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集說元代內城南墻在明代被從長安街一線移到了前三門一線。這南城墻是在皇城前面,因此這南面的三座門就叫做“前三門”。 前三門西邊的是宣武門,南移之前是元代的順承門。明代永樂十七年(1419年)城墻南移后仍然沿用順承門的名字。為什么朱棣沒有重新命名前三門?那是因為他心里有一件大事惦記著,顧不上城門改名。什么大事?這一年,鄭和第五次下西洋就要回來。朱棣遣鄭和出海是要追尋遁往海上仙山的建文帝,東海仙山離我們很近,山里的神仙估計也和朝廷頗有來往,當然是通過白云觀里的長官。這西方海上仙山是中國人過去頗為不齒的,建文帝沒準去了那里。鄭和前面幾次下西洋都沒有挖到建文帝的音訊,這次他要在海上多漂些日子去更遠的地方看看。據記載,這第五次下西洋鄭和一直航行到非洲大陸東岸的剌撒,就是現在也門的亞丁港。鄭和這次航行后制作了著名的《鄭和航海圖》,成為世上第一張航海圖。葡萄牙人聽馬可·波羅說過鄭和航海圖,就想著從葡萄牙開發(fā)一條向東的航線接上鄭和航線,然后到達馬可·波羅描述的貼滿黃金的宮殿。從恩里克王子1418年出海,迪亞士越過好望角,1498年(明弘治十一年)達·伽馬終于航行到了亞丁,接上了鄭和航線。朱棣在北京眼巴巴地等待鄭和的消息,當然沒有心情去管前三門要不要改名。鄭和沒有辜負朱棣的期望,回來告訴朱棣說是“遍訪西方海上仙山,未見朱允炆一根汗毛”。朱棣知道他侄子不在仙山就放心了,他下詔表彰了鄭和做精神獎勵,還批了一坨銀子給鄭和做物質獎勵。這之后過了二十多年,朱祁鎮(zhèn)繼任當上了英宗皇帝。他一登基的正統(tǒng)元年(1436年)就把前三門重修了一遍,順便把順承門的名字改成了宣武門。宣武就是“宣揚武烈”的意思,就是“要是那豺狼來了,迎接他的有獵槍”唄。 宣武門的箭樓和甕城在民國時期就已經拆了,城樓是1965年建環(huán)線地鐵時拆的,現在都已經沒有了。你看,這下說清楚了,北京當年的環(huán)線地鐵就是沿著內城墻修建的,所以車站都是內城門的名字。環(huán)線就是現在的二號線。宣武門外當年有一個菜市場,市場的路口叫做菜市口,大概相當于現在的新發(fā)地批發(fā)市場。平日里,眾二道販子在這里批了瓜果蔬菜,然后或推車或挑擔從宣武門進城里鉆進各條胡同叫賣。遇到秋季大決時,就有囚車從宣武門推出來。劊子手和監(jiān)理在隨便哪家菜店門口拉條凳子坐下,把囚車當街停下,等到對著德勝門炮聲的“宣武午炮”一響,就把犯人斬了。古代的午時三刻其實就是現在的差不多十二點。所以,宣武門是走囚車的。 前三門東邊的是崇文門。元代的時候,這座城門叫文明門,民間稱其為哈德門,這個“哈”念第三聲。明永樂十九年南移城墻后,在正統(tǒng)四年改名崇文門。崇文門和宣武門在皇城前面,意為左文右武,文治武運。古時候,皇帝都有文可治國武能開疆的追求。進了崇文門一直往北走,可以走到文廟,很文吧?就是要走好老遠。中華文化中的這種“文治武運”理念后來傳到了西方,我在意大利佛羅倫薩老王宮就看見過西人對文治武運的理解。那座王宮是科西莫一世的王宮,他在1537年當上了佛羅倫薩公爵,把這里當作王宮。1537年相當于中國明代朱祁鎮(zhèn)之后明世宗朱厚熜的嘉靖十六年,文明門已改名崇文門將近一百年,崇文宣武之名早已遠播四海。這個科西莫一世在他的維奇奧王宮前面不是蓋了二座門,而是立了二座雕像。右手那座是非常有名的米開朗基羅《大衛(wèi)》,代表精神力量;左手那座是也非常有名的班迪內利的《赫拉克勒斯和卡庫斯》,赫拉克勒斯就是希臘神話里的大力神,代表孔武力量。你看,這里門口也是一文一武,但是左右滿擰,說明他們對中華文化理解的還是不透徹。 崇文門那時候主要是運酒的門,就是酒池肉林的酒。門里設了一個稅務所,專門收酒稅,然后拿去給宮里的皇后嬪妃們買脂粉。老話兒說“煙酒不分家”,崇文門既然有酒,那肯定還要有煙,那就是“哈德門香煙”。