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成】鮮荷葉邊二錢(6g) 鮮銀花二錢(6g) 絲瓜皮二錢(6g) 西瓜翠衣二餞(6g) 鮮扁豆花一枝(6g) 鮮竹葉心二錢(6g ) 【用法】以水二杯,煮取一杯,日二服(現(xiàn)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祛暑清熱。 【主治】暑傷肺經(jīng)氣分輕證。身熱口渴不甚,頭目不清,昏眩微脹,舌淡紅,苔薄白。 【方解】本方主治暑傷肺經(jīng)氣分,暑熱輕微,津傷未甚之證。因其邪淺病輕,故身熱口渴不甚;暑熱上擾清竅,乃致頭目不清、昏眩微脹;舌淡紅,苔薄白亦為邪淺病輕之象。微暑傷人,治則不必重劑,只宜辛涼芳香輕藥?kù)钍钋鍩?,以免藥過(guò)病所。方用鮮銀花辛涼芳香,清解暑熱;鮮扁豆花芳香清散,解暑化濕,共為君藥。西瓜翠衣清熱解暑,生津解渴; 絲瓜絡(luò)清肺透絡(luò),共為臣藥。鮮荷葉用邊者,取其祛暑清熱之中而有舒散之意;暑氣通心,故又用鮮竹葉心清心而利水,共為佐使藥。諸藥合用,藥性清涼芳香,輕清走上,有清透肺中暑熱之效。方中六藥多用鮮者,取其氣清芬芳,清解暑熱之效更優(yōu)。本方亦可用以代茶,預(yù)防暑病。 【運(yùn)用】 1.辨證要點(diǎn) 本方是治療暑熱傷肺輕證的常用方。臨床應(yīng)用以身熱口渴不甚,,頭目不清,舌苔薄白為辨證要點(diǎn)。 2.加減變化 本方既可治暑傷肺絡(luò),也可煎湯代茶以預(yù)防暑病。若暑溫傷肺、咳而無(wú)痰、咳聲高者,可加杏仁、麥冬、沙參以利肺氣,養(yǎng)肺陰;或加桔梗、甘草以開提肺氣,清肺熱。若身熱較甚,可加石膏。 3.使用注意 本方的適應(yīng)證是暑溫中的輕淺之證。若暑溫表寒較重,或熱渴大汗,或汗多脈散大,喘喝欲脫者,均不宜使用本方。 【文獻(xiàn)摘要】 1.原書主治 《溫病條辨》卷1:“手太陰暑溫,發(fā)汗后暑證悉減,但頭微脹,目不了了,余邪不解者,清絡(luò)飲主之。”“凡暑傷肺經(jīng)氣分之輕證皆可用之?!?/span> 2.方論選錄 吳瑭《溫病條辨》卷1:“既日余邪,不可用重劑明矣,只以芳香輕藥清,肺絡(luò)中余邪足矣。倘病深而入中下焦,又不可以淺藥治深病也?!?/span> |
|
來(lái)自: 程宇宏 > 《方劑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