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讀百科 國慶雖然已經(jīng)過去了一個多星期,但壹讀君對他的思念遠遠不會結(jié)束,并親切的期盼著下一個假期的到來。作為一個國慶期間在家里鋪···啊不,躺了整整八天的人,看別人堵車、看別人擠在景點、看別人加班······這些壹讀君都能欣然接受,但國慶八天朋友圈被各種婚禮刷爆是什么鬼?不能讓我安安穩(wěn)穩(wěn)的嘲笑一下出去玩的人嗎?一定要在這個安逸喜慶的日子給我一個大大的暴擊嗎?(靈魂拷問) 哎,拷問歸拷問,壹讀君還是要愛你們??! 雖然國慶期間有很多婚禮,但是也有很多新聞爆出來。鬧新娘、鬧伴娘、鬧新郎等等問題又暴露出來。你說他們不對,他們又要說這是婚俗,多少年流傳下來的。那今天壹讀君就給大家扒一扒正統(tǒng)的婚俗該是什么樣。 還想當四件套的壹讀君 | Blues 中國傳統(tǒng)婚禮在經(jīng)過千百年的沉淀后,發(fā)展出了一整套完備的婚姻禮儀規(guī)范。這個規(guī)范就是“六禮”,即: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和親迎。 但在實際實施過程中,禮儀并不拘泥于這個規(guī)范,常常有所簡化。比如把納采和問名同時進行,或?qū)⒄埰诓⒂诩{吉或納征中,而更加重視親迎部分中的合巹和回門等禮儀。也就可以將婚禮看為兩個階段:相親、訂婚等婚前準備階段;迎娶階段。 明媒正娶的訂婚禮俗 中國傳統(tǒng)的婚禮,媒妁是一個不得不說的部分。媒人的牽線搭橋和“父母之命”相同,是傳統(tǒng)婚姻關(guān)系必不可少的組成條件。媒人的身影也穿插在議婚、訂婚和完婚各個流程之中。 《周禮·地官·媒氏》中記載:
可見從先秦時期,媒人就在傳統(tǒng)婚禮中占據(jù)的不可忽視的地位。 《詩經(jīng)》里面也記載:
說明了春秋之前,媒人就在男女婚姻締結(jié)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 到了唐朝,媒妁被正式載入法律,《唐律疏議》規(guī)定:“為婚之法,必有行媒?!?/span> 官方的媒人也承擔著敦促青年男女成家、幫助鰥寡男女重新組織家庭、解決婚姻糾紛、監(jiān)控彩禮數(shù)量、戶籍管理和婚姻登記等作用。以前,找不到對象著急不只你爹媽,還有媒人們,會幫你介紹對象那種哦! 圖片來自微博@李易峰 議婚是婚前禮俗的開端,其發(fā)起人就是媒人。議婚由媒人代表男方去女方家提前開始,這就是六禮中的第一禮“納采”。主要是雙方對彼此家庭的初步了解,是否門當戶對、家庭情況等等。”議婚“納采”時還要有禮相送,禮儀大師周公旦就定下了“納采用雁”的規(guī)矩。后來雖有所改變,但在這一步送的禮物都不會特別貴重。 六禮中的第二禮“問名”也常常跟這一步一同進行。問名即男方托媒人問清女方的姓名和生辰八字。以便為六禮的下一步“合婚”做準備。 合婚即“納吉”,在男方取得女方生辰八字后,在祖廟進行占卜。卜得吉兆后,即可備禮通知女方準備婚禮。這一步驟雖然有迷信的成分,但也有防止近親結(jié)婚的作用。 如果到了這一步,兩家都對彼此都很滿意,這樁婚姻就八九不離十了。也到了一個重要的節(jié)點“下聘禮”,即“納征”。這是締結(jié)婚姻的序曲,也是婚姻產(chǎn)生公信力的保證之一。 