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教學來自教師的自我認同和自我完善(也有譯為:完整)。那么何為自我認同和自我完善呢?有的書友認為這是認識自我,接納自我,完善自我。在完善的過程中逐漸完整;也有的認為接納自己的不完美,對自己特有的性格、氣質的認同,但能不斷完善自己各種身份所需的技能。書中認為自我認同是構成自我人生的各種要素的總匯,而自我完善則是這些要素的聯(lián)合方式,是促使我的人生完整協(xié)調、生機勃勃的,而不是分崩離析、死氣沉沉的聯(lián)合方式。教師個人的家族、經(jīng)歷、先天因素等等各個方面組成的完整的自己。我們常??吹侥撤矫娴淖约?,卻忘了另一方面的自己,不敢把自己看成真實的一部分。書友提到優(yōu)秀的教師首先能做到真實,只有真實的對待自己才能真實的對待教學。構成真實的我們所有的因素其實都能夠運用到我們的教學之中,這其中也蘊含著深刻的學習規(guī)律和做人規(guī)律,這些是可以相互連接、溝通、轉化的。學生多年后回顧曾經(jīng)的老師,往往印象深刻的不是這個老師一堂課上的如何,而是這個老師的處理事情的方式、性格特征、人格魅力等。 老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都經(jīng)歷過充滿恐懼的課堂。當我們獨自站在教室前面,孤立無援,軟弱可欺,可學生卻低頭于書本之后,混跡于群體之中,這種默默無聞的安全,著實令人嫉妒。但學生心懷的恐懼絕不亞于我們,越到高年級,孩子越怕丟臉。孩子一定是在有安全感的氛圍下,才敢說,敢說的課堂,學生的思維才是打開的,相互溝通的。有時候老師太強勢了,孩子會比較恐懼,不敢說。 我們之所以與具有分離力量的那些結構串通一氣,是因為它們足以保證我們免除人類內心最深處的一種恐懼——害怕與異己的“他者”正面交鋒,不管這“他者”是學生、同事、學科,還是心中自我否定的聲音。 恐懼無處不在——存在于我們的文化,我們的學校,我們的學生和我們自身,從而將我們與世間萬物隔離?!安灰ε隆辈⒉皇钦f我們不該心中恐懼,而是說我們不必心慌于恐懼,兩者是迥然不同的告誡。 在以主體為中心的課堂上,教師的中心任務是促使偉大事物發(fā)出獨立的聲音——能夠不借助教師的口舌并用學生可以聽到、聽懂的“術語”說出自己的真理。當偉大事物代表自己說話時,師生更可能成為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這個共同體不會迷失于教師或學生的唯我獨尊之中,深知自己要為處于核心的主體負責。書友莫菲提到最近在做的一次嘗試,先對整本教材進行分析,選擇了一個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單元讓學生先自主學習,自己在閱讀思考過程中去確定本單元的學習目標,然后根據(jù)學習目標來設計學習方案。當知識本身成為這個偉大的事物時,學生被這個偉大的事物牽引著,老師根據(jù)學生的自主學習情況給予適當?shù)哪_手架支持,這樣老師和學生都在共同探究本單元知識這一偉大事物。當學習目標、學習任務本身成為這個偉大的事物,師生都有默契地朝這個方向行進時,師生便形成了真正的學習共同體。對學科的激情不僅只是老師會產生,學生亦然。對學科的激情將學科這個主體而不是老師,推到學習中心——當某件偉大事物處于學生中間時,他們就可直接從探究偉大事物中汲取學習和生活的能量。最后,我們發(fā)現(xiàn),教學其實就如這本書中的這幾句詩一般: 值得品味的小詩,值得反復細讀的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