最早這個哈德門應該是叫“哈達門”,那是因為崇文門內在元代是有一座哈達王府。這個哈達王是哪位親王沒人知道,那座王府的位置就更沒人知道了。哈德門香煙是英美煙草公司出品,屬于盜用。英國人在青島有一個卷煙廠,他們在那里做哈德門煙卷兒。新中國大家覺得哈德門香煙有殖民主義痕跡,很快就停產了。前二年,青島卷煙廠又把這香煙拿了出來賣,也沒人說殖民主義了,沒準兒還很自豪吶。 前三門現在還真有保存下來的,或者說沒拆的,那就是中間的正陽門,俗稱前門。正陽門的意思是說“正午的太陽在這座門上空”,古人說文言,叫做“圣主當陽,日至中天,萬國瞻仰”。這座門是元代的麗正門,永樂十九年南移過來之后還叫麗正門,也是正統(tǒng)元年和東西兩座南城門一起改的名。 前三門上的大街不叫“前三門大街”,而是對著所在城門叫叉叉門西大街和叉叉門東大街,前門這里當然就會叫前門西大街和前門東大街。環(huán)線地鐵在前門有站,出了地鐵站往北一看,那是前門城樓。 往南一看,那是前門箭樓。 前門城樓是北京保留下來的唯一城樓。到正面看看。 這座城樓自正統(tǒng)四年(1439年)蓋好,至今已經五百八十年,期間毀過好幾次,然后又重建?,F在看見的應該是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重建的模樣。城樓是重檐歇山頂二層樓閣,斗拱結構,明代式樣。面闊七間,進深三間,一層四周帶檐廊,二層是一圈平座欄桿,四角有撐檐桿。屋頂是灰瓦帶綠色琉璃剪邊,正脊兩端不是鴟吻,而是龍尾。每條戧脊上最前面沒有仙人騎雞,卻有九個脊獸,規(guī)格非常高。上面屋檐下有一塊木制“正陽門”匾。 再轉過去看看箭樓。 這座箭樓和前面看見的德勝門箭樓形制一樣,就是大一號。仔細看還有一點小不同,首先是箭窗帶弧形窗檐,這是1915年添加的。另一個是抱廈后面有寬大的廡座平臺。 走到正面一看,這座箭樓是有券門的。這是內城門里唯一有券門的箭樓,因為皇上走這里典禮式進出城,1949年解放軍也是在這里舉行入城式。 再仰頭往上看,“正陽門”石刻門匾還在。這個門匾和“平則門”石刻一比,差距還是挺大的,連落款都沒有,肯定不是明代原物。你再仔細看,它那個“門”字的最后一筆沒有勾。改漢字這種勾當不是明人所為,只能是清代皇上干得出來。清代是從乾隆開始改漢字的,特別是愛在碑匾上改,后來各代皇上也出這種幺蛾子。 券門邊鑲著全國重點保護文物的牌子,1988年,第三批。北京在這一批里還有圓明園遺址、太廟、孔廟、社稷壇、天寧寺遼塔,銀山塔林、法海寺和牛街清真寺、琉璃河燕都遺址,還有一處崇禮住宅在東四六條。券門旁的獅子好像不是這里的原住民。 正陽門雖然保留下來九座內城門中最大的城樓和箭樓,但還是拆除了不少附件。最重要的是1915年拆除甕城,甕城里面除了關帝廟以外,還有一座觀音廟,這也和其它城門甕城不同。甕城內的馬道肯定也是一起拆的,甕城東西兩邊閘門、吊橋的閘樓也拆了,護城河也填了。 箭樓券門出來之后,舊時護城河上有一座大石橋。這座橋很特別,它中間一跨是主路,每邊還有一跨就好像是輔路。其實中間那一跨是御路,兩側有漢白玉扶手欄桿;兩邊的輔路就是普通石橋。 過了石橋是一座牌樓,這是當時京城最牛的牌樓,六柱五樓。北京九座內城門外都有牌樓,只有正陽門牌樓是六柱五樓,那些都是四柱三樓??纯辞靶┠曛亟ǖ那伴T牌樓。 六根沖天柱,柱頭毗盧帽上面對面坐著兩匹獅子。額枋匾上寫著“正陽橋”,這是它身后護城河上橋的名字。 過去說前門是“四門三橋五牌樓”。四門就是城樓和箭樓券門,加上東西兩邊的各一座閘門;三橋說的是正陽橋主路加輔路;五牌樓是說的上面這座牌樓。這個“四門三橋五牌樓”是前門特有,京城唯一。 那個英美煙草公司不僅在中國卷“哈德門”香煙賣錢,它還把前門做了香煙的牌子,就是那個“大前門”香煙。大前門香煙是在上海生產,上面印的是前門箭樓的圖片。大前門不像哈德門香煙曾經停產,它一直都在生產,當然是被新中國的上海卷煙廠接管了。計劃經濟年代,香煙產量也是計劃的。在北京,平時常見的都是“八達嶺”和“香山”這樣的廉價品牌,上海出的則是“飛馬”。