔,二藥燥濕化痰,茯苓利水滲濕,白術(shù)燥濕利水,二藥健脾祛濕,天麻、蔓荊子熄風止眩,甘草、生姜,大棗健脾和胃,調(diào)和諸藥。 ,

  (2)加減:若眩暈較甚,嘔吐頻作者,為胃失和降,可加代赭石、竹茹以和胃降逆止嘔。若脘悶不食,腹脹較甚者,為濕壅氣滯,可加白蔻仁、砂仁等理氣化濕健脾。若肢體沉重苔膩者,為濕困脾陽,可加藿香、佩蘭、石菖蒲等以醒脾化濕。若耳鳴重聽者,為痰濕閉阻清竅,可加蔥白、郁金、石菖蒲等以通陽開竅。若見頭目脹痛、心煩口苦,渴不欲飲、舌苔黃膩、脈弦滑者,為痰阻氣機,郁而化熱,可加黃連、竹茹等以化痰清熱。若見腹脹泄瀉苔白膩者,為痰濕傷及脾陽,可加干姜、煨肉豆蔻等以溫脾止瀉。若見心悸怔忡者,為痰濁蒙閉心陽,可加石菖蒲、郁金、酸棗匕,朱砂等以通陽化痰安神。

  辨證論治筒表

┏━━━━━┳━━━━━━━━━━━━━━┳━━━━━━━━━┳━━━━━━━━┳━━━━━━━━┓

┃ 證型 ┃ 癥 狀 ┃ 病機 ┃ 治法 ┃ 、主方 ┃

┣━━━━━╋━━━━━━━━━━━━━━╋━━━━━━━━━╋━━━━━━━━╋━━━━━━━━┫

┃肝陽上亢 ┃眩暈耳鳴,頭痛且脹,每遇 ┃肝陽上亢,陰不 ┃子肝潛陽,滋養(yǎng) ┃天麻鉤藤飲 ┃

┃ ┃煩勞或惱怒加重,面時潮紅, ┃潛陽 ┃肝腎 ┃ ┃

┃ ┃煩躁易怒,少寐多夢,口苦, ┃   ┃ ┃ ┃

┃ ┃舌質(zhì)紅,苔黃,脈弦數(shù)或弦 ┃ ┃ ┃ ┃

┃ ┃細數(shù) ┃ ┃ ┃ ┃

┣━━━━━╋━━━━━━━━━━━━━━╋━━━━━━━━━╋━━━━━━━━╋━━━━━━━━┫

┃氣血虧虛 ┃眩暈動則加劇,勞累即發(fā)。 ┃氣血兩虛,清陽 ┃補養(yǎng)氣血,健運 ┃歸脾湯 ┃

┃ ┃面色蒼白,發(fā)色不澤,心悸 ┃不展,腦失所養(yǎng) ┃脾胃 ┃ ┃

┃ ┃失眠,神疲懶言.飲食減少, ┃ ┃ ┃ ┃

┃ ┃舌淡,脈細弱 ┃ ┃ ┃ ┃

┣━━━━━╋━━━━━━━━━━━━━━╋━━━━━━━━━╋━━━━━━━━╋━━━━━━━━┫

┃腎精不足 ┃眩暈而見精神萎靡,失眠, ┃腎精虧損,髓海 ┃補腎填精,兼滋 ┃左歸丸或右歸丸 ┃

┃ ┃多夢,健忘,腰膝酸軟,遺 ┃不足,上下俱虛 ┃陰或溫陽 ┃ ┃

┃ ┃精耳鳴,脈細 , ┃ ┃ ┃ ┃

┣━━━━━╋━━━━━━━━━━━━━━╋━━━━━━━━━╋━━━━━━━━╋━━━━━━━━┫

┃痰濁中阻 ┃眩暈而見頭重如裹,胸悶惡 ┃脾失健運,痰濕 ┃燥濕祛痰,健脾 ┃半夏白術(shù)天麻湯 ┃

┃ ┃心,食少多寐,舌苔白膩, ┃中阻,上蒙清陽, ┃和胃 ┃ ┃

┃ ┃脈濡緩 ┃濁陰不降 ┃ ┃ ┃

┗━━━━━┻━━━━━━━━━━━━━━┻━━━━━━━━━┻━━━━━━━━┻━━━━━━━━┛

  四,其它治法 ,

  單方驗方

  1.一味大黃散 大黃一味,酒炒三遍,研末,茶調(diào),每服8-9克, 日服二次,治療痰火眩暈,為治標之法。(《丹溪心法》)

  2.一味鹿茸酒 取鹿茸15克,酒煎,去渣,入麝香少許服用,治陽弱眩暈。(《醫(yī)學實在易》)

  (預(yù)防與護理)

  1.避免精神刺激。

  2.戒除煙酒等不良嗜好。

  3.節(jié)制房事,避免過勞。

  4.在發(fā)作期間,應(yīng)密切注意有無神志方面的癥狀,如有,則應(yīng)考慮有發(fā)生中風的可能。

  5.對肝陽上亢及痰濁中阻型眩暈患者,應(yīng)定期檢查血壓,以利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防止中風。

  6.氣血虛及腎精不足型眩暈患者,宜食營養(yǎng)豐富而易于消化的食物,如蛋、豆,乳等。

  7.痰濁中阻型眩暈患者少食肥膩之品。

  8.加強體育鍛煉,并做到持之以恒.

  [結(jié)語] .

  眩暈是常見的病證,引起其發(fā)病的原因甚多,除了外感致眩不在本篇討論范圍外,其它致病因素均能引起眩暈。其發(fā)病機理雖較復(fù)雜,但歸納起來,不外風、火、痰、虛四個方面。臨床發(fā)病,各種證型既可單獨出現(xiàn),也可相互并見,臨床以本虛標實者為常見。關(guān)于本病的辨證治療所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現(xiàn)簡述如下。

  1.注意調(diào)肝 本病的發(fā)生與旰臟失調(diào)關(guān)系密切,尤其是肝之陰虛陽亢,極易導(dǎo)致本病的發(fā)生,所以,在對本病進行辨證治療時,應(yīng)密切注意有無旰之病證,或養(yǎng)旰,或平肝,隨證施治。

  2.強調(diào)補虛 因為本病大多為本虛標實所致,故在治療時,需強調(diào)補虛。除氣血虛弱及腎精不足兩證需要補虛外,肝陽上亢證和痰濁中阻證亦不可忽視對于補虛的應(yīng)用,或滋補旰腎之陰,或益氣健脾。

  3.不忘祛痰 古人有。無痰不作眩。的論述,故在治療本病時,.應(yīng)注意痰濕。

  4。補虛不忘通行 。氣以通為補,血以和為順。,故補氣血時應(yīng)注意行氣活血。

  [文獻選錄]

