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剛 杜清林 何紹基《水峙山流》拓片 何紹基《楊海琴太守招游朝陽巖》拓片 何紹基(1799年—1873年),字子貞,號東洲,別號東洲居士,晚號猿叟(蝯叟),湖南道州(今永州道縣)人,亦稱何道州。精通金石書畫,以書法著稱于世。道光十六年進士,官翰林院編修、國史館總纂,歷充廣東鄉(xiāng)試考官、提督,視學浙江,擢四川學政。咸豐五年辭官,而后便游歷各地,躑躅于山水之間,晚年主講山東濼源、長沙城南、蘇州、揚州諸書院。博涉群書,于六經子史,皆有論述,精小學金石碑版,富收藏。著有《惜道味齋經說》《說文段注駁正》《水經注勘誤》《東洲草堂詩文集》等。 何紹基是少有的行、楷、隸、篆四體皆善的書法家,其書法結合碑帖兩派,融匯四體,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書法風貌,被譽為“清代第一”。馬宗霍先生稱譽何紹基“把中國書法藝術推向第三個高峰”。同時代的曾國藩說他的書法“必傳千古無疑矣”,翁同龢說他是“有清二百年第一人”。同時期的翁同龢等以及后世的趙之謙、曾熙、齊白石、舒同、沈延毅等書家,都曾受何氏書風影響?!昂误w”對近現(xiàn)代書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一百多年后,何體書法風靡九州,已成為當代書法熱潮中的重要書風,當代國展行、楷書作品中直接受其影響的所謂“燒雞體”(紹基體)占比近三成,在當代書學者中占據主流地位。 何紹基四次回永州 何紹基對故鄉(xiāng)有著揮之不去的情結。他以“東洲山人”“東洲居士”自號,人稱“何道州”。作為道州的兒子,他作有《兒歸來篇二十首》,何紹基六次歸湘應試,四次回道州故土。 道光元年(1821)秋,23歲的何紹基與三弟何紹祺一齊歸湘應試,此次為何紹基八歲離開道州后第一次返回道州,也是全家人離開道州后首歸故土的人。在家鄉(xiāng)他得到同親們的熱情接待,“一日設三餐,把酒勸兒飲……長安有美酒,遜此山中杯”。何氏同族后人稱,何紹基每次歸鄉(xiāng),同村族人幾乎家家戶戶都接待,因此何紹基在家鄉(xiāng)留下眾多筆墨回饋族人,尤以對聯(lián)居多??上Т蟛糠衷谄啤八呐f”時焚燒了。加之南方陰雨潮濕易霉變蟲蛀,現(xiàn)在,道州東門村也還有一些何紹基的書法作品,但保存完好的已不多。道光八年(1828)春,30歲的何紹基與四弟何紹京第二次歸道州探望。第三次回鄉(xiāng)是在咸豐元年(1851年),何紹基53歲,這年正月葬母于長沙而后旋回道州,雙親、胞兄的相繼離世,對何紹基影響很深,更是激起了對故土的深深眷戀。他在故鄉(xiāng)一待就是半年,出資邀集族人重修祠堂及先父“鶴鳴軒”書塾,即“東洲草堂”。可惜的是,僅一年后太平軍進駐道州,東洲草堂毀于戰(zhàn)火。他“回首故廬,每凄然揮涕”,1859年還撰詩《題壽陽相國借園寒趣卷》嘆息:“歸耕無石田,垂釣無漁蓑。