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拿馬運河總長僅82公里,是世界上兩條具有戰(zhàn)略意義的兩條人工水道之一,另一條是著名的蘇伊士運河。 根據(jù)最新數(shù)據(jù)顯示,2018財年巴拿馬運河貨物通行量,達到了創(chuàng)紀錄的4.421億噸,創(chuàng)造了其104年歷史上的最高紀錄。 那么,巴拿馬運河,這條世界上的黃金水道是如何誕生的呢? 一、一個西班牙逃犯——巴拿馬地峽的發(fā)現(xiàn)1513年9月1日,巴爾沃亞,一個債務纏身的西班牙逃亡者,為了逃避審判和絞刑,組織了一支由西班牙人和印第安人聯(lián)合遠征隊,從巴拿馬沿大西洋地區(qū)向內(nèi)陸探險。 他并不知道,印第安向?qū)叩氖且粭l狹窄的地峽,更不知道有多大的榮耀在前面等他。 9月25日,巴爾沃亞在披荊斬棘,艱難跋涉后,終于到達了地峽的另一端,爬上山頂之后,一個嶄新的大海呈現(xiàn)在他面前。 這就是太平洋——由于巴拿馬是東西走向,所以印第安人把這片水域稱為南海。 So,巴爾沃亞和另外66個西班牙人一起,成為第一批看見太平洋的歐洲人。 巴爾沃亞本人,也因為這次發(fā)現(xiàn)而青史留名。 瓦斯科·努涅斯·德·巴爾沃亞 巴爾沃亞及其探險隊所走的這條路:布滿沼澤泥潭、瘧疾肆虐蔓延,綿延不斷的山嶺終日覆蓋在赤道烈日的暴曬之下,也成為日后巴拿馬運河的河道所在。 二、西班牙的夢想——對巴拿馬運河的渴望在巴拿馬運河開建前,船舶從美國大西洋沿岸出發(fā),前往太平洋,需繞道南美洲合恩角(Cape Horn)。 當巴拿馬運河開通后,單單是美國東西海岸之間,即可大幅縮短航程約15000公里。 此外,北美洲一側(cè)海岸至南美洲港口可節(jié)省航程6500公里,航行于歐洲與東亞或澳大利亞之間可減少航程3700公里。 然而,在巴拿馬運河開通之前,從西班牙前往美洲殖民地可不是一件輕松的事。 1534年,神圣羅馬帝國皇帝兼西班牙國王查理五世就下令勘察能穿過美洲的通道,以便縮短西班牙和秘魯?shù)暮铰贰?/p> 西班牙人對美洲運來的金銀實在是太渴望了。 1788年,未來的美國總統(tǒng),托馬斯·杰斐遜建議西班牙建造巴拿馬運河。在1788年至1793年的遠征中,西班牙航海家亞歷山德羅·馬拉斯皮納,向國王起草了一份建設巴拿馬運河的計劃。 這是最早有人提議建造巴拿馬運河。 不過國力已經(jīng)走上下坡路的西班牙根本無力執(zhí)行這項計劃,這一拖便是半個世紀。 1843年8月24日,《紐約論壇報》報道了一則消息,稱倫敦霸菱銀行和新生的格拉納達共和國簽訂了建設跨越巴拿馬地峽的合同,即“大西洋和太平洋運河”;整項工程由英國執(zhí)行,計劃在五年內(nèi)建成。 不過這個合同一直都未執(zhí)行。 當時的世界,還不具備建造巴拿馬運河的技術。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三、失敗乃成功之母——破產(chǎn)的法國人1869年11月17日,在歷經(jīng)11年建設,花費了1860萬鎊后,蘇伊士運河通航。 主持修建蘇伊士運河的負責人,74歲的法國人斐迪南·德·雷賽布,在打通了地中海和紅海之后,意氣奮發(fā)的把目光投向了中美洲,意圖打造一條聯(lián)結(jié)大西洋和太平洋的通路。 