  《靈樞.海論》;。腦為髓之海,其輸上在于其蓋,下在風府?!韬S杏?,則輕勁多力,自過其度,髓海不足,則腦轉(zhuǎn)耳鳴,脛痠眩冒,目無所見,懈怠安臥”。

  《河間六書》:。諸風掉眩,皆屬肝木。風氣甚而頭目眩運者,由風木旺,必是金衰不能制木,而木復(fù)生火,風火皆陽,陽多兼化,陽主乎動,兩動相搏,則為之旋轉(zhuǎn)。

  《丹溪心法》:'頭眩,痰挾氣虛并火,治痰為主,挾補氣藥及降火藥。無痰則不作眩,痰因火動。

  《景岳全書。眩運篇》:。丹溪則曰無痰不能作眩,當以治痰為主,而兼用它藥。余則曰無虛不能作眩,當以治虛為主,而酌兼其標。孰是孰非,余不能必,姑引經(jīng)文(上氣不足,髓海不足)以表其大意如此。。

  《醫(yī)學從眾錄》s。以為風者非外來之風,指厥陰風木而言,與少陽相火同居,厥陰氣逆,于是風升火動,故河間以風火立論也。風生必挾木勢而克土,土病則聚液而成痰,故仲景以痰立論,丹溪以痰火立論也。腎為旰之母,而主藏精,精虛則腦??仗摱^重,故《內(nèi)經(jīng)》以腎虛及髓海不足立論也。其言虛者,言其病根,實者,言其病象,理本一貫。。

  《證治匯補》:。以旰上連目系而應(yīng)于風,故眩為肝風,然亦有因火、因痰、因虛,因暑、因濕者。。

  《臨證指南醫(yī)案》華岫云按,。經(jīng)云諸風掉眩,皆屬于盱,頭為六陽之首,耳目口鼻皆系清空之竅,所患眩暈者,非外來之邪,乃肝膽之風上冒耳,甚則有昏厥跌仆之虞。其癥有類痰、類火、中虛、下虛、治膽、治胃、治肝之分?;鹗⒄撸壬昧缪?、山梔、連翹、花粉、玄參、鮮生地、丹皮、桑葉,以清泄上焦竅絡(luò)之熱,此先以膽治也。痰多者必理陽明,消痰如竹瀝、姜汁、菖蒲、橘紅、二陳湯之類。中虛則兼用人參,外臺茯苓飲是也。下虛者,必從肝治,補腎滋旰,育陰潛陽,鎮(zhèn)攝主治是也。至于天麻、鉤藤、菊花之屬,皆系熄風之品,可隨證加入。此癥之原,本之肝風,當與肝風、中風、頭風門合而參之。”

【定義】

  眩暈是目眩與頭暈的總稱。目眩以眼花或眼前發(fā)黑,視物模糊為特征;頭暈以感覺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轉(zhuǎn),站立不穩(wěn)為特征。兩者常同時并見,故統(tǒng)稱眩暈。外感、內(nèi)傷均可發(fā)生眩暈。

  【范圍】

  西醫(yī)學內(nèi)耳性眩暈如美尼爾氏綜合征、迷路炎、內(nèi)耳藥物中毒、前庭神經(jīng)元炎、位置性眩暈、乘車船引起的暈動病等;中樞性眩暈如椎一基底動脈供血不足、鎖骨下動脈偷漏綜合征、延髓外側(cè)綜合征、腦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性腦病、腦干出血等;顱內(nèi)占位疾病如聽神經(jīng)纖維瘤、小腦腫瘤、第四腦室腫瘤等;顱內(nèi)感染性疾病如顱后凹蛛網(wǎng)膜炎、小腦膿腫等;其它如延髓空洞癥、眼疾、頭部外傷、低血壓、貧血及陣發(fā)性心動過

速等出現(xiàn)眩暈征象者,均可參考本篇辨證論治。

  【病因病機】 。

   一、病因

  1.外感風邪風性善動,主升發(fā)向上,風邪外襲,上擾頭目,故致眩暈。

  2.七情內(nèi)傷憂郁太過,肝失條達,肝郁化火,或惱怒傷肝,肝陽上亢,上擾清空,發(fā)為眩暈;憂思太過,傷及脾胃,氣血生化乏源,清竅失養(yǎng),或驚恐傷腎,腎精虧虛.髓海失養(yǎng),亦可發(fā)為眩暈。

  3.飲食不節(jié)膏粱厚味,饑飽無度,過食生冷,均可損傷脾胃,脾失健運,水濕內(nèi)停,聚而成痰,痰飲水濕上犯清竅,或飲食不節(jié),脾胃日虛。氣血生化乏源,清竅失養(yǎng)均可發(fā)為眩暈。

  4.勞倦過度勞倦傷脾,氣血不足,或房事不節(jié)。腎精虧虛,均可導(dǎo)致清竅失養(yǎng)而發(fā)為眩暈。

  5.年邁體衰年邁體衰,腎之精氣不足,脾氣不充,氣血生化不旺,清竅失養(yǎng)可發(fā)為眩暈。

  6.久病失血大病、久病均可傷及氣血陰陽,致腦髓失養(yǎng)發(fā)為眩暈;失血日久,氣血虧虛,無以上充腦髓,易致眩暈。

  7.跌仆墜損頭顱外傷,瘀血停留,腦脈阻滯,發(fā)為眩暈。

此外凡外感六淫,內(nèi)傷七情,飲食不節(jié),勞欲過度,大病之后,亦均可誘發(fā)或加重 本病。

  二、病機

  1.發(fā)病由外感風邪、情志郁勃、飲食不節(jié)、跌仆墜損所致之眩暈,一般呈急驟發(fā)作;而老年氣衰、久病或失血、不寐、癲癇所致之眩暈,多為緩慢發(fā)生,但可呈陣發(fā)性加劇。

  2.病位眩暈病位在腦,但與心、肝、脾、腎密切相關(guān)。其中又以肝為主。

  3.病性氣血不足,肝腎陰虛為病之本,風、火、痰、瘀為病之標。臨床見證往往標本兼見,虛實交錯。

  4.病勢總的趨勢是病初以風、火、痰、瘀實證為主,久則傷肝及脾及腎,最終可致肝脾腎俱虛。

  5.病機轉(zhuǎn)化.眩暈以本虛標實為主。早期一般標實證候多,如肝陽上亢、痰濁中阻、瘀血內(nèi)阻、外感風邪等;中期由于腎水不足,肝陽上亢,尤其年邁精衰者,往往轉(zhuǎn)化為腎精虧虛證或氣血不足之證,病機復(fù)雜,病情較重,且常易發(fā)生變證、壞證。