夢中忽長嘯,醉里馀悲歌?!?/p> 何紹基第四次回故鄉(xiāng)是同治元年(1862年),對何紹基書法藝術研究而言,這是最重要的一次,當時64歲的何紹基主講長沙城南書院。正月初九日,有《野性》詩:“嵩洛歸來狎薜蘿,山巢粗構息心窩。無端野性隨春發(fā),萬迭奇山入夢多?!彼炱鸪逃喂鹆?,途經祁陽、永州。二十三日達祁陽,楊海琴太守(永州太守楊翰號海琴) 陪游浯溪議重修浯溪勝跡。正月二十五日在永州,至海琴郡齋與知府楊翰談《中興頌碑》,有用山谷韻詩,詩中云:“歸舟十次經浯溪,兩番手拓中興碑。外觀筆勢雖壯闊,中有細筋堅若絲。咸豐紀元舊題在,時方失恃悲孤兒(石柱上有余辛亥年題字);次年持節(jié)使蜀西,劍州刻如饑鶴棲(劍州有此碑翻本)。既無真墨本上石,何事輾轉鉤摹為?唐人書易北碑法,惟有平原吾所師。次山雄文籍不朽,公偉其人筆與揮。當代無人敢同調,宋賢竊效弱且危。涪翁扶藜凍雨里,但感元杜頌與詩。公書固挾忠義出,何乃嗇不贊一詞?海琴桐軒喜我至,珍墨名楮紛相隨。書律深處請詳究,拓本成堆吁可悲!”(此為《浯溪詩刻》碑文,此摩崖至今仍在永州市祁陽縣)二月,回道州掃墓,此次也是此生最后一次回道州。至鶴鳴軒舊址,唯環(huán)秀亭在,屋廬林木蕩盡,俱毀于壬子(1852年)粵逆。旋至寧遠,游舜陵、游九嶷,宿縣署,與陶勤子大令話游。在馬王廟拓乾隆十九年重修廟碑記,何氏列名自太高祖輩至祖輩共四十八人。三月初九楊翰陪游陽華巖,一路多詩?!稐詈G偬卣杏纬枎r,即事有作,兼柬白蘭言學使》便是作于此時,而后刻碑在朝陽巖上洞(下文稱《朝陽詩刻》),高44公分,寬90公分,二十三行,行書,《東洲草堂詩抄》卷二十四收錄此寺。同年六月,又有何紹基、楊翰同祀永州寧遠縣九嶷山舜帝陵之舉。民國《寧遠縣志》卷五《祠祀上》載同治元年《御制祭告舜陵碑》云:“維同治元年歲次壬戌,季夏月壬子朔,越五日丙辰,皇帝遣湖南署布政使惲世臨,致祭帝舜有虞氏神位前?!北┦鹂睿骸芭慵拦儆乐莞紬詈?,陪祭官署寧遠縣知縣臣陶變咸,書石官前翰林院編修臣何紹基?!痹?1年,同治十二年(1873年)七十五歲的何紹基告終于蘇州。第二年,其子何慶涵扶柩葬父于長沙。 何紹基年少便書法頗具盛名,書法作品在當時是片紙只字都為瑰寶,達官富商重金求之往往弗得。然,為何前三次回故鄉(xiāng)沒有留下存世于今的書法石刻瑰寶,唯獨第四次回故鄉(xiāng)才留下眾多存世于今的書法石刻?我想,這都源于一個關鍵人物,楊翰。 楊翰(1812—1879年)原名汝棟,字海琴,號伯飛。咸豐八年(1858年)出任永州太守,在永州七載有余。熱衷于拓碑訪古,多才多藝,書畫皆善。畫史稱其“考據金石,討論書、畫,文辭詩歌,靡不精能,仿王宸小品,筆意恬雅,皴染有松秀,有出藍之美。得何紹基書法,幾可亂真”。楊翰行書師從何紹基,兩人亦師亦友,莫逆之交。楊翰外補前,在國史館與何紹基共事,兩人志同道合,癡迷于金石,常常拓碑訪古,研究書藝。楊翰到永州后,修繕先賢名勝古跡,使多處人文景觀面目一新,深受士民稱道。