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是人類的基本處境。逆境中,如何化解焦慮,應對傷害,克服孤獨與郁悶,領會生命的價值與意義?在中歐EMBA合一講堂上,彭凱平教授告訴我們,積極心態(tài)的開關,就在每個人自己手上。 ● ● ● 彭凱平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訪問教授 清華大學心理學系教授 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院長 中國積極心理學奠基人 1 什么是積極心態(tài)? 人類應對風險和危機,其實是有一套成熟自然的反應機制,在心理學中稱為「應激反應機制」,即當人遇到了挫折、磨難之時,頭部三個重要的器官,下丘腦、垂體和腎上腺分泌出壓力激素,讓人進入應激反應狀態(tài)。 這一狀態(tài)讓人心跳加快,全身骨骼力量加強,感覺更加敏銳,以「斗」或者「逃」的方式來應對沖擊。 本來應激反應機制是一種特別好的應對挫折的方法,但是因為人類有了心智,思考過多,反而容易抑制應激反應機制發(fā)揮作用,導致焦慮、抑郁、煩躁等各種情緒。 內(nèi)卷、躺平、喪、emo這些詞在某種程度上都說明了應激反應機制開始失控,沒能找到方法來釋放壓力激素。 以往心理咨詢會采用各種認知行為療法來治療,但問題不減反增。 1987年,弗吉尼亞大學心理學教授丹尼爾·魏格納(Daniel Wegner)發(fā)表了一篇研究。研究中,他要求參與者嘗試不去想象白色的熊,結果卻適得其反。 魏格納證明,逃避困擾、壓抑創(chuàng)傷、控制疼痛都會導致這些癥狀以更負面的方式回歸,這個效應被稱為「白熊效應」或者「反彈效應」。 如何忘掉這頭白熊?管理、控制、壓抑負面情緒傷害的方法用了一百多年,效果其實有限。美國賓州大學教授、著名心理學家馬丁·塞利格曼(Martin E.P. Seligman)提倡用積極的心態(tài)來替代、轉(zhuǎn)移和升華消極的情緒體驗。 積極心態(tài)是樂、歡與喜嗎?不是!積極心態(tài)重要的是「積極」。 所以不要去想這頭白熊,而是想著滿園的鮮花、燦爛的陽光、孩子的笑臉,這就是積極心理學的邏輯。 馬丁·塞利格曼的成名作《習得性無助感》展示了當人們覺得做任何事都沒有用時,會表現(xiàn)出絕望和無助。這樣的心態(tài)進而讓人出現(xiàn)胃潰瘍,甚至精神疾病。 在特殊時期,心理學家能夠做的就是告訴大家,每個人內(nèi)在的積極心理的力量,可以讓我們活出心花怒放的人生。 2 心理韌性的三重含義 跑過馬拉松的人都有體會,前期靠體力,中期靠腦力,后期靠心力。能夠跑到終點,靠的是心力支撐,我們稱之為心理韌性。 心理韌性分為三重境界。 第一重:復原力。這是指人從逆境、沖突、痛楚、失敗和壓力中迅速恢復的心理能力,也稱之為反彈力、堅韌的精神。這樣的一種復原力其實是人類進化而來的特別重要的保護機制。 第二重:抗逆力。這是面對長遠目標時的努力和耐力。美國賓州大學心理學教授安姬拉·李·達克沃斯(Angela Lee Duckworth)稱之為耐磨力,通俗的說法是意志力、自控力等。 她發(fā)現(xiàn),成功其實不是因為智商超群、家境優(yōu)越、刻苦奮斗,而是因為百折不撓。 達爾文曾經(jīng)說過:自然界生存下來的,既不是四肢最強壯的,也不是頭腦最聰明的,而是有能力適應變化的物種。 第三重:創(chuàng)傷后成長。是指由于逆境和其他挑戰(zhàn)而經(jīng)歷的積極心理變化和心理功能的提升。臨床心理學家理查德·特勒斯奇(Richard G Tedeschi)首次稱之為PTG(創(chuàng)傷后的成長),以區(qū)別于PTSD(創(chuàng)傷后應激障礙)。 PTSD是創(chuàng)傷給人留下難以抹殺的心理陰影。特勒斯奇發(fā)現(xiàn),面對同樣的創(chuàng)傷,真正產(chǎn)生PTSD的人不超過30%,一些人會產(chǎn)生創(chuàng)傷后的成長。 我把創(chuàng)傷后的成長與發(fā)展稱為PTGD(Post-traumatic growth and development),不僅包括恢復「正?!?,還包括將逆境作為通向成長和獲益的途徑或者機遇。 