要到過年過節(jié)才會憑購物證按戶供應好煙,甲級煙是中華,不供應;憑證供應的好煙是乙級煙,大前門和牡丹。 正陽門說的是前面圖片里的城門樓子和箭樓。而通常說的“前門”則是泛指正陽門外的大片商業(yè)區(qū),也就是五牌樓下的前門大街和兩邊的大小胡同,這段繁華的商業(yè)大道一直延伸到南頭的珠市口。過去這條街叫正陽門大街,1965年以后改叫前門大街。北京的商業(yè)區(qū)過去也是有默認的等級區(qū)分的,王府井百貨大樓是高大上,西單商場是中檔,而前門則是普通百姓逛的大片小店。 前門地區(qū)還有過去里坊制的痕跡,路東算是東坊,那路西就是西坊唄。前門有很多北京老字號,下面這五牌樓下的大北照相館算是一家。大北照相館應該算是百年老店了,占據的是前門大街東邊第一的位置,就是前門大街2號。 大北照相館對面的前門大街1號過去是什么店?不記得了,大街改造以后被星巴克占了。前門西大街有一家半百年美國老店在中國的第一家分店,就是肯德基。改革開放后外國人在北京最早開的飯館是1983年崇文門的馬克西姆餐廳,前門肯德基是第二家,1987年。 前門周邊過去的商業(yè)鬧市現在還留下來一些地名,就是那些胡同的名字,什么糧食店街之類的。看看下面這是現在的糧食店街。 你別看這糧食店街現在破破爛爛,可居然還有下面這樣的樓吶!說明當年也是風華絕代的一條街呀。 糧食店街最著名的是下面這家老字號,糧食店街3號。 這兒可是一家非常老的店,那門匾是明代壞人嚴嵩所題,你就知道店有多老了吧?明嘉靖九年(1530年),四百九十年了。你別看嚴嵩人不咋地,可他那字相當了得。這門匾據說是原物,不斷翻新,流傳下來不容易。這塊匾是嚴嵩榜書的精品,學書法的都要來看,看完買一壇子六必居醬菜回家練字的時候吃。六必居的六必說的是做醬菜的六種材料和裝備都必要用最好的。 大柵欄不用說,全國人民都知道,也不用看,里面亂七八糟。專門吃飯的一條胡同是鮮魚口,我也在里面吃過飯。坐在店里吃飯,看看街上。 店老板站在門口,努力招呼街上走過的蕓蕓眾生進來吃飯。 最后進來幾位老太太,一人買了三個自來紅三個自來白,這是二種北京的古風月餅,念作“嗞喇紅嗞喇白”。 為了迎接08年北京奧運會,前門大街從2003年開始改造。改造之后,留在原地基本保留原樣的就只有全聚德烤鴨店了。改造后回來的、或者說還在前門大街的老字號就剩都一處了。解放后上海遷京的老正興原來也在這里,他的雞肉湯包非常好吃,現在沒有了。北京人都知道的門框胡同鹵煮火燒現在也沒有了。說鹵煮肯定會提到炒肝,鮮魚口天興居的炒肝還在,可是他的包子水平下降太大。 前門大街過去最有名的商場是下面這個勸業(yè)場。 最早的勸業(yè)場是1905年建立,現在的樓是失火后1923年重建的,洋人設計,新巴洛克風格。勸業(yè)的業(yè)說的是實業(yè),這里最早是工業(yè)產品展覽館。解放之前這里已經變成個體戶商場,什么都賣;之后就變成了國營商場,上世紀70年代成為新新服裝店?,F在這座建筑是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 由勸業(yè)場往西,老房被拆了一片,蓋起了新樓。進去走一圈看看。這是嶄新的寫字樓。 雖是新樓,還是老樣。 樓下有各種商店,寫字樓里的寫手們工余可逛之。 還有各種飯館酒肆,寫手們可以去那里買飯吃。不過要是加班到后半夜恐怕到處都沒飯吃了,只能到街口的肯德基去吃雞。前面墻上的“坊”字,有點過去“里坊”的意思? 原來這一片樓叫“北京坊”,現在北京城里就這么一個坊了?在北京坊里開店有前面的“?!弊之旑^照,生意肯定錯不了。 總之,前門地區(qū)過去商業(yè)和娛樂業(yè)很發(fā)達,現在還是。 北京明清內城就是這九座城門。光有城門還不行,還要有城墻。下回再說。 |
|
來自: zzz_0401 > 《北京老城墻游記連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