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 大象章 執(zhí)大象,天下往。 往而不害,安平泰。 樂與餌,過客止。 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 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可既。 大家好!今天與大家分享張慶祥講《道德經(jīng)》第三十五章之心得。 本章是繼續(xù)上一章的未盡之意。上一章結(jié)束時說“是以圣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笔ト酥阅艹删推錈o比偉大的造化之功,是因其始終堅持無為。那么圣人何以能夠做到無為呢?因為圣人內(nèi)心始終守護著一個根本——“大象”。 “執(zhí)大象,天下往” 老子說的“大象”究竟指的是什么呢? 很多的古今學者都解釋說象即是道,歷史上最早為老子作注的漢代隱士河上公也說:“象,道也”。但這樣的解釋讓我們有個疑問,如果象即是道,老子為何不直言大道卻說大象呢? 有過黃庭禪實修的朋友就知道,道不可執(zhí),可執(zhí)的是道在我們身中周流不息的感覺、感受,因此老子這里不說大道而說大象。 而“大象”的大字也是告訴我們,現(xiàn)在談的這個道不是身外的道,而是身內(nèi)的道。因為這里的大不是大小的意思,而是“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中的王(王即人)大的意思,也就是說這里的“大象”是指道在我們?nèi)松碇械母杏X或感受,而道在人身中又叫做性,本性,因此“大象”指的是人的本心本性在尚未受到貪嗔好惡的遮蔽和污染時所表現(xiàn)出的那種浩然之氣的感覺或感受,也就是張講師講的一種不拘礙的、開闊的、大公無私的心量。 我們再來看“執(zhí)大象”中的執(zhí),即守,守護的意思,不要讓本心本性被私欲遮蔽和染污,用《孟子》的話來說就是“吾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落實到具體的修行上就是不對黃庭一竅的氣機起伏產(chǎn)生任何分別知見,該來的就讓它來,該走的就讓它走,“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就是“執(zhí)大象”的意思。 “天下往”,“天下”指塵世的各種境遇?!巴?,行走,比喻各種的應對進退。因此“天下往”是說在塵事紛擾的世間里各種的應對進退。 紛擾,什么東西會紛擾到我們?尊卑、高下、榮辱、好壞……,各種的境遇,面對這樣的境遇,我們的黃庭一竅中就會起起伏伏不停,各種感受涌上心頭,我們?nèi)裟艹质刈?span style="font-size: 20px;text-indent: 37px;">廓然大公的心去應對進退所有的境遇就是“執(zhí)大象,天下往”。 “往而不害,安平泰” 在塵世間的各種應對進退中,因為能夠“執(zhí)大象”,對內(nèi)來說不會傷害到我們的本心本性,我們的心也因此保持著安寧、平和與通達;對外來說因為能夠“執(zhí)大象”,就不會造成對他人的傷害,由于沒有傷害,人與人之間就不會有爭斗,國與國之間也不會發(fā)生戰(zhàn)爭,所以就是“安平泰”。 在這里,“執(zhí)大象,天下往”是內(nèi)圣,“往而不害,安平泰”是外王,內(nèi)圣是外王的根本,而外王是內(nèi)圣的最終呈現(xiàn)。因此要想做到外王,必先做到內(nèi)圣。要想在生活、工作中獲得快樂和幸福,就必須先做到“執(zhí)大象”,以廓然大公的心量來待人接物,來為人處世,只有這樣才可能獲得真正的快樂和幸福。也許這就是老子這段話的給我們的啟示吧。 “樂與餌,過客止?!?/strong> 樂,音樂,比喻能通過感官產(chǎn)生快樂的所有人事物。 餌,誘人的美食,比喻能誘發(fā)內(nèi)心欲望的所有人事物。 感官的刺激會產(chǎn)生快樂的感受,若不懂得“執(zhí)大象”,心就會被感受所綁架,因而被各種誘惑牽著鼻子走,所以叫“樂與餌”。 一旦被誘惑牽著鼻子走,本性的造化將無法展開,這一生來到這個人世間,因為無法體悟生命的根本,而成為一個匆匆的過客,而不是生命的主人,所以叫做“過客止”。 在文化、物質(zhì)生活極大豐富的今天,我們總是被形形色色的各種誘惑所包圍,“心動”成為我們選擇怎樣的生活、怎樣的人生的重要因素,我們從未覺察過這樣的“心動”到底能為我們帶來什么?欲望如果能徹底被滿足也就罷了,可事實是越是努力滿足欲望,欲望越是不滿足,它好像是一個無底的洞,怎么也填不滿,所以老子才說“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fā)狂?!蔽覀兊谋拘谋拘跃褪窃谶@樣的誘惑中逐漸從生命的主人淪為過客,成為一個裝載欲望的器具,隨著時光的流逝,終有一天這個器具將灰飛煙滅,本性卻因為沒有完成返本還原的造化而墮入六道輪回之中不能解脫。 “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可既。” “道之出口”是用語言來形容的意思,道無論如何形容都是非常平淡無味的,祂無法讓我們的眼睛為之一亮,也不會讓我們口舌感覺很爽,反正無法讓我們?yōu)橹膭樱?span style="text-indent: 37px;">所以叫做“淡乎其無味”。 道不但“淡乎其無味”,而且還看不見聽不到,而當我們真正懂得祂的時候,真正能在身中實施得來的時候,就可以知道祂原來是可以應用的,而且是用之不盡的(既:盡的意思)。 這段話是告訴我們,修行的過程即是卸掉貪嗔好惡的過程,卸掉那些我們認為好的、要追逐的感受知見,卸掉那些我們認為不好的、要抵抗的感受知見,只是讓感受單獨的存在,千萬不要被身中的任何感受所迷惑,我們只需要“致虛極,守靜篤”就可以開啟生生不息的,偉大的,精妙的造化。 好了,本期的分享就到這里,感謝您的閱讀!我們下期再見。 |
|
來自: 在下不敏 > 《我讀《道德經(j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