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大衛(wèi)R.亨德森,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蒙特利海軍研究生院經(jīng)濟學副教授,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所研究員。在進入海軍研究生院之前,他曾擔任里根總統(tǒng)經(jīng)濟顧問委員會高級經(jīng)濟學家,主編了第一部,同時也是迄今為止一部通俗易懂的經(jīng)濟學百科全書——《財富經(jīng)濟學百科全書》。 查爾斯L.胡珀,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所的一名客座研究員,“目標分析”(ObjectiveInsights)咨詢公司的總裁和創(chuàng)始人。 什么是決策? 決策就是做決定,我們在A或B兩個選項中要決定,選A還是選B。 為什么有的決策結(jié)果好,有的決策結(jié)果差呢? 是什么決定了決策的質(zhì)量? 狼書今日共讀書目《決策的智慧》,這本書的作者告訴我們,思考問題的方法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作出決策的質(zhì)量。我們將在今天的共讀中學習如何改進思考問題的方法,從而找到更好地解決問題的方法。 本書的核心內(nèi)容: 本書中的故事包羅萬象,涉及生活的各個領(lǐng)域。 它教授我們?nèi)绾蜗窠?jīng)濟學家一樣思考,在工作和生活中做出英明的決策;它使我們了解自己憑直覺做事之所以能夠成功的邏輯基礎(chǔ)。當你發(fā)現(xiàn)自己一直以來所犯的錯誤及其糾正的方法時,你可能會大吃一驚。 本書不是關(guān)于決策的通常理論書,而是介紹了在我們生活和商業(yè)活動中決策的思路、資源分配、實施執(zhí)行等實用方法,幫助你像經(jīng)濟學家一樣思考,在商業(yè)或者和日常生活中做出正確的決策。 其核心內(nèi)容包括三個部分: **關(guān)于做決策的兩個基本知識; **兩個做決策時的注意事項,機會成本和沉沒成本; **做出高質(zhì)量決策的思考方法。 1,做決策的兩個基本知識 我們每個人每天都在做各種決定,按道理說似乎不應該還有什么基本知識我們不知道。可是,作者說,其實我們很多人在做決定的時候,并不知道什么是最重要的事情 。 如果不知道什么是最重要的事情,又怎么能做出更好的決策呢?因此,作者告訴我們兩個非常重要的知識,那就是: 1)做決定時,結(jié)果比理由重要。 有時候,我們看起來有很充分的決策理由,也不一定應該成為做決定的依據(jù)。因為我們想到的理由,很可能并不全面,有反面的、不支持行動的理由,會被忽略掉,結(jié)果做出錯誤的決定。 我們一般都會為自己的行動找理由,而并不像我們自己以為的,是找到了理由才采取行動。 2)結(jié)果不好確定時,換算成價值是關(guān)鍵。 一個好的決策,就是成本小,收益大。如果各個選項不能直接比較,那就把這些選項能帶來的價值進行量化,通過比較價值來做出判斷,這個價值量化的過程往往可以用金錢來表示 。 不過,這個價值的判斷有時是很主觀的,正所謂,汝之蜜糖,彼之砒霜。 2,兩個做決時的注意事項 我們做決定的時候,往往是覺得自己有道理,才采取行動的,可是這種理由往往可能并不全面或者有誤區(qū)。而在給自己找理由的時候,最常見的兩個陷阱便是: 1)忘了考慮”機會成本“ 機會成本就是你因做此事而放棄彼事所引發(fā)的成本。機會成本告訴我們,在現(xiàn)在選項之外還有其他的好選項可供選擇,提前了解這些選項可以降低選擇失誤的可能性。換言之,孤立地看待一個選項,你也許會覺得它很好,但通過與其他選項相比較,你可能會發(fā)現(xiàn)更好的選擇。 