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大國若亨小鮮”章
治大國若亨小鮮。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也;其神不傷人也,非其神不傷人也;圣人亦弗傷也。夫兩不相傷,故德交歸焉。
此段的文字,若忽略其中有爭議的部分,其主旨還是相當明確的,就是:圣人弗傷人,故德交歸焉。而其中引起眾多爭議的關于文字的訓釋,實際也是各注家為了調和文字的理解與文章的理解之間的矛盾而所做出的不同的努力。
治大國若亨小鮮。
“治大國若烹小鮮”(世傳本文字)是《老子》中非常著名幾近家喻戶曉的一句話,甚至前美國總統(tǒng)里根都曾在其《國情咨文》中對此加以引用。對此句的絕大多數(shù)理解都是沿襲著《韓非子解老》中“烹小鮮而數(shù)撓之,則賊其澤;治大國而數(shù)變法,則民苦之。是以有道之君貴靜,不重變法。”的思路,譯為:“治理大國,好象煎小魚,不要老翻騰?!边@么理解無論從文字的角度還是從大意的角度都是能夠說的通的,而且也具有相當?shù)默F(xiàn)實的積極意義。但是仍然有幾個問題:
一、此段文字與前后文的關系上似乎沒有銜接,尤其是與后文的“以道蒞天下,故德交歸焉”沒有明顯的聯(lián)系;
二、鮮字,本義為新宰殺的鳥獸肉。如:《左傳·宣公十二年》:“子有軍事,獸人無乃不給於鮮,敢獻於從者。”。在《儀禮·士昏禮》中:“臘必用鮮,魚用鮒,必殽全。”,可見“鮮”與魚是有區(qū)別的。再查一下《漢語大詞典了》,在注為“泛指魚類。”的詞條中,所舉例證為“《老子》:“治大國若烹小鮮?!?河上公 注:“鮮,魚也?!薄保梢?,小鮮做小魚解,是從河上公注《老子》始,這在訓詁上陷入了循環(huán)論證,似不足以單以此為憑。
三、煎“小鮮”不能多翻動的這個比喻多少有些晦澀,至少是不明晰。這不僅涉及到先秦的食物制作工藝的問題還涉及到對于帛書本的“亨”的訓詁問題:郭世銘先生通過考證篆字和《說文解字》認為“亨”在古代有三個讀音,一為亨達之亨,一為烹飪之烹,一為享用之享,其中享為貢獻食物之意,烹為煮熟食物之意,均與煎不相通。若是取烹為煮熟食物之意則似乎不存在撓之的問題,不就是煮么,放鍋里煮著唄。同時,鮮字從其本意來說似乎理解為羊肉、魚肉這類美味的總稱更合適一些。而此句中的大、小,則明顯是對文,并非實指大的國和小的鮮,而是國之大對比鮮之小。所以小鮮未必就是小魚。
四、韓非子的解釋是站在法家的立場上進行的,觀其解說多有借道家之說為法家張目之嫌,此處亦當存不可不信亦不可全信之心。
對此,劉小龍先生認為:“烹小鮮”需要有烹飪之道,“治大國”需要有治國之道,兩種行為雖有大小之區(qū)別,但在需要借助道才能完成這點上卻是相同的,所以老子說治理大國就象烹調小鮮一樣。如此理解,則“治大國若烹小鮮”句便可同其下句“以道蒞天下”作無縫鏈接,因為兩句話均以“道”為中心。老子由此將議論重點轉移至“以道治國”。劉小龍先生進一步引據(jù)《莊子》中的《庖丁解?!饭适碌哪康臑閯裾]國君行事要有道來旁證其觀點。同時徐志鈞先生亦考證“以烹飪?yōu)橹螄鳎松瞎懦烧f?!?/span>
如此,則為本句與下文建立了內在的論說邏輯。
其實,我認為,本句從解釋的角度來說,并不必如此復雜,而且也沒有必要非要為此句找一個深刻的內涵。這句話的內容很簡單,用現(xiàn)代俗語來說就是:治理國家是小菜一碟。其內涵也不過是,治理國家并沒有什么復雜的,只須如下文所說的“以道蒞天下”即可。如此理解也與《老子》的思想不相悖,老子亦說“吾言甚易知,甚易行?!?/span>
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也;其神不傷人也,非其神不傷人也;圣人亦弗傷也。夫兩不相傷,故德交歸焉。
對于這段文字的理解和斷句,世傳本的斷句多為:“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非其神不傷人,圣人亦弗傷也。夫兩不相傷,故德交歸焉?!?。比較通行的解釋,如《老子新譯》譯作:“用 道這個原則來面臨天下,就可以使鬼不起作用。并不是鬼不起作用,而是他起的作用不能害人。并不是它起的作用不能害人,而是由于圣人根本不害人,這樣,人與鬼互不傷害,所以(人和鬼)都互相稱贊圣人的德”。這樣的解說無須多做辨析,因為它根本就不符合人們正常的語言與思維邏輯。
為了解決這一語言上的問題,有的注者將“非”解為“不唯”二字的合音,即“不但”。如《老子注釋及評價》“用道治理天下,鬼怪起不了作用;不但鬼怪起不了作用,神祗也不侵越人;不但神祗不侵越人,圣人也不侵越人。鬼神和有道者都不侵越人,所以彼此能相安無事?!边@種解釋至少在邏輯上是順暢的,從文字訓詁上也不能說沒有依據(jù)。