如在湘期間修葺了永州古城西南瀟水西岸的朝陽巖,使之重放光彩,補刻唐代大文學家元結的《朝陽巖銘》等,以此為契機,何紹基在朝陽巖上洞留下《楊海琴太守招游朝陽巖,即事有作,兼柬白蘭言學使》,楊翰在何紹基詩刻之旁作《同子貞丈游朝陽巖,別后以詩見示,次韻寄荅》,傳為美談。何紹基去世,楊翰撰挽聯(lián):“風雅本吾師,合韓杜蘇黃為一人,七百年來無此客;云煙留寶墨,從頡籀邕繇留八法,五千里外喪斯文?!睏詈矊τ诤谓B基的書法極為推崇,這才有何紹基、楊翰同祀九嶷山舜陵之舉、朝陽巖二人唱和詩書法石刻、邀何紹基《題摩崖中興頌碑詩并跋》,并且此三塊石碑除了二人詩集,在地方史志、相關年譜都有記載,甚至精確到日,可見這三塊碑在當時就是作為書法藝術的盛事予以對待。 何紹基在永州的主要書法石刻 《何凌漢神道碑》,阮元著文、何紹基書。道光二十年何紹基父親何凌漢仙逝,賜祭葬,太傅阮元撰碑文,紹基書丹,勒石何凌漢墓志銘于今湖南省長沙望城縣,這可以說是何紹基最傾心的書法作品。然而,令人痛惜的是1988年慘遭盜墓賊損壞,目前殘碑在何紹基故鄉(xiāng)湖南省永州市道縣,安置在后來所建的何氏宗祠墻壁上,這是目前有記錄且實物在永州、何紹基創(chuàng)作年代最早的書法石刻。《何凌漢神道碑》是一件楷書作品,其書法字字飽滿,法度嚴謹,平整大氣。何紹基受其父何凌漢的影響,系統(tǒng)學過顏真卿的楷書,20歲以前,他“初從顏清臣問津”, 38歲時“廷對策亦與顏法書之”,晚年還說“唯有平原唯吾師”何紹基本人也說“余少年亦習摹勒,彼時習平原書;所勾勒者即盡與平原邁”,“平生于顏書手鉤《忠義堂》全部,又收藏宋拓本《祭伯文》《祭侄文》《大字麻姑仙壇記》《李玄靖碑》”從“手鉤”到收藏都反映出何紹基對顏真卿書法的喜愛,在所有學顏書卓有成就又能變通自立門戶者首推何紹基?!逗瘟铦h神道碑》創(chuàng)作于何紹基四十二歲時,此時何氏的楷書書風已經有非常成熟的顏字風格,此碑是何紹基顏體書風的典型代表作,無論從歷史還是文化藝術的角度來說,都具有極高的價值。據說,何紹基晚年甚至自己掏錢購買自己中年時期的作品,自嘆自賞,可見其盛年時期書風風采名震一時,震撼人心。 《御制祭告舜陵碑》位于九嶷山舜帝陵碑廊。同治元年,同治皇帝遣官赴九嶷山舜帝陵祭告即位,何紹基書寫碑文,陪祭官永州知府楊翰?!队萍栏嫠戳瓯繁囊彩强瑫c《何凌漢神道碑》不同,《何凌漢神道碑》楷書是典型的顏體面貌,有非常濃郁的顏體書風,而《御制祭告舜陵碑》書寫于何紹基晚年,這時的書風已經脫離了顏體面貌,他的字在字形上顏的影子已不復見了,有了典型的個人面貌,顯示出自己獨特的風格。這源于何紹基中年以后取法歐陽通的《道因碑》,吸收了小歐行筆的險峻,整體風格漸漸走向奇崛,圓渾飽滿的顏書、俊爽鋒利的歐書及古樸雄健的魏碑自然融合于筆底,力厚骨勁,氣蒼韻遒,駿發(fā)雄強,同時將顏的“橫平豎直”和“溯源篆分”這兩個特征加以深化乃至推向極致。此碑文通篇創(chuàng)作嚴謹,構思精巧,布局空靈,線條骨骼清奇,格調很高?!