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隨鳩杖一起出土的還有松木削制的《王杖簡》,它共計10枚,有幾枚系在杖端,其余則散在棺旁。兩道編繩,先書后編;墨書隸體,字跡清晰。每枚簡容字多者37字,少者6字,共240字。其內(nèi)容記載了東漢永平十五年(72年)幼伯受王杖事,并錄建始二年(前31年)... 原標題:武威磨嘴子漢墓: 探微彩繪木鳩杖《王杖簡》 武威磨嘴子漢墓出土的彩繪木鳩杖是現(xiàn)在所能見到的所有漢代木鳩杖中,彩繪保存最完整的一件,它和一同出土的《王杖簡》,是我國古代敬老愛老養(yǎng)老方面最具代表性和權(quán)威性的歷史實物資料。 1雜木河不再只是地理上的名稱 5月,記者在河西采訪時,在武威市博物館,曾見到一件有趣的漢代文物——彩繪木鳩。 它為木質(zhì),臥姿。雙目平視,口中含物,兩翼收攏于背部,尾呈平行片狀,兩足曲伸,中有方形卯,為杖桿接榫處。通體墨彩繪制,從頸至腹繪魚鱗狀羽毛,兩翼及尾上部繪魚骨狀羽毛。講解員說,它是彩繪木鳩杖的杖首部分,是漢代尊老養(yǎng)老制度的實物資料,和它形制相近的一件鳩杖,收藏在甘肅省博物館。那件木鳩杖的出土地,來自于雜木河畔的磨嘴子漢墓。 雜木河發(fā)源于祁連山脈冷龍嶺北側(cè)的牛頭山、卡洼掌、紅崾峴一帶,東流經(jīng)毛藏寺到雜木寺出山,將淙淙清流注入武威市涼州區(qū)。出山口的這段雜木河河長60公里,集水面積達到851公里。 在上游的天祝藏族自治縣境內(nèi),雜木河還是一副高冷的模樣,山谷盆地,草場豐茂、灌木密集,而到了下游的涼州區(qū),便更多的帶了塵世的煙火氣。這段河流滋潤的是走廊平原的豐腴灌區(qū),由此,雜木河不再只是地理上的名稱,舉世聞名的磨嘴子漢墓群給了它文化史上強烈的符號象征意義。 就在武威市西南15公里處的雜木河西側(cè),有一處高出河床二三十米的二級臺地,在南北長1000米、東西寬700米的范圍內(nèi),分布著面積70萬平方米的墓群,這便是磨嘴子漢墓群所在地,站在臺地上,仍能看到一些緊密排列的墓室和殘存的墓墻…… 同行的一位武威文友說,1955年和1959年時,甘肅省博物館先后進行2次發(fā)掘,共清理漢墓37座,出土了一批珍貴文物,其中18號墓出土了王杖和《王杖簡》,編為1冊,完整無缺。 從上世紀70年代一直到本世紀的2005年,磨嘴子漢墓群的發(fā)掘工作一直沒有停止,更多的漢簡、壁畫、木雕、絲、麻、草編織物等極具研究、觀賞價值的歷史文物得以和世人見面。 在甘肅省博物館,記者見到了這根彩繪木鳩杖和《王杖簡》。 這件松木質(zhì)的鳩杖由杖首和杖桿組成。杖首位置的鳩鳥,口含食粒,以白粉作地,用紅、黑二彩繪出羽毛。鳩腹下有圓卯眼以納杖。杖身上端較下部略細,光滑堅實,為木之本色,無繪飾。它應(yīng)該是墓主生前使用的手杖。 說到手杖,應(yīng)該是人類早期就開始使用的生活用具之一,后來帶有拐把的手杖成為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用具,中國古代的貼切別名叫“扶老”;“杖藜而行”的生活圖景也成為高人韻士詩歌中的意象。 那么,為何這兩件木杖上都要雕刻一只斑鳩呢? 2斑鳩是漢高祖的幸運鳥? 漢代學者應(yīng)劭的《風俗通義》中曾記載一個有趣的故事:漢高祖劉邦和項羽打仗,劉邦被打敗了,項羽緊追不舍,在萬分緊急的情況下,劉邦躲藏在灌木叢中。當時正好有一只斑鳩鳥落在樹上,而且不斷鳴叫。 項軍趕到,理所當然地認為樹下無人,否則斑鳩鳥不會自由自在地鳴叫。由于有斑鳩打掩護,劉邦終于脫了險。所以,等到劉邦當了皇帝,為了紀念這只不同尋常的鳥,就做了鳩杖用來幫助行走不便的老人。 還有更離奇的說法,鳩為不噎之鳥,《后漢書·禮志》:“玉杖,長(九)尺,端以鳩鳥為飾。鳩者不噎之鳥也,欲老人不噎?!边@有點不科學??!不過鳩杖在先秦時期是長者地位的象征,漢代更是以擁有皇帝所賜鳩杖為榮。 跟隨鳩杖一起出土的還有松木削制的《王杖簡》,它共計10枚,有幾枚系在杖端,其余則散在棺旁。兩道編繩,先書后編;墨書隸體,字跡清晰。每枚簡容字多者37字,少者6字,共240字。