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THE ROAD LESS TRAVELED),斯科特.派克 著,于海生譯,吉林文史出版社。
這是一本震驚世界的名著,出版后雖未作任何宣傳,但經(jīng)人們口耳相傳,迅速暢銷。它曾在美國最著名的《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上連續(xù)上榜近20年,創(chuàng)下了出版史上的奇跡。 面對人生的痛苦,我們要從愛出發(fā),把握自律,抵制懶惰,挖掘潛意識,成就人神合一的智慧。 1、序言 人們只是思考別人忌諱的問題,但不敢說出來,也沒有聽從它的召喚。 預(yù)言家并不是能看清未來,而是能夠閱讀當代各種信號和特征。 2、自律 自律是解決人生問題和痛苦的途徑,它有四大原則:推遲滿足感、承擔責任、尊重事實、保持平衡。 問題和痛苦:人生苦難重重,只要真正理解并接受這一點,那么我們就再也不會對人生的苦難耿耿于懷。人生是一個面對問題并解決問題的過程。規(guī)避問題和逃避痛苦的趨向,使人類心理疾病的根源。 推遲滿足感:不貪圖暫時的安逸,重新設(shè)置人生快樂與痛苦的次序。首先,面對問題并感受痛苦;然后,解決問題并享受更大的快樂。這是唯一可行的生活方式。 父母的過錯:父母要以身作則對孩子照顧,讓他們找到自尊自愛,他們就能學會自律意識,然后養(yǎng)成推遲滿足感的習慣。 解決問題的時機:一般人缺乏耐心去解決自己遇到的問題,他們渴望問題馬上解決,只能求助別人。另一種傾向是希望問題自行消失,然而問題不會自動消失,他們是妨礙心靈成長的障礙。 承擔責任:不能趨利避害或逃避責任,要勇于解決問題。 神經(jīng)官能癥與人格失調(diào):都是責任感出現(xiàn)問題所致,但表現(xiàn)相反。神經(jīng)官能癥患者為自己強加責任,人格失調(diào)患者不愿承擔責任。前者易把錯誤歸在自己,讓自己痛苦;而后者卻把錯誤歸于旁人,讓別人痛苦。人生要正確評估自己的角色,判定該為何人、何事負責。 逃避自由:為遠離責任帶來的痛苦,人們甘愿放棄權(quán)力,實則是逃避自由。 尊重事實:我們對現(xiàn)實的觀念像一張地圖,憑借這張地圖,我們同人生的地形、地貌不斷協(xié)調(diào)和談判。地圖準確無誤,我們就能確定自己的位置,知道要到什么地方,怎樣到達那里;地圖漏洞百出,我們就會迷失方向。繪制地圖需要不斷修訂。 移情:過時的地圖。堅守過時的觀念,對現(xiàn)實漠然置之,使構(gòu)成心理疾病的根源。 迎接挑戰(zhàn):我們通過自身與外界的接觸來認識世界,不僅要觀察世界本身,也要對觀察世界的主體(我們自身)進行反省。心理學家和治療者都要認清自身的移情現(xiàn)象和心理沖突。 隱瞞真相:不論白色謊言還是黑色謊言都很嚴重。在不能說出全部真相時,要評估對方的需要,要以愛為出發(fā)點,讓對方心靈得到成長。我們要以開放的心態(tài)、積極的努力,不斷修訂人生地圖,使心靈獲得成長。敢于面對事實的人,能夠心胸坦蕩的生活在天地間,也可借此擺脫良心的折磨和恐懼的威脅。 保持平衡:自律本身需要富有彈性的約束機制。要有靈活的情緒反饋系統(tǒng)。要能夠在彼此沖突的需要、目標、責任之間,取得微妙的平衡,要求我們利用機遇,不斷自我調(diào)整。為了平衡,有時候需要放棄,雖然會有暫時的痛苦。 抑郁的價值:因放棄而抑郁時自然健康的現(xiàn)象。抑郁是一種顯著的信號——想適應(yīng)新的狀況。潛意識已經(jīng)開始了放棄與成長。 放棄與新生:人類只有適當放棄自我,才能領(lǐng)略到人生的喜悅。生命的意義在于“死亡”。為了減少痛苦,需要兼容并包。既要肯定自我,以保持穩(wěn)定,又要放棄自我,以騰出空間,接納新的想法和關(guān)鍵,實現(xiàn)自我平衡。認識事物時,需要昔日的經(jīng)驗、當前的需求和未來的期待。生與死,好比是一枚硬幣的兩面。要建立更新的觀念與理論,舊有的觀念和理論就必須死去。人生要學習生存和死亡。一個人是否偉大,視其承受痛苦的能力而定。為了放棄,首先必須擁有某種事物。不可能放棄從來沒有的事物。