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估計每個人都有過這樣的感慨,聽過太多的道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在這個時代,我們每個人都坐擁海量的信息,我們可以隨手翻閱想要的書籍,輕松查看需要的數(shù)據(jù),但是我們的行動能力卻沒有像知識的傳播那樣得到質的飛躍。 其實每個人都有三個半徑:認知半徑、能力半徑、行動半徑,學了很多知識卻不能提高能力的原因就在于沒有準確識別自身的三個半徑。第一個是認知半徑,也就是你的信息寬度,你理解多少知識認知半徑就有多大。認知半徑代表了視野,所以認知半徑需要盡可能大。但是認知半徑不代表能力半徑,比如你搞懂了期貨是怎么一回事,但并不代表你就可以炒做期貨了。從認知半徑到能力半徑的跨越,是需要實踐和練習然后消化認知的,也就是從“看得見”到“夠得著”。第三個半徑是行動半徑,你的能力半徑依然不能代表行動半徑,因為能力半徑僅僅是跳一跳能夠得著,但是行動半徑要求你伸伸手就能摸到,我們工作中不可能一直在跳著去夠一個目標。這就是我們讀了很多書、明白了很多道理,依然無法解決問題的原因。了解了一項能力,不但表能做到,能做到也不代表你能一直在工作中施展出來。那從能力半徑到行動半徑的跨越需要怎么做呢?需要的是把能力變成習慣,這樣才能真正的做到知行合一。 我們在大多數(shù)時候,是在依照固定的思維模式行動,只有5%的時間里,我們在用主動意識去接管大腦,也就是那個我們可以跳一跳夠著目標的時候。所以想要真正的把知變?yōu)樾校捅仨毎盐覀兯J為正確的認知變?yōu)橐环N習慣,這樣才能在95%的下意識瞬間做出正確的決策。 第一性原理第一性原理曾經(jīng)火于埃隆·馬斯克之口,他是這么說的:我們運用第一性原理思維而不是比較思維去思考問題。我們在生活中總是傾向于比較——別人已經(jīng)做過了或者正在做這件事情,我們就也去做。這樣的結果是只能產(chǎn)生細小的迭代發(fā)展。第一性原理的思考方式是用物理學的角度看待世界的方法,也就是一層層剝開事物的表象,看到里面的本質,然后再從本質一層層往上走。 我給翻譯一下,不要以“別人怎么做”或者“大家都這么做”為行動標準,而是要以事情的本質作為行動原則。就拿我們產(chǎn)品經(jīng)理這個職業(yè)來說,有多少人因為別人都在畫原型、寫prd,就把這兩件事當成了產(chǎn)品的邊界,或者說有多少事是因為競品做了大家覺得都得做。其實從第一性原理來看,產(chǎn)品經(jīng)理這個工作的本質應該追溯到它誕生的目的,就是為了某個產(chǎn)品的銷售結果。那么這么去看,產(chǎn)品就應該以追求最終的銷售結果為目的,能力上只要是能為結果作出貢獻就不應該設限。 我覺得能養(yǎng)成思考本質的習慣,就足以解決大部分人80%的決策難題。很多決定之所以難做,是因為考慮到了方方面面的因素又不能權衡,只要你想清楚了做一件的本質目的是什么,那么就找到了行動的指南針。做決策是很難的,每一個決策都會牽扯到方方面面的因素,如果瞻前顧后真的什么決定都不要做了。這時候就應該回歸到本質,用第一性原理去想想這件事情的目的是什么?出發(fā)點是什么?那么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就一目了然了,你的決策就有了依據(jù)。 其實想一想,我們的行業(yè)里,我們的企業(yè)里,有多少事都是因為習慣和偏見,因為既得利益者的堅持保留下來的?當我們回歸本質去看,這些事情都是可以一刀砍掉的。我們自己做事的時候,也經(jīng)常做著做著就偏了,就需要用最根本的目標作為參照點,隨時糾正行動,質疑習慣和偏見。 所以第一性原理其實很簡單,也很重要,只是要在行動之前就想明白一件事的本質是什么,目標是什么,從這個目標出發(fā),向上一層一層決定自己的行動。 歸納-演繹法歸納法就是從一類現(xiàn)象中發(fā)現(xiàn)規(guī)律,然后提煉出一套理論。在過去千萬年間的人類社會演化中,歸納法是我們產(chǎn)生知識的最重要方法,牛頓從無數(shù)次實驗中歸納出“牛頓三大定律”,經(jīng)濟學家從市場的交易現(xiàn)象中歸納出“供需理論”。我們幾乎所有的知識,都始于歸納法建立的猜想??墒菤w納法有個很嚴重的缺陷,歸納法只能得出猜想,無法得出定律。 《三體》有個故事:農(nóng)場里有群火雞,農(nóng)場主每天中午十一點來喂食?;痣u中出了一位科學家,再觀察了近一年之后宣布發(fā)現(xiàn)了一個偉大的宇宙定律:“每天中午十一點,會有食物降臨?!备卸鞴?jié)早晨,它向火雞群宣布這個定律,然而那一天沒有食物降臨,火雞自己變成了食物。