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塆分大塆和細塆兩部分,在我出生之前就這樣,如今依然還保持著這樣的格局。大約十歲之前,我家的房子還沒有從大塆搬出來。大塆的靠山叫背后山,呈南北走向。 大約在五六十年代開山造田的運動中經(jīng)歷了好多次的改造,背后山只剩下一脈低丘了——它的山脊也只比它腳下那幾排瓦屋的屋脊高出四五尺。山脊上有一條小徑,是當年劉家窯上塆去往鐵路坳或者朱店街的捷徑。小徑的兩面是大集體留給大塆各家各戶的自留地,西面種菜,東面種竹子和一些雜木。各家各戶的園子,壘土為埂,埂上種芭茅當籬笆。 秋去冬來,雜木葉落,芭茅割盡,背后山的東坡成了天然曬場。收紅苕的季節(jié),曬苕果兒;做腌菜的時候,曬洗凈的芥菜和雪里蕻;拔蘿卜的日子,曬蘿卜干;臘月中下旬離年越來越近,就開始曬豆糕、曬花果兒、曬腌魚、曬線雞、曬臘肉了。其中,曬豆糕的過程我還記得真真切切。 豆糕分鍋豆糕和洋豆糕兩種:鍋豆糕用早稻米兌小麥為原料,磨漿后直接用大鐵鍋燙,出鍋后的鍋豆糕白里夾著麥麩色,水分少而韌性足;洋豆糕以晚稻米為原料,磨漿后用一個鐵皮托盤蒸熟,出鍋后的洋豆糕,潔白如玉,嫩如凝脂。熱氣騰騰的豆糕攤開晾一會兒稍稍冷卻后,立即卷成卷兒切絲,第二天直接搬到太陽底下曬。 饞一下沒有口福的現(xiàn)如今的小年輕:我們做孩子的年代,每到燙豆糕的日子總喜歡跟著大人一起熬夜,因為我們知道剛出鍋的豆糕,總有一兩張不完整的,這樣的豆糕不必留到后來冷卻切絲,直接包了咸菜蘿卜絲,或者蘸糖吃,那都是我們兒時吃過的最美味的夜宵了。 曬豆糕的主要工具是曬篬(qiāng),比簸栲(kǎo)還大而且重。十歲以前我還沒有曬篬高,從我家后門把曬篬背到后山上我家的芭茅園里,我做不到;但是我姐有辦法,她把曬篬當做一個大輪子,順坡滾上山去,割去莖稈的芭茅只剩下蔸子,把曬篬架到上面去,不平的地方再墊上幾塊槨磚,就穩(wěn)穩(wěn)當當可以攤曬豆糕了。一個個曬篬擱置好了,大人把裝在籮筐里的豆糕挑上來,分別倒在不同的曬篬,再輕輕扒拉開攤平,讓潮潤潤的豆糕盡可能多地接受到陽光的普照。 此時已經(jīng)放寒假或者接近放寒假了,大人們還有生產(chǎn)勞動的任務(wù)在身,像我一樣的伢們坨子就守著自家的曬篬,照看著豆糕,防止雞或者鳥來偷食,這個活兒有個名稱,叫“招雞”。燙豆糕是迎接新年的活動之一,往往是鄰近的幾戶人家一起做的,曬豆糕的時候也是幾家的曬篬連成一片曬的,所以幾戶人家的伢們坨子也就湊成了堆。我們小時候好像沒有寒假作業(yè),即使有,也沒人拿它當回事;所以,一堆“招雞”的伢們坨子沒有作業(yè)的羈絆,玩起來可歡了。 文氣的玩法是甩撲克,玩最簡單的升級,或者扯十眼半;三四五個伢們坨子擠在一起,一玩就是半天,有時候有鳥雀飛來偷吃豆糕,也沒人看到。文氣的撲克玩累了,就玩武的烈的,爬樹、躲迷蒙、打仗,那是春秋季的游戲,此時大冬天最好玩的就是燒野火! 山坡上土埂子多,找一個夠?qū)拤蚝竦墓∽?,水平地掏一個洞出來,頂上又掏一個口子,架一只舊碗或者陶缽上去,這就是灶和鍋了——“鍋”底下塞干草,“鍋”上面倒點水,可以起火了!因為是就地取材隨手撿來的柴草,有點潮,生火就折騰了半天。等火旺起來又覺得“鍋”里僅有水還不夠,得加點什么才成!這也不是問題,眼下最多的不就是曬篬里的豆糕嗎?撮一小把來,有模有樣地放入“鍋”里,等水開了,就煮熟了!可是沒等到“鍋”里水燒開更沒等到豆糕煮熟,那掏土而成的灶膛卻塌了,那“鍋”帶著豆糕一起翻倒在灶灰里去了! 這邊掏灶架鍋的還沒來得及嘆一口氣,那邊已經(jīng)有人在吃烤豆糕了——原來另一堆伢們坨子因陋就簡,直接找了個最大的芭茅蔸子,添一把草就燒起來了,他們把豆糕串在棍子上在火苗上燎,聞到焦香味兒了,就可以吃了!大概是山上的煙火氣招來了大人的注意,田畈里有人老遠就喊:“背后山上的伢們坨子,不要玩火喂!惹火燒身冇得人救了哈!”嚇得我們趕緊用沙土蓋了火苗,末了還不忘在冒煙的地方撒一泡尿。 天氣好的時候,豆糕一連曬上三天,就崩崩干了,可以裝袋備用,一直吃到第二年秋天還不會壞。豆糕還沒曬干的時候,老家人叫它“活豆糕”,活豆糕加點大蒜和咸肉(臘肉最好)炒著吃,我認為是最有生活氣息的豆糕吃法了。 “憶劉年”是我公眾號新開的一個欄目,將不定期更新,搜羅記憶深處與“劉塆”有著絲絲縷縷關(guān)聯(lián)的微微亮著光芒人或事。 相關(guān)文章鏈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