2)多計算了”沉沒成本“ 對眾多決策者而言,沉沒成本就比一道難以逾越的鴻溝。其實,有句話說得好:既往不戀,縱情未來。說的就是我們要像經(jīng)濟學家一樣,對于已經(jīng)不能改變的沉沒成本,就不要去考慮了,我們要看的是面向未來,什么才是真正值得去做的事情。 決策具有前瞻性,其唯一關(guān)注的重點便是如何走向美好的未來。由此可見,面對失敗,你只有兩個選擇:一方面是一個失敗的過去和一個同樣失敗的未來,另一方面,在過去失敗的基礎(chǔ)上,獲得一個嶄新的未來。孰輕孰重,不難抉擇。 3,做出高質(zhì)量決策的思考方法 在做具體決策時有什么有用的方法嗎?我們今天分享書中三個很有啟發(fā)的決策方法: 1)尋找第三條路 這是指我們在做決策時,常常會被眼前已有的選項限制了自己的思維,認為答案就只能在給出的選項里產(chǎn)生。而實際上,我們多思考一下,往往會發(fā)現(xiàn)其實你可以創(chuàng)造出其他更好的選擇方案。 2)16倍法則 所謂16倍法則,我們每天要做的選擇有很多,這些選擇看似一樣,但其實彼此的優(yōu)劣差很多。那些好的選擇結(jié)果和一般的選擇結(jié)果,帶來的收益差別極其大,大到可能有16倍之多。而我們做選擇的時候,就應當優(yōu)先選擇那些比一般選擇有16倍收益的方案。 這個結(jié)論來自我們熟悉的“二八法則”,也就是說,我們20%的投入會得到80%的產(chǎn)出,或者說20%的人創(chuàng)造并享受80%的總收入。 所以16倍法則告訴我們必須要從事情的重要方法著手,思考做哪些事情是產(chǎn)生最大收益的,用最小成本獲得最大收益,是一個好決策的標準。 3)臨界值法 指的是我們面臨幾種不同的選擇時,不知道該選哪個方案,這個時候就可以逆向思維,先思考,如果這個方案現(xiàn)在實現(xiàn)了預期目標,那么它的成本是多少。這樣,我們就可以把不同方案實現(xiàn)同一個目標的成本進行比較,從而便于我們做出決定。 其實在工作生活中我們有很多機會用到這個臨界值法,比如你的公司是自己做網(wǎng)絡維護還是找人外包?是點外賣還是自己請廚師?都可以計算臨界值后做出判斷。當然,計算的時候不要忘了考慮機會成本和忽略沉沒成本。 另外,在做決策時,一定要誠實有道德,不道德的決策,雖然短期內(nèi)能獲利,但從長遠來看,每做一次就損失一次信任,會導致未來的選擇越來越少,所以對長期來說,基于道德底線的決策是至關(guān)重要的。
我們該如何理清思路,清晰思考呢?思考邊際量是一個要特別厘清的概念。 舉例來說: 第一種情況:你愿意離開水生活一年還是離開鉆石生活一年?答案顯然易見。離開了水,你連半個月都熬不過去。 再考慮第二種情況:如果你贏得了一場比賽,獎品有兩種,一種是一袋鉆石,另一種是50加侖水,你會選擇哪種獎品?這個問題的答案依然很明顯,你一定會選擇鉆石,因為它比水值錢多了。 思考邊際量的意思是僅思考下一個增量。與之相反的就是思考均量,我們偶爾都會思考均量,但很少依據(jù)均量做出決策。 馬斯洛著名的”需求層次“理論正是思考邊際量的經(jīng)典例子。他認為,人們在不斷成長的過程中,按照需求層次逐級遞升,從最基本的需求逐步過渡到更高層次的需求。如果我們一無所有,最想得到的是一些基本的生理需求;當擁有了這些基本需求后,還想要什么?我們要思考邊際量,我們不再擔心基本需求,這時我們需要安全了,滿足安全后,我們需要歸屬。隨著我們沿著需求層次不斷攀升,我們需要尊重,最終達到人類發(fā)展的頂峰,即自我實現(xiàn)。 思考邊際量的另外一層含義是拒絕常見的那種孤注一擲、要么全有要么全無的極端思維。 如果有能力讓自己把頭腦中那個”我必須“轉(zhuǎn)化成”我想做“,我們才可能真正實現(xiàn)了自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