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厥陰病提綱:(326)“厥陰之為病,消渴,氣上撞心,心中疼熱,饑而不欲食,食則吐蛔,下之利不止”。 2.厥陰病診斷標(biāo)準(zhǔn):(1) 消渴;(2)氣上沖心;(3) 心中痛熱;(4)饑餓但不想吃: (5)三陽之一與太陰合病。(6)寒熱錯雜。 3.常用藥物:半夏、黃連、烏梅、升麻 4.代表方劑:烏梅丸、柴胡桂枝干姜湯、半夏(生姜、甘草)瀉心湯、麻黃升麻湯? 5.經(jīng)方方劑:烏梅丸、柴胡桂枝干姜湯、半夏瀉心湯、生姜瀉心湯、甘草瀉心湯、附子瀉心湯、黃連湯、麻黃升麻湯、干姜黃芩黃連人參湯。 按語:厥陰病是半表半里的陰證,陰證本來不得有熱,但是半表半里邪無出路,常常郁久發(fā)熱,火性炎上,口咽部就會出現(xiàn)口渴的癥狀,類似少陽病的口干。其中大部分是虛熱和局部的熱。厥陰病本身是陰證,虛寒不足容易產(chǎn)生水飲,水飲夾熱上攻,出現(xiàn)氣上撞心、心中疼熱的情況,影響到胃,就會出現(xiàn)饑而不欲食、食則吐蛔。在臨床上很多醫(yī)家把少陽太陰合病歸屬厥陰病,這在胡馮理論體系中是錯誤的,因?yàn)閺牟∥粊砜辞罢呤前氡戆肜镪栕C和在里的陰寒證合病、后者是病位在半表半里的陰證,不過雖然在概念上有區(qū)別,但是在治療措施方面兩者并無很大差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