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方的制作很復雜,現(xiàn)在大都由中藥店或中藥廠代為加工。目前上海加工膏方必須由具備一定資質(zhì)的專業(yè)人員按醫(yī)生的要求進行制作。在家中也可自行制作膏方,其制作的方法步驟介紹如下: 1.浸泡 將配好的中藥飲片倒人鍋中,用清水浸沒,浸泡1小時以上或一夜。 鍋最好是用銅鍋、砂鍋,現(xiàn)都用搪瓷燒鍋、不銹鋼鍋。鐵鍋和新的鋁鍋是不宜使用的。 2.煎藥 將浸過的中藥飲片放清液和水,高出藥面1/3,煎煮約半日(4小時左右)后,濾出藥汁。再加入水略高出藥面,煎煮約2小時,濾出藥汁,如此再煎出第二、第三煎藥汁將三次的煎液合并,濾除雜質(zhì),得到清液。 先煎、后下、包煎的中藥飲片必須按照處方規(guī)定操作。 3.濃縮 將最后得到的上清液煎煮濃縮,隨時撤除浮沫,并不斷攪動藥液,防止變焦,煎煮約1小時,成為濃縮液。此時兌人細料藥(如人參等)的煎液,繼續(xù)加熱濃縮至稠膏,即得“清膏”。濃縮時特別要注意調(diào)整火力,不能太旺,否則漸稠厚的藥液就容易溢出,影響藥效。 若要兌人膠類的細料藥,就要延至收膏時,而且這些膠類要先用黃酒浸泡一夜,隔水蒸化兌人濃縮的藥液中。 4.收膏 膏方有素膏、葷膏之分,素膏直接加入煉制好的糖漿即呵,而葷膏則需再加入動物類膠類'如阿膠、鹿角膠、鱉甲膠方成。葷膏制作較難,具體做法如下。 在保持煮沸狀態(tài)下的清膏內(nèi)緩緩倒人溶化的膠類汁液和煉制好的糖漿,并不斷地攪拌'控制好火力,以免溢鍋或粘底燒焦。這時濃縮液逐漸變稠,各種藥料在膏內(nèi)分布也逐漸均勻。即將成膏時,兌人黑芝麻、核桃仁等細料藥,邊加邊攪均勻,攪至藥液頗為黏稠的情況下,用筷子插入取出,若藥液掛在筷上不易滴下,或滴水時,說明收膏已告完成,待冷卻后成膏狀,膏滋藥已經(jīng)形成。 5.盛裝 好的膏方要趁熱裝入容器,如搪瓷鍋、瓷瓶等,并要預先清洗干凈、烘干消幕后再使用,以防日后膏方發(fā)霉變質(zhì)。 裝好膏方后,要在20℃以下的溫度里等膏充分晾涼,不能在尚未晾涼時蓋蓋,容易發(fā)霉。 |
|
來自: 安靜的海洋55 > 《中醫(yī)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