断⑤V雜著》稱其書“專從顏清臣問津,積數(shù)十年功力,探源篆隸,人神仙境,晚年尤自課甚勤,摹《衡興祖》《張公方》多本,神與跡化,數(shù)百年書法于斯一振?!笨梢娖渫砟昕瑫乃囆g成就之高,何紹基的楷書立碑本就極少,而此碑是晚年書風變法成熟期創(chuàng)作鼎盛時期的代表作,更是其難得一見的楷書精品,對于研究何紹基書法風格的流變,有著重要的意義。 《浯溪詩刻》又名《題摩崖中興頌碑詩并跋》,在《大唐中興頌》左側,唐刻《大唐中興頌》碑為浯溪摩崖之精髓,是魯公平生得意之筆,而后歷代杰士名流,游躅接踵,運筆抒情,打碑刻石,在這樣一個書法精品薈萃地,何紹基此碑世推為“顏后第一”,宗法魯公,上朔北碑,晚始探源篆隸。此碑刻詩、書、文俱佳,布局講究。正文行書,八行豎字,夾注作雙行小字,款跋行書三行,無標題。詩文收錄何紹基《東洲草堂詩抄》卷二十四,有標題,無跋,題為《正月二十三日,于桐軒大令陪游浯溪,言楊海琴太守方議重修,二十五日至海琴郡齊,談〈中興頌碑〉,有用山谷韻》,此碑文墨跡草稿現(xiàn)藏于湖南省博物館,原碑立于今永州祁陽浯溪碑林,永州市美術館有藏原碑拓片。此碑內容以碑法、書律專論浯溪《大唐中興頌》,又兼論元結、顏真卿、黃庭堅之為人,而后述及與楊翰捶拓碑帖的過程,堪稱書法藝術的史詩?!皻w舟十次經浯溪,兩番手拓中興碑。外觀筆勢雖壯闊,中有細筋堅若絲?!北牟粌H表達了何紹基對顏書的膜拜,更是體現(xiàn)了其學書思維的精髓,在何紹基的楷書作品中,也的確做到了細筋堅若絲的境地。此碑用筆、結體、布白以及神韻風貌,達到極高境界,點畫確有“流金出冶,隨范鑄形”之妙。融篆隸楷行書意為一爐,神龍變化,似出繩墨之外。其字形無拘無束,綿里藏針,骨骼硬朗,剛柔相濟,古厚雄深,饒有殊趣,干渴之筆更見神采,為何氏書作之精品,浯溪摩崖石刻顏后之冠。 《楊海琴太守招游朝陽巖,即事有作,兼柬白蘭言學使》又稱《朝陽巖詩刻》,此石刻位于今永州市零陵城區(qū)大西門河對岸的朝陽巖,唐代文學家、政治家,時任道州刺史的元結乘舟途經此地,將其定名為“朝陽巖”,并寫下“朝陽巖下湘水深,朝陽洞口寒泉清。零陵城郭夾湘岸,巖洞幽奇當郡城?!钡仍娋?,而后文人墨客,聞名紛至沓來,勒銘崖壁,自唐至今,共累存摩崖石刻150余方,柳宗元、周敦頤、黃庭堅均在此留下過墨寶。何紹基以道州故里之故,沿流瀟水,屢屢往來朝陽巖。此碑與《題摩崖中興頌碑詩并跋》同為行書,在這件作品中可以看到,不僅有早年行楷的端嚴,更將篆隸逆鋒筆法融入其間,而達于一種沉郁、樸實又內含勁健的一種狀態(tài),在朝陽巖眾多的石刻中,何紹基的《朝陽巖詩刻》意態(tài)超然,渾然一體,自成風韻。 《御制祭告舜陵碑》《浯溪詩刻》《朝陽巖詩刻》三幅碑文皆有時間落款,作于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何紹基64歲。