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是如此重要,要做到卻是極不容易的。誠的基礎(chǔ)是心清,眾生則往往心濁。誠的反面是虛偽,眾生卻皆在欺人和自欺。修誠,等同于修心和修道。 所以在相當(dāng)長的時間內(nèi),王陽明都將“誠意”作為《大學(xué)》的主旨和為學(xué)的頭腦,直到提出“致良知”。這卻不是一種舍棄和替換,而只是一種發(fā)展和深化。當(dāng)王陽明最終將目光鎖定致良知的時候,其實是說良知是誠意的本體,致良知就是抵達(dá)誠意的路。誠意需要心清,致良知則需要省察克治心中的私意,殊途而同歸。 王陽明說致良知是簡易直截的,只需跟隨良知的判斷。誠意同樣是簡易直截的,是否誠于本心,是否誠意待人接物,只是你愿不愿意的事。 如果肯,就是通往至誠、擁有誠力的起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