眩暈病因病機見圖2—3。

  【診斷與鑒別診斷】

  一、診斷依據(jù)

  1.頭暈?zāi)垦?,視物旋轉(zhuǎn),輕者閉目即止,重者如坐車船,甚則仆倒??砂橛袗盒膰I吐,眼球震顫,耳鳴耳聾,汗出,面色蒼白等癥狀。

  2.男女老幼皆可罹患,成年人多見,一般呈陣發(fā)性發(fā)作。

  3.血象檢查可見血紅蛋白及紅細胞低或偏低。測血壓,可見收縮壓或舒張壓高或偏高,低或偏低。

  二、鑒別診斷

  1.中風 中風是以卒然昏仆、不省人事、口舌喁斜、語言謇澀、半身不遂等為主證的一種疾病,或以不經(jīng)昏仆而僅喁僻不遂為特征。而眩暈除昏仆與中風相似外,無昏迷及喁僻不遂等癥,與中風迥然不同。但中年以上患者,肝陽上亢之眩暈,極易化為肝風,成為中風之先兆,演變?yōu)橹酗L病。

  2.頭痛 眩暈和頭痛均可單獨出現(xiàn),亦可同時互見,二者對比,頭痛病因有外感、內(nèi)傷兩個方面,眩暈則以內(nèi)傷為主。在辨證方面頭痛偏于實證者多,而眩暈則以虛證為主。在主癥方面頭痛以痛為主,眩暈以暈為主,如頭暈伴有頭痛,亦可參考頭痛辨證論治。

  3.厥病厥病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或伴有四肢逆冷為主,患者一般短時內(nèi)逐漸蘇醒,醒后無偏癱等后遺癥,但亦有一厥不復(fù)而死亡者。眩暈則以頭暈?zāi)垦#鮿t如坐舟車,站立不穩(wěn),暈眩欲仆或暈旋仆倒現(xiàn)象,與厥病十分相似,但無昏迷及不醒人事的表現(xiàn),病人始終神志清醒,與厥病有異。

  【辨證論治】

  一、辨證要點

  1.證候特征以頭暈與目眩為主要證候。可突然起病,也有逐漸加重者;可時發(fā)時止,發(fā)則目眩,甚則眼前發(fā)黑,外界景物旋轉(zhuǎn)顛倒不定,或自覺頭身動搖,如坐車船,站立不穩(wěn),眩暈欲仆或暈眩倒地。

  2.辨病性凡急性起病,伴有惡寒發(fā)熱,鼻塞流涕或咳嗽或咽喉紅腫,或頭身如裹脈浮等表證者,屬外感眩暈,病性屬實證。而本病證以內(nèi)傷者居多,內(nèi)傷眩暈病性多為本虛標實,虛實夾雜之證。若由情志郁勃引起眩暈,面紅目赤,口苦者,屬肝陽上亢;若由飲食不節(jié)引起暈冒,腹脹,頭重如蒙,時吐痰涎,苔白膩者,病屬痰濁;若眩暈伴有遺精滑泄,耳鳴脫發(fā),腰脊酸軟者,病性屬腎虛;眩暈伴有面色黧黑,口唇色黯,舌質(zhì)有瘀斑、瘀點者,屬血瘀;若面色咣白,神疲氣短,勞累后眩暈加劇,舌質(zhì)胖嫩,邊有齒痕者,屬氣血兩虛。

  二、治療原則

  眩暈一證多為虛實夾雜,本虛標實之證,故治療大法為補虛瀉實,調(diào)整陰陽氣血。陽亢者予鎮(zhèn)潛熄風;痰濕者予燥濕祛痰;痰火者予清熱化痰;瘀血者予活血化瘀通絡(luò);氣血虛者應(yīng)益氣補血,健脾養(yǎng)胃,助生化之源;腎精不足者應(yīng)補腎填精;對由失血引起的暈眩,應(yīng)首先治療失血。

  三、分證論治

  1.風邪上擾

  證候眩暈,可伴頭痛,惡寒發(fā)熱,鼻塞流涕,舌苔薄白,脈??;或伴咽喉紅痛,口干口渴,苔薄黃,脈浮數(shù);或兼見咽干口燥,干咳少痰,苔薄少津,脈浮細;或伴肢體困倦,頭重如裹,胸脘悶滿,苔薄膩,脈濡。

  證候分析風邪外襲,客于肌表,循經(jīng)上擾巔頂,邪遏清竅,故作眩暈。風寒束表則衛(wèi)陽被郁,故惡寒發(fā)熱;風寒襲肺,肺氣不利則鼻塞流涕;風寒襲表則苔薄白,脈??;風熱上犯則咽喉紅痛;熱盛傷津則口干口渴;風熱在表則苔薄黃,脈浮數(shù);風燥襲肺,肺失宣降則見干咳少痰;燥盛則干,故見咽干口燥,苔薄少津,脈浮細亦為風燥外襲之象;風濕襲表,則見肢體困倦,頭重如裹;風濕內(nèi)阻,中焦氣機不利則胸脘悶滿;苔膩、脈濡亦為風濕之象。

  治法 風寒表證治以疏風散寒、辛溫解表;風熱表證治以疏風清熱、辛涼解表;風燥表證治宜輕宣解表、涼潤燥熱;風濕表證治宜疏風散濕。

  方藥運用   

  (1)常用方

  風寒表證用川芎茶調(diào)散加減。藥用荊芥、防風、薄荷、羌活、北細辛、白芷、川芎、生甘草。

  方中荊芥、防風疏散肌表風寒為君藥;細辛、薄荷、白芷、羌活辛散上行,能上達巔頂,疏散上部風邪,助君藥驅(qū)風寒外出,共為臣藥;川芎辛香走竄,上達頭目,長于祛風活血,是為佐藥;甘草調(diào)和藥性,是為使藥。

  風熱表證用銀翹散加減。藥用金銀花、連翹、豆豉、牛蒡子、荊芥、薄荷、竹葉、鉤藤、白蒺藜、生甘草。

  方中金銀花、連翹辛涼透邪解表,共為君藥;荊芥、豆豉辛溫解表,助君藥開皮毛以逐邪外出,牛蒡子、薄荷疏散風熱而解表,助君藥辛涼透表之功,共為臣藥;竹葉清上焦之熱,導(dǎo)熱從小便而出,鉤藤、白蒺藜疏散肝經(jīng)風熱止暈共為佐藥;甘草調(diào)和藥性,為使藥。

  風燥表證用桑杏湯加減。藥用桑葉、豆豉、杏仁、貝母、梔子、麥冬、沙參、玄參。風燥襲表,邪在肺衛(wèi),治必辛透與涼潤并進。方中桑葉輕清涼散,善能清疏肺經(jīng)及