雖然“下聘禮”這個步驟飽受爭議,但卻是婚姻形式由從妻居到從夫居變換產(chǎn)生的。娘家總覺得把自己養(yǎng)大的女兒嫁到夫家心理很不平衡,因此,男方需要給予女方一定的補償。起初,男方對女方的補償為服役,隨著生產(chǎn)力的發(fā)展,勞動剩余越來越多,物質(zhì)補償也就漸漸取代了勞動補償,聘禮的雛形就出現(xiàn)了。 當然,女方也要準備陪嫁,這也是婚禮正式舉行前的一項重要禮俗。 到此,正婚前的準備就基本完畢,也將迎來六禮中最重要的一環(huán)“親迎”。大婚儀式即將拉開序幕。 求福擇吉的正婚風俗 迎親是婚禮的重頭戲,也是婚禮正式開始的序曲。迎親隊伍出發(fā)前,要先進行“發(fā)轎”儀式:氣氛自然是“鑼鼓喧天,鞭炮起名”自不必說,還要進行“搜轎”和“熏轎”。迎娶新娘的花轎也不能空著,必須由一位父母雙全的幼童坐在里面,稱為“壓轎童子”。 當迎親隊伍到達新娘家門前時,女家會把門關(guān)緊,不允許迎親人把轎子抬進門,這種習俗稱為“攔門”。這種習俗原意是表達新娘子離家的不舍之情,后來親朋好友也會以“攔門”為借口向新郎索取煙酒、喜糖等。這也是在迎親過程中非常熱鬧的一幕。 “攔門”儀式過后,花轎進門,迎親隊伍進入女家,花轎落好,新郎叩拜岳父岳母,并呈上寫好的迎親簡帖。 有些地方還會為迎親人準備宴席,期間,媒人和新郎都可能受到娘家人的捉弄和戲耍,遭到惡作劇的媒人和新郎都不能生氣、發(fā)火。宴席過后,新人在媒人的指引下向新郎的祖宗牌位和長輩行禮,新娘就可以上花轎了。 新娘上轎以后,是婚禮的一個小高潮。等到新娘下轎來到新郎家時,正式的婚禮即將開始。 新娘進門以后,要先經(jīng)歷“跨馬鞍”或“跨火盆”,寓意驅(qū)邪。之后還有“傳袋”或“踩紅氈”的習俗,分別是祝愿早生貴子和保護新娘不受地煞侵犯的寓意。 新娘進門后,就到了婚禮當天的重頭戲,拜堂。這個大家一定都熟悉了,就是影視劇中常常出現(xiàn)的“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對拜,送入洞房。”這一禮節(jié)完畢后,新娘被送入洞房,不再出來,新郎則留下參加喜宴。 新婚夫婦進入洞房之后,第一個儀式就是“坐帳”。坐帳時,一般會將新郎的衣角蓋在新娘的上面,表示男人的地位。坐帳之后,就是撒帳。由主持撒帳者以金錢、喜果等物向他們身上投擲,一邊撒還要一邊說吉祥話祝福新人。 圖片來自電視劇《甄嬛傳》截圖 在洞房之中,還有一項禮儀不在六禮之列,卻在婚禮中十分重要,這就是合巹,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喝交杯酒。古代的合巹是分瓢而飲,后來則是將兩個酒杯用紅線拴在一起。這時會有鬧房的人圍觀,也會對新人提出要求,氣氛也很活躍。 在新婚之夜過后,歷史上還存在著一種“驗紅”的風俗。這是伴隨著古代人們對女性童貞的重視逐漸形成的,也體現(xiàn)了封建制度對女性的壓迫。 到此,一場傳統(tǒng)的婚禮就結(jié)束了。開始的就是一對新人的全新生活啦! 說了這么多,壹讀君對婚禮充滿了憧憬,但是無奈形單影只,你們呢? 參考文獻 1.《中國民俗文化》,何躍青。北京外文出版社,2013。 2.《民間實用婚俗禮儀通書》,徐幫學。氣象出版社,2007。 3.《民俗學概論》,鐘敬文,上海文藝出版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