斐迪南·德·雷賽布 1879年5月,巴黎,法國地理學會大廳內(nèi)濟濟一堂,這里正在舉行巴拿馬運河籌劃大會,136名代表最終投票贊成修建。 很快,法國人與巴拿馬的主權(quán)國哥倫比亞簽署協(xié)議,獲得了哥倫比亞政府頒發(fā)的運河建設許可證,巴拿馬洋際運河環(huán)球公司成立。 經(jīng)過兩年緊張的籌備和招募后,1881年1月1日,巴拿馬運河動工。 然而,擺在雷賽布面前的是一項難度遠超蘇伊士運河的巨大工程,由于巴拿馬地區(qū)屬于熱帶叢林氣候,天氣潮濕悶熱,暴雨多發(fā),法國人的整個工程團隊對雨季沒有做任何準備,就遇上運河起點處的查格雷斯河水位暴漲。 比自然條件更可怕的是致命的傳染病,19世紀末期的醫(yī)學水平還沒有發(fā)現(xiàn)蚊子是傳染病媒介,因此公司采取的公共衛(wèi)生措施成效甚微。 這就無形中加速瘧疾、黃熱病等熱帶傳染病肆虐,數(shù)千名工人很快就丟了性命。 工程開工的前四年,即1884年以前,每個月就有超過200名工人死亡。極高的工人死亡率,使得公司極難維持具經(jīng)驗的勞動力。 直接導致法國人失敗的根本原因還在設計方案。 蘇伊士運河地勢平坦,而且是在干旱的沙地上,附近沒有大批森林,也就沒有傳染疾病的蚊蟲,更關鍵的是,紅海與地中海之間沒有水位落差,只要將河道挖掘開來即可。 雷賽布原本計劃按照蘇伊士運河的經(jīng)驗,建造與海平面等高的運河,然而當運河工程進行到第四年后,法國人才赫然發(fā)現(xiàn)巴拿馬地峽太平洋一側(cè)的海面,比加勒比海一側(cè)低20多厘米,而不是先前估算的兩邊大體水平。 此后,盡管法國人采取了許多補救措施,但無法從根本上挽救運河項目。 1889年2月4日,巴拿馬洋際運河環(huán)球公司耗盡了所有資金,并宣告破產(chǎn)。 最終,整整20億法郎被砸進了地峽,共80萬名投資者的積蓄化為烏有,此外還有因為疾病和工程導致22,000名人員喪生。 雷賽布和兒子查爾斯被控挪用公款罪名成立,獲刑五年。 蘇伊士運河的英雄最終在巴拿馬運河喪失了所有的榮耀。 此時,距離那個西班牙亡命徒巴爾沃亞發(fā)現(xiàn)南海,已經(jīng)整整過去了376年。 四、美國人來了——巴拿馬運河通了1903年1月22日,美國與巴拿馬共和國簽訂了《美國與巴拿馬共和國關于修建一條連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通航運河的專約》 美國人以1000萬美元外加額外的分期付款的代價,從1904年2月23日起,對寬16.1公里的運河區(qū)取得了永久租借權(quán)。美國以一千萬美元獲得了可永續(xù)更新的巴拿馬運河沿線地區(qū)租借權(quán)。 3月14日,美國參議院批準了條約,但哥倫比亞參議院不批準此條約。 因為哥倫比亞人覺得在巴拿馬運河上狠狠地敲美國一筆,只有美國付更多的錢,才能接手建造巴拿馬運河。 美國人并不愿意與哥倫比亞人就錢的問題糾纏,他們想的是一勞永逸地搬掉哥倫比亞這個絆腳石。 美國鼓動巴拿馬獨立 11月3日,哥倫比亞反政府軍在巴拿馬宣布獨立,在美國艦隊的威懾下,哥倫比亞被批承認其獨立。 此后一直到1939年,巴拿馬都是美國的保護國。 1904年,美國又以4000萬美元收購了法國的設備,以及巴拿馬鐵路等既有工程進度。 運河工程終于重新啟動。 有法國人血的教訓在前,美國人要想建成運河,需要對付兩個敵人:傳染病和設計方案。 