   在表之風熱,而其性甘潤,故對風燥之邪最為適合,是為君藥;豆豉助君藥輕宣解表,古人稱之謂解表之潤劑,有發(fā)汗不傷陰之說,是為臣藥;杏仁開提肺氣,宣肺止咳,貝母化痰止咳,梔子清三焦之火,麥冬、玄參、沙參養(yǎng)陰生津以潤燥,共為佐藥。

  風濕表證用羌活勝濕湯加減。藥用羌活、獨活、川芎、藁本、防風、蔓荊子、車前子、炙甘草。

  方中羌活、獨活為祛風勝濕之要藥,是為君藥;防風祛風解表,助君藥疏散風濕之邪,為臣藥;川芎辛香走竄,上達頭目,疏通頭部經(jīng)絡(luò)氣血,藁本、蔓荊子上達巔頂,祛風散濕,清利頭目,車前子引濕邪從小便而出,共為佐藥;甘草調(diào)和藥性,是為使藥。

  (2)加減頸項發(fā)強酸痛者,加葛根、升麻、芍藥;納呆、嘔惡者,加白術(shù)、半夏曲、扁豆、香薷等。

  (3)臨證參考 內(nèi)傷眩暈亦可復(fù)因感受外邪而發(fā)作或加重,如外感之邪明顯,即可按上述辨證論治。待外邪驅(qū)除后,再以內(nèi)傷論治。若外感甚輕,則在內(nèi)傷眩暈方藥基礎(chǔ)上加入疏散之品,同時應(yīng)避免用滋補粘膩留邪之品。

  2.肝陽上亢

  證候 眩暈耳鳴,頭脹頭痛,每因煩勞或惱怒而頭暈、頭痛加劇,面時潮紅,急躁 易怒,少寐多夢,口干口苦,舌質(zhì)紅,苔黃,脈弦。

  證候分析情志郁勃,郁而化火,火極生風,風陽上擾或肝腎陰虛,陰不斂陽,肝陽上亢,上冒清空,故頭暈頭痛;勞則傷腎,怒則傷肝,均可使肝陽更盛,故頭暈、頭痛加??;陽升則面部潮紅,肝旺則急躁易怒,肝火擾動心神,故少寐多夢;口干口苦,舌質(zhì)紅,苔黃,脈弦,皆是肝陽上亢之征;如脈弦細數(shù),則為肝腎陰虛內(nèi)熱之象。

  治法平肝潛陽,清火熄風。

  方藥運用 '

  (1)常用方天麻鉤藤飲加減。藥用天麻、鉤藤、石決明、川牛膝、益母草、黃芩、梔子、杜仲、桑寄生、夜交藤、茯神。

  方中天麻、鉤藤為平肝風、治療眩暈之主藥,是為君;配以石決明潛陽,牛膝、益母草下行,使亢盛之陽復(fù)為平衡,加黃芩、梔子以清泄肝火,杜仲、桑寄生養(yǎng)肝腎,夜交藤、茯神以養(yǎng)血安神,共為臣佐藥。

  (2)加減肝火偏盛,面紅、目赤、咽痛明顯者,可加龍膽草、丹皮以清肝泄熱,或改用龍膽瀉肝湯加石決明、鉤藤等以清肝瀉火;兼腑熱便秘者,可加大黃、芒硝以通腑泄熱;若肝陽亢極化風,證見眩暈欲仆,頭痛如掣等癥,可用羚羊角粉吞服,牡蠣、代赭石入煎以鎮(zhèn)肝熄風,或用羚羊角湯加減,以防中風變證。

  (3)臨證參考本證以標實證出現(xiàn),但往往也可同時出現(xiàn)腎陰虛或肝腎陰虛的本虛證表現(xiàn),若出現(xiàn)則宜加強滋養(yǎng)肝腎,平肝潛陽之藥,如牡蠣、龜甲、鱉甲、何首烏、生地等;若肝腎陰虧嚴重者,應(yīng)參考腎精不足之證化裁治之。

  3.痰濁中阻

  證候頭眩不爽,頭重如蒙,胸悶惡心而時吐痰涎,食少多寐,舌胖苔濁膩或白膩厚而潤,脈滑或弦滑,或濡緩。

  證候分析痰濁中阻,氣機阻滯,清陽不升,濁陰不降,痰濕蒙蔽清陽,則頭眩不爽,頭重如蒙;中焦氣機阻滯則胸悶惡心而時吐痰涎;脾陽不振,則少食多寐;舌胖苔濁膩或白膩厚而潤,脈滑或弦滑,或濡緩,皆為痰濁中阻之象。

  治法 燥濕祛痰,健脾和胃。

  方藥運用

  (1)常用方半夏白術(shù)天麻湯加減。藥用制半夏、白術(shù)、天麻、茯苓、橘紅、生姜、大棗。

  方中半夏燥濕化痰又能降逆止嘔為君藥;天麻善能平熄肝風,而止頭眩,與半夏合用,化痰熄風,為治風痰之要藥,白術(shù)長于補脾燥濕,與半夏、天麻配伍,祛濕化痰止眩之功益佳,故共為臣藥;茯苓、生姜燥濕健脾,生姜、大棗又能補脾和胃,健運脾胃,橘紅理氣和中,諸藥共能調(diào)理中焦,杜絕生痰之源,是為佐藥;大棗亦能調(diào)和藥性,又為使藥。

  (2)加減眩暈較甚,嘔吐頻作者,可加代赭石、旋覆花、膽南星之類以除痰降逆;舌苔厚膩,水濕潴留者,可合五苓散,使小便得利,濕從下去;脘悶不食者,加白蔻仁、砂仁化濕醒胃;若兼耳鳴重聽者,加生蔥、石菖蒲、遠志以通陽開竅。

  (3)臨證參考本證雖以標實為主證,但臨證尚須探求病之根源,若為脾虛生痰者,則應(yīng)用六君子湯加黃芪、竹茹、膽南星、白芥子等;若為寒飲內(nèi)停,可用苓桂術(shù)甘湯加干姜、附子、白芥子等以溫化寒飲;若為痰郁化火,宜用溫膽湯加黃連、黃芩、天竺黃等以化痰泄熱,或合礞石滾痰丸以降火逐痰;若憤怒郁勃,痰火肝風交熾者,用二陳湯合當歸龍薈丸,并可隨證酌加天麻、鉤藤、石決明等熄風之品。

