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永樂年間,一部卷帙空前浩繁的大型類書橫空出世,這就是被《不列顛百科全書》稱為“世界有史以來最大的百科全書”的《永樂大典》。全書共22877卷,另有凡例、目錄60卷,裝成11095冊,總字數(shù)約3.7億,采錄自先秦到明初的典籍多達七八千種。在御制序中,明成祖朱棣稱該書“序百王之傳,總歷代之典”,“包括宇宙之廣大,統(tǒng)會古今之異同”,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一) 事實上,朱棣的父親,亦即明太祖朱元璋,就特別熱衷于編纂書籍。他在位30余年,“纂述之事,殆無虛日”,到晚年依然樂此不疲。如從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開始,連續(xù)3年,分別纂成《寰宇通志》《洪武志書》《稽古定制》。洪武三十一年,又下令“編輯經(jīng)史百家之言為《類要》”,但時過不久他便去世,此書未能完成。朱元璋去世時,把皇位傳給了皇太孫朱允炆,燕王朱棣舉兵反叛,史稱“靖難之役”。經(jīng)過4年激烈內(nèi)戰(zhàn),朱棣最終奪取皇位?;蛟S是從其父那里獲得啟發(fā),朱棣決定編纂一部規(guī)?;趾甑拇笮蛨D書。 編纂工作于永樂元年(1403年)正式啟動,翰林侍讀學(xué)士解縉等人受命總負其責(zé)。在下達給解縉等人的諭旨中,朱棣對于編纂工作給予非常具體的指示:“天下古今事物散載諸書,篇帙浩穰,不易檢閱。朕欲悉采各書所載事物,類聚之而統(tǒng)之以韻,庶幾考索之便,如探囊取物。再嘗觀《韻府》《回溪》二書,事雖有統(tǒng),而采摘不廣,紀載大略。爾等其如朕意,凡書契以來,經(jīng)史子集百家之書,至于天文、地志、陰陽、醫(yī)卜、僧道、技藝之言,備輯為一書,毋厭浩繁?!边@道諭旨要點有二:一是明確了編纂原則,就是內(nèi)容務(wù)求齊備,要把此前各類典籍采擷殆盡,完全不要擔(dān)心篇幅過于浩繁;二是確定了編纂體例,就是以前人所編《韻府群玉》《回溪史韻》為參照,“用韻以統(tǒng)字,用字以系事”,以便于檢索查閱。 次年十一月,解縉等人完成了編纂工作,呈獻給皇帝審閱,朱棣賜名《文獻大成》。但朱棣很快就發(fā)現(xiàn),編成的著作多有闕略,遠遠達不到他的期望和要求。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大約有以下幾點:一是解縉等人未能深切體會朱棣對此書的重視程度,成書過于匆忙,花費的時間和精力遠遠不夠;二是此書主要利用了皇家圖書館文淵閣的藏書,但文淵閣收藏的圖書本身還有待完備;三是解縉崇尚儒學(xué),并不十分重視《說苑》《韻府群玉》之類的雜書,可能主觀上也不愿多加采擷。朱棣對此事甚為重視,既然成書不愜其意,便只能推倒重來。為了強調(diào)這項工作的重要性,他命令太子少師姚廣孝、刑部侍郎劉季箎與解縉一同負責(zé)此事,讓禮部選拔“中外官及四方宿學(xué)老儒有文學(xué)者充纂修”,選拔“國子監(jiān)及在外郡縣學(xué)能書生員繕寫”,參與此事者多達2000多人。除充分利用文淵閣藏書外,還派人到全國各地采購圖書,為編纂工作奠定了詳備扎實的資料基礎(chǔ)。永樂五年(1407年),重纂工作最終結(jié)束,朱棣看過成書后甚為滿意,賜名《永樂大典》。 (二) 《永樂大典》的體例,遵循了朱棣“類聚之而統(tǒng)之以韻”的要求,但所用韻目與大家熟悉的傳統(tǒng)韻目有較大差別。中國古代的用韻,隨著時間推移屢有變化,到元代通行的是“平水韻”,共106韻。明朝建立后,朱元璋“親閱韻書,見其比類失倫,聲音乖舛”,遂下令編纂了一部新韻書,“壹以中原雅音為定”,稱為《洪武正韻》,最終確定為80韻?!