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通河流域圖
■伊通滿族自治縣馬家屯 依克唐阿的家鄉(xiāng)
■伊通滿族自治縣馬家屯 依克唐阿的家鄉(xiāng)
伊通滿族自治縣東南的馬家屯,距縣城20華里,背山臨河,幽靜安謐。一百多年前,這個不起眼的小村莊,曾經(jīng)因為一位將軍而名噪一時,他就是依克唐阿。
《清史稿.列傳》中記載:“依克唐阿,字堯山,扎拉里氏,滿洲鑲黃旗人,吉林駐防,以馬甲從征江南?!币揽颂瓢⑹乔迥┲膼蹏鴮㈩I(lǐng),曾被授予頭品頂戴,先后官拜黑龍江將軍、鑲黃旗漢軍都統(tǒng)、盛京將軍。
清代的“將軍”一職,是邊疆駐防的最高將領(lǐng)。
■依克唐阿獎賞抗擊倭寇有功的富察氏祥山的功牌
1833年的冬天,依克唐阿降生在伊通河畔的這個小村莊。7歲時,父母雙亡,依克唐阿很小就嘗盡了離合冷暖、人生憂患。他自幼“膽大力壯,善騎射,喜圍獵”,伊通河畔總能見到他習武的身影。
18歲時,依克唐阿告別了養(yǎng)育他的母親河,踏上從軍之路,“以馬甲從征江南”。由于不畏生死、作戰(zhàn)勇猛,屢建戰(zhàn)功的依克唐阿深得上司的器重。咸豐六年,也就是公元1856年,23歲的依克唐阿被提升為驍騎校。
自此以后,依克唐阿不斷得到升遷,從三姓鑲白旗佐領(lǐng),吉林滿洲鑲黃旗佐領(lǐng)、協(xié)領(lǐng),黑龍江副都統(tǒng),呼蘭副都統(tǒng),到琿春首任副都統(tǒng)。官位越來越高,名氣也越來越大。
依克唐阿的軍事生涯,是從鎮(zhèn)壓農(nóng)民起義軍開始的。他早年跟隨僧格林沁親王鎮(zhèn)壓捻軍;到同治初年,駐防吉林時,馬傻子等農(nóng)民起義軍攻打長春、伊通等地,依克唐阿以少襲眾,斬殺義軍首領(lǐng)劉果發(fā),又破昌圖、克劉家店、收復(fù)長春。由此得到了朝廷的贊賞。
盡管依克唐阿以鎮(zhèn)壓農(nóng)民軍起家,但他今后的一番作為,卻真正使他成為了一代“愛國名將”。
■吉林琿春
光緒初年,四處擴張的沙皇俄國,窺伺琿春地方偏僻,占領(lǐng)了黑頂子地區(qū),并大有侵占琿春全境的野心。
面對隱患與危棘,光緒七年,朝廷增設(shè)琿春副都統(tǒng),“謀勇兼優(yōu)”的依克唐阿被任命為首任副都統(tǒng),并鎮(zhèn)守前線,震懾沙俄。忠于職守的依克唐阿制定了內(nèi)治外防的策略,他招民實邊,墾荒興農(nóng),增駐重兵,加強防務(wù)。
一百多年過去了,在琿春市的炮臺村,還留有依克唐阿主持修建的炮臺遺跡。
在依克唐阿的據(jù)理力爭下,最終,俄國同意將其侵占的黑頂子地區(qū)歸還中國,雙方還簽訂了《中俄重勘琿春東界約記》,及其他6個勘界議定書,重新設(shè)立了琿春河至圖們江江口五百里的界標。
■琿春東炮臺
■土字牌原址
■土字牌現(xiàn)址
哈爾巴嶺是長白山支脈牡丹嶺,伸向東北的一條余脈,橫亙于敦化市與安圖縣之間。
1978年,當?shù)氐囊晃恢袑W教師,在哈爾巴嶺的密林深處,無意間發(fā)現(xiàn)了一塊布滿槍眼的石碑。經(jīng)過相關(guān)部門的調(diào)查研究,這塊石碑竟然是當年清朝靖邊軍隊為依克唐阿所立的功德碑。
1998年,當?shù)卣畬⑦@塊石碑重新立起,供人瞻仰。也正是因為石碑的存在,這座小山有了一個響亮的名字——將軍山。
■哈爾巴嶺
■靖邊軍隊為依克唐阿所立的功德碑
1894年,甲午戰(zhàn)爭爆發(fā)。時任黑龍江將軍的依克唐阿,奉命進駐鴨綠江畔的九連城,防止日軍北進。在摩天嶺阻擊戰(zhàn)中,依克唐阿沉著應(yīng)戰(zhàn),率部痛擊敵人,打消了日軍妄圖由東路入侵奉天的圖謀。
此后,裝備不齊、孤軍奮戰(zhàn)的依克唐阿因?qū)覍覒?zhàn)敗,被革職留營,以圖后效。
隨即,海城淪陷,遼西危機,依克唐阿戴罪出兵。他召集眾將,割破手臂,滴血和酒,一飲而盡,誓死抗敵。依軍以千人戰(zhàn)日軍數(shù)千,在日軍大炮的轟擊下,前赴后繼,壯烈英勇。最終,海城解圍。
甲午戰(zhàn)爭結(jié)束后的第二年,依克唐阿被任命為盛京將軍。
在任期間,依克唐阿提出 “民為國本,救民為先”的施政方針,主張“利國首在富強,富強以采礦為急務(wù)”,號召軍民辦團練、筑炮臺、制槍炮、開礦山、修鐵路、印鈔票、設(shè)銀行、墾荒曬鹽,干出了一番轟轟烈烈的大事。
然而,甲午戰(zhàn)爭的失敗,卻像噩夢一樣困擾著依克唐阿。
1899年的春天,滿心一雪前恥、富強國家的依克唐阿,在盛京(沈陽)病逝,終年66歲。光緒皇帝賜予其“誠勇”謚號,批準修建祠堂。
■依克唐阿的衣冠冢
■依克唐阿的廟遺址
■依克唐阿的廟遺址殘片
如今的馬家屯,還有村民們?yōu)橐揽颂瓢⒃O(shè)立的衣冠冢。
伊通滿族博物館珍藏的依克唐阿家譜,是伊通縣發(fā)掘滿族文化遺產(chǎn)辦公室,在1986年10月,從一名張姓村民那里征集而來的。經(jīng)過仔細地調(diào)查核實,研究人員確認了這份家譜的真實性。
■依克唐阿的家譜
根據(jù)這份家譜,研究人員開始多方尋找依克唐阿的后人。
依克唐阿的兒子名為富隆阿,由于沒有子嗣,富隆阿過繼了張恩貴,張恩貴的夫人名為牛淑烈,是吉林富商牛子厚的長女。不過,夫妻二人也無子嗣,就過繼了張連山。經(jīng)過多方努力,研究人員找到了張連山的三女兒張瑾茹,她是長春市第八中學的一名退休英語教師。不過可惜的是,由于年代久遠,她對依克唐阿的事情已經(jīng)知之甚少。
■依克唐阿曾孫張連山與新婚妻子在依克唐阿舊宅前的合影
■依克唐阿的后人張瑾茹
張瑾茹說,有機會她一定會帶著子孫們,到依克唐阿的故鄉(xiāng)去看看,看看祖先生活過的地方,看看那座伊通河畔的小村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