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jīng)》第三章 無為妙用【原文】
第四層面,圣人、賢人的自然本性就是回歸“虛其心”的純樸境界。 首先,從社會的角度使人人都回歸純潔的、圣人賢人的自然本性。老子哲學的出發(fā)點既不講人性善,也不講人性惡,而是說人性本來是純潔素樸的,猶如一張白紙。 如果社會出現(xiàn)尚賢的風氣,人們對此當然不會視而不見,肯定會被挑起追逐欲、占有欲,從而導致天下不太平。所以,老子要讓人們遠離貪欲,當然這并不是要剝奪人們的生存權利,而是要盡可能地“實其腹”、“強其骨”,使老百姓的生活得到溫飽、身體健壯、快樂幸福。 此外,老子所說的要“虛其心、弱其志”,就是使百姓們沒有盜取利祿之心、沒有爭強好勝之志,做人就要做靠譜的人,做事就順應自然規(guī)律、順勢而為,凡事有計劃,事事劃句號,件件有總結。這也是無為而治最好、最接地氣的修煉。 所以這一章與前章相呼應,老子從社會的角度希望使人人都回歸純潔的、圣人賢人的自然本性。 其次,《道德經(jīng)》中的圣人之治,是盡量想方設法滿足人們經(jīng)濟保障和心靈提升方面的需要,而不是刺激人們的欲望。老子本章中所說的“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中的一虛一實、一弱一強正是老子辯證法的兩個方面。 這里的心、這里的志,表示人的意識及心理層面的范疇;這里的腹、這里的骨,表示人的軀體及生理層面的范疇。其實綜合起來,老子講的是身與心相和諧的問題,再引申出來就是一個“有與無”的關系。 有與無是天地之始,萬物之母,也是所有構成萬事萬物的兩個方面。就人體小宇宙來說,心與志,屬于“無”的方面,屬于精神范疇;而腹與骨,則屬于“有”的方面,屬于物質(zhì)范疇。身與心的和諧,即物質(zhì)與精神的高度和諧統(tǒng)一,是社會和諧的基礎。 所以說,和諧社會、和諧企業(yè)、和諧家庭、和諧身心,都要從修身開始。 再次,關于欲望與需要的差別。我們在第一段已經(jīng)初步闡述,無欲并不是不要滿足人的各種需要。這里的“無知”的“知”,與“智”相通。 《道德經(jīng)》中關于“無知”的解釋答案在第十章,老子說:“明白四達,能無知乎?”老子所說的“無知”不是世俗中所說的那種心術不正的小聰明、或那種處心積慮的心機計算之類的旁門小術。相反,老子所說的“無知”是一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博學多才、順道而為、明白四達的大智慧! 這里的“無知”是一種身心和諧的狀態(tài),就像一個健康的小孩一樣,是全然的、一體的境界。就像唱歌一樣,當您真正融入歌曲里,“您”便消失了,您與歌曲成為一體。如果您達不到這種境界,那您的歌就沒有唱好。 無知的境界里沒有分裂、沒有主客體的存在,有的只是一個整體。“無知無欲”就是一種和諧狀態(tài)、純樸狀態(tài),最后產(chǎn)生的就是“虛心實腹、弱志強骨”的修為結果。 歡迎您繼續(xù)關注明天的《道德經(jīng)》連載。 |
|
來自: 心理咨詢診所 > 《道德經(j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