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味辛微寒,主中風(fēng)寒熱,心下逆氣,驚喘口干,舌焦不能息,腹中墜痛,除邪鬼,產(chǎn)乳金創(chuàng),又名寒水石。生山谷。 注解: 1、石膏:辛寒,清涼解熱,大渴熱狂。 2、白虎,大寒之藥,打碎棉布包好煮,清涼解熱要藥。肺、胃、三焦,氣分的熱、大熱、狂渴、解肌發(fā)汗、清熱、止汗。石膏-白虎,麻黃-青龍,大棗-朱雀,附子-玄武。 3、味甘、辛,性大寒。歸肺、胃經(jīng)。生石膏清熱瀉火、除煩止渴;煅石膏收斂生肌、止血。臨床用名有生石膏、煅石膏。 入經(jīng)絡(luò):手太陰肺經(jīng)、足陽明胃經(jīng)、手少陽三焦經(jīng) 應(yīng)用方劑: 大青龍湯、桂枝二越婢一湯、麻杏石甘湯、白虎加人參湯、白虎湯、麻黃升麻湯、竹葉石膏湯、竹皮大丸、越婢湯、厚樸麻黃湯、越婢加半夏湯、小青龍加石膏湯、越婢加術(shù)湯、利火湯、木防己湯、風(fēng)引湯、白虎加桂枝湯 主治: 石膏為清涼解熱要藥,主治肺胃三焦氣分之熱,大渴熱狂,能解肌發(fā)汗,又能清熱止汗。 藥性: 味辛微寒 禁忌: 傷寒中風(fēng)太陽癥,少陽癥之往來寒熱等均忌,真寒假熱之癥或因里虛引起之虛熱癥亦忌,有金瘡下乳亦忌,胃家寒癥者亦忌,惡巴豆畏鐵。 引述: 【別錄】除時氣頭痛身熱,三焦大熱,皮膚熱,腸胃中結(jié)氣,解肌發(fā)汗,止消渴煩逆腹脹,暴氣喘息,咽熱,亦可作浴湯。 【甄權(quán)】治傷寒頭痛如裂,壯熱皮如火燥,和蔥煎茶去頭痛。 【大明】治天行熱狂頭風(fēng)旋,下乳,揭齒益齒。 【元素】止陽明經(jīng)頭痛,發(fā)熱惡寒,日晡潮熱,大渴引飲,中暑潮熱,牙痛。 【容川】得石之性多,味雖咸而不甚,且此山之石即能生水,流而為泉,是故此石純具水性,稟天水之寒,故能清熱。 【藥征】主治煩渴,旁治譫語煩躁身熱。 應(yīng)用與比較: 1、舌苔代表胃的津液,如果舌苔黃,代表有熱,如果舌苔黃但不是非常干燥,就是用黃芩黃連;如果是舌苔黃而且非常干燥,就是用石膏。 2、石膏和黃芩、黃連都去熱,區(qū)別: (1)石膏甘味,用于純熱癥,去胃家實(shí)熱,如大渴 (2)芩連苦味,去胃家虛熱,有渴但非大渴,往來寒熱 3、竹葉石膏湯乃白虎湯加人參去知母加竹葉、半夏、麥冬而成,有祛痰止咳、除煩潤燥、養(yǎng)陰降逆之功。 (1)白虎湯為表解入里、邪氣于心中而見熱狀,所有癥狀為邪氣盛實(shí)而無虛象。 (2)竹葉石膏湯乃大熱已去、余熱未盡、正氣未復(fù),肉脫虛羸,余熱尚存,病在心胃,急迫氣逆,呼吸不續(xù)、氣沖欲吐而少氣,發(fā)為煩熱氣逆之證。 4、餓而不渴---->虛熱;餓+大渴--->實(shí)熱,石膏。 5、上熱下寒,嘴巴很口苦,喉咽干,腳又是冰的。那上面加點(diǎn)石膏,知母, 下面加點(diǎn)炮附子。 6、鼻頭發(fā)紅:脾胃有熱,或胃里有幽門螺旋桿菌-->生石膏泡開水喝,鼻翼紅代表胃口很大,有胃熱; 7、胡希恕:心血管病并發(fā)高血壓,加石膏,石膏配大黃降血壓挺好。 8、小柴胡湯亦治黃疸,加石膏治腮腺炎及淋巴腺炎,用之屢驗(yàn)。 9、少陽病也會有腦膜炎,但是一定是有熱的。方用小柴胡湯加石膏,辯證加減。 10、腦溢血脈洪大有上沖感者,有時宜用炙甘草湯加石膏。 11、大柴胡湯中加石膏。主治頭發(fā)脫落及齒痛。 12、肺陽很正常的時候人很靜,過熱的時候魄就失守了,病人才會有煩躁的現(xiàn)象。一般肺很燥熱的時候就是石膏。石膏色白專門去肺熱。肺熱去掉以后,胸陽才能回頭。 13、內(nèi)熱盛的時候,用越婢加術(shù)湯里的石膏去里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