首先要確立自我,才能夠放棄自我。必須長期實踐,才能成長。相信目標,但不愿為此經(jīng)受痛苦,而通過表面化的模仿,只能停留在優(yōu)質(zhì)的精神成長階段。 3、愛 愛是自律的原動力,它是為了促進自我和他人心智成熟,而具有的一種自我完善的意愿。愛與不愛的區(qū)別之一,在于意識思維和潛意識思維的目標是否一致,不一致就不是真正的愛。愛不僅要有意愿,更要有躬身實踐。 墜入情網(wǎng):男女戀愛通常與性有關(guān),而且不會長久,它是情感和心靈的退化現(xiàn)象。與心愛的人結(jié)合在一起,跟童年時與父母相伴的記憶彼此呼應(yīng),放佛體驗到幼年時無所不能的快感,感覺愛無比強大。這種感覺就和一個兩歲大的幼兒,自認為能稱霸世界一樣可笑。它是人類基因?qū)τ谌祟惱硇缘恼?,使我們甘心情愿的落入婚姻陷阱。嬰兒從小到大?#8220;自我界限”,開始以為自己與世界是一體,后來才慢慢分辨自我和外部世界的界限。 浪漫愛情的神話:它是可怕的謊言。初戀時愛的感覺不是永恒的愛。如果陶醉于神話的虛假氛圍中,成為愛情的奴隸,到頭來發(fā)現(xiàn)是自欺欺人?;橐錾钪?,兩個人應(yīng)該都是獨立個體,能夠面對對方的問題,找到問題的癥結(jié)。 自我界限:真正的愛,使自我完善的特殊體驗,跟自我界限有關(guān)。對于某種事物長期的愛,使我們生活在精神關(guān)注的境界里,自我界限開始延伸。延伸到一定程度就會歸于消失,而我們的心智就會成熟,愛不斷釋放。 依賴性:消極性依賴人格失調(diào)患者。它不是真正的愛,沒有自由的成分,因為需要而不是愛,財界和在一起。真正的愛是自由的選擇。真正先改的人,不一定非要生活在一起,充其量只是選擇一起生活罷了。 精神貫注:愛的目標是促進心智成熟,可以帶來滋養(yǎng)和精神貫注。 自我犧牲:不合理的給與或者自我犧牲都不是愛。愛要把讓對方和自己的心智成熟作為目標。受虐待狂的自我犧牲是一廂情愿。 愛,不是感覺:愛是實際行動,需要真正的付出。 關(guān)注的藝術(shù):關(guān)注是愛最重要的體現(xiàn)形式,關(guān)注對方,幫助對方成長。體現(xiàn)關(guān)注,需要傾聽。兩種傾聽模式,接受者的傾聽模式,給予者的傾聽模式。在聽與不聽之間找到平衡點,滿足對方需求。傾聽著把個人想法暫時放在一邊,盡可能體會說話者的感受。說話者和傾聽著都感受到愛的力量,進而都能實現(xiàn)自我完善。愛是一種工作,非愛的本質(zhì)就是懶惰。 死亡的風險:愛需要行動,也需要勇氣,它意味著自我完善,進入陌生領(lǐng)域,塑造出不同的、嶄新的自我。我們應(yīng)當坦然接受死亡,把它當成永恒的伴侶,想象她始終與我們并肩而行。人生短暫,愛德實踐有限,應(yīng)該好好珍惜和把握。不敢正視死亡,就無法獲得人生的真諦,無法理解什么是愛,什么是生活。萬物永遠在變化中,死亡是一種正常現(xiàn)象。 獨立的風險:人生就是一種冒險,投入的愛越多,經(jīng)受的風險也就越大。心智的成熟需要獨立和自尊自愛。 承諾的風險:做出承諾,實真愛德基石之一,可以給人帶來安全感。需要勇氣和智慧實現(xiàn)承諾和自我改變。 沖突的風險:以謙虛的態(tài)度形式權(quán)利。沖突或批評,是人際關(guān)系中特殊的控制權(quán),恰當?shù)倪\用,可以改進人際關(guān)系。行使愛的權(quán)利,需要冒風險,不能自私和傲慢。 愛的自律:自律是將愛轉(zhuǎn)化為實際行動的過程。把愛和自律結(jié)合起來,才能擁有幸福的人生,才能體驗到快樂的極致。 愛與獨立:幫助他人成長,也可以滋養(yǎng)自我。愛者與被愛者都不是對方的附屬品,愛的對象是獨立的個體,要尊重對方的獨立和成長。自戀患者常無視別人的獨立和自由,他們沒有感同身受的能力。 愛與心理治療:心理醫(yī)生要始終如一地誠實對待病人。外行者,即使沒有接受過嚴格訓練,也能夠進行心理治療。 愛的神秘性:關(guān)于愛有許多難以了結(jié)的方面,單純從社會生物學角度出發(fā),不能解答這些問題。缺乏愛是導致心理疾病的主要原因,愛則是推動心理治療的重要元素。 