特勒斯奇研究發(fā)現(xiàn),被性傷害過的少女并不總是生活在陰影中,大部分人最后還是活出了燦爛的人生,不是因為侵害無害,而是人心堅強。人可以利用挫折、打擊、磨難讓自己變得更堅強、更積極向上。 正如哲學家尼采的名言:「任何不能殺死我的,都會使我更強大?!?/span> 心理韌性的三層境界能夠呵護人們的積極心態(tài),但是如何應用這些理論呢? 3 心理韌性的第一重境界 提升復原力 為了簡便易學,我們將提升復原力的方法總結為「八正法」。 1. 深呼吸。17世紀,一位波蘭裔醫(yī)生發(fā)現(xiàn)往鼻子里噴涼氣能讓自己開心。當時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此后的研究發(fā)現(xiàn),涼氣能夠降低杏仁核的活動。 杏仁核位于鼻子后側,是人類負面心理體驗的重要加工中心,是產(chǎn)生情緒、識別情緒和調(diào)節(jié)情緒的腦部組織。 當聞到不好的味道、看到丑惡的畫面、聽到刺激的話時,會導致杏仁核充血,溫度上升,繼而煩躁。 密歇根大學心理學家坎特·布瑞吉(Kent Berridge)據(jù)此提出深呼吸法,深呼吸三分鐘能讓心情復原。 2. 聞香。中國有「君子佩香」的傳統(tǒng)。聞香是一種調(diào)節(jié)情緒、復原心理的快速方法。 嗅覺是獨特的感官,它先經(jīng)過杏仁核產(chǎn)生情緒反應,再到達大腦前額葉產(chǎn)生認知評價。所以嗅覺對我們的情緒調(diào)節(jié)是最直接、最快的,而聽覺、觸覺需要先經(jīng)過大腦評價,之后才有情緒反應。 3. 撫摸身體。人們曾經(jīng)以為情緒的神經(jīng)元集中在大腦前額葉,現(xiàn)在才發(fā)現(xiàn)全身都有。身體有幾個部位經(jīng)過撫摸后,對情緒的安撫效果最好。 一個部位是兩乳之間的膻中穴以及腹部,腸胃有豐富的情緒神經(jīng)元,胃口好其實是心情好;一個部位是手掌,互相擊掌,互相碰撞,互相捶胸頓足,互相撫摸身體都可以緩解緊張情緒。 4. 幽默。文學家林語堂先生將humour翻譯成幽默。所謂幽默即是幽幽地想,默默地笑。聽到幽默段子時,會心一笑有情緒調(diào)節(jié)的作用。被人責罵后,自嘲一下,幽默一把,打擊就會緩解很多。 5. 傾訴。傾訴是有長度、有深度的溝通交流。一般來說,傾訴要經(jīng)過30分鐘以后才能慢慢地打開心扉。家中要營造傾訴的氛圍,所有的痛苦和磨難,只要找人說出來,對心情就會有復原作用。 6. 運動。運動項目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動。哪怕是打掃衛(wèi)生、跳舞、唱歌、大喊大叫都可以,只要我們有這樣的行動,就是有意義、有價值、有作用的。 7. 正念。正念正確的翻譯是「專心致志的覺察」,是我們對自己內(nèi)心的覺知,讓意念專心致志。練氣功時,所有的思緒都集中在丹田處;打太極時,思緒都集中在環(huán)抱「火球」上,這些做法都是意守一處。守住什么地方不重要,守住本身就有作用,對心情會有很好的幫助。 8. 寫作。隨手寫點什么都能對情緒起到調(diào)節(jié)作用。寫作是一件利用理智的事,當理智占據(jù)上風時,情緒反應就受到了抑制。 文學家歌德曾經(jīng)向好友的太太夏洛特求歡,失敗后試圖自殺,但自殺前想留份遺書,于是就開始寫《少年維特的煩惱》,寫了三天三夜之后就沒打算再自殺了。寫作其實比你想象的簡單,只要有真情實感,那就是最好的素材。 4 心理韌性的第二重境界 提升抗逆力 美國佛羅里達州立大學心理學教授羅伊·鮑邁斯特(Roy Baumeister)是意志力領域的前沿學者。 他發(fā)現(xiàn)自我調(diào)控能力是大腦執(zhí)行功能的一部分,也稱為意志力。 自我控制和意志活動需要心理力量。自我調(diào)控的力量是有限的,會產(chǎn)生消耗,個體在同一時間內(nèi)只能抑制數(shù)量有限的沖動。自我調(diào)控的成功與否,取決于個體自我調(diào)控力量的水平,擁有更多力量的人更有可能達到自我調(diào)控的目標。 意志力是有限的寶貴資源,但是我們可以補充它、提升它。