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一次急珍經歷 加拿大的醫(yī)療福利很好,特別是滿65周歲的老人,有病住院、檢查治療、藥品伙食、全部免費。這篇是2009年10月分寫的,看了覺得美中不足。 老人105歲的那年秋天,一次急珍。從上午10;10乘上急救車,送到醫(yī)院急診室,等到下午3;30才輪到檢查診斷,再座救護車回到家里,約到4:15分了。這次讓我體會了一次醫(yī)院看急診的艱辛。 老人雖然平時要強,巳是105歲的人了,這把年紀擺在那里,老人的身體,逐年下降,一年不如一年了。此前,老人有二天沒好好吃飯了,看起來精神不太好,弄不清原由,我們心里總是不踏實,放心不下。 加拿大平時看病,先找家庭醫(yī)生,看家庭醫(yī)生要預約,一般是當天不能約到看診。就是在“家庭醫(yī)生”就診,也只是一般的診斷。要進一步檢查,如抽血化驗、照X光、還得轉醫(yī)院和其它部門,不能馬上得到結果。要轉來轉去,老人不能這么去折騰。所以,不如直接送到醫(yī)院看急診,醫(yī)院既設備齊全,又醫(yī)務專業(yè)人員集中,全面檢查一下,就好放心了。 先通知了就近的老人二兒子,幾分鐘就過來了。我正撥打911電話,對方接電話是講英文的女士。我說:“chinese”,(要求講國語或廣東話的人接)。對方講:”no”。(沒有)。老二就接過我的電話,用生硬的英文與對方通話,告訴對方,這里有老人急病,需要救護車。對方聽明白了意思,問了這里的住址。放下了電活,看了一下掛在墻上的時鐘,長短針已指到10;05分。 救護車來的很快,約5分鐘就到了。救護車上下來了醫(yī)生和護士,醫(yī)生又是聽又是量血圧,又是問病情狀況,還要我們將平時吃的藥,全拿出來給護士登記。平時老人不吃藥,只給她吃些鈣片補鈣,有時咳嗽,在超市買“蜜煉川貝枇杷膏”止咳,效果很好。 這天,老人感到胸口氣悶,護士邦她接上了氧氣包。很認真地折騰了一會兒。再用擔架車,這擔架有四根柱腳,柱下面有輪子,平時可當車推,也可折疊起來當手抬擔架,往救護車箱里推時,也就自動折疊起來,成為手抬擔架了。將老人扶上擔架趟在上面,推進救護車里。家屬可以有1-2人跟隨救護車上,約7分鐘就送到了就近的慈恩醫(yī)院,這時上午快到10;30了。 醫(yī)院規(guī)模很大,救護車開到醫(yī)院大門口,車上的醫(yī)護人員將擔架車從汽車上抬下來,有專門通道,三米寬的大門朝北開的,將擔架車推了進去,約1.5米至二米,又進一道門。醫(yī)院出入大門,都是二道門。進門后左邊有可以仃放四-五部擔架推車空間,約二米半寬,五米多長。將老人送到這里停放,也是急珍室門口待珍。這東面有個門通往大堂,是一間急診侯診大廳,有一排八至九座連著的椅子,共有九排,座著男女老少,等著就診。侯診大廳里有多部公用電話。南邊是進急診室雙開大門,里面有很多小間,有的單獨房間一床,有的用布隔成一床一格。北面是進來的大門,并排有二間醫(yī)務員的休息室。西邊沒門有墻隔開,與走廊相通,連接的是南北有一米半寬的長走廊通道,有時急救車拉來的病人多,也暫停放擔架車這走廊里,這也為急救車拉來的病人候診室吧。候診室里,這時已有3部等候的擔架車, 車上躺著的都是七老八拾的病人,都蓋著雙層的白床單。一個看著象奄奄一息的樣子;一個不時咳嗽;一個還在睡夢。看來他們在這里巳等了一些時侯了。 掛號手續(xù),有隋車護士與急珍室內部醫(yī)務人員交接。交接后,有急診室護士來給老人的手腕上邦一個塑料環(huán),又給了一張藍卡和一疊文件,放在擔架車上。我們家人要到大堂,急珍掛號登記處出示醫(yī)療卡,護士會詢問病人性名,出生年月,住址,電話,家庭醫(yī)生等情況,這就辦好了急珍掛號手續(xù)。 我跟隨車同行,看著辦理手續(xù)結束。就在擔架車旁的長長的走廊里待著,在這里等候。走廊里座位不多,站了一會,就在走廊里徒來徒去活動一下無聊的等著。救護車的司機和護士們,也都在走廊里的一傍,有的站著、有的在小登坐著,三三兩兩聊天。 有的オ輪到進去治療室,后面還有救護車送來的,候診室里總是進進出出,總有三四部擔架車仃留在這侯診室里。 老人排在那里,不知什么時候才輪到,現在到了這份上,既來之則安之了,只有耐心地等了。本來覺得這等待的時間很難熬,老人又三翻五次催促要回家。就這樣一個鐘一個鐘地熬過去。到下午一點多時間,有人來接班,替換伴老人。我也已經饑腸轆轆,去醫(yī)院內設的小買部,買了二塊面包,沖了一杯咖啡,算中午飯了。 下午伴老人的人多了,我們正等得也有點不耐煩了,也只是耐心地等待。當護士把老人推進治療室,已經是下午3:40了。 我們跟進治療室,治療室是一個大房間,醫(yī)生護士工作臺占在中間位,兩邊約有七、八個以上鋪位,毎個床位之間用布隔開,見醫(yī)護人員串來過往為病人診治。還有些空位床鋪,沒有細心去清點,可能是醫(yī)務人員不足吧。 這時室內有個病人像被梱的豬,嚎嚎大叫。 護士先為岳母按上抽血的針扎進血管,做好抽血的準備工作。爾后,一個穿著綠色醫(yī)療服的醫(yī)生,是個帥帥的年輕男醫(yī)生,英俊的大夫禮貌細心地詢問了病情,祥細進行檢查,再次詳細詢問了病情,詳細做了記錄。開了照X光的單子,由醫(yī)院護工推到X光室去透視,做完后,再推到治療室原來的床位上。由于接過氧氣包,好像病沒治就已經好轉了。再由原來的醫(yī)生進行診斷,然后確定的告訴我們,老人胸腔有一點積水,凡老人這種現象正常,醫(yī)院病人多,易傳其它病菌,不需住院,回家療養(yǎng)。也沒有開處方。 再擔架車送到救護車上,出了醫(yī)院,直接回到家巳是下午4;30了。整個全過程共花了六個小時,實際醫(yī)生看病的時間還不到二十分鐘。 事后才知道,醫(yī)院看急珍,是有輕重緩急,先后之分。來看急珍的分三類情況。(1),生命垂危、奄奄一息者,交通事故傷者,必需要及時搶救者;(2),重病者;(3),一般病者。 中肯地說,加拿大的全民免費醫(yī)療的體制也是優(yōu)劣并存的。這種制度對所有居民都一視同仁,全民都有保障,不會因為沒錢看病而發(fā)愁。但是,同時也產生了令人難傲的效率低,和濫用醫(yī)療資源的現象。當然,任何制度都不可能盡善盡美,公平和效率往往總是兩難。家庭醫(yī)生看不了的病,要轉到??漆t(yī)生診所。??漆t(yī)生予約時間更長,排期半年或一年的。開個肓腸要約半年;眼睛白內莊開刀,今年7月約到明年6月。 總之,醫(yī)療經費有限,醫(yī)務人員缺,病人就珍難。 黃 學 公 |
|
來自: xghuang163 > 《回憶雜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