  4.瘀血阻竅

  證候眩暈時作,反復(fù)不愈,頭痛,唇甲紫黯,舌邊及舌背有瘀點、瘀斑或瘀絲,伴有善忘、夜寐不安、心悸、精神不振及肌膚甲錯等,脈弦澀或細澀。

  證候分析瘀血內(nèi)阻,絡(luò)脈不通,氣血不能正常運行,腦失所養(yǎng),故眩暈時作;瘀血阻遏脈道,脈不舍神,心神失養(yǎng),故可兼見心悸不寐、健忘神疲、恍惚等癥;唇紫。舌有瘀斑,脈澀,亦為內(nèi)有瘀血之征。

  治法 祛瘀生新,活血通絡(luò)。

  方藥運用

  (1)常用藥血府逐瘀湯加減。藥用當歸、川芎、桃仁、紅花、赤芍、水蛭、川牛膝、柴胡、桔梗、枳殼、生地黃、甘草。

  方中當歸、川芎、赤芍、桃仁、紅花、牛膝、水蛭活血化瘀通絡(luò),治病之本,故為主藥;配以柴胡、桔梗、枳殼疏理氣機,取氣為血帥,氣行則血行之意,生地滋陰清熱,使活血而不傷血,共為輔藥;甘草調(diào)和諸藥,為使藥。

  (2)加減若兼氣虛身倦無力,少氣自汗者,宜加黃芪,且應(yīng)重用(30g以上)以補氣行血;若兼畏寒肢冷者,可加附子、桂枝以溫經(jīng)活血;若兼虛熱內(nèi)生,骨蒸潮熱,肌膚甲錯者,可加丹皮、黃柏、知母、玄參,重用干地黃,去桔梗、枳殼耗津之品,以達到清熱養(yǎng)陰,祛瘀生新的目的。

  (3)臨證參考如因跌仆墜損,腦部瘀血阻滯經(jīng)脈所致者,可加用落得打、自然銅、蘇木、血竭等活血化瘀療傷之品;如因血瘀停滯胸中,迷閉心竅,致恍惚眩暈者,可配合石菖蒲、遠志、琥珀、丹參等化瘀通竅,或用通竅活血湯加減。產(chǎn)后血瘀眩暈者,可用消魂散或失笑散加減。

  5.氣血虧虛

  證候頭暈?zāi)垦?,勞累則甚,氣短聲低,神疲懶言,面色咣白,唇甲不華,發(fā)色不澤,心悸少寐,飲食減少,舌淡胖嫩,且邊有齒印,苔少或薄白,脈細弱。

  證候分析氣虛則清陽不展,血虛則腦失所養(yǎng),故頭暈?zāi)垦?,勞則氣耗,故勞累則甚;血虛失濡,則唇甲不華,發(fā)色不澤;血不養(yǎng)心,心神不安,則心悸少寐;氣虛則神疲懶言,面色咣白;脾胃氣虛,運化失司,則飲食減少;舌淡胖嫩,且邊有齒印,苔少或薄白,脈細弱均為氣血虛弱之征。

  治法補益氣血,健運脾胃。

  方藥運用

  (1)常用方十全大補湯加減。藥用人參、黃芪、當歸、炒白術(shù)、茯苓、川芎、熟地黃、生白芍、肉桂、牛膝、枸杞子、炙甘草。

  方中人參、黃芪大補元氣,白術(shù)、茯苓健脾益氣,使氣血生化之源得健,當歸、川芎養(yǎng)血和血,白芍養(yǎng)血柔肝,地黃、枸杞子、牛膝補益肝腎,滋陰以養(yǎng)血,共奏補益氣血之功,是為主藥;肉桂引火歸元,甘草調(diào)和藥性,是為佐使藥。

  (2)加減脾陽虛衰,中焦運化無權(quán),兼見畏寒肢冷,唇甲淡白者,則在上方中去地黃、枸杞子、牛膝,加干姜、熟附片等以溫運中陽。

  (3)臨證參考 本證以健脾益氣生血為主要治療方法。因為脾胃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如遇心脾兩虛,心悸、少寐、健忘證候明顯者,則可選用歸脾湯以補血養(yǎng)心安神;氣血虧虛以血虛為甚者,往往有失血病史,可用當歸補血湯加味,其中黃芪5份,當歸1份,在大補元氣的基礎(chǔ)上,促進血之生成,并可在方中加黃精、山藥、枸杞子、雞血藤等;若有出血傾向者,則應(yīng)尋找出血部位與原因,可參照血證辨證治療。

  6.腎精不足

  證候頭暈而空,精神萎靡,少寐多夢,健忘耳鳴,腰酸遺精,齒搖發(fā)脫。偏于陰虛者,顴紅咽于,煩熱形瘦,舌嫩紅,苔少或光剝,脈細數(shù);偏于陽虛者,四肢不溫,形寒怯冷,舌質(zhì)淡,脈沉細無力。

  證候分析精髓不足,不能上充于腦,故頭暈而空,精神萎靡;腎精不足,心腎不交,故少寐,多夢,健忘;腰為腎之府,腎開竅于耳,腎虛則腰酸耳鳴;精關(guān)不固,則遺精;腎主骨生髓,腎虛則齒搖發(fā)脫。偏于陰虛則生內(nèi)熱,故顴紅咽干,煩熱形瘦,舌嫩紅,苔少或光剝,脈細數(shù);偏于陽虛則生外寒,則四肢不溫,形寒怯冷,舌質(zhì)淡,脈沉細無力。

  治法補腎養(yǎng)精,充養(yǎng)腦髓。

  方藥運用

  (1)常用方左歸丸加減。.藥用熟地黃、山藥、山茱萸、菟絲子、枸杞子、 川牛膝、鹿角膠、龜甲膠。

  方中熟地、山藥、山萸肉滋陰補腎;龜、鹿二膠,為血肉有情之品,龜甲膠補陰,鹿角膠養(yǎng)陽,兩藥協(xié)力,峻補精血;枸杞子、牛膝、菟絲子補腎填精。諸藥合用補益肝腎,滋陰養(yǎng)血,填精生髓。而其中鹿角膠、菟絲子溫柔養(yǎng)陽,助陽生陰,體現(xiàn)了從“陽中求陰”的理論法則。龜甲亦可潛陽,以制相火妄動。

  (2)加減偏于陰虛有內(nèi)熱者可加炙鱉甲、知母、黃柏、丹皮、菊花、地骨皮等以滋陰清熱;偏于陽虛者,宜補腎助陽,加入巴戟天、仙靈脾等溫潤之品,助陽而不傷陰,亦可用右歸丸主治;若遺精頻頻者,可選加蓮須、芡實、桑螵蛸、潼蒺藜、覆盆子等以固腎澀精。

  (3)臨證參考腎精不足之眩暈日久,陰損及陽,致陰虛于下,陽浮于上,宜配合龍骨、牡蠣、珍珠母等以潛浮陽。同時應(yīng)密切注意觀察,防止發(fā)生中風之可能。待病情改善后,可選用六味地黃丸、杞菊地黃丸或還精煎長服,以圖根治。