這個故事就被用來諷刺歸納主義者,通過有限的觀察,得出自以為正確的規(guī)律性結論。歸納法是從案例中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因此很容易因為案例不全面而得出片面的規(guī)律。 演繹法是應用一個現(xiàn)存的公理,通過邏輯推導,形成判斷。三段論就是演繹法的最基本形式:貓都愛吃魚——大前提;黑貓也是貓——小前提;所以黑貓也愛吃魚——結論?!柏埗紣鄢贼~”是已經(jīng)被證實的理論,“黑貓也是貓”是理論的適用范圍,最后的結論就是理論的應用。 我們做的數(shù)學題就是經(jīng)典的演繹法,從已知的定律和公理出發(fā),經(jīng)過若干的推導和計算,得出一個結果。我們常說理論,其實本質也是演繹法。演繹法也自然有其缺陷,比如很容易高估理論的適用范圍,通過演繹法推導的結論中間可能有忽略的因素,往往還需要通過實踐檢驗。 科學的思考方式應該是兩種方法一起用,歸納法可以幫助演繹法做驗證,演繹法可以幫助歸納法尋找規(guī)律的發(fā)生機制,正確歸因。我們生活中大多數(shù)人的慣性思維都是使用歸納法形成認知,我們常說的經(jīng)驗就是歸納法的體現(xiàn),卻很少有人主動用演繹法檢視自己的觀點。我身邊常能見到一些“實干家”,藐視一切紙上談兵,只相信自己的經(jīng)驗,而那些自己奉為圭臬的經(jīng)驗可能只是一些適用范圍很小的認知偏見。正確的做法是,我們從經(jīng)驗中得出猜想的同時,要用演繹法思考一下能這些猜想的規(guī)律能不能正確推導出現(xiàn)實中的結果。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我們常會提到一個詞叫智慧,但是到底什么是智慧,似乎有種說不清道不明的含義。心理學家給智慧下了個定義,就是明智的推理。這個推理不是嚴謹?shù)倪壿嬐评?,而是做出正確選擇和判斷的能力。有很多問題,比如買什么車,去哪里工作,做什么功能,甚至公司選擇什么戰(zhàn)略,這種選擇不是有邏輯推理能力,或者掌握更多的知識就行的,需要結合當前所處環(huán)境綜合判斷。這種能力就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其實就是掌握知識的邊界,知道一套理論什么情況下適用,什么情況下不適用,或許有時候比掌握知識本身更重要。 這種思考方式我們每個人都至少在高中的政治課本上看到過,但真正重視且能習慣使用的人少之又少。就比如說我們身邊應該都有這樣的產(chǎn)品,競品做什么他做什么,但是企業(yè)的情況不同,產(chǎn)品的屬性不同,怎么可能照搬照抄呢。我甚至聽過一個段子:一個產(chǎn)品向UI解釋自己需要什么樣的交互、什么樣的布局,UI直接說:“直接說吧,抄哪個競品。”問題馬上就清晰了。。。雖然是段子,但反映的確實是現(xiàn)實。拼多多大火的時候,幾乎所有的產(chǎn)品都在玩社交裂變,但卻沒有一個玩的像樣的。要么是只看到其裂變玩法,卻沒看到拼多多背后的資金規(guī)模,給出的現(xiàn)金獎勵。要么是真的給了獎勵,卻忽視了拼多多的電商屬性,人家燒錢培養(yǎng)了用戶的購物習慣,那些社交產(chǎn)品燒錢又能得到什么呢?最后補貼用戶成了羊毛黨的狂歡。當我們看向那些成功的事情,總是帶著光環(huán)的,哪個產(chǎn)品成功了那它的功能都是對的,哪個人成功了那他說的話都是對的,哪個企業(yè)成功了那它的戰(zhàn)略都是對的。奈飛和谷歌說自己對人才從來都用最好的條件去吸引,你說你一個創(chuàng)業(yè)公司學的來嗎,要真是這么大手大腳的花錢怕是連活下去都是個問題。 我們總說鵝廠喜歡抄襲,可是它卻總能對那些在中國水土不服的游戲做出本土化的改動,才能受那么多中國用戶的歡迎。就拿王者榮耀來說,騰訊雖然不是moba類手游的開創(chuàng)者,但它領先當時所有的競品絕不是完全因為其體量,它至少做到了三點當時競品都沒有做到的東西。第一是針對手機做了操作的簡化,使其上手門檻低又保證了競技體驗。第二是加快了游戲節(jié)奏,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使人們的使用場景變得碎片化,動輒40分鐘一局的游戲真的讓玩家心理負擔很重。第三是人物IP貼合中國文化,游戲內(nèi)的英雄角色都來自中國傳說或是歷史人物,很容易讓國內(nèi)玩家產(chǎn)生親切感。 產(chǎn)品其實就是在一組約束條件下選擇出來的,滿足用戶效用的組合。理想條件下,我們肯定會選擇滿足用戶的所有需求,但是資源永遠是稀缺的,所以需要做出權衡。