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視角解讀中藥系列,喜歡就關注一下吧 知母一味,中藥學教材謂其“苦,甘,寒”,而《神農本草經》只謂“苦、寒”,并無一“甘”字,從其功效來看,確能滋陰滑潤,加一“甘”字亦未不可。 知母能清熱瀉火,滋陰潤燥,歸肺、胃、腎經,能清肺、胃、腎之火,又能滋肺、胃、腎之陰。故雖同為苦寒,其與黃連、黃芩、黃柏不同,三黃苦燥有傷陰之弊,知母卻無此缺點。 《本經》言知母“主消渴,熱中,除邪氣,肢體浮腫,下水,補不足,益氣”。 知母性寒、質潤,“主消渴、熱中”是其正治。 “除邪氣”,如何理解?凡致病不正之氣皆可謂邪氣,因而其范圍很廣,結合知母性味而言,必是指燥熱之邪氣。 “肢體浮腫”之癥,與肺、脾、腎三臟關系最為密切,肺主通調水道,脾主運化水液,腎主水,知母如何能治肢體浮腫?張錫純解釋為 “其主肢體浮腫者,以其寒滑能通利水道而腫自消也”, 張山雷亦云 “知母清熱而苦寒泄降,則水道通而腫自消,非脾陽不振,腎水泛溢之腫病”,故知母治浮腫作用在肺,用于肺熱致宣降失常、水道不利所致之浮腫,然臨床用知母治浮腫并不多見。 關于“補不足,益氣”最易誤解,葉天士《本草經解》謂“益氣者,苦寒益五臟之陰氣也”,此說大是不通,苦寒攻伐之品,怎能當補益之藥用?知母并無直接補氣功效,也不同于人參“主補五臟”之陰,《本經》此言可理解為熱清邪祛,正氣自復,即“邪祛正自安”、“祛邪即所以扶正”之義。 知母雖兼甘潤,畢竟苦寒之品,只適宜治實火有余之證。如治陽明氣分之實熱,證見壯熱、大汗、煩渴、脈洪大等,與石膏相伍而成白虎湯;治肺熱咳嗽,證見咳嗽、口渴、痰黃而粘等,與黃芩、貝母、瓜蔞等同用,如清金化痰湯;如治相火亢盛,證見潮熱、盜汗、心煩、失眠等,與黃柏配伍,如知柏地黃丸。 至于腸燥便秘一證,必兼肺胃熱盛而致津傷最為適宜,如果單純津液不足,知母不能重用,以免苦寒伐傷脾陽而致變證。所以一般脾胃虛寒、便溏者不宜使用,《名醫(yī)別錄》也謂“多服令人泄”,當注意。 關于知母苦寒之性,張錫純認為其苦寒之性不大,他在《中藥親試記》中說:“知母原不甚寒,亦不甚苦,嘗以之與黃芪等分并用,即分毫不覺涼熱,其性非大寒可知。又以知母一兩加甘草二錢煮飲之,即甘勝于苦,其味非大苦可知?!边@是張氏的體會,可以參考,但在實際臨床工作中,宜仔細辨證,以實熱有余為使用要點,方不致孟浪。 原創(chuàng)不易,喜歡就請關注、點贊和轉發(fā)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