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chuàng):鏨悅 圖片節(jié)選自網(wǎng)絡(luò) 儒家思想 是中華民族的文化遺產(chǎn), 是萬代長新的學(xué)問。 其中許多文化信息密碼, 至今保存在中國人的血脈中。 我們無意中接受了我們的祖輩父輩的言傳身教, 這些先哲們的智慧結(jié)晶經(jīng)過歷代淘沙, 成為瑰寶。 十三經(jīng) 儒家經(jīng)典的集大成總集,在宋代最后確立。 《周易》《尚書》《詩經(jīng)》《周禮》《儀禮》《禮記》《春秋左傳》《春秋穀梁傳》《春秋公羊傳》《孝經(jīng)》《論語》《孟子》《爾雅》。 五 經(jīng) 形成于先秦時期的五部重要文化典籍, 因曾經(jīng)過孔子等儒家學(xué)者的整理和加工,融入了不少儒家思想,因此自漢以來一直被尊奉為經(jīng)典。 “五經(jīng)”西漢為《詩經(jīng)》《尚書》《周易》《儀禮》《春秋》, 后世一般改《儀禮》為《禮記》,改《春秋》為《左傳》。 四書 四書”的名稱始于宋代, 《大學(xué)》《中庸》《論語》《孟子》 是了解儒家思想最簡明的讀本。 因朱熹作注,撰成《四書章句集注》一書, 后世奉為科舉取士的教科書。 “四書”是古代讀書人的知識基礎(chǔ)。 《大學(xué)》 四書”之一, 原為《禮記》中的一篇。 “大學(xué)”原指王公貴族子弟十五歲以后求學(xué)的學(xué)校。 “大”,指大人,即成年人。 “學(xué)”,指學(xué)校。 據(jù)說,早期的貴族子弟八歲入小學(xué),到十五歲以后。可入“大學(xué)。 主要學(xué)習(xí)如何成為圣人、如何治國。 《大學(xué)》的核心內(nèi)容為“三綱領(lǐng)”和“八條目”。 “大學(xué)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 這是“三綱領(lǐng)”,是學(xué)習(xí)的目標。 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稱為“八條目”, 是實現(xiàn)“綱領(lǐng)”的路徑與步驟。 《中庸》 “四書”之一,原為《禮記》中的一篇。 《中庸》的作者據(jù)傳是子思(孔子之孫)。 以“中庸”“誠”為核心概念和基本思想, 還提出了與學(xué)習(xí)有關(guān)的理論, 如“尊德性,道問學(xué)”“博學(xué)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等 重要思想。 《論語》 是孔子及其弟子研習(xí)學(xué)問、探討人生、研究社會等的記錄, 全書共20篇,采用語錄體寫作。該書語言樸實,所講道理淺近,但集中反映孔子的基本思想。 它是歷代讀書人的基本教材。其影響已遠及世界各國。 后世最重要的注本有朱熹的《四書章句集注》 和清代劉寶楠的《論語正義》。 《孟子》 為孟子的言論匯編, 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編成,全書7篇。 此書所說的“仁義”,源于孔子,但有所發(fā)展; 所說的“性善論”,對宋代以后的思想影響很大; 所強調(diào)的“浩然之氣”,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寶貴財富。 此書有東漢趙岐的《孟子注》和朱熹的《四書章句集注》。宋代被列入“四書”。 明朱元璋對其中的“民貴君輕”及 反對暴政等觀點極為不滿,令刪去這類段落而有《孟子節(jié)文》, 降低了此書的思想價值。 《周易》 儒家“五經(jīng)”之一, 漢代以來被尊為群經(jīng)之首。 包括經(jīng)、傳兩部分,前者稱為《周易古經(jīng)》,后者稱為《易傳》。此書以六十四卦的符號形式和陰、陽思想概括宇宙萬物、解釋各種現(xiàn)象,包含豐富的哲學(xué)思想,提出了天行健, 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等許多重要觀點。 《尚書》 我國最古老的一部歷史文獻, 錄載了自堯、舜至秦穆公時候的一些檔案文獻 ,據(jù)傳曾經(jīng)過孔子編定,漢代列入“五經(jīng)”?!渡袝繁4嬗涗浟讼摹⑸?、周三代的部分思想資料, 首創(chuàng)中華大一統(tǒng)的思想,提出了人本思想、德治思想,這些對后世有重要影響。 三禮 《周禮》《儀禮》和《禮記》的合稱。 《周禮》是記載周代官制、軍制、田制、稅制、禮制等國家政治制度的重要典籍。 《儀禮》是記載早期朝覲聘問、冠婚喪祭以及揖讓周旋等禮節(jié)儀式的典籍。《禮記》是秦漢以前儒家各種禮儀著作集,其中的《大學(xué)》與《中庸》兩篇后被取出與《論語》和《孟子》合編為“四書”,另有《學(xué)記》《樂記》,分別是中國古代教育理論、音樂理論的重要篇章。 春秋三傳 《春秋》是“五經(jīng)”之一, 是孔子對魯國的國史進行整理、加工而編成的。 記事非常精要,又包含有很深的意旨, 此即“微言大義”或“春秋筆法”。 后來出現(xiàn)了三種發(fā)揮、解釋和補充的書, 即《春秋左氏傳》《春秋公羊傳》和《春秋穀梁傳》,合稱為“春秋三傳”。 其中《公羊傳》和《穀梁傳》主要就《春秋》的文宇推閘其“微言大義”;《左傳》則屬于史書,詳于記事,補充了《春秋》所不載或不詳載的史實。 【文章內(nèi)容為‘鏨悅’原創(chuàn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