但郭世銘先生仍對此提出了他的疑惑:《老子》中“非”字出現(xiàn)頗多,何以其他的“非”都不是“不但”,而這兩個“非”獨獨是“不但”的意思?似乎也不夠自然。古文中的確常有合音的用法,其中用的最多的是將“之于”二字合為“諸”,而在《老子》中“之于”二字連用的地方很多,從來沒有一處是合成“諸”的,因此很難想象《老子》偏偏要在這一章里要將“不唯”合成一個“非”字。另外,按上述解釋,文中的四個“其”字都沒有翻譯,似乎可有可無。同時,郭先生認為:“其鬼”與“非其鬼”相對,“非”字所否定的并不是“其鬼不神”這個句子,而僅僅是“其”這個字。在先秦文獻中,鬼指的是死去的先人,“其鬼”就是自家的先人,“非其鬼”則是指別人家的先人。《論語為政》中有“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諂也?!薄!捌渖癫粋艘?,非其神不傷人也。”結構類似。
我認為郭先生的觀點無論從文字上還是從文章內容上都是站得住腳的,我想在郭先生思路的基礎之上再說明一下。
鬼:祖先?!墩撜Z·為政》:“非其鬼而祭之,諂也。”。同時,“鬼”在先秦中還有一個用法,是特指天子諸侯貴族已不在廟,壇、墠中享祭的元祖。參閱《禮記·祭法》。
神:當其做動詞時有靈驗意,如《晏子春秋·諫上十二》:“上帝神,則不可欺;上帝不神,祝亦無益?!薄妒酚洝敳吡袀餍颉罚骸奥月?夏 殷 欲卜者,乃取蓍龜,已則棄去之,以爲龜藏則不靈,蓍久則不神?!?;當其做名詞用時,指人死后的魂靈。如《禮記·樂記》:“明則有禮樂,幽則有鬼神?!?鄭玄 注:“聖人之精氣謂之神?!?。同時我們可以注意到,并不是所有人死后的魂靈都可以稱為“神”,而是特指圣人的精魄。
由“鬼”、“神”兩字的本義及先秦的用法,并結合《老子》,我認為,此處的鬼神,并非泛指的現(xiàn)在意義上的靈異界的鬼神的概念,而是特指侯王的先祖以及圣人(在治國之中依道而行的先祖)的精魄、精神內涵和精神實質。
傷:其有“妨害”、“干涉”意:《論語·先進》:“何傷乎?亦各言其志也。”。
鬼神兩句,我認為其論說邏輯是這樣的:
當侯王運用“道”來蒞臨治理天下時,他的元祖(其鬼)很欣慰,放手讓這個小同志放心大膽的工作,其他侯王的元祖(非其鬼)一琢磨,這個小同志有道呀,我也別費勁讓我的戰(zhàn)斗序列的小同志跟他爭了,就讓他好好干吧,不都是為了這片熱土上的民眾們生活幸福么。咱也不用扶上馬送一程了,他自個就已經在馬上了而且還跑的正歡呢?!暗@是為什么呢?”小沈陽一定會問。老子回答了:這是因為吧吭,其鬼和非其鬼他們這伙的吧,都應該算是先圣了吭,先圣的指導思想吧就是不妨礙別人正常的、自然的、合乎道的行為。同樣,不光是先圣了,就是現(xiàn)在的這個小同志一樣能夠成為圣人,只要他遵循著“道”的原則,不妨礙別人,不妨礙民眾正常的、自然的、合乎道的行為,就跟圣人差不離了吭。這圣人和民眾相互之間都不妨礙,這“德”不就交歸了嗎,不就上下齊心,其利斷金了么吭。
雖說這么理解東北口音重了些,但它使得這段文字構成了一個層層遞進的邏輯整體。
首先,老子肯定了“道”在蒞臨天下過程中的權威性和唯一性。只要是遵循了“道”,則侯王的先祖?zhèn)儯òㄟ@個侯王的先祖和其他侯王的先祖)這些最值得尊重、最值得效法的人都不會通過他們的潛在的作用來影響侯王的施政。這是因為,這些先祖之所以能夠成為圣人是由于他們的內在的精神核心是“不傷人”,也就是(針對“其神不傷人也,非其神不傷人也?!本洌茸?zhèn)兊木駥嵸|是不對合于“道”的施政來施加影響,而這正是合于“道”的。因此,圣人(為政者若想成為有道之君)也應當秉承“不傷人”的指導原則,對于“圣人亦不傷人也”句,則是指侯王不干涉、不妨害民眾的正常的、自然的、合乎道的行為。正因為民眾的行為是正常的、自然的、合乎道的,民眾自然也不會干涉、妨害侯王的正常的、自然的、合乎道的治理(這有點象楊潤根先生的表達方式),圣人和民眾不相互干涉、不相互妨害,自然產生了“德交歸焉”的效果。
此段可通譯為:
治理國家就如同烹制小鮮一樣容易,只需要以“道”來蒞臨治理天下。以“道”來蒞臨治理天下:其自家的先祖不會起作用來干涉影響(其施政),別家的先祖也不會起作用來干涉影響(其施政)。(這是因為)其自家的先圣的精神實質是不(對合于“道”的施政來)施加影響、妨害、干涉,別家的先圣的精神實質也是不(對合于“道”的施政來)施加影響、妨害、干涉;(進而,同樣)圣人也不妨害、干涉民眾。圣人和民眾不相互干涉、不相互妨害,故其德上下交盛,俱歸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