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有人走的路》系列一共有三本,在心理學的領(lǐng)域,可以將學術(shù)性的知識和實操性的科普如此好地結(jié)合在一起的,它絕對是典范。今天分享的,是第三本《與心靈對話》的讀書筆記,談談痛苦在生命中的作用。 如作者所說,如果這本書能對你有所幫助的話,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它能夠幫助你避免簡單化的思考,放棄以偏概全的沖動,不要去尋找公式和簡單的答案。人生錯綜復雜,我們應該為生活的神奇和豐富而欣喜,而不應為人生的變化而沮喪。生活是什么?生活是在你已經(jīng)規(guī)劃好的事情之外所發(fā)生的一切。所以,我們應該對變化充滿感激。 當兒女抱怨沒有得到很好的照顧時,我們總會辯解:“怎么沒有照顧好你,缺你吃了,還是缺你穿了!”似乎從來都沒有意識到兒女還有自己的心靈。每個人都說深愛自己的兒女,但未必人人都懂得愛。 逃避問題和痛苦的傾向,是人類心理疾病的根源。你不能解決問題,你就會成為問題。 心理醫(yī)生都知道,很多外表已經(jīng)成年的人,內(nèi)心卻還是個情緒化的孩子,他們裹著成人的衣服,但心靈仍停留在童年。這些人拒絕成熟,只能在人生的旅途上徘徊不前。之所以有這樣的結(jié)論,并不是因為找我們治療的人不及一般人成熟。正相反,那些渴望成長而來做心理治療的人,恰恰是想擺脫幼稚和孩子氣的人,他們只不過一時還沒有找到出路而已。 人們就是不愿意談論真正的成熟,因為它太痛苦了。成熟不在于你是否西裝革履、談吐文雅,而在于你是否能面對問題和痛苦而不回避。 孩子長大后,他們要離開父母開始自己的人生,這時父母會覺得很痛苦。朝夕相處了十幾年,孩子突然離開,父母會感到寂寞、失落和難過。但我們必須承受這些痛苦,不能為了不承受這樣的痛苦,而去阻礙孩子開始自己的人生,這就是“存在性痛苦”。人一生要承受許許多多這樣的痛苦,心靈之痛和肉體之痛一樣劇烈,有時甚至更加難以承受,但我們必須要面對,只有經(jīng)過這些痛苦的歷練,我們才能逐漸走向成熟。然而,如果你因孩子離開家而整日坐立不安,一會兒擔心他出門會出車禍,一會兒擔心他會碰上歹徒,甚至還為沒能照顧他的生活起居而自責,那么,你正在經(jīng)受的就是“神經(jīng)官能性痛苦”。這種痛苦不僅無助于心智的成熟,反而還會妨礙它。 想在人生沙漠中行走得更遠,你就要心甘情愿去面對存在性痛苦,并努力克服它。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先改變你對待痛苦的態(tài)度。這兒有一條捷徑,那就是承認我們遭遇的每一件事,都是有助于我們心智成熟的精心設計。 治療一個人痛苦的最好方法,往往不是設法消除痛苦,而是應該與他一起承受。我們必須學會聆聽和分擔他人的痛苦,這也是意識成長的全部內(nèi)容。隨著意識的成長,我們能更加看清他人的把戲和伎倆,同時也能更深切地體會她們的沉重和悲哀。
責備他人,實際上是在逃避自己的責任和應承受的痛苦。因為面對問題,從內(nèi)心出發(fā),當事人就必須自我反省,這個過程非常痛苦,常常會令人望而卻步。正因如此,許許多多的人才放棄了反躬自省,選擇了責備他人。 選擇責備,還是選擇寬容,在一定意義上,意味著你是選擇心理疾病,還是選擇心理健康。從本質(zhì)上講,寬容是一種非常自私的行為,因為它最大的價值就在于能夠治療自己內(nèi)心的創(chuàng)傷,因此,寬容的第一受益者是寬容者自己,而不是寬容的對象。 我們一定要警惕,責備與憤怒和仇恨一樣,都會給人帶來痛快的感覺。發(fā)泄憤怒能讓人一吐為快,責備他人能讓人舒服,仇恨則讓人過癮。它們就像其他使人快樂的活動一樣,容易讓人上癮——你甚至會迷上它,并養(yǎng)成習慣,無法自拔。 在我說哭泣的時候,我的意思不是叫你一直哭泣。當我說不哭泣的時候,我的意思也不是要你總是保持滑稽。但不幸的是,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相信“肯定”的意思是“永遠肯定”。不要搞錯了,“肯定”和“寬恕”不是一回事?!翱隙ā笔潜苊馀c罪惡正面沖突的一種方式。它是說:“是的,我繼父在我還是小孩子的時候猥褻我,但那只是他人性的弱點,部分是因為他在孩提時被傷害過?!倍鴮捤s要直截了當?shù)孛鎸ψ飷骸K竽憷^父說“你做的事情是錯的,盡管你有自己的原因,但你對我是犯了罪的。我知道得很清楚,但我還是原諒你。” 人們個性不同,卻容易犯同樣的錯誤,他們相信自己知道如何思考與溝通。事實上,多數(shù)人根本不了解自己這樣想和這樣做的真正原因。一旦深入追問,就很容易發(fā)現(xiàn),他們對于真實的思考與溝通知之甚少。 人,生來不同。所以每個人不得不解決的問題之一,就是他們自己的獨特性,他們自己的與眾不同,以及學會在與別人相處時在這方面做出妥協(xié)。正因為不同,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特殊的才能、自己特殊的職業(yè)。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意愿,都有自己選擇的自由,前提是不超越某種生物學的界限,不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圍。 為什么有些人自然地會感恩,而有些人則不會?為什么有些人游走于感恩于恩怨之間?我不知道。我們通常認為,來自于溫暖家庭的孩子,長大后會成為感恩的人,而缺乏愛的家庭中的孩子則很少懂得感恩。問題是,并沒有什么證據(jù)支持這個論斷。 誠然,一個人如何面對困境、好運或厄運,是判斷這個人是否懷有感恩之心的很好依據(jù)。我們可以把某些厄運看成偽裝的恩賜,而不是把好運視作理所當然。我們是常常抱怨天氣的惡劣,還是在欣賞天氣變幻之美?如果我們冬天被困阻在車流中,是坐在那里發(fā)愁,想要毀滅前方的車輛,還是慶幸在暴風雪中,可以躲在一輛車里?我們是否習慣于抱怨工作,還是設法增進自己的技能。 自愛的人不一定自信,自信的人也不一定自愛。有時候,我們甚至要通過不自信來獲得自愛,因為我們只有在不自信時,才會去反思自己,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做到自知之明。相反,如果我們總是信心滿滿,總是自我感覺良好,我們就不可能反躬自省。所以,心智成熟的旅程也是一個不斷檢討,不斷修正的過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