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學習五運六氣的目的是明乎天地之道,但是終極目標就是能夠清楚這些規(guī)律和我們?nèi)梭w自身的聯(lián)系。 前兩篇文章都有提到六氣的位置以及與人體對應(yīng)的臟腑經(jīng)絡(luò),在【五運六氣】陰陽與萬物的奧秘這一篇解釋道:少陽相火,少陽為標,火為本,標本之中見厥陰。而在【五運六氣】天人相應(yīng)這一篇也有提到:少陰為標,標為陰,而熱氣為本,本為熱,所以少陰標本的特點就是標陰而本熱。 那么標本和人體的對應(yīng)如何呢? 回到人體之上,五臟六腑為本,而十二經(jīng)絡(luò)為標,而經(jīng)絡(luò)和臟腑之間所絡(luò)的就是中氣。所以五臟六腑為本,居里。十二經(jīng)脈為標,居表。而中氣居于表里之間。 在《靈樞》之中有對經(jīng)絡(luò)的介紹,你會發(fā)現(xiàn),所有人體的經(jīng)絡(luò)臟腑是與天地之氣相對應(yīng)的。 例如:足少陽屬膽經(jīng),絡(luò)肝。膽為本,屬相火。其經(jīng)為標,稱少陽。厥陰為中之見,為膽經(jīng)所絡(luò),即為少陽之標所絡(luò)。而無論是膽腑,還是膽經(jīng),標本皆從本,為火。 帝曰∶善。愿聞地理之應(yīng)六節(jié)氣位何如? 岐伯曰∶顯明之右,君火之位也;君火之右,退行一步,相火治之;復行一步,土氣治之;復行一步,金氣治之;復行一步,水氣治之;復行一步,木氣治之;復行一步,君火治之。 我們前邊提到的是天之陰陽,而到這里,就轉(zhuǎn)到了地之陰陽。 天之陰陽主歲,地之陰陽主時,而地之陰陽與天之六節(jié)(即天之陰陽)相應(yīng)。天在上而右旋,地在下而左旋。這里的上下其實就是相當于我們今天所說的內(nèi)外,地球是一個球體,位于內(nèi)。外太空包圍地球,位于外。 古人云,天圓地方,而實際上這里的方就是指四個方位,即東南西北,將四大方位劃分為六步,交互更替,以治時令,與天之六節(jié)相應(yīng)。雖然陰陽本位一體,但是由于空間分布不同,所以導致運轉(zhuǎn)方向不同,所以就有了天之三陰三陽(即天之六節(jié))與地之三陰三陽(即地之六步)。 顯明:就是東方,也就是太陽初升的地方,位置為卯地。 而顯明之右,即卯地之右,方位屬于東南方向,對應(yīng)的是氣候為春分,為君火之位。也就是時間一過春分,陽氣居于主導地位,在一年的時節(jié)上,主二之氣。 君火之右,退行一步,相火治之。 這就是說,在少陰位置不動的情況下,少陽之位,退行一步,此時的地氣至南方,而相火行令,治夏至之后三之氣,與司天之政相應(yīng)。 復行一步,就是回復到天之六節(jié)的位置。由于少陽退行一步,所以復行一步之后,到了少陰之位,土位主令,即地氣至西南土位行令,治秋分前的四之氣,與司天左間相應(yīng)。 復行一步,就是地氣到了西北方陽明之位,金位行令,治秋分后五之氣,與在泉右間相應(yīng)。 復行一步,地氣到達北方太陽之位,水位行令,治冬至前后六之氣,與天之六節(jié)的在泉之氣相應(yīng)。 復行一步,地氣運轉(zhuǎn)到東北方厥陰之位,木位行令,治春分前初之氣,與天之六節(jié)的在泉左間氣相應(yīng)。 復行一步,地氣又回到東南君火之位,治春分后二之氣,與司天右間氣相應(yīng)。 再談主客氣 那么說完天之六節(jié),與地之六步,我們再來理解一下主客氣,就很清楚了。 天地本位一氣太極,化而為陰陽二氣,而后化生為五運六氣。五運應(yīng)天,六氣應(yīng)地。而六氣又分為天之六節(jié)與地之六步。天之六節(jié)主歲,而地之六步主時。 我們地球本身的運轉(zhuǎn)周而復始,所以地球上的時令也是隨著地球運轉(zhuǎn)到固定的位置如期而至,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六氣主氣,每年不變。 那么我們在以地球為坐標的時候,天之六氣右旋變化,每氣主一年之歲,稱之為六氣客氣。 六氣主氣即為地之六步,而六氣客氣為天之六節(jié)。所以客氣變化,就會對地球產(chǎn)生影響,因此我們在研究六氣的時候,更多會關(guān)注客氣的變化。 如果再說的明白一點,陰陽是如何化生六氣的? 就是太陰太陽,少陰少陽,而后有了兩陰交盡——厥陰,兩陽合明——陽明。 在天為化,在地成形。所以六氣之中,太陽在天寒化,在地為寒水。少陽在天為暑化,在地為相火。太陰在天為濕化,在地為濕土。厥陰在天為風化,在地為風木。陽明在天為燥化,在地為燥金。 所以地之六氣交于四時,在春屬木,為風化;夏初屬君火,為熱化;盛夏屬相火,為暑化;長夏屬土,為雨化;在秋屬金,為清化;在冬屬水,為寒化。 而天之六氣,旋轉(zhuǎn)于外,不時交合于內(nèi),不當其位,則生變也,因變而生不測。所以六氣之位正的表現(xiàn)就是后邊提到的德化政令;而其邪則表現(xiàn)為災(zāi)變眚傷。 承與亢 接下來,岐伯還提出了氣之承制。 相火之下,水氣承之;水位之下,土氣承之;土位之下,風氣承之;風位之下,金氣承之;金位之下,火氣承之;君火之下,陰精承之。 帝曰∶何也? 岐伯曰∶亢則害,承乃制,制則生化。外列盛衰,害則敗亂,生化大病。 萬物之生化,無非承制二字。若無承制,事物的發(fā)展就會到達巔峰,從而生亢,亢極則為害。如果有克制,就會在恰當?shù)臅r間轉(zhuǎn)化,則萬物便可化生。 那么這六氣的承制,岐伯是怎么說的呢? 相火之下,水氣承之。 看一下,少陽相火位于上方,而下方就是太陽寒水,你看一下小滿和小雪對應(yīng)的兩條分割線,連到一起就是這一個意思。 太陽寒水到了大寒時,與大暑所在的的那條分割線又是對應(yīng)的。大暑恰恰是太陰濕土主令的開始,少陽相火主令的終結(jié)。而大寒則是太陽寒水主令的終結(jié),厥陰風木主令的開始。 所以就有了水位之下,土氣承之;土位之下,風氣承之。 這樣,就可以理解為何是風位之下,金氣承之;金位之下,火氣承之;君火之下,陰精承之了。 什么是承,就是制衡而后生化。如果相火無水承制,則金受火鑠,生水的源頭就沒有了。 同樣的道理,無土制水,那么水泛濫以滅火,生土的源頭就沒有了。所以這里的承制,實際上就是五行生克。而生克達到平衡,才是最佳的狀態(tài)。如果太過,或者不及,都會對我們造成影響。 同時,天之六節(jié),各主其歲,各有盛衰,所以主歲與主時之氣相交,如果不當其為,危害更甚。主歲之氣太過,這個氣就會亢盛,侮其不勝。如果不及,就會導致被所勝之氣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