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造化萬物、鬼斧神工,自然界的石頭可謂如恒河沙數(shù)不能計量,但為什么古往今來王公貴胄、文人雅士卻獨獨珍愛太湖石?不論是皇家園林還是私人園林,擁有一座好的太湖石,無形中都會增添主人顏面的光鮮。時至今日,不少富貴人家或雅致庭院還會搜羅太湖石以做收藏和造園之用。太湖石之所以受到如此青睞,不能不說這是中國人骨子里“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理念的一種表現(xiàn)。
▎宋徽宗 趙佶 御筆 太湖石不僅僅局限在蘇州太湖區(qū)域,但卻以蘇州太湖出產(chǎn)的石頭為上品,而其中更以“水石”為最佳。太湖石本是沉積在太湖之中的石灰?guī)r石,經(jīng)受億萬年湖水不斷的沖擊,形成了千奇百怪的模樣。白居易在《太湖石記》中曾有描述:“有盤拗秀出如靈丘鮮云者,有端儼挺立如真官神人者,有縝潤削成如珪瓚者,有廉棱銳劌如劍戟者。又有如虬如鳳,若跧若動,將翔將踴,如鬼如獸,若行若驟,將攫將斗者?!笨梢哉f這姿態(tài)百千的造型,都是大自然的神來之筆。而正是這種神來之筆,讓普通的石頭吸收了自然的精華,充滿了靈性;再加上人們出于對自然的敬畏,太湖石無疑成為園子里的靈魂中樞;而千奇百怪的造型,也迎合了中國傳統(tǒng)藝術(shù)寫意的精神,在朦朦朧朧形似的同時更追求神似的可貴,這其中的神髓就是大自然的無心之作。因此,古代的文人雅士,歸納出了賞石四法——瘦、漏、透、皺。
▎皇家園林太湖石
▎頤和園 壽星石
▎瞻園 太湖石 瘦,整體觀型 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賦》中有“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同樣可以用于太湖石——增之一分則臃腫、減之一分則羸弱。那么太湖石“瘦”的標(biāo)準(zhǔn)是什么呢?中國傳統(tǒng)意義上美學(xué),沒有嚴(yán)格的數(shù)據(jù)劃分,全靠意會,講究的是一種自然和諧與感官舒適。太湖石的“瘦”同樣如此。形如美人,則要婀娜多姿;狀若勇士,則要孔武有力;似山川,則需氣勢磅礴或逶迤秀美;如百獸,則追求體形或動作的相類……說到底,就是太湖石像什么,則要有什么樣的神態(tài)。
▎留園 冠云峰 漏,局部特征 由于常年湖水的沖蝕,石頭表面會自然形成“渦、溝、環(huán)、洞”,如此一來增加了石頭的肌理感,如同繪畫一般,寥寥數(shù)筆增添其中的意境和趣味。
▎豫園 玉玲瓏 透,內(nèi)部構(gòu)造 古人追求“天人合一”,這種大自然造化之功的太湖石自然也離不開天人合一的精神。太湖石的透,就猶如人的七竅通一樣,如此“氣”方能在內(nèi)部毫無凝滯的運行。據(jù)說,驗證是否上品的太湖石,只要在其中一個渦洞中澆水,會自然從其它渦洞中流出。這樣一來,一塊石頭就可以接收、貫穿天地的靈氣,自然也就活了起來。
▎圓明園 青蓮朵 皺,天然神韻
這是大自然鬼斧神工所留下的“雕琢”痕跡,也是人們寄情太湖石的精神依附。沒有強大的內(nèi)心支撐,如何能在億萬年間的千鑿萬擊中修成正果,早就已經(jīng)化為齏粉隨波逐流了。太湖石這種象征精神正暗合了傳統(tǒng)文化中“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的理念。除此之外,從審美角度來看,皺的表現(xiàn),增加太湖石的觀賞性,也豐富了石頭擬人化、擬物化的寓意特征。
▎曲院風(fēng)荷 縐云峰 不得不說的是,為了迎合達官貴人賞玩,在古代打撈太湖石也是一件極費人工和危險的事情。太湖石的打撈和現(xiàn)在沉船打撈的原理差不多。先有采石者潛入水中,探明石頭位置,綁上鐵索后用船進行打撈。一塊太湖石小的幾百斤、大的幾頓甚至幾十噸,因此打撈工程可以說是非常的繁復(fù)和危險,稍有不慎就是船毀人亡。即使有著種種困難,但是面對龐大的市場需求和高昂的價格,還是有不少人涉險從事這一行當(dāng)。唐朝詩人吳融在他所寫的《太湖石歌》里,就科學(xué)生動地闡述了太湖石的成因和水中開采的方法:“洞庭山下湖波碧,波中萬古生幽石。鐵索千尋取得來,奇形怪狀誰得識”。
▎北海公園 太湖石
▎蘇州十中 瑞云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