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 是古代由長安通往蜀地的道路 蜀道穿越秦巴山脈 道路崎嶇難行 詩仙李白的《蜀道難》 讓連接陜川兩地的蜀道天下聞名 陜川兩地間,從蜀道到川陜路、寶成鐵路、高速公路、再到馬上開通運行的西成高鐵,讓“蜀道難”變成了過去式,也使得蜀道從中國歷史上的道路文化遺產(chǎn)演變成了新時代發(fā)展的華章。 古時的蜀道,狹義上講就是古代由長安通往蜀地(四川、重慶)的道路。但從廣義上理解,則是大關中區(qū)域(包括甘肅天水)與四川盆地之間通行道路的總稱。 古蜀道以漢中市為中心,分南北兩部分,北部主要有五條,南部主要有四條。 北部(關中-漢中)從東到西五條蜀道分別是:子午道、儻駱道、褒斜道、陳倉道、祁山道。此外,還有一條連通了陳倉道和褒斜道的短程棧道,名叫連云道。 南部(漢中-川渝)從東到西四條蜀道分別是:洋巴道、米倉道、金牛道、陰平道。 子午道 路線:西安—子午鎮(zhèn)—寧陜—洋縣—漢中子午道是由子午谷入山,經(jīng)寧陜,洋縣抵達漢中。因其正對長安城南,古人將正南北稱之為子午,故名子午道。 儻駱道 路線:周至—華陽鎮(zhèn)—老縣城—洋縣—城固—漢中儻駱道全面疏通于三國時期,得名于其南口位于漢中洋縣儻水河口,北口位于周至縣西駱峪,是當時從長安通往漢中的古棧道中最快捷也最險峻的一條古道。 褒斜道 路線:眉縣—太白—留壩—漢中褒斜道南起褒谷口(漢中市大鐘寺附近),北至斜谷口(眉縣斜峪關口),貫穿褒斜二谷,故名褒斜道。 與其它幾條北部的蜀道相比,褒斜道全程較短,較捷近,是開辟時間早、使用時間長的重要驛道,只有褒斜道廢阻時才用其它道路。 西周時褒水流域有褒國,烽火戲諸侯中的褒姒就是經(jīng)褒斜道進獻給幽王的。 陳倉道 路線:寶雞(陳倉)—鳳縣—青泥嶺—略陽—勉縣—漢中陳倉道因道路北端入山處為秦漢時的陳倉縣而得名。它還有一個名字,因為沿著故道水所以被稱為故道。 陳倉道在蜀道中最長,它繞開了秦嶺山勢最陡峭的部分,所以比較平坦,但相比于其他三道要遠很多。 成語“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中的陳倉,在今陜西省寶雞市東(陳倉區(qū))。指劉邦將從漢中出兵攻項羽時,大將軍韓信故意明修棧道,迷惑對方,暗中繞道奔襲陳倉,取得勝利。比喻用假象迷惑對方以達到某種目的。但”明修棧道“一說最早出自元代戲文,之前并無此記載。 祁山道 路線:甘肅天水-祁山-禮縣-西和縣-成縣-徽縣-略陽祁山道建成于春秋戰(zhàn)國時期,其位置大部分在現(xiàn)甘肅境內(nèi),但也屬古時關中通往四川盆地的一條重要通道。 小伙伴們腦海中的“六出祁山”,通常指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出兵北伐曹魏的軍事行動。史書記載諸葛亮北伐曹魏時僅有兩次出兵祁山,而“六出祁山”的說法出現(xiàn)于小說《三國演義》,由于《演義》在民間的影響力較大,因此“六出祁山”也漸漸成為諸葛亮北伐的代名詞 洋巴道(荔枝道) 路線:西鄉(xiāng)—鎮(zhèn)巴—萬源—通江—萬源—大竹—梁平—墊江—涪陵唐宋時期,重慶乃至三峽都生產(chǎn)荔枝,這正是唐朝達官顯貴們的最愛。運送荔枝走的就是洋巴道,雖然艱險,但是因為路程比較短,荔枝能更加新鮮,因此洋巴道又叫荔枝道。
米倉道 路線:漢中—南江—巴中—渠縣—合川—重慶米倉道因為翻越米倉山而得名,在先秦時期,米倉道是從漢中進入四川唯一的一條通道,也可以說是最傳統(tǒng)意義上的蜀道。 金牛道 路線:成都-德陽-綿陽-廣元劍閣-劍門關-昭化-寧強-勉縣-漢中金牛道是巴山四道中最早,也是最重要的一條。李白說的“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后天梯石棧相鉤連”說的也是這里。 陰平道 路線:甘肅隴南—文縣—平武—江油這條線路可以避開劍閣險關,直通成都平原,長七百里。但由于沿途艱險,人煙稀少,所經(jīng)之處古時多屬氐,羌這些少數(shù)民族的活動范圍,除非有軍事行動,一般少有人問津。 蜀道難 但再也不是難于上青天 隨著西成高鐵的開通 再次讓這兩個地區(qū)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 如果李白穿越千年來到現(xiàn)在 他會有怎樣新的感嘆? 感興趣的朋友關注并點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