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歲天才班弟弟被父親嚴格管教,情緒常常崩潰,是不是心理出現問題了? 提問者:我弟今年7歲,上天才班。爸爸對他很嚴格的,學習方面他不會就經常罵他罵到哭。尤其早上總聽到他罵我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樣我弟心理有問題了。 吃飯的時候,他不小心把飯倒翻了,我媽問他為什么這么不小心,他就開始哭。然后我再剩一碗飯給他,他又倒回去電飯鍋。然后他跑到沙發(fā)坐在那里,開始瘋狂打自己的臉,一巴掌一巴掌一拳一拳的,一邊打一邊哭。 我都嚇到了。我感覺很不正常。還有他學習做題目的時候,遇到不會的,他也會哭。我媽還說他真好學,認真。我突然感覺不是這樣。感覺是他每次不會爸爸就會罵他,罵到哭。他潛意識里覺得是自己不好自己的錯。還是每次不會都被罵哭,習慣性也哭了。你們覺得這到底是不是正常現象? 上面這個提問,是我昨天在網上看到的,很為這個小天才揪心。 沒有一種批判比自我批判更強烈,也沒有一個法官比我們自己更嚴苛。極端的對自己施以極刑,即便對自己輕判,自我譴責和懲罰也可能伴隨終生,變成無期徒刑。 這個7歲的小弟弟,會不會將來成為另一個蛤蟆先生呢? 蛤蟆先生是一個樂觀開朗的人,他的字典里從來就沒有生氣這個詞。 大約三個月前,蛤蟆先生開始感覺整個人不好了。一個人躲在家里,誰也不想見,動不動就淚流滿面。 “一切都顯得那么黯淡,找不到出路?!?/span> “我感覺自己好像沒有什么價值,我把自己生活搞得一團糟?!?/span> “我鼓勵自己振作起來,想著去干點兒什么,可隨后我的興致就低落下來,沒了做事情的勁頭,接著就跌入了我所熟悉的悲傷情緒里頭?!?/span> 經常莫名地哭泣,還曾想到過自殺。 按心理醫(yī)生的情緒溫度計在1-10分之間給自己評分,蛤蟆先生覺得自己處于1-2分中間。 心理醫(yī)生蒼鷺讓蛤蟆先生講述自己的童年經歷。 父親很能干,也非常嚴苛,蛤蟆總覺得自己沒有達到父親的高要求,而且永遠也達不到。 母親安靜,對于父親惟命是從,在意丈夫對她的評價,總在看臉色,生怕丈夫不滿意。她為了避免惹丈夫不快,便遵循他嚴格的育兒觀,常常對蛤蟆刻意收起慈母的一面。在蛤蟆的記憶力,母親擁抱他的次數少得可憐。 “我們先談談你的父母。你的父親是怎樣的一個人?" 蒼鷺問。 蛤蟆毫不猶豫地回答: “嚴厲而正直。他總是為這為那訓斥我。他會用非常不滿的眼神看著我并叫我的大名說:’西奧非勒斯,要我跟你說多少遍?準這么做!' 他總是在批評我、責備我,慢慢地我也會認為,他永遠都是對的,而我永遠是錯的。似乎這么想的話,他對我的訓斥就都變得合理了?!?/span> “他打過你嗎? “噢,不需要,只要一個眼神就足夠了!” “那么,你母親是怎樣的人?“ “她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我的父親,但我總覺得跟她比跟父親要親近。偶爾她會擁抱我一下,但不常有。父親對我發(fā)脾氣,我會去告訴母親,可她會說:親愛的,別犯傻,我肯定他不是故意這樣對你的?!?/span> 雖然蛤蟆先生知道自己在內心深處對父母是極度憤怒的,但是想到父母為了養(yǎng)育自己付出了最大的努力,還留給他一大筆遺產讓他衣食無憂,他無法對過世的父母生氣。對父母生氣的情緒就像過去一樣,統(tǒng)統(tǒng)化為內疚。 心理醫(yī)生蒼鷺根據蛤蟆先生的童年講述,推斷出蛤蟆先生的童年屬于適應性兒童。 從呱呱落地起,我們的生命力只有兩個人陪伴,有時候甚至只有一個人。和我們相比,他們是那么的強大,而我們全然依靠他們。因為無處可逃,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去適應他們的每一次喜怒無常。 每一個“自然性兒童”都具備基本情感,但隨后我們必須學習調整自然行為來適應特殊情形,我們會將紅黃藍三種原色的色調調暗,使它們看上去柔和,以利于生存,同時也借此保護我們個體的完整。這就意味著我們得學會處理憤怒,包括父母的憤怒,還有我們自己的?!?span style="color: rgb(18, 18, 18);font-family: -apple-system, BlinkMacSystemFont, "Helvetica Neue", "PingFang SC", "Hiragino Sans GB", "Microsoft YaHei UI", "Microsoft YaHei", Arial, sans-serif;font-size: 16px;letter-spacing: 2px;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yī)生》 兒童如何釋放憤怒 當孩子漸漸不再反抗,不再憤怒,或許他正在朝病人的路上走去。 童年體驗到的最強烈的情緒,不可避免地變成我們成年后經常有的感受,這也是為什么有這樣的說法:兒童是成人之父。 如果兒童不能自由地長大,成長過程中受到太多的牽制和禁錮,他們雖然身體長大了,但是心理還沒有發(fā)展到成人的狀態(tài)。 心理學家阿德勒有這樣一句經典的話:幸運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為什么這么說? 因為成年人的“兒童自我狀態(tài)”是由我們童年殘留的遺跡搭建而成,包含我們小時候體驗過的所有情感。幼年時,這些基本情感逐漸發(fā)展演變成更微妙、更復雜的行為模式,這些行為模式成為自我的核心,融為我們自身的一部分,定義了我們一生的行為。正因為這樣,某些特定的情形和場景會激發(fā)我們的基本行為模式,讓我們自動做出反應,所以我們會和小時候一樣去行動和感受。 一旦我們在童年決定用哪種態(tài)度和觀點,我們就會在隨后的人生里始終堅持自己的選擇。這些態(tài)度和觀點,變成我們存在的底層架構。從那以后,我們便建構出一個世界,不斷確認和支持這些信念和預期,把我們自己的人生變成了一個“自證預言”。 人雖然長大了,命運卻早就鎖定了。 要想解鎖,就要發(fā)展出“成人自我狀態(tài)”,在這個狀態(tài)下,我們能計劃、考慮、決定、行動,我們能理性而合理地行事。處于這個狀態(tài)時,我們所有的知識和技能都能為自己所用,而不再被腦子里父母過去的聲音所驅使,也不會被童年的情緒所圍困。相反,我們能思考當下的狀況,基于事實來決定要怎么做,我的地盤我做主。 每個人的早年經歷本質上是不同的,所以每個人看到的都是一個不同的世界。有時候,人們看到的世界如此不同,連信念和預設都不盡相同,最嚴重的時候,這些人在之后的人生里只能經過流血沖突才能成和解。 我們穿著盔甲行走在人世間,總能感到我們所愛的人,近在咫尺卻又無法觸及。——珍妮特·溫特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