哪些需求能對用戶提供更多的價值,哪些需求企業(yè)的提供效率要高于市場平均水平。。。這些約束條件就是市場、企業(yè)、用戶、產(chǎn)品的屬性,條件一直在變化,所以決策也需要不斷變化。 系統(tǒng)思考系統(tǒng)思考,不是割裂的、局部的、靜態(tài)的思考問題,而是關聯(lián)的、整體的、動態(tài)的審視問題。在我之前的文章里有詳細的介紹。 割裂、局部、靜態(tài)對應的是我們常人思考的幾個漏洞。首先過去幾百年里,我們習慣了用拆解問題的方式思考問題,但這種做法也破壞了問題本身,因為局部之間的連接可能決定了問題的屬性。就像研究一頭大象,如果要把大象分解開來去看,然后再把對局部的研究結果拼湊在一起,我們甚至無法得出這是一頭大象的結論。 再有就是線性思維,就是簡單明了的因果關系:既然有一個結果B,那就一定是由原因A造成的,只要解決了這個原因A就解決了問題。事實上我們所認為的問題可能只是一個癥狀,最終的問題是由很多癥狀導致的。與之相對的就是系統(tǒng)思維,它可以幫我們抽絲剝繭、縷清楚要素間盤根錯節(jié)的關系,找到那個真正的病因。 最后是靜態(tài)思維,就是說我們對問題的思考常常只是針對當下這一瞬間的,不會去考慮隨著時間流逝條件會有哪些變暖,原本的方案還適不適用。這是因為人類的大腦,只對空間結構比較敏感,對時間結構不敏感。 系統(tǒng)思考是一種深度思考的方式,對使用者有很高的要求。因為這不光是一種技能,在實際使用時,還需要使用者對所分析的領域有深入的了解。才有可能做到站到足夠的高度俯瞰全局,洞察地足夠深入發(fā)現(xiàn)細節(jié)。 模型思維模型,就是經(jīng)驗的抽象集合。我們平時聽到的公式、定理,本質上都是模型。模型有什么用呢?現(xiàn)實世界的任何系統(tǒng)都是復雜的,而其中大部分屬性可能對問題的解決沒有太大幫助,模型就是洞察一類事物,然后透過表象,抽象出本質。換句話說,總結模型的過程就是把一類事情的經(jīng)驗總結成規(guī)律,然后再把規(guī)律中的本質特征抽象出來,固化為模型。這樣在你以后碰到類似的問題時,就能把問題代入模型,快速且準確的看穿問題的本質,所以模型就是洞察力的體現(xiàn)。 查理芒格說:“思維模型就是你大腦中作決策的工具箱。你的模型越多,你就能做出更準確的決策?!?/span> 我隨著不同的工作環(huán)境,越來越深刻地認識到不同產(chǎn)品之間的差距。其實在一般問題的處理上,只要給予足夠的時間,認真的產(chǎn)品都能做到良好的程度??蓡栴}是這個世界的一般規(guī)律就是,任何資源都是稀缺的,在工作中時間一樣是個稀缺資源,而且很稀缺。厲害的人一方面是體現(xiàn)在對戰(zhàn)略問題的規(guī)劃上,也就是他能看到你看不到的高度;另一方面就是多線程工作的能力,也就是他能用更快的速度同時進行多項工作。 那么這個多線程的能力從哪來,其實就是一種模型思維。你能把遇到的問題,套用進積累的模型中,用更快的速度而且高質量的解決問題。那么模型從哪來,就是從以往的實踐或學習中,不斷總結推演出來的。所謂經(jīng)驗,就是這樣高質量模型的積累,而不是工作年齡的增長。 返璞歸真這是我自己的叫法,準確來說不是一種思維方式,更像是一種態(tài)度和性格。很多時候我們所認為的笨辦法,可能是最聰明的;我們自以為聰明的做法,恰恰是最愚蠢的。所以我叫它返璞歸真,意思是回歸本心,不要自以為是,而要去做那些真正聰明的事:
這幾條都不是什么深奧的道理,可卻比那些深奧的原理更加難以做到。因為這幾個簡單的道理不難以理解,卻需要對抗我們的本性才能踐行。性格非常難以改變,所以難的事情才是壁壘。知太容易了,每個人都說自己不怕辛苦,但如果只是找一個安靜的地方讀上幾本書,就想比別人更優(yōu)秀,這何嘗不是天真呢。要記住,你比別人更優(yōu)秀只有一個原因,你愿忍受別人不愿意忍受的痛苦。 最后,引用《師說》與各位同學共勉:”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圣人也亦遠矣,而恥學于師。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群聚而笑之。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 2020是混沌的一年,我知道很多人和我一樣受到了很多沖擊,但是混沌意味著改變。2021是一個新開始,知行合一、孜孜以求,與同學們共勉。2021,產(chǎn)品經(jīng)理們走在探索真理的道路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