  四、其它療法

  1.中成藥

  (1)牛黃清心丸(李時珍牌,北京同仁堂制藥廠):每次1丸,1日2次。適用于心肝火旺之眩暈。

  (2)補中益氣丸(京華牌,北京同仁堂制藥二廠):每次6g,1日2次。適用于中氣不足,氣血虧虛之眩暈。

  (3)腦立清(強牌,北京中藥二廠):每次1袋,1日2次。適用于肝陽上亢之眩暈。

  (4)愈風寧心片(同仁堂牌,北京同仁堂中藥提煉廠):每次4~6片,1日3次。適用于腦供血不足者。

  (5)六味地黃丸(同仁堂牌,北京同仁堂制藥二廠):每次30粒,1日2次。適用于腎精虧虛之眩暈。

  2.單驗方

  (1)血虛眩暈生五月艾45g,黑豆30g,煲雞蛋服食;或川芎lOg,雞蛋1只,煲水服食;或桑椹子15g,黑豆12g,水煎服。

  (2)腎精不足眩暈羊頭1只(包括羊腦),黃芪15g,水煮服食;或胡桃肉3個,鮮荷蒂1枚搗爛,水煎服;或桑寄生120g,水煎服。

  (3)瘀血眩暈生地30g,鉤藤30g,益母草60g,小薊30g,白茅根30g,夏枯草60g,山楂30g,紅花9g,地龍30g,草決明30g。以水濃煎160ml,1次服40ml,1日2次。

  (4)痰飲眩暈生明礬、綠豆粉各等分研末,用飯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日早晚各服5丸,常服;或明礬7粒(如米粒大),晨起空腹開水送下。

  3.針灸

  (1)肝陽上亢證選用背俞穴、足三陰、足少陽、督脈等經(jīng)穴為主,如百會、風池、肝俞、腎俞、三陰交、太溪、行間等,用毫針,行瀉法。

  (2)痰濁中阻證選用手厥陰、足太陰、足陽明等經(jīng)之穴和俞募穴,如脾俞、中脘、章門、內(nèi)關(guān)、豐隆、解溪等,用毫針,行瀉法或平補平瀉手法。

  (3)瘀血阻竅證選用手陽明、足陽明、足太陰等經(jīng)之穴,如合谷、歸來、天樞、三陰交、血海等穴,用毫針,合谷行補法,余穴均行瀉法。

  (4)氣血虧虛證選用任脈、手厥陰、足太陰、足陽明等經(jīng)之穴和背俞穴,如膈俞、脾俞、中脘、氣海、內(nèi)關(guān)、足三里、三陰交等,用毫針,行補法,并可配合灸法。

  (5)腎精不足證選用任脈、督脈、足陽明、足少陰等經(jīng)之穴和有關(guān)背俞穴為主,如命門、腎俞、志室、氣海、關(guān)元、足三里、三陰交等,用毫針,行補法,并可配合灸法。

  【轉(zhuǎn)歸與預(yù)后】

  外感眩暈中諸邪??杉鎶A為患,如風濕兼寒,風濕兼熱等。表證不解,耗傷正氣,則又可轉(zhuǎn)為里證。內(nèi)傷眩暈多虛實夾雜,本虛標實,各證型之間??苫ハ嗉鎶A或轉(zhuǎn)化。如氣血虧虛可兼腎精不足,反之腎精不足不能化生氣血,則可引起氣血虧虛。痰濁中阻,氣血運行不暢,可兼瘀血內(nèi)阻,反之,瘀血內(nèi)阻,氣機失和,水液代謝失司,聚濕為痰,而兼痰濁阻滯等。肝陽上亢,日久傷及陰精亦可轉(zhuǎn)為腎精不足。進一步陰損及陽,又可轉(zhuǎn)為陰陽兩虛之證等。痰濁、瘀血實證日久傷正,可轉(zhuǎn)化為虛證,或虛實夾雜之證。腎精虧虛,或氣血不足之虛證日久可兼見瘀血、痰濁內(nèi)阻之證。內(nèi)傷眩暈又可由于外感風邪誘發(fā)或加重,而兼見外感眩暈之證等等。由此可見,只有認識眩暈各證間的轉(zhuǎn)化關(guān)系和兼夾證,以發(fā)展和變化的動態(tài)思維來分析具體的臨床證類,才能確立正確的治療方法。從、切合病機,取得較好的效果,促使病情向愈。

  眩暈的預(yù)后與病情輕重有關(guān)。一般來講,病情較輕,治療、護理得當,則預(yù)后良好;反之,若病久不愈,發(fā)作頻繁,雖經(jīng)治療,仍漸進加重,且又見視物模糊、手麻肢體力弱等癥候,或見其它神經(jīng)系統(tǒng)局灶體征者,應(yīng)考慮腦巖或其它顱內(nèi)占位病變的可能。中年以后眩暈伴有頭痛明顯者,或有肢麻,一過性單側(cè)肢體無力等癥狀,舌質(zhì)紅,脈弦,多為中風之先兆,應(yīng)加強臨床治療和觀察,以防卒中。若見陰虧于下,陽浮于上致陽化風動,血隨氣逆,夾痰夾火,橫竄經(jīng)隧,蒙蔽清竅,而出現(xiàn)中風、厥病等危急證候,應(yīng)積極搶救,否則預(yù)后不良。

  【護理與調(diào)攝】

  病室保持安靜、舒適,避免噪聲,室內(nèi)光線以柔和為宜,患者要保證充分的睡眠,注意勞逸結(jié)合。眩暈發(fā)作時應(yīng)臥床休息,閉目養(yǎng)神,少作或不作旋轉(zhuǎn)、彎腰等動作,以免誘發(fā)或加重病情,服藥嘔吐時可改頻頻服或兌姜汁服。

  注意眩暈發(fā)作時間和誘發(fā)因素。護理人員應(yīng)精心護理,加強巡視。對高血壓病人要按時測量血壓,對重癥病人要密切注意血壓、呼吸、神志、脈搏等情況,以便及時處理,防壞證、變證發(fā)生。

  患者應(yīng)心情愉悅,精神舒暢,增強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飲食以清淡易消化為宜,多吃新鮮素菜、水果,忌煙酒、油膩、辛辣之品,少食海腥發(fā)物,適當食用粗糧。虛證眩暈適當增加營養(yǎng)。

