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道德經(jīng)》如果有入門級的考試的話,出一道題就好了,就問:第十四章里“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其中的“夷、希、微”分別是什么意思?我查了一下,很多人給出的答案是:無色、無聲、無形。其實這是錯誤的,自然,這些人也就入不了《道德經(jīng)》的門。 大家都知道,老子用這三句話說,人通過看、聽和互動的方式無法感知,道的存在,但是,道一直都在。這個沒問題。但具體解釋夷希微的時候,很多人就把不嚴謹?shù)膽B(tài)度暴露了出來,是標準的望文生義。是啊,視之不見,不就是因為無色嗎?那么,“夷”字自然就是無色了。其他兩句,也是這樣的思路。如果文化經(jīng)典可以這樣想當(dāng)然地解讀,那就面目全非了。 一,夷的三層含義。首先,老子為什么要說名曰夷呢?要知道,老子把抽象的“道”比擬為有形的道路。這是理解夷字的關(guān)鍵。老子說“大道甚夷而人好徑”,就是說人們放著大道不走,卻喜歡走小路。大道區(qū)別于小路的重要特征在于:平坦、寬大、筆直、暢通。如果用一個字來概括大道的這些特征,哪個字最好呢?老子用了夷字。 其次,大家想一下,視之不見,只有無色一種原因嗎?不是的。視之不見,是另有原因的。原因在哪里?就在于大道與小路的區(qū)別上。你想像一下,你站在一個地方,老子跟你說,你正站在一條大路上呢。你往四周一看,什么也沒看見,只感覺自己正處在一個大空間而已。老子說,是啊,你放眼望去,沒有一個礙眼的地方。這意味著什么?意味著這條路沒有起伏、沒有轉(zhuǎn)彎,很平坦、很筆直,看不到盡頭;同時,這條路很寬、很大,看不到路的兩邊。因此,你才感覺不到路的存在,這就叫做視之不見!所以,路,不是因為無色,我們才視之不見,而是因為這條路很平坦,甚“夷”,我們才看不見。 老子要說的是,人們本來自自然然就在道里,依道而行就可以了,干嗎還要去妄作胡為呢?妄作胡為,就好像放著平坦的大道不走,卻喜歡走崎嶇的小路一樣。 所以,夷是什么?第一層,就是它的基本含義,平坦。第二層,是老子描述大道區(qū)別于小路的“非常名”之一,還記得老子說,名可名非常名嗎?夷就是非常名之一,老子特別賦予了平坦、寬大、筆直、暢通等意思在里面。還有,第三層,與“大象無形”相應(yīng)。夷和大象,本質(zhì)上就是自然。 二,希的三層含義。同樣的,把“聽之不聞,名曰?!崩锏南?,解釋為“無聲”也是笑話一樁。在日常生活里, 總有各種各樣的聲音傳來,其中,那些說給我們聽的、很大聲的、很吵鬧的、很突然的聲音,我們就聽到了,叫做聽之有聞。 但是那些音量小的、不吵雜的、平和的、隱隱約約的、持續(xù)的聲音,很多時候,我們“心不在焉”,習(xí)以為常,成了自然,就聽不到了,這就叫做“聽之不聞”,老子用一個字來表達這些聲音的特點,就叫做“?!薄K?,不是因為無聲,我們才聽之不聞,而是因為聲音稀少,在自然中,我們才感覺聽不到,注意,是一種感覺而已,不是的真無聲。 所以,希,第一層意思是稀少。第二層,是非常名的希,包含了音量小、不吵雜、持續(xù)的等意思在里面。第三層,與“希言自然”相應(yīng)。 三,微的三層含義。我們再看,搏之不得,名曰微。把“微”字說成無形,是十足沒有文化的表現(xiàn)!搏,是搏斗的意思。你跟一個人搏斗,你當(dāng)然感受到對手的存在。但是,當(dāng)你的對手是道的時候,你感覺不到搏斗上的激烈互動,這時,老子說,別以為對手道不存在,它一直在隱秘地起作用呢。這種情況,用一個字來表達,就叫做“微”。 為什么用這個“微”字呢?查字典就知道了,微的本義,就是隱秘地行走的意思!很多人沒想到吧。大家看,微服私訪,微妙這些詞里的微,就是取它的“隱秘性”的含義來的。 所以,微,第一層意思不是無形,而是具有隱秘性。第二層,是非常名的微,包含了持續(xù)隱秘起作用的意思在里面。第三層,與“道隱無名”相應(yīng)。 可見,老子的用字,是極其嚴謹、精準的,是非常高妙的。無色,確實會讓人視之不見。但是,老子關(guān)切的不是有沒有顏色,而大道甚夷,很平坦,人們卻視而不見。這才老子的關(guān)切。無聲,確實會讓人聽之不聞。但是,說希是無聲,大家知道這,相當(dāng)于說什么嗎?老子讓聽不聲音的我們,去相信道的存在!不就相當(dāng)于說老子是傻子嗎?無形,確實會讓人搏之不得。但是,老子要說的是隱秘起作用的道,而不是有沒有形的問題。 所以我說,把夷、希、微,說成無色,無聲,無形。是極其簡單的、望文生義式的解讀,不分析相關(guān)句子的前后聯(lián)系,不探究老子的邏輯和關(guān)切,只說自以為是的話和道理。如果都以這樣不嚴謹?shù)膽B(tài)度,解讀文化經(jīng)典《道德經(jīng)》,就會不自覺地拉低老子的圣人境界,來詮釋自己的世俗境界。造成公眾對《道德經(jīng)》的嚴重誤解,是很不好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