队罉反蟮洹肪褪且浴逗槲湔崱窞橐罁?jù),每字下先注《洪武正韻》的音義,次錄各韻書、字書的反切與解說,然后分類匯輯與該字有關(guān)的天文、地理、人事、詩文詞曲等內(nèi)容。 除用韻特別外,《永樂大典》采錄內(nèi)容的方式,與其他類書也有明顯差異。一般的類書,都是把不同書籍之中關(guān)于某一事情的記載,經(jīng)過拆分匯總整理,系于相應(yīng)的條目之下?!队罉反蟮洹凡射浳墨I的方式分為三種:一是把原書完全拆分割裂,依內(nèi)容性質(zhì)分置于不同韻目;二是把原書拆分成一篇篇文章,依其性質(zhì)分置于不同韻目;三是把原書歸入某個韻目,將該書整部抄入。此外,在將某種文獻歸入某個韻目時,采用的標準也不盡統(tǒng)一,有的按首字入編,有的按第二字甚至第三字入編,顯得有些復(fù)雜。但從另一角度看,《永樂大典》這種將整部書籍完整錄入的方式,卻在文化傳承方面作出一個意料之外的重大貢獻。因為《永樂大典》采錄的書籍,其后頗多亡佚,全賴《永樂大典》才得以全部或部分地保存下來,清人從《永樂大典》中輯出的亡佚古籍竟然多達數(shù)百種,其中不乏部頭極大的要籍,如《續(xù)資治通鑒長編》520卷、《宋會要》500卷、《建炎以來系年要錄》200卷等。所以《四庫全書總目》認為,“元以前佚文秘典,世所不傳者,轉(zhuǎn)賴其全部全篇收入,得以排纂校訂,復(fù)見于世”。 (三) 由于篇幅十分浩繁,《永樂大典》修成后,未能刻版付印,只是清抄了一部,庋藏于南京文淵閣。永樂十九年(1421年),朱棣將國都從南京正式遷移到北京,《永樂大典》正本也隨之北遷,收藏于宮中三大殿附近的文樓內(nèi)。正統(tǒng)十四年(1449年),南京文淵閣失火,《永樂大典》所據(jù)原稿被燒毀,北京文樓所藏遂成孤本。明世宗朱厚熜特別珍愛此書,凡遇有疑,即按韻索覽。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北京皇宮三大殿發(fā)生火災(zāi),朱厚熜一夜發(fā)布了三四次命令,將《永樂大典》從文樓搶運出來。為了預(yù)防不測,嘉靖四十一年,朱厚熜下令謄錄一部副本,至隆慶元年(1567年)竣工,耗時將近5年。此次重錄,規(guī)格版式完全依照原本,基本上可以反映《永樂大典》的原初面貌。 重錄工作完成后,將正本庋藏于文淵閣,副本庋藏于皇史宬。但到明朝末年,正本不知去向,僅剩副本傳世。咸豐十年(1860年),英法聯(lián)軍侵占北京,《永樂大典》多有損毀。光緒元年(1875年)清查,已不足5000冊。光緒二十年,翁同龢再次查點,僅存800余冊。光緒二十六年,八國聯(lián)軍入侵北京,《永樂大典》再遭浩劫,一部分被焚毀,幸存者也多被侵略者掠走。宣統(tǒng)二年(1910年),京師圖書館成立,教育部將劫余的60冊《永樂大典》撥付該館收藏。據(jù)統(tǒng)計,目前世界各地收藏的《永樂大典》,總數(shù)只有400余冊,800余卷。 清朝學(xué)者全祖望在翰林院見到《永樂大典》,贊其“或可以補人間之缺本,或可以正后世之偽書……不可謂非宇宙之鴻寶也”?,F(xiàn)代學(xué)者郭沫若也稱贊該書不僅在我國文化史上提供了一部最早、最大的百科全書,而且在世界文化史中也是出類拔萃的。的確,《永樂大典》規(guī)模宏大,內(nèi)容豐富,比法國狄德羅主編的《百科全書》早了300多年,不僅是中華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chǎn),在世界文化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文章來源:《學(xué)習(xí)時報》2021年1月22日第6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