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青龍加石膏湯方:麻黃(去節(jié))、桂枝(去皮)、芍藥、細辛、干姜、甘草(炙)各三兩,五味子半升,半夏半升,石膏二兩。上九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去上沫,內(nèi)諸藥,煮取三升,去滓,強人服—升,羸者減之,日三服,小兒服四合。 〖方解〗于小青龍湯加石膏,故治小青龍湯證而有煩熱的太陽陽明太陰合病。 【解讀仲景原文】《金匱要略·肺痿肺癰咳嗽上氣病》第14條:肺脹,咳而上氣,煩躁而喘,脈浮者,心下有水,小青龍加石膏湯主之。 〖解讀〗咳喘脈浮,此為心下有水氣而表不解的小青龍湯方證。所不同者,只多上氣煩躁之證,呈太陽合并陽明證,故以小青龍加石膏湯主之。 〖按〗由本條可知,所謂肺脹,是除外邪內(nèi)飲還必兼有熱壅氣逆的證候,以咳而上氣且煩躁為主要特征。上氣者,即氣沖逆上而不下的癥狀。 【討論歸經(jīng)】本方證當(dāng)屬太陽太陰陽明合病證。 【臨證思辨】本方證的辨證要點:小青龍湯方證兼煩躁者。本方證多見于急、 慢性咳喘。如治驗:王某,女性,31歲,病歷號102132,1964年12月12日初診。感冒后引起咳喘已半個月,經(jīng)服湯藥,咳喘向愈,但前天又受涼致咳喘加重,吐白痰多,頭痛惡寒,時胸悶心煩,口干不思飲,苔白根膩,脈浮弦。證屬外寒內(nèi)飲而熱壅于上,治以解表化飲兼清熱除煩,予以小青龍加石膏湯:麻黃10克,桂枝10克,白芍10克,半夏10克,干姜6克,細辛6克,五味子10克,杏仁10克,炙甘草6克,生石膏45克。結(jié)果:上藥服3劑咳喘減輕,繼加減服4劑癥已。 解讀張仲景醫(yī)學(xué) 經(jīng)方六經(jīng)類方證 第2版 主編:馮世綸,張長恩 |
|
來自: 中醫(yī)藥方便 > 《感冒.燒.咳.濕.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