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姆 毛姆是英國文學史上備受爭議的一位作家,雖然作品深受讀者追捧,但評論界對其并未給予太高評價,不過毛姆對自己的認知特別清楚:通俗作家,二流水準。他的很多作品都被引進國內(nèi),尤其是以《人性的枷鎖》《月亮與六便士》和《刀鋒》最為耳熟能詳。很多中國讀者也是從這幾部小說開始認識毛姆,殊不知毛姆寫小說也是半路出家。他從小口吃,幼年生活坎坷,父母過世后被伯父收養(yǎng)。長大后做過會計、醫(yī)生,后來才開始從事文學創(chuàng)作。 作為跨世紀之交的小說家,毛姆見證了工業(yè)革命帶來的科技進步、物質(zhì)財富的急劇增長,以及精神文明與物質(zhì)文明極端失衡引發(fā)的兩次世界戰(zhàn)爭。這使得毛姆早年就開始思考,西方社會物質(zhì)繁榮之下深刻的精神危機,并試著為當時社會探尋一條終極的救贖之道。這種探索在《人性的枷鎖》、《月亮與六便士》、《刀鋒》中得到了充分體現(xiàn)。從滿足于繁榮安慰的現(xiàn)實,到追尋內(nèi)心的理想,再到救贖眾生的靈魂,這三部小說見證了毛姆對人生意義的思考由淺入深,由物質(zhì)到精神,由小確幸到大解脫的升華。毛姆雖然頗為憤世嫉俗,冷酷犀利,但他仍以文人特有的慈悲為大眾尋求最終的靈魂安息之所。 一、《人性的枷鎖》——打破人性的枷鎖,成家立業(yè),委身于世俗的幸福該書出版于1915年,被稱為毛姆的半自傳體小說,因為書中主人公菲利普的遭遇,多半取材于毛姆個人真實經(jīng)歷。菲利普從小身患跛足,9歲時父母雙亡,被伯父養(yǎng)育長大。伯父是當?shù)貙B毜哪翈?,家里宗教氣氛濃厚,耳濡目染之下,菲利普也開始信仰宗教,把自己人生的全部意義傾注在宗教之上,以撫慰自己因跛足而備受欺辱的稚嫩心靈。 《人性的枷鎖》 當菲利普在圣經(jīng)上看到:“你們?nèi)粲行判?,不疑惑,不但能行無花果樹上的事,就是對這座山說:你挪開此地,投在海里,也必成就。你們禱告,無論求什么,只要信,就必得著。”以為只要對上帝心懷堅定的信仰,上帝就會治好自己的腿疾。于是每晚睡覺之前,跪伏在冰涼的地板上一遍遍祈禱。但一番折騰后毫無改觀的事實,讓他開始質(zhì)疑上帝的存在。后來跟維克斯和海沃德一番暢談,意識到不同國家不同時代的人信仰著不同的信仰或真理,宗教的權威性被大大削弱。如此看來,完全沒有非得信仰上帝的必要,逐漸擺脫了宗教的束縛。 法國著名作家蒙田曾說:“我們并不是靠沉思冥想或憑我們自己的理解來獲得我們的宗教信仰,而是由外來權威和命令強加的?!碑斶@種權威和命令遭到自我的拷問時,對宗教的信仰就會變得相當脆弱不堪。菲利普起初就不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信仰,但宗教的幻滅,讓菲利普精神世界出現(xiàn)了巨大的真空。于是菲利普開始從愛情中尋找人生的意義。 與米爾德里德的交往,讓菲利普的激情開始燃燒。他像著了魔一般對米爾德里德投入大量的時間、精力和錢財,但絲毫未打動她,反而一度被她蒙騙。愛情的幻滅,讓菲利普痛苦不堪,不得不再度思考自我存在的價值。 1934版《人性的枷鎖》劇照 毛姆深受叔本華的哲學思想所影響,叔本華認為,“欲望是人的痛苦根源,因為欲望永不能被滿足。”而這一層層欲望,正是束縛人性的一幅幅枷鎖。當菲利普擺脫了這些枷鎖,開始追問生命的意義時,此時的毛姆只是給出了一個頗具存在主義色彩的答案:人生本無意義,委身于這種世俗幸福,又有何不可?正如文中菲利普所說,“曾經(jīng)想要看透這生活的復雜與無為,勾勒出一幅精妙絕倫、美不勝收的人生圖案”,到頭來卻發(fā)現(xiàn)“也許由出生、工作、婚姻、生育、死亡編織出的最簡單的形狀才是最完美的模樣”。 此時的毛姆,在作品中展示了一種平凡人的幸福,符合世俗的價值取向,頗為中規(guī)中矩。此時的戰(zhàn)爭還未大規(guī)模爆發(fā),雖迷茫但對現(xiàn)世仍抱有幻想。但他隱隱約約意識到,人生若是按世俗常理這么活下去,總感覺缺了點什么,人生的意義應不止于此,但摸索了半天,還是回到了原點。這種若有所失的感覺,在《月亮與六便士》中得到徹底的釋放。 二、《月亮與六便士》——倦怠于安穩(wěn)的生活,拋妻棄子,追求個人心之所向若說《人性的枷鎖》是在追求世俗的幸福,那《月亮與六便士》便是在追求人生的理想。書中的主人公斯特里克蘭德已是不惑之年,原本事業(yè)有成,家庭幸福美滿,但突然有一天卻拋下這一切,遠走他鄉(xiāng),去追求自己的藝術理想,即使忍受著貧困和饑餓的折磨也毫不在意。用他的話說:“我必須畫畫,就像溺水的人必須掙扎?!?/p> 《月亮與六便士》 當別人問他妻子怎么辦時,他說他養(yǎng)了她17年了,她該學學自己養(yǎng)活自己了。問孩子怎么辦時,他又說他們已經(jīng)享受過很多人都未曾得到的幸福,會有人照顧他們的。這種動機和心態(tài),著實不能被普通人所理解。