4、成長與宗教 宗教與世界觀:不能把宗教過于簡單化,我們對人生的認識以及我們的生命信念都是宗教的范疇。人們的世界觀各不相同,甚至想去甚遠。一個人的世界觀只有局部屬于一時思維層面,多數(shù)病人無法體驗到自己的潛意識思維,以及對世界真正的看法和整體的觀念。我們的宗教和世界觀,常常取決于童年經(jīng)歷的影響,這就構(gòu)成宗教與現(xiàn)實的對立,也就是小宇宙和大宇宙的對立。心智的成熟就是從小宇宙進入到大宇宙的歷程。 科學的宗教:科學是一種以懷疑為基礎(chǔ)的宗教,它具備若干重要信條。擁有科學思維的人遠比單純盲目的信仰、迷信和教條更有利于進步。但到目前為止,科學也只是踏出了實現(xiàn)心靈進化的第一步。 凱西的故事:從小受到母親拿和教會等不合理權(quán)威的恐嚇,沒能建立自己的價值觀,不敢自行做出決定。宗教本身是一種神經(jīng)官能癥——一種禁錮心靈的非理性觀念。 瑪西婭的故事:把神靈奉為一切,患有憂郁癥,悶悶不樂。 特德的故事:父母和哥哥不正確的教育方式使得他失去了對生活的熱情和信心。 嬰兒與洗澡水:信仰宗教并不一定對或錯,但我們需要拋棄教條主義??茖W家容易把嬰兒和洗澡水一道潑掉的原因,在于科學本身就是一種宗教。對待科學本身也應(yīng)該保持懷疑的態(tài)度。不管堅持認為宗教大有好處,還是把宗教一律視為知名的魔鬼,都會造成程度不同的問題。以保持中立或以客觀為幌子,對病人的宗教問題一概回避,同樣無助于問題的解決。 5、神奇的力量 健康的奇跡:人類本來記憶被細菌吞噬,被癌細胞奪去生命,身體也很容易被脂肪、血液凝塊堵塞,或者被鹽酸溶液腐蝕,我們隨時都會生病并迅速死亡。但是,我們多數(shù)人很少生病,死亡也不是很容易的。 潛意識的奇跡:意識只占5%,而潛意識占95%,潛意識有著極為豐富的內(nèi)涵。夢和雜念都是潛意識,他們可以幫助我們解決問題。教育不是把新東西塞進大腦,而是從潛意識中掉出來。 好運的奇跡:心靈感應(yīng)和神奇的力量會幫助我們度過難關(guān)。 進化的奇跡:心靈進化和生物進化一樣都是奇跡,因為他們克服了熱力學第二定律,不是趨向無序,相反走向了更高級的有序。愛是克服懶惰和自然阻力的力量。 熵與原罪:懶惰是阻礙心智成熟的最大障礙。如果無法克服懶惰,不論其他條件如何完善,我們都無法取得成功。懶惰是愛的對立面,是人生可怕而消極的力量。 邪惡的本質(zhì):邪惡真實存在,世界上的確有一些人或組織,他們仇視一切善良的行為。他們這樣做,不是出于有意識的信念,而在于其意識思維極度物質(zhì)而盲目,對自己的邪惡并不自知。邪惡是為所欲為、橫行霸道式的懶惰。到目前為止,人類進化中邪惡還是不可避免的,有的人能夠控制自身的懶惰,有的人則無能為力。 意識的進化:我們獲得一項真理,得到一種啟示,不過十重新認識潛意識就已熟知的事情。獲得新的真理和歧視,其實是意識和潛意識達成一致,具有共同的認識和了解。意識獲得成長與進步,意味著它開始認同潛意識熟知的一切,此時意識與潛意識逐漸融合。潛意識就是我們的上帝。生命就像植物,依賴地下的根系攻擊養(yǎng)分。潛意識分為兩種,淺層次、個體化的潛意識,另一種是深層次、屬于全人類的集體潛意識。 力量的本質(zhì):政治的力量和心靈的力量,關(guān)鍵是能夠自主決定,自我完善。 俄瑞斯忒斯的傳說:我們傾向于逃避一切痛苦和折磨,因此對某些消極現(xiàn)象熟視無睹,對殘酷的現(xiàn)實不聞不問,想捍衛(wèi)自己的意識層次,不讓現(xiàn)實信息侵入其中,這是意識的防衛(wèi)機制。當自己的言行與現(xiàn)實相差太遠時,潛意識就會提醒,比如有抑郁或焦慮等癥狀,這些都是正常反映,應(yīng)該得到重視,響應(yīng)內(nèi)心的呼喚。 抗拒潛意識的暗示:心理治療只是一種自律的工具,要看病人自己的自主選擇和使用。懶惰使我們故意對抗?jié)撘庾R中治療疾病的力量。要能夠?qū)W習和掌握發(fā)現(xiàn)潛意識的本領(lǐng),獲得更多不期而遇的好運和收獲。這種潛意識思維是大智慧,它目光犀利、判斷正確,遠勝于意識思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