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黃附子細辛湯《傷寒雜病論》 【方劑組成】 麻黃去節(jié),二兩(6g) 細辛二兩(6g) 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一枚(5g) 【用法用量】 用水700ml,先煎麻黃10分鐘,煮取藥液210g,每日分3次溫服。 【功效藥理】 溫壯陽氣,解表散寒。具有強心、升壓、抗休克、抗風濕、增強機體免疫力等作用。 【適用病證】 1.中醫(yī) 外寒陽虛證:發(fā)熱,惡風寒,無汗,手足不溫,倦怠乏力,或腰酸腿軟,小便清長,或腳跟痛,舌淡,苔薄白,脈沉弱或沉遲。 2.西醫(yī) 病態(tài)竇房結綜合征、心動過緩、冠心病右束支傳導阻滯、竇性心動過速等病的臨床表現(xiàn)符合外寒陽虛證者。 【知識要點】 1.掌握麻黃配細辛,附子配細辛之間的用量及相互作用關系。 2.方中麻黃配細辛治療①營衛(wèi)風寒,旨在辛散透達;②筋骨風寒,旨在辛散通達。 3.方中附子配細辛治療①風寒陽虛證,旨在壯陽散寒;②筋骨寒濕,旨在壯陽化濕。 【臨床須知】 1.用藥特點 方中用麻黃,辛溫解表,辛散通絡;附子辛熱溫壯陽氣,細辛辛溫,與麻黃配伍以解表,與附子配伍以溫里。方藥相互作用,以溫壯陽氣,解表散寒為主。 2.用量分析 方中用藥3味,辛溫解表藥2味如麻黃、細辛總量12g;溫熱藥1味附子5g;辛溫解表藥與溫熱藥用量比例約12∶5,從用量分析用藥主治,病是外寒陽虛證,用藥因病證輕重而酌情調整用量。 【醫(yī)案體會】 黃某,男,49歲,鄭州人,有多年冠心病右束支傳導阻滯病史,近因病癥加重前來診治??淘\:胸悶窒塞,心痛,因寒及勞累加重,手足不溫,怕冷,頭沉頭困,舌質淡紅,苔白厚膩,脈虛弱。辨為寒凝經脈,痰郁阻滯證,治當溫陽散寒,燥濕化痰,給予麻黃附子細辛湯、桂枝人參湯與枳實薤白桂枝湯合方:麻黃6g,附子5g,細辛6g,枳實5g,厚樸12g,薤白24g,桂枝12g,全瓜蔞15g,紅參10g,白術12g,干姜10g,炙甘草12g。6劑,第1次煎35分鐘,第2次煎30分鐘,合并藥液,每日1劑,每天分3服;二診:胸悶窒塞減輕,以前方6劑;三診:心痛未作,以前方6劑;四診:手足轉溫,怕冷減輕,以前方6劑;五診:頭沉頭困未作,以前方6劑;六診:諸癥基本消除,以前方6劑;七診:病證穩(wěn)定,以前方變湯劑為散劑,每次6g,每日分3次服,治療5個月,以鞏固治療效果。隨訪1年,一切尚好。 用方體會:根據(jù)心痛、受涼加重辨為寒,再根據(jù)心痛、勞累加重辨為氣虛,因胸悶窒塞辨為氣郁,又因苔白厚膩辨為痰濕,以此辨為寒凝經脈,痰郁阻滯證。方以麻黃附子細辛湯溫陽散寒,辛散通絡;以桂枝人參湯健脾益氣,溫通散寒;以枳實薤白桂枝湯行氣解郁,滌痰通脈。方藥相互為用,以取其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