  【預(yù)防與康復(fù)】

  一、預(yù)防

  患者應(yīng)保持心情舒暢,防止七情內(nèi)傷;堅持適度的體育鍛煉,如太極拳、八段錦、氣功等;注意勞逸結(jié)合,避免體力和腦力勞動過度;節(jié)制房事,養(yǎng)精護腎;飲食定時定量,避免饑餓勞作,忌暴飲暴食及過食肥甘辛辣之品;病后或產(chǎn)后宜加強調(diào)理,防止氣血虧虛;避免頭部外傷,對預(yù)防眩暈的發(fā)生或復(fù)發(fā)都有重要的意義。

  二、康復(fù)

  本病患者初愈,正氣未復(fù),可以適當配合體育鍛煉,太極拳、劍、氣功等以及合理的飲食療法以促進早日康復(fù)。食療方法如下:

  1.氣虛不復(fù)者食用參苓粥。取黨參30g、茯苓15g,生姜6g,水煎去渣留汁,入粳米lOOg煮粥,l臨熟時下雞子l枚及鹽少許,繼續(xù)煮至粥而成。常食此粥,能健脾益氣。

  2.血虛不復(fù)者可用龍眼棗仁飲,取龍眼肉、炒棗仁各lOg,芡實12g,水煎服。也可服當歸生姜羊肉湯,取當歸30g,羊肉250g,生姜30g,燉服。又可用烏雞湯,取雄烏雞若干切塊,陳皮3g,高良姜3g,胡椒6g,草果兩個,加蔥、醋、姜燉熟,連湯帶肉食之。

  3.腎虛不復(fù)者可食用枸杞子粥:枸杞子30g,粳米50g,紅糖、蜂蜜適量。先將粳米加水煮成粥,再將枸杞子煮沸拌和即可。食用時加紅糖、蜂蜜。

  4.瘀血不復(fù)者可用桃仁粥:桃仁(去皮尖)、生地各lOg,同煎,取汁去渣,入粳米lOOg煮粥,粥熟入精粉2g,紅糖50g而成。

  【醫(yī)論提要】

  眩暈最早見于《內(nèi)經(jīng)》,稱為“眩冒”、“?!??!秲?nèi)經(jīng)》認為,無論虛實都可致眩,《靈樞·大惑論》說:“故邪中于項,因逢其身之虛,……入于腦則腦轉(zhuǎn)。腦轉(zhuǎn)則引目系急,目系急則目眩以轉(zhuǎn)矣”?!鹅`樞·衛(wèi)氣》說:“上虛則?!??!鹅`樞·海論》說:“髓海不足,則腦轉(zhuǎn)耳鳴,脛酸眩冒?!薄端貑枴ぶ琳嬉笳摗氛f:“諸風掉眩,皆屬于肝?!睆纳厦嬲撌隹梢钥闯觯秲?nèi)經(jīng)》認為眩暈病因主要是外邪、氣虛、髓虧3個方面,且與肝有關(guān)。

  漢代張仲景對眩暈認識有所發(fā)展,雖未有專篇論述,但有關(guān)內(nèi)容散見于《傷寒論》和《金匱要略》中。外邪內(nèi)傳,留于少陽,正邪交爭,戀于少陽,肝膽失于疏泄,循經(jīng)上犯,可致眩暈,《傷寒論·辨少陽病脈證并治》:“少陽之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陽明燥結(jié)腑氣不通,濁氣上逆,清竅被擾,可致眩暈,《傷寒論·辨陽明病脈證并治》:“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難乍易,時有微熱,喘冒不能臥者,有燥屎也,宜大承氣湯?!憋嫸糁嘘枺蛩钕陆?,上凌清空也可導(dǎo)致眩暈,《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并治》:“傷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滿,氣上沖胸,起則頭眩,脈沉緊,發(fā)汗則動經(jīng),身為振振搖者,茯苓桂枝白術(shù)甘草

湯主之?!薄督饏T要略·痰飲咳嗽病脈證治》:“心下有支飲,其人苦冒眩,澤瀉湯主之?!薄督饏T要略·痰飲咳嗽病脈證治》:“假令瘦人臍下有悸,吐涎沫而癲眩,此水也,五苓散主之”。劉完素在《素問玄機原病式·五運主病》中說:“所謂風氣甚,而頭目眩運者,由風木旺,必是金衰不能制木,而木復(fù)生火,風火皆屬陽,多為兼化,陽主乎動,兩動相搏,則為之旋轉(zhuǎn)?!彼麖奈暹\六氣太過與不及提示了眩暈發(fā)病的原因。張從正和李東垣都認為眩暈主要發(fā)病因素是痰濁。在《丹溪心法·頭?!分兄斓はf:“頭眩,痰夾氣虛并火,治痰為主,夾補氣藥及降火藥。無痰則不作眩,痰因火動,又有濕痰者,有火痰者,濕痰者,多宜二陳湯?!绷Τ祷鹬卵W說。張景岳認為眩暈“虛者十居其八九,兼火兼痰者,不過十中一二耳?!绷Τ珶o虛不作眩的觀點。秦景明在《癥因脈治·內(nèi)傷眩暈》中認為陽氣虛是本病發(fā)生的關(guān)鍵。陳修園在前人論述的風、痰、虛之外,加上火,把眩暈病因病機概括為“風”、“火”、“痰”、“虛”四字。林佩琴強調(diào)在風火致眩中,應(yīng)把內(nèi)生病理風火與外感六淫風火區(qū)別開來。

  在古今醫(yī)家對眩暈的病理認識中,其病位主要責之于肝脾腎,對心則不夠重視,但在古代文獻中亦有不少論述?!夺t(yī)碥·眩暈》中指出:“過思則心火爍腦,頭眩、眼花、耳鳴之象立見?!薄额愖C治裁·眩暈》也說:“或由身心過動,或由情志郁勃,以至目昏耳鳴,震眩不定?!遍L期憂思郁結(jié),灼傷心血,心火上炎,上擾清竅,可導(dǎo)致眩暈。

  在眩暈治療上,李東垣把它分為半夏白術(shù)天麻湯證、補中益氣湯證、清離滋坎湯證、十全大補湯證。虞摶則引進了體質(zhì)辨證思想,他在《醫(yī)學正傳·眩暈》中說:“大抵人肥白而作眩者,治宜清痰降火為先,而兼氣之藥;人黑瘦而作眩者,治宜滋陰降火為要,而帶抑肝之劑。”胡慎柔在《慎齋遺書·頭暈》中認為,脾虛者用四君子湯加半夏,腎虛者用六味湯加人參,血虛上升者用芎歸芍藥湯,肝木無制者用黃芪建中湯以助生化之源。張景岳《景岳全書·雜證謨·眩運》認為:“頭眩雖屬上虛,然不能無虛于下。蓋上虛者,陽中之陽虛也;下虛者,陽中之陽虛也。宜治其氣,如四君子湯,四君子煎,歸脾湯,補中益氣湯。如兼嘔吐,宜圣本煎大加人參是也?!比~天士認為眩暈是“肝膽風陽上冒”,其證有夾痰、夾火、中虛、下虛之別,治療也有治肝治胃之分,火盛者清泄上焦竅絡(luò)之熱,痰多者多理陽明,下虛者必從肝治,補腎滋肝,育陰潛陽。

