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正陽門至今已有600年歷史
長安街修筑于明永樂四年至十八年(1406年至1420年),與皇城同時建造,是明代興建的北京城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東西平行走向的長安街,與縱貫南北8公里長的御道中軸線,在天安門前正好垂直相交成準確的“十”字形經(jīng)緯坐標中心點。
正陽之門 正陽門坐落在北京城南北中軸線上的天安門廣場南端。自明永樂年間修建以來,歷經(jīng)人間滄桑及風霜雨雪的侵蝕,經(jīng)過歷朝歷代不斷地維修,得以完整保存,尤為珍貴。正陽門之名取“圣主當陽,日至中天,萬國瞻仰”之意。它以莊嚴雄偉的英姿,向人們展示著中華民族的偉大智慧和不屈不撓的寶貴精神。1988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1年對社會公眾開放。 正陽門原名麗正門,是明、清兩朝都城的正南門,因其位于紫禁城和皇城的正前方,亦俗稱“前門”,至今已有600年的歷史。正陽門是一個包括城樓、甕城、箭樓在內的完整的防御體系,是中國古代典型的城防建筑,也是北京城門中唯一保存最為完好的一座城門。正陽門的建筑形式及結構體現(xiàn)了中國傳統(tǒng)宮殿建筑的藝術風格,展示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非凡的創(chuàng)造力。 元大都堪稱13世紀世界上最為雄偉壯觀的城市。麗正門是元大都城的南城垣正門,始建于元世祖至元四年(1267年),位置在現(xiàn)在天安門前長安街南側東西一線上。 明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派大將徐達北伐,攻下元大都,隨后,徐達又負責管理元都,將元大都的北城墻往南縮其2.5千米。廢掉了光熙、肅清二門,其他九門依舊。明永樂元年(1403年),明成祖朱棣決定把都城從南京遷到北平府。明永樂四年(1406年)閏七月朱棣下詔營建宮殿。明永樂十七年(1419年)將元大都南城垣向南移建了800米,麗正門隨之遷到了今天正陽門的位置,仍沿用元大都麗正門舊稱。 明正統(tǒng)元年(1436年)十月,為加強京師的防御能力,繼位不到一年的明英宗朱祁鎮(zhèn),利用前朝父、祖歷代所積資材,開始大規(guī)模修建北京城垣。在京城九門增修甕城、箭樓、城壕、橋閘等軍事防御措施,在元大都土墻內側加筑磚石。明正統(tǒng)四年(1439年)四月,工程結束之后,將麗正門更名為正陽門。 據(jù)《明英宗實錄》記載:正統(tǒng)四年四月丙午,修造京師門樓、城壕、橋閘完。正陽門正樓一,月城中左右樓各一;崇文、宣武、朝陽、阜成、東直、西直、安定、德勝八門各一,月城樓一。各門外立牌樓。城四隅立角樓。又深其濠,兩涯悉凳以磚石。九門舊有木橋,今悉撤之,易以石。兩橋之間各有水閘。濠水自城西北隅,環(huán)城而東,歷九橋九閘,從城東南隅流出大通橋而去。 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為抵御蒙古俺答汗部不時對京師的襲掠,明世宗詔令修筑外城,僅用半年時間?!靶轮熗獬浅?,上命正陽門外名永定,崇文外門名左安,宣武外門名右安,大通橋門名廣渠,彰義街門名廣寧”(《明世宗實錄》)。而此時,正陽門也便成了京師內城的正門了。 明代北京城諸門,經(jīng)過四代皇帝近二百年的改建增筑,規(guī)整壯觀,形制完備,最終形成了“里九外七皇城四”:即內城九門,外城七門,皇城四門,計二十門的格局。而正陽門以帝王之宅中心位置的優(yōu)勢,與崇樓巍峨、雄視八表、籍壯觀瞻的國內陸位,一直名冠京師諸門。 現(xiàn)存的正陽門城樓,是正陽門的主體建筑之一,始建于明永樂十七年(1419年),當時名為“麗正門”,俗稱“門樓”或“城門樓”。直到明正統(tǒng)四年(1439年)增建了甕城與箭樓后,為有別于箭樓,文獻上多稱其為城樓或“大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