鮑邁斯特發(fā)現(xiàn),意志力其實跟肌肉力量一樣,是可以鍛煉的,但需要經(jīng)過挑戰(zhàn)、磨難、挫折、打擊,讓它酸、痛、累,不斷地適應,才會不斷地強大。所以自我挑戰(zhàn)是提升抗逆力的特別重要的方法和路徑。 為此,鮑邁斯特提出提升抗逆力的「六大道」。 1. 體育鍛煉。體育鍛煉能夠提高人的意志力和抗逆力,在挫折打擊面前,在體育鍛煉中堅持下來的人,意志力將提升很多。 2. 自我挑戰(zhàn)。一定要讓自己有些不順,或是做一些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持之以恒,就能夠提高我們的意志力。 3. 目標想象。通常有志向、有目標、有追求時,很容易提高自己的意志力。 4. 正念冥想。能夠在困難中熬下來,那是因為內(nèi)心的力量增強了。多做一些正念冥想,是特別行之有效的意志力提升的策略。 5. 積極心態(tài)。人在開心的時候意志力會增強,反之,意志力會薄弱。放縱自己的時候往往是煩、累、急躁的時候。 6. 有效休息。休息不是講時間長度,而是講效率。人類大腦的工作原理是交替式興奮,做一件事時只使用部分的神經(jīng)網(wǎng)絡,另外一部分休息,所以要充分利用大腦的交替休息機制。當孩子學數(shù)學煩困時,可以改做別的事,這對于意志力的提升會有很大的幫助。 5 心理韌性的第三重境界 創(chuàng)傷后成長 馬里蘭大學有三位教授提出「恐懼管理」理論。這一理論指出,所有的創(chuàng)傷,其實都是喚醒了死亡恐懼。求生的欲望和必死的認識之間的張力讓我們焦慮,于是人類采用各種方式來管理這種恐懼。 創(chuàng)傷后能夠成長,是因為把各種防御機制用到了極致。 人類演化出了兩種防御機制。近端防御機制只能短暫地解決問題,比如否認、壓抑、退行。退行心理是指人們在遭受挫折時,以比較幼稚的態(tài)度,選擇早期生活階段的某種行為方式來應對當前情況。這樣的逃避只能暫時解決問題,但是不表示這個問題不存在了。 而徹底解決創(chuàng)傷后的恐懼,提高心理韌性,培養(yǎng)創(chuàng)傷后的成長,一個重要的方法是建立遠端防御機制,主要有三種路徑:意義感的發(fā)現(xiàn)、親情的確認以及幸福的感受。
意義是人的靈性、悟性、感性和德性。痛苦容易喚醒我們追求意義的沖動,以及捍衛(wèi)人性的力量,給我們機會去發(fā)展和表達最高價值和崇高美德。而當我們開心時,是不會做這些深度思考的。 發(fā)現(xiàn)意義需要用我們的慧眼禪心。 1981年,由于對視覺信息處理所做的開創(chuàng)性工作,哈佛大學教授休伯爾(David Hubel)和瑞典神經(jīng)科學家維澤爾(Torsten Weisel)共同獲得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他們發(fā)現(xiàn)人的視覺系統(tǒng)除了眼球等,還包括視交叉(視神經(jīng)的一段)以及大腦前額葉。 這意味著,只是靠「眼睛看」其實不一定看得到,如果「心眼」沒有看見,你是看不見的。中國人講「又見」,是得用心再看一遍,稱為「觀」。 釋迦牟尼說:歷經(jīng)劫數(shù)終成佛,源自觀心。任何事情要找到意義,就得用心看,不能光用肉眼看,否則等于什么都沒看見。 這就是我們發(fā)現(xiàn)意義的修行方法,需要又見。居于家中,對我們過往熟悉但沒有注意到的細節(jié)用心再看一遍,就會發(fā)現(xiàn)那些曾經(jīng)被忽視的意義。
親情是人類的本能,但后天可以通過接觸和溝通這兩種方法得以提升。 方法一:接觸的魅力 原始的人類居住于山頂?shù)亩囱?。在漆黑中,深層的智慧告訴我們,挨在身邊的人一定是親人。所以人類會下意識地喜歡能夠碰得著、抓得住的人。 很多時候我們忘掉了這些本能,特別是受過教育的人,開始用理性替代感性,用視覺、用言語來替代肢體的碰撞、接觸。 而親人之間的肢體碰撞和接觸能增加我們的安全感和心理韌性。人類需要親情來抵御各種風險和災難。 1957年,心理學家哈利·哈洛(Harry F. Harlow)發(fā)表了一篇震驚世界的研究報告,他通過恒河猴實驗發(fā)現(xiàn)親情的本質(zhì)就是一些肢體接觸。 他為剛出生的恒河猴幼崽設計了兩種代理「母猴」。一種以海綿和毛織物包裹起來;另一種由鐵絲網(wǎng)制成,但裝置了奶瓶。 