但斯特里克蘭德對于繪畫的渴望,讓他對世俗的享受毫無興趣,他完全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之中。故事的最后,他流落到太平洋的一座孤島上,遠離了西方的文明,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 主人公如此違背世俗常理的選擇,其實與當時的社會背景不無關系?!对铝僚c六便士》出版時,正值1919年,一戰(zhàn)剛結束不久。西方文明積累的巨大財富,被戰(zhàn)爭毀于一旦,這種由繁榮幻象破滅所引發(fā)的迷失感和虛無感,讓越來越多的西方民眾開始陷入自我存在的危機、思考人生的意義。于是毛姆在這本小說中以一種頗為偏激的方式,給我們展示了一種可能性:勇于追求自己的理想,不失為一種選擇。 同時,毛姆還試著在小說中引入東方文化。太平洋上的孤島和照顧斯特里克蘭德的棕色女人,仿佛隱喻著遙遠的東方有著解救眾生的答案。雖然沒有過多闡述,但是毛姆對人生意義的探討,已經(jīng)比之前更加深入一步。事業(yè)有成、家庭美滿這種世俗的追求,開始讓位于為理想而奮斗的人生。 雖然這種絕對理想化的偏激,迎合了讀者求而不得的心理,給人們一種精神上的慰藉和憧憬。而想要真正地擯棄物質(zhì)生活,追求自己的心之所向,卻并非那么容易能做到。這更多的只是毛姆一個美好的愿望,對蕓蕓眾生來講,操作性不太強,所以為了尋找一種可以解脫靈魂的終極救贖之道,毛姆把目光投向了東方印度。 三、《刀鋒》——超脫世俗,以赤子之心游歷東方,悟得眾生救贖之道毛姆曾在《刀鋒》完稿后說:“寫這本書帶給我極大的樂趣,我才不管其他人覺得這本書是好是壞。我終于可以一吐為快,對我而言,這才是最重要的。”毛姆在這本書中,為對人生意義長達一生的追尋,提供了一個頗讓自己滿意的答案。 《刀鋒》 書中的拉里是個飛行員,曾參加一戰(zhàn),自從戰(zhàn)場上目睹好友慘死后,就一直在思考世間為何有惡,開始探尋人生的意義所在。他舍棄了體面的工作和漂亮的未婚妻,跑去巴黎看書學習,去煤礦打工,去修道院修行。但這一切都未能幫他找到想要的答案。他意識到從西方文化中無法尋得內(nèi)心解脫之道,獲得長久的安寧。后來機緣巧合之下來到印度,見到了德高望重的甘尼沙大師,并在那里隱居下來。 在隱居的這兩年里,拉里潛心學習印度古典著作,聽從甘尼沙大師的教誨,修身養(yǎng)性。終于在生日那天,在山澗欣賞日出時,獲得了貫徹肺腑的愉悅之感。這種超脫世俗的大歡喜,使他的靈魂得以洗禮,內(nèi)心得以安寧,他終于“得道”了。他漸漸明白,“人類能夠追求的最高理想就是自我的完善”,“塵世的幸福都是暫時的,唯有無限(梵)才能給人持久的幸?!?。 《刀鋒》劇照 《刀鋒》出版于1943年,彼時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還在進行。歷史的悲劇又在重演,毛姆已經(jīng)深刻意識到,把幸福建立在對物質(zhì)的追求上,只會導致欲望的擴張,從而一次次走向自我毀滅。親歷過世界大戰(zhàn)和經(jīng)濟危機后,毛姆已經(jīng)對西方資本主義文化失去信心,開始向東方印度文化尋求最終的解脫之道。 在書中毛姆對印度文化做了一番闡述。印度文化認為,要想獲得持久的幸福,只有達到人梵合一的境界,超脫輪回,達到涅槃之境。那如何才能達到這種境界?就需要通過長年累月的修煉,也就自我完善。而印度文化提倡的節(jié)欲正好可以增強自己的精神力量,幫助世人早日得道,超脫輪回。 所以在毛姆看來,人生的意義就在于追求“人梵合一”的境界,并在這份追求當中不斷自我完善,禁欲克己。這條路才是靈魂的終極救贖之道,才可獲得長久的幸福,但這條路卻是困難重重、并不好走,正如書中引用的那句印度古語:“剃刀鋒利,越之不易,古語有云,得渡者稀。” 結語毛姆對人生的探索隨著閱歷加深而愈加通透。從《人性的枷鎖》,到《月亮與六便士》,再到《刀鋒》,我們看到有的人被生活錘得遍體鱗傷后,發(fā)現(xiàn)人生本無意義,于是老老實實地成家立業(yè),享受平凡的生活,滿足于塵世的幸福;有的人則是果斷拋棄了這份幸福,去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即使被貧窮、饑餓、病痛折磨也在所不惜;而有的人,則是不僅僅止步于物質(zhì)的充盈,理想的滿足,而是著眼于靈魂層面的安寧,以空白之身、赤子之心游歷四方,探索人生的終極意義。他們的一次次嘗試,反映的正是毛姆內(nèi)心的一次次求索。 而最后《刀鋒》的出版也標志著毛姆為這份長達一生的探索,畫上了一個句號。他從印度文化中,找到了自己追求的答案,為迷茫的西方世界開出了自己的藥方。但是這份藥見不見效,卻是另當別論。但他在這條探索之路上,對人生進行的諸多思考,也給了我們一個認識自我、認識人生的角度。這份思考一直流傳后世,啟迪世人,讓我們在人生迷途中,也能窺見些許光亮。 |
|
來自: 昵稱63703230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