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白廟子山中發(fā)現有可辨認的獨立石巖畫10組,其中一塊巨薯形巖畫石,朝天一面有清晰可見鑿磨出的19顆星體,北斗七星圖在巖石面北部,據稱這是迄今發(fā)現罕見的新石器早期北斗七星巖畫。 這塊砂巖石南北長310厘米,形如巨薯,經雨水沖洗后,顯露出北斗七星及一些奇異圖形的巖畫。巖畫上北斗七星的總長度為119厘米,最大星穴直徑6厘米、深度5厘米,每顆星體形狀似倒放的饅頭,外大、內小,星體表面圓潤、光滑,并有自然色包漿。 根據天文學家測出的十萬年前至今星體的變化軌跡,一萬年前北斗七星的形態(tài)與巖畫上的星體形態(tài)完全吻合。自治區(qū)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巖畫專家蓋山林實地觀測了巖畫的鑿磨方法與風格,認定白廟子山巨薯石上的北斗七星巖畫是新石器早期先民們的作品。與會專家稱,新石器早期北斗七星巖畫的出現迄今為止國內罕見,它為驗證天體演化、推測古代北斗七星的變化軌跡提供了珍貴史料。 《易經》記載:“上古結繩而治”。文字產生之前人們用“結繩”來記數、記事和傳遞信息?!兑捉洝愤€說:古人“仰以觀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strong> 古人從日常生活觀天看地習慣性生活行為創(chuàng)造出歷法。創(chuàng)造出歷法的時間,從文獻看是黃帝時期,從考古學看是紅山文化時期。 傳說在黃帝時代就已經有了歷法。《史記·黃帝本紀》記載黃帝“治五氣”、“時播百谷草木,淳化鳥獸蟲蛾,旁羅日月星辰”?!爸挝鍤狻?、“旁羅日月星辰”就是指黃帝時代有了歷法?!妒酚洝v書》還記“黃帝考定星歷,建立五行,起消息,正閏余。”這是說黃帝時代有了較成熟的歷法。黃帝時代有歷法,言之鑿鑿,但沒有實證。筆者經過多年潛心研究認為,牛河梁紅山文化遺址不僅有天文,而且有歷法,上述兩個方面均有實證。一是著名的牛河梁紅山文化遺址留下了古人觀測天象的記錄。古人觀天象的記錄留在了大地上。今天的人們能夠去識讀的天象記錄大部分在考古遺址。牛河梁紅山文化(考古遺址)第二地點的中心部位,有一個由立置石塊排成的正圓形的同心的三重圓,其第二層圓立置石塊內側排列一周彩陶筒形器。這三層圓內圓直徑1l米,中圓直徑15.6米,外圓直徑22米。外圓、中圓、內圓臺基以0.3米到0.5米的高度由外圓向中心層層高起。這三重圓有更深層的意義蘊含在其中:這就是古人直觀地用立置石塊和筒形陶器圈成的太陽,直觀地看也是太陽。牛河梁紅山文化遺址第三地點和田家溝紅山文化遺址第一地點的墓葬成太陽圓形分布,這不僅反映了紅山文化的人們的太陽崇拜,而且直接表現了紅山文化人們的觀天實象。古人為什么要觀測天象?主要是生產生活的需要,尤其是確定方向、確定時間和季節(jié)的需要;古人觀察太陽、月亮和星球,直觀確定它們的位置、不斷試圖找出它們變化的內在關系,于是古人依據觀察天象所獲得的知識創(chuàng)造了早期“歷法”。 田家溝紅山文化遺址第二、三、四地點都有圓形祭壇,尤其是第三地點由兩條平行的白石墻(代表地)、圓形積石冢(代表太陽——天)和墓葬(人)組成了天地人的立體宇宙景觀。 紅山文化創(chuàng)造的歷法是山頭歷、地平歷?!渡胶=洝纷钤缬涊d了山頭歷?!渡胶=洝ご蠡臇|經》記太陽所出(太陽所升起)之山六座,均在東方;《山海經·大荒西經》記日入之山(太陽所落之山)也是六座,均在西方。如記:“東海之外,大荒之中,有山名大言,日月所出?!薄按蠡闹?,有山名曰合虛,日月所出?!薄按蠡闹校猩矫回S沮玉門,日月所入?!薄按蠡闹校旋埳?,日月所入?!鄙筋^歷就是利用山頭與太陽的關系,以山頭來為太陽運動定時位。站在一個觀測點觀察對面山頭某個點的日出,并由此點的日出制定一個太陽年,可稱為“地平歷”或定點歷。地平歷亦同。山頭歷或地平歷同樣有物證。紅山文化遺址由遺址本身、周圍的天際和綿延的山頭組成。牛河梁遺址和東山嘴遺址東南側都有一座綿延起伏的山,其他紅山文化重要遺址(如赤峰市魏家窩鋪遺址)其同一方向均有這樣一座山。這樣的山形成了比較理想的觀測日出定季節(jié)的山體輪廓參照點體系,從而人們在這樣的山峰輪廓上能夠在觀念上標志出春秋分到冬至之間的日出位置。牛河梁紅山文化遺址第二地點四號冢二號墓出土了長約2.6厘米、高1.5厘米、厚0.2厘米的綠松石墜,無獨有偶,田家溝紅山文化遺址第一地點五號墓也出土了這樣的綠松石墜。細觀察綠松石墜如初升太陽,有一半隱在地平線下,一半在地平線上,底部兩端長過太陽,正是地平線。 天象是古人讀的第一本書。不僅以農耕為生計的古人需要觀察天象,以漁獵為生計的古人也需要觀察天象,一是為了知時節(jié),二是為了知時間,三是為了確定方向。古人在白天觀察太陽知時節(jié)、定時間、明方向,夜晚人們眼睛的“趨光性”使人們仰望星空,以探求未知。古書也這樣記載,《周易·系辭上》說,古人“仰以觀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周易·系辭下》說:“古者庖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于天,俯則觀法于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扁覡奘?,即伏羲氏,傳說為黃帝之前的上古人文始祖?!把鲆杂^于天文”、“仰則觀象于天”,說明古人重要的求知行為是觀察天象,并盡當時可能通過觀測來收集天體的各種信息加以利用,于是有了古人的觀測天象學問——天文或天文學。 民間紅山文化收藏中,帶有北斗七星的玉器也有一定數量。雖然不可構成學術研究的依據,我們不妨也可以看一看,呵呵。 牛河梁紅山文化有天文歷法,表明5000年前的紅山人十分注重人生,由解決人生問題出發(fā)不懈地觀測天象,提升了思維能力和利用自然的能力,從而提升了古代意義的科學技術水平,在天文歷法方面完成了偉大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還表明中國是世界上天文學發(fā)達最早的國家之一,早在5000多年前就形成了內容豐富且具有獨特風格的天文歷法體系,為中國古代天文學在許多領域長期在世界上處于領先地位打下了堅實基礎,為中華文明寫下了光輝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