結果顯示,小猴每天有18個小時躺在有接觸感的「媽媽」懷里,只有3個小時躺在有奶水的「媽媽」懷里吸奶。因此可以說,「有奶不是娘,有撫摸才是娘」。 所以親情是需要碰撞,需要打鬧,需要肢體接觸的。千萬別做那種舉案齊眉、相敬如賓的事。肢體的接觸碰撞讓我們產(chǎn)生大量的愛的激素,這就是催產(chǎn)素。 人類的善意很多時候是通過肢體接觸來完成溝通、交流與表達的。比如NBA為了增強球隊成員的團結,用擊掌、碰撞、握手和擁抱來鼓勵士氣。 方法二:積極的溝通 根據(jù)華盛頓大學心理學教授約翰·古特曼(John Gottman)針對四千多對夫妻婚姻的調(diào)研發(fā)現(xiàn),有四個標志是摧毀親密關系的最大殺手,它們分別是批判、鄙視、辯解和冷戰(zhàn),皆源自不當溝通。 批判:上綱上線的指責。 鄙視:認為對方是無用的人,是廢物。 辯解:把責任都推給對方。 冷戰(zhàn):一言不發(fā),冷暴力,沒有交流和溝通。 夫妻之間每周至少要有五個小時的閑聊。不要聊帶有功利目的的話題,觀點不同易產(chǎn)生分歧。也不要聊帶有數(shù)量的問題,如賺多少錢,欠多少錢。 建議聊無限的問題,就是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比如積極心態(tài)、愛情、你愛我有多深,這些話題會越聊越開心,因為沒有標準答案,所以都是對的。 正面與負面的溝通還存在最佳比例,積極并不是否定批評、警醒和建議,不可能總是唱贊歌。但這個比例以多少為宜呢?心理學家洛薩達發(fā)現(xiàn),最成功的團隊溝通比例中,五句正面的表達配一句批評建議,能夠產(chǎn)生積極的效果。換成中國式的表達,就是「打一打,揉五揉」。 夫妻之間也是如此,與太太吵一句架,記住要用五句好話補回來,親密關系才能夠得到維持。 所以說加強親密關系的方法,一是增加接觸,二是加強積極溝通,讓親情得到呵護,創(chuàng)傷后成長的概率就能提高很多。 6 幸福從何而來? 幸福的感受其實就是各種神經(jīng)化學遞質(zhì)產(chǎn)生的積極的身心體驗,它們分別是多巴胺、催產(chǎn)素、內(nèi)啡肽、血清素。 生活不總是陽光燦爛的,一定有挫折和痛苦,我們該如何控制負面情緒,常享有意義的快樂呢?需要的是「五施」——顏施、身施、言施、心施和眼施。 做好這五件簡單而平凡的事,就可以讓人獲得幸福的感受。 第一,顏施。每次給別人笑臉,從面部到腹部就約有80塊肌肉參與運動。笑100次對心臟的血液循環(huán)和肺功能的鍛煉相當于劃船10分鐘的運動效果。 法國醫(yī)生迪香(Duchenne)發(fā)現(xiàn),當一個人的三塊面部肌肉同時活動時,會產(chǎn)生一種特別有感染力的微笑:一是嘴角肌上揚,二是顴骨肌上提,三是眼角肌收縮。幸福的人一定是經(jīng)常面露這種「迪香式」微笑的人。 第二,身施。要舍得動。不要以為人不動可以活千年,那是烏龜。人是行動的生物,動很重要。 第三,言施。教授喜歡拖堂,領導喜歡訓話,群眾喜歡八卦,說話是人的天性,不讓我們說話是剝奪人性。 第四,心施。要有悟,也就是意義感。 盲人作家海倫·凱勒在《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一書中描述了自己特別重要的心靈體驗,也對所有明眼人發(fā)出真實的勸告。 她說:去善用你的眼睛吧,就像明天你將會失明一樣。去聆聽美妙的天籟、悅耳的鳥鳴、鏗鏘有力的交響曲吧,就像明天你將會失聰一樣。去用心撫摸每一個物件吧,就像明天你將會失去觸覺一樣。去聞花香,品嘗每一口飯菜吧,就像明天你將永遠無法聞到香味和嘗到味道一樣。 第五,眼施。就是前文所說的「觀」。 當你的愛人換了一件新衣服,或者孩子遇到不開心的事時,你能及時察覺他們的變化嗎?幸福需要我們有一雙慧眼,去關注、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美,去表達、傳遞我們的愛。 ● ● ● 人生的歷程從來不是一帆風順,當我們回首往事,所有的磨難都在一笑之間。衷心祝福大家能夠保持一種向上的心態(tài),積極生活,心花怒放,福流澎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