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嵩,唐代畫家,擅畫田家風俗景物,摹寫水牛尤佳,后人稱之得“野性筋骨之妙”。 戴嵩是韓滉的弟子,學牛于韓滉,《畫譜》卻將戴嵩列入“畜獸門”,而將韓滉列入了“人物門”,也許是因為當時所見到韓滉畫牛畜的數(shù)量沒有人物畫的數(shù)量可觀,并且韓滉多數(shù)畫均是表現(xiàn)田家風俗與田家人物,但這也不排除因為戴嵩畫?!斑^滉遠甚”。 相傳戴嵩畫飲水之牛,水中倒影,唇鼻相連,可見觀察之精微。明代李日華謂其曰:“固知象物者不在工謹,貫得其神而捷取之耳?!?/span> 戴嵩畫的牛與韓干畫的馬同樣著名,并稱為“韓馬戴牛”。 唐代朱景玄在《唐朝名畫錄》中對戴嵩《斗牛圖》作過記載,說戴嵩畫牛可以“窮其野性筋骨之妙,故居妙品”。 《斗牛圖》《三牛圖》《歸牧圖》三幅畫是戴嵩著名的傳世作品,其中《斗牛圖》高長44厘米,長有40.8厘米。兩只健壯的公牛正在打斗。其中一只 牛用自己的兩只牛角奮力向另一只牛的肚子狂頂過去,另一只牛四蹄撒開,急奔而去,驚恐的神情躍然紙上。 蘇軾在《東坡志林》中記載了關于此圖的一則趣聞: “蜀中有杜處士,好書畫,所寶以百數(shù)。有戴嵩牛一軸,尤所愛,錦囊玉軸,常以自隨。一日曝書畫,有一牧童見之,拊掌大笑曰:‘此畫斗牛也!斗牛力在角,尾搐入兩股間。今乃掉尾而斗,謬矣!’處士笑而然之。 古語有云:‘耕當問奴,織當問婢?!豢筛囊?。” 詩文翻譯:四川有一位杜處士,酷愛書畫,他所珍藏的書畫寶物有上百種。其中有一軸是戴嵩畫的牛,杜處士十分喜愛。于是他用錦給畫做畫套,用玉給畫做畫軸,經(jīng)常隨身攜帶。有一天,他將此圖攤開來曬太陽,一個牧童看見此畫,拍手大笑說:“這張畫是畫的斗牛??!斗牛的力氣全在角上,尾巴緊緊地夾在兩腿中間。而這幅畫上的牛尾巴卻懸在空中,謬畫了!”杜處士坦然笑之。古人有句俗話說:“耕地的事應當問農(nóng)民,織布的事應當問女傭?!边@個道理是不會變的了。 清代乾隆帝曾在這幅《斗牛圖》的右上方題了一首詩: 角尖項強力相持,蹴踏騰轟各出奇。 想是牧童指點后,股間微露尾垂垂。 乾隆四十六年辛丑冬季的一天, 乾隆皇帝70高齡,他到北京順義去觀看斗牛大賽,他驚奇的發(fā)現(xiàn),這些黃牛在相斗的時候,大多數(shù)的牛尾巴是夾在腚溝里,但也有少數(shù)的牛尾巴是懸在空中的,尤其是得勝的時候尾巴翹得非常高?;貙m之后,乾隆就在戴嵩的《斗牛圖》上題了第二首詩: 牧童游戲何處去?獨放雙牛斗角叉。 畫跋曾經(jīng)關畫錄,錄誠差跋更為差。 這些掠影也表明了兩牛相斗,尾巴不一定怎么甩呢~~~ 這樣也就不難理解二十世紀李可染先生畫《斗牛圖》中的牛尾巴了。 (題識:斗牛圖。腹大能容性溫良,何為相斗逞犟強。牧童呵叱聲不厲,漫步歸去踏夕陽。一九八八年歲次戊辰冬十二月,可染作此圖。) END 您可能對以下文章感興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