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jīng)第34章解讀 張武忠初稿2017.8.22 【原文】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功成而不名有,衣養(yǎng)萬物而不為主。常無欲,可名于小。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 34.3“常無欲,可名于小。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老子用“小”描述道的作用微小,用“大”形容道的境界偉大,辯證地看待大和小。 萬物在道母的子宮內(nèi)孕育,道默默無語,永遠(yuǎn)是無色無聲無形,也沒有占有主宰的欲望,故稱“常無欲”。沒有任何欲望,其作用看似也很微小,故稱“可名于小”。 但萬物最后都回歸于道,它包容了世間萬有,也可以叫做“大”。按理說它該是多么的富有啊,但它卻不把自己當(dāng)作主人而肆意主宰,這又是多么偉大的境界啊,故稱“可名為大”。 《道德經(jīng)》中共有4個(gè)“無欲”,另三處是,第3章“常使民無知無欲”,第37章“無名之樸,夫亦將無欲”,第57章“我無欲而民自樸”。 老子在《道德經(jīng)》中多次描述大小的辯證關(guān)系,共有58個(gè)“大”,有10個(gè)“小”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