  眩暈治療應(yīng)重視活血化瘀的運用?!夺t(yī)學正傳·眩暈》說:“外有因墜損而眩運者,心中有死血迷閉心竅而然,是宜行血清經(jīng),以散其瘀結(jié)。”《景岳全書·雜證謨·眩運》中說:“如果形氣、脈氣俱有余,胸腹脹痛上沖,此血逆證也,宜失笑散?!钡げㄔ獔浴峨s病廣要·眩運》中說:“瘀血停留,上沖作逆亦作眩運,桃仁四物湯主之。”腦部外傷,瘀血阻滯經(jīng)脈,氣血不能榮于頭目,或瘀停胸中,迷閉心竅,心神不定,或肝陽上亢而化風,氣血并逆于上,擾亂神明等等,可用通竅活血湯、血府逐瘀湯、桃紅四物湯等進行治療。

  【醫(yī)案選粹】

案一

  頭眩膈脹,少陽郁熱也。法以清疏。柴胡、山梔、連翹、石決明、瓜蔞皮、郁金、木通、赤芍、新會皮。

  (選自《清代名醫(yī)何元長醫(yī)案》)

案二

  頭眩作脹,六脈沉細。大熟地、龜版、杞子、炒白芍、白茯苓、炒萸肉、五味子、柏子霜、炙西芪、甘菊花、制附子。

  (選自《南雅堂醫(yī)案》)

案三

  某,眩暈一天,頭部不清,耳目鼻等處均有熱象,于坐臥時驟然起立,必眩暈,脈左寸溢,因受意外之辱,忿恚而成。

  制首烏四錢 生白芍三錢茯苓三錢銀花三錢花粉二錢粉葛二錢 生甘草二錢一付愈。

  (選自《圣余堂醫(yī)案詮解》)

  【現(xiàn)代研究】

  眩暈為臨床常見病證,多見于中老年人,亦可發(fā)于青年人。本病可反復(fù)發(fā)作,妨礙工作及生活,嚴重者可發(fā)展為中風病或厥病、脫病而危及生命。臨床上用中醫(yī)藥防治眩暈,對控制眩暈的發(fā)生發(fā)展具有較好療效?,F(xiàn)就近年來中醫(yī)藥治療眩暈的臨床研究狀況介紹如下。

  一、從痰論治

  治痰之法是治療眩暈病證常用方法。對痰濁眩暈多以健脾化痰為主,常用澤瀉湯、半夏白術(shù)天麻湯、溫膽湯、苓桂術(shù)甘湯、小半夏加茯苓湯等等,藥選澤瀉、白術(shù)、茯苓、陳皮、半夏等,澤瀉用量宜多。有夾風、夾火等兼夾證時宜隨證加減。熱甚者多加黃芩、石膏、知母;肝氣郁滯多加柴胡、芍藥、川芎;脾陽虛加附子、干姜;腎陽虛以真武湯加減;痰濁內(nèi)阻而感外邪引發(fā)眩暈,可用龔?fù)①t清暈化痰湯(茯苓、陳皮、白芷、防風、羌活、枳實、法夏、南星、川芎、細辛、酒芩、甘草)加減。如孫敦琇應(yīng)用小半夏加茯苓湯(制半夏129,鮮生姜69,云茯苓129),嘔甚加代赭石(先煎)、澤瀉;緩解后加黨參、炒白術(shù)治療眩暈42例,總有效率為92.8%(遼寧中醫(yī)雜志,1995,22<3>:115~116)。李愛華應(yīng)用止眩湯治療眩暈60例。止眩湯主要由澤瀉湯、五苓散、溫膽湯、四逆散加減而成的。結(jié)果治愈44例,顯效10例,有效6例(新中醫(yī),1995,<6>:28~29)。文光林應(yīng)用加味半夏天麻湯治療美尼爾綜合征57例,結(jié)果基本控制21例,顯效23例,有效5例,無效8例,總有效率86%(中國農(nóng)村醫(yī)學,1994,<2>:38)。

  二、從氣血論治

  對氣血兩虛眩暈者治宜養(yǎng)陰補血益氣。藥用旱蓮草、女貞子、當歸、麥冬等養(yǎng)陰補血,并重用黨參、黃芪益氣生血,有兼夾證時宜隨證加減。對血瘀眩暈宜疏調(diào)氣血,常用方有血府逐瘀湯、補陽還五湯、桃紅四物湯、通竅活血湯等。耿秋生等報道在辨證論治的基礎(chǔ)上加用獨參及丹參注射液治療35例眩暈,結(jié)果總有效率達94.3%,明顯優(yōu)于單純辨證論治對照組(P<o.05)(安徽中醫(yī)學院學報,1990,<3>:27~29)。王承訓(xùn)等報道應(yīng)用益氣化瘀法治療眩暈132例,總有效率為96.2%(JK京中醫(yī)雜志,1986,<5):24~25)等。黃政葉應(yīng)用黃芪赤風湯加味,藥用黃芪509,防風259,赤芍209,茯苓、澤瀉各309,辨證加減治療椎一基底動脈供血不足50例,結(jié)果總有效率92%,優(yōu)于西藥對照組(58.8%)(P<o.01)(遼寧中醫(yī)雜志,1994,21<3>:121~122)。朱承勝應(yīng)用益氣化瘀為基本方,藥用黃芪30~759,川芎、赤芍、當歸、桃仁、紅花、天麻各lOg,葛根59,辨證加減治療老年椎一基底動脈供血不足型眩暈30例,結(jié)果治愈21例,好轉(zhuǎn)6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為90%(江蘇中醫(yī),1994,<6>:8)。

  三、分步辨治

  白峻峰等分步辨治眩暈200例。先用升清降濁法,藥用凈荷葉lOg,靈磁石30g,車前子、白術(shù)各18g,澤瀉30~60g,生姜20~30g,辨證加減服2~5劑,眩暈癥減后再辨證分型治療。肝陽上亢用天麻鉤藤飲,氣血兩虛用十全大補湯、補中益氣湯,腎精不足用河車大造丸,瘀血阻絡(luò)用通竅活血湯、血府逐瘀湯,痰濕中阻用升清降濁湯、苓桂術(shù)甘湯治療。結(jié)果總有效率達98.5%,優(yōu)于西藥對照組(總有效率為78.3%)(光明中醫(yī),1995.<2>.42~43)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