何紹基藝術造詣多成于晚年,何紹基60歲以后,進入晚年變法期,時間上主要集中在咸豐八年至同治元年間,是值何紹基辭官后,認為“人生榮華富貴變滅似煙云”,而后頗致力于書法藝術“猶終年把書,惜此炳燭,言覃道味,心心印之”。而后游歷各地,躑躅于山水之間,尋碑訪碑遍臨漢碑,“窮日夜之力,懸臂臨摹”,或取其勢,或取其韻,或取其度,或取其體,或取其用筆,或取其行氣”,其中尤以《張遷碑》及《禮器碑》用功最勤,動輒百通以上。長孫何維樸少時常伴何紹基作書,書摹其祖,亦得其神似,尤其繼承其隸書。何紹基晚年學書不僅持之以恒,而且進而求不穩(wěn),求意境,求創(chuàng)造性,求個性發(fā)揮,最終沖破四體限制,因而“熔鑄古人,自成一家”。《御制祭告舜陵碑》《浯溪詩刻》《朝陽巖詩刻》的碑文書風皆是何紹基書風變法成熟期的代表作,是研究何紹基書法藝術的重要依據。 《水峙山流》石刻現(xiàn)位于與道縣相鄰的寧遠縣九嶷山西灣村的門坊上,石刻門額沒有時間落款,根據何紹基年譜及相關資料和石刻書風考證,應該是作于何紹基晚年,第四次回道縣后璇至寧遠縣,九嶷山舜帝陵祭祀所留。作為永州本土鄉(xiāng)賢,何紹基對九嶷山的感情非同一般。不但舜帝陵古碑廊里有他的楷書祭文,而且附近的西灣村也有他的字。當?shù)刈遄V記載,當年何紹基在楊翰陪同下到舜帝陵祭拜,曾留宿西灣村。村民們尊師崇文,傾其所有,熱情招待。何紹基曾有詩云:“生長濂溪水一灣,老來才游九嶷山。半生費勁芒鞋力,踏破人間五岳還?!迸R別時,揮毫寫下“水峙山流”四個大字,村民將它刻石,安置在門額上。 《浯溪詩刻》、《朝陽巖詩刻》、《水峙山流》書法石刻皆是用行書書體。從字體大小來看,《水峙山流》字最大,相比另兩個碑,書寫環(huán)境更輕松,無拘無束,《水峙山流》四個大字行書書風隨意流美。其次是《浯溪詩刻》,《浯溪詩刻》書風相比《水峙山流》更顯慎重,碑文排列構思精巧,《浯溪詩刻》在《大唐中興頌》左側,刊于黃庭堅《書摩崖碑后有序》石刻右側,于浯溪摩崖石壁中非常重要的位置?!皩憽吨信d碑》拙捥尚可任,謂宜并軌顏筆何敢當”,何紹基將《中興頌》作為自己的取法對象,自稱自己還能勝任寫《中興頌》,這是一種自信,但卻直言不敢與顏魯公相比,對顏魯公有敬畏之情。何紹基的行書代表了他書法的最高成就,也全面地體現(xiàn)了他的書學思想,一是顏真卿的行書,上溯可至篆籀之意;二是漢隸,他幾乎把漢碑寫透了。何紹基行書字形寬博,中宮疏朗,字的線條不是一筆而過,強調一波三折,如錐畫沙,如折釵股,橫畫取左低右高之勢,豎畫則取弧形,其撇捺,如大雁展翅,極為伸展?!冻枎r詩刻》于三塊碑中字體最小,但整體意境更詩意秀逸??v觀《浯溪詩刻》《朝陽巖詩刻》《水峙山流》三塊碑,雖是同年份所作,碑文書寫也是同一種字體,但呈現(xiàn)的意境卻是有差別的,表現(xiàn)出何紹基作為一代大家高超的藝術水平。 何紹基《歸舟十次經浯溪》拓片 何紹基《同治元年祭舜碑文》拓片 |
|
來自: 孟溪ProbeT連山 > 《湖湘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