其內(nèi)容記載了東漢永平十五年(72年)幼伯受王杖事,并錄建始二年(前31年)九月“年七十受王杖”的詔書與河平元年(前28年)毆擊王杖主當棄市的令。竹簡上的文字詳細記錄了當時關(guān)于“王杖”的內(nèi)容,由于簡上無編號,出土時次序已亂,史學界稱其為“王杖十簡”。 《王杖簡》的內(nèi)容豐富、字跡清晰、次第分明,既有尊老養(yǎng)老、高年賜杖的明確命令,也有撫恤鰥寡孤獨廢疾之人的具體法規(guī),反映了統(tǒng)治者對待老年民眾的寬厚、仁愛,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更是不可多得的漢隸書法藝術(shù)品。 有這兩件實物,就解開了“七十賜王杖”“著鳩于杖末”的千古之謎。 據(jù)《漢書·禮儀志》記載,漢明帝曾主持一次祭祀壽星儀式,還安排了宴會,與會者是清一色的古稀老人,普天之下只要年滿70歲,無論貴族還是平民都有資格成為漢明帝的座上客。盛宴之后,皇帝還贈送酒肉谷米和一柄做工精美的木鳩杖。受鳩杖的人相當于俸祿六百石的官吏,受到全社會尊敬,可以自由出入官府,可以在天子道上行走,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借口侮辱、打罵和虐待,犯者,以“大逆不道”罪公開斬首。 可見漢代,已經(jīng)形成了尊老養(yǎng)老的制度法規(guī),由這些制度更可以看出當時尊老敬老的良好社會風氣。此風尚綿延千年不息,終于成為華夏民族血脈中至為珍貴的文化傳承。 3“空巢老人”現(xiàn)象在唐代已引起關(guān)注 最近一部名為《長安十二時辰》的古裝懸疑劇大熱,其中一個有趣的細節(jié)值得關(guān)注。在上元節(jié),大唐圣人(皇帝的稱呼,以唐玄宗為原型)在花萼樓大宴群臣,須發(fā)皆白的何監(jiān)何執(zhí)正拄著一根黑色的手杖。 杖首也是斑鳩的造型。 它是不是圣人賜予何監(jiān)的呢?這完全有可能,因為敬老尊老制度在唐代更趨完善,首先是繼承了漢代給老人“賜杖”、“免稅”等做法。 為了防止出現(xiàn)“空巢老人”,在唐朝法律上規(guī)定,“諸祖父母、父母在,而子孫別籍異財者,徒三年?!币馑际牵抑杏欣先?,子孫不能遠走他鄉(xiāng),讓父母孤苦無依,就要被治罪。 那時還注重精神養(yǎng)老,當時叫作“色養(yǎng)”,是指奉養(yǎng)父母時要和顏悅色,不能讓老人不開心。一代名相房玄齡就是這方面的楷模,《貞觀政要·孝友》稱,房玄齡“事繼娘,能以色養(yǎng),恭謹過人”。 此外,源于南北朝時期的專門養(yǎng)老機構(gòu)“孤獨園”,在唐代得到了推廣,尤其到了宋元時期,這種或稱“福田院”,或稱的官辦慈善性質(zhì)的養(yǎng)老院得到普遍推廣。 明、清兩朝,朝廷繼續(xù)發(fā)展官辦、民辦等各種形式的社會養(yǎng)老機構(gòu)“養(yǎng)濟院”。 這種為七旬以上老人的贈杖遺俗一直延續(xù)到了明清。明代朱元璋上臺后,曾先后兩次頒發(fā)詔令,實行孤貧老人終身養(yǎng)老。一次是明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一次是明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他也還繼承漢代的“賜杖”制。 清代對玉鳩杖首有文獻記載,《清高宗御制詩文集》中載有:“鑄銅及削玉鳩首杖頭為養(yǎng)老,漢朝制貢珍西域馳因他食葚譬,啟我教民,思設(shè)曰資扶策,將留待異時”。 乾隆皇帝時,清宮藏有漢代的青銅和玉的鳩杖首,當時乾隆皇帝還命工匠用上好的新疆和田玉仿制,現(xiàn)藏于臺北故宮。 乾隆皇帝八旬壽誕時,有大臣給乾隆皇帝的壽聯(lián)就用了鳩杖作典:“鳩杖作朋春宴飫,鶯衣呈舞嘏詞新”。 所以民間給老人做壽時,便有“坐看溪云忘歲月,笑扶鳩杖話桑麻”這樣的壽聯(lián)。 文/圖 蘭州晨報/掌上蘭州記者 劉小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