一是消滅蚊蟲杜絕傳染病。 1897年,駐印度的英國醫(yī)生羅納德·羅斯發(fā)現(xiàn),瘧疾的最主要傳染媒介是瘧蚊;1900年,古巴醫(yī)生卡洛斯·芬雷發(fā)現(xiàn),黃熱病同樣由蚊蟲叮咬傳播。 有了科學一切都好辦,1904年,被任命為巴拿馬運河工程首席衛(wèi)生官員的陸軍上校威廉·克勞福德·戈加斯醫(yī)生,下令執(zhí)行一系列“巴拿馬運河開鑿期間新衛(wèi)生措施”, 他們大規(guī)模的砍伐運河區(qū)兩邊的熱帶森林,増大蚊蟲居住濕雨森林于運河職工區(qū)的距離。同時,開展大規(guī)模的滅蚊行動,包括改善城市供水系統(tǒng)、采用煙熏法消毒建筑物、向蚊蟲滋生區(qū)域噴灑油和殺蟲劑、安裝窗紗和凈化污水等。 此外,美國人還大量引進西印度群島種植園的黑人勞工,他們對虐疾有天生免疫。 建設中的巴拿馬運河船閘 二是通過附建船閘的方案解決兩大洋之間的高度落差。 雷賽布原本以為可以建設一個和海平面保持一致的運河,但這個方案無法解決和在好幾個部位橫跨運河的查格里河關系,因為查格里河在雨季有很大的洪水,都會流入運河。 1905年,自學成才并曾建造大北方鐵路的約翰·弗蘭克·史蒂文斯被任命為巴拿馬運河項目總工程師,接替突然辭職的前任。 約翰·弗蘭克·史蒂文斯 他提出附建船閘的方案,通過建造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水壩(加通水壩)和面積最大、水位在海拔26米的人工湖(加通湖),繼而通過控制巨型閘門調(diào)節(jié)填滿船閘的湖水,以升高和降低船只,嘎頓湖將通過庫雷布拉山開鑿工程與太平洋相連。 按照這個方案,運河用許多大鐵盒連接而成,當船進入第1個鐵盒后,后面連接海平面的鐵門關閉,通往第二個鐵盒的門打開,原本較高的水位順勢流入。 于是在高度相同的情況下,船只順利駛進第二鐵盒。越走越高,如此類推。 船只通行示意圖 時任總統(tǒng),西奧多·羅斯??偨y(tǒng)在聽取匯報后,最終決定采用這一方案。 1913年10月10日,美國威爾遜在白宮通過電報信號引爆炸藥啟動大壩閘門,大水漫過庫雷布拉山開鑿的河道,將大西洋和太平洋連接在了一起。 1913年,建造巴拿馬運河船閘 在瓦斯科·努涅斯·德·巴爾沃亞穿越巴拿馬地峽的401年之后,1914年,巴拿馬運河工程完工,比預定日期(1916年6月10日)提早了兩年。 為了建造巴拿馬運河,法國付出了3億美元,美國又追加了3億7千5百萬美元,共挖掘了2億5千9百萬立方米的土石量,用了450萬方混凝土,最多時有4萬工人同時施工,前后總共有3萬多工人因此喪生。 美國海軍密蘇里號戰(zhàn)列艦通過巴拿馬運河 不過,巴拿馬運河的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珍珠港事變后,美國正是利用巴拿馬運河,及時將各類軍艦源源不斷開往太平洋,繼而補充大失元氣的太平洋艦隊。 如果不是巴拿馬運河,太平洋戰(zhàn)爭也許就要多延續(xù)幾年。 世界上最繁榮的水道 在巴拿馬保證運河永久中立化后,美國于1999年12月31日中午將巴拿馬運河正式移交巴拿馬政府,并由巴拿馬運河管理局接掌運河。 如今,運河仍是巴拿馬最主要的稅收來源之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