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襄被蘇軾稱為“本朝第一”,為何宋四家從“蔡蘇黃米”的排名逐漸變?yōu)椤疤K黃米蔡”,再至后來提及宋代書法多以“蘇、黃、米”為主,卻對蔡襄的書法鮮有提及? 在宋四家中,蔡襄的書法最恪守晉唐法度,淡雅優(yōu)美,雄厚遒麗。蔡襄的書法得到歐陽修、蘇軾等人的極高評價,受到上自天子下至百姓的推崇,是書法史上從唐入宋的樞紐人物。 蔡襄幼年跟隨許懷宗處士始學書法,少時年師從周越,年稍長拜在宋綬門下。蔡襄取法甚雜,轉益多師,學書勤勞,最終自成一家。 歐陽修是這樣形容他的:“自蘇子美死后,遂覺筆法中絕。近年君謨獨步當世,然謙讓不肯主盟?!碧K東坡亦有言:“蔡君謨書,天資既高,積學至深,心手相應,變化無窮,遂為本朝第一。”《宋史·列傳》曰:“襄工于手書,為當世第一,仁宗由愛之?!?/span> 由此來看,眾人對他的評價都是相當高的。 經(jīng)過蔡襄的努力,突破宋初“趨時貴書”風氣的籠罩,結束了書法混亂無序的局面,他無疑為“尚意”書家的出現(xiàn)鋪平了道路。蔡襄在承唐啟宋、承法啟意方面的功績是毋庸置疑的。 既然在當時大家對蔡襄評價如此之高,那么為什么后人提及宋代書法多以“蘇、黃、米”為主,對蔡襄的書法鮮有提及,并且對蔡襄的書法研究也不及其他三家呢? 正如陸游所云:“近歲蘇、黃、米芾書盛行,前輩如李西臺、宋宣獻、蔡君謨、蘇才翁兄弟書皆廢?!?/span> 蔡襄所在時期正處于時代交換更替之時,他在傳承上的貢獻是值得肯定的。蔡襄對蘇軾、黃庭堅、米芾等人影響甚大,在晉唐法度與宋人意趣之間搭起了一座橋梁。因此,蔡襄書法在宋代的流行是短暫的,他僅是“尚意”書風的先驅者,是在宋復興前期承上啟下的鋪墊。 蔡襄《扈從帖》,又稱《公謹帖》紙本 23.3X21.3cm 北京故宮博物院釋 文:襄拜:今日扈從逕歸,風寒侵人,偃臥至晡。蒙惠新萌,珍感 珍感!帶胯數(shù)日前見數(shù)條,殊不佳。候有好者,即馳去也。襄上公 謹太尉閣下。 引用曹寶麟的話就是:“蔡襄的歷史地位,只能是一支尚法遺緒的安魂曲,而絕不是一座尚意發(fā)軔的里程碑。宋四家的排列事實上兼顧了書藝和德行兩個方面,所以蔡襄名列殿軍,實在是適得其所得?!?/span> 受禪宗思想的影響,宋代更加注重自我情感的表達,并將其宣泄在書法之中創(chuàng)造出自我性情流露的作品。如蘇軾的《黃州寒食帖》、米芾的“八面出鋒”、黃庭堅的“韻”。
但蔡襄顯然不是一個風格嶄新的書法大師,僅僅只在恪守晉唐法度,個人風格不夠明晰,缺乏創(chuàng)新意識的代表作。 蔡襄篆、隸、飛白、草、真、行各體皆能,可謂是絕無僅有,且不論水平的高下,單就學習付出的努力,也是令人敬佩的。但他貪多耽博,什么書體都學,一個人的精力畢竟有限,所以他很少能正視自己的狀態(tài)而適時作出調(diào)整。
明朝書家豐坊,同樣為全能書家,五體皆能但無一體專精,更無一體寫出其獨特的個性,王世貞批評他:“有書學而無書才?!闭簿傍P批評他:“有書家之學而無書家之韻?!辈皇菦]有道理的。 一個書法家一生對先賢書法經(jīng)典的學習融通,最終要建立自己的個性風格,在書法的藝術表現(xiàn)中要有獨具個性的藝術語言。 蔡襄《入春帖》 蔡襄作為北宋建國之后的書法第一人,能書各種書體,但是卻沒有認識到其中的危機。蔡襄因為什么書體都學,但人的精力有限,很少有時間來修正自己,審視自己。從性格來說,字如其人,蔡襄給人的感覺始終是謙謙君子之風,所以書法始終是有柔弱之風。黃庭堅評價說:“君謨書如蔡琰《胡笳十八拍》,雖清壯頓挫,時有閨房態(tài)度”。米芾也說:“蔡襄書如少年女子,體態(tài)嬌嬈,多飾名花”。蔡襄《山堂詩帖 》 后世對蔡襄的分析認為,他的致命弱點不是早期學了誰家書體,而是由于能力或者時代的限制,讓其在改變的時候不知道變或者是沒有能力變。宋四家中唯有蘇軾對蔡襄多有推崇而少有批判,但這樣也無法阻止后世把蔡襄排在宋四家之末。 蔡襄《陶生帖》 對蔡襄的可觀定位應該是,蔡襄結束了之前百年書法混沌無序的狀態(tài),然而由于自身能力問題,使得他“繼往”有余“開來”無力。 一是在宋初書壇混沌之時,他采取了“尚古”的精神,自覺地踐行“取法乎上”的原則,學習古人各家書風及各種傳統(tǒng)書體,從而糾正時人學書的弊病。 二是他提出追求“取神氣為佳”的理論主張,以建設性意見為宋人書法何去何從進行指導,為以后“尚意”書風指明了方向。 蔡襄《澄心堂紙?zhí)?/span> 然而,我們也應該看到,由于時代以及本身觀念的局限,指望他挺身領導新的潮流,也是不切實際的。 蔡襄在北宋初期風氣不振、意象低迷的書壇中,上承晉唐法度,下啟宋人意趣,以豐姿秀媚、氣韻溫雅的風格,嚴謹遵守規(guī)范格式,有意探索神采開發(fā),自有一番開拓風氣、啟發(fā)風尚的獨特意義,是值得我們客觀認識并審慎判斷的藝術發(fā)展現(xiàn)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