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老認為,東漢時期的佛教傳入中國后,不僅催生了中國的本土宗教—— 道教,還吸納、融合中國文化精神,形成了中國的佛教流派—— 禪宗。相比較下,近代西方哲學傳入后產(chǎn)生的影響和震蕩不如佛教。不過,西方哲學的邏輯分析法,對中國哲學的貢獻卻是永久的。學者們用邏輯分析的方法,解釋和分析中國古代哲學流派和哲學家的觀念,由此引發(fā)了包括佛學在內(nèi)的中國哲學研究的復興,形成了那個時代的精神特征。甚至基督教會也未能避開這種精神的影響。在中國的許多教會,紛紛把中國哲學的原著以及研究中國哲學的書籍,譯成西方文字,介紹到本國。 邏輯分析是西方哲學的根本方法,在中國古代,哲學的根本方法是直覺。如果按西方觀點,哲學分為形上學、人生哲學和方法論這三部分的話,那么先秦的諸子之學(儒家、墨家、名家、道家、陰陽家、法家等)約略等于西方哲學中的人生哲學,并包含了一些方法論的內(nèi)容;之后的宋明新儒家(也可稱道學、理學、義理之學)雖也談論過方法論,然研究的皆為修養(yǎng)之法,非求知之法;魏晉時期產(chǎn)生的玄學,是諸子之學中道家的繼續(xù);隋唐佛學雖有大勢,然終非中國思想之主流;清人的義理之學也只是宋明道學之繼續(xù)。所以,馮老認為,中國哲學從先秦之后,在研究方法論方面,處于了“絕無僅有”的狀態(tài)。 關(guān)于中國古代哲學家們的思想觀點,之前在另一篇博文中已有整理(中國古代哲學家、哲學流派簡介—— 哲學家 ),故再編錄一些馮老關(guān)于古代哲學流派的介紹,希望可以簡略反映出主要流派變化、發(fā)展的過程,以及它們間的相互關(guān)系: 一、儒家到新儒家的發(fā)展過程 儒家之所以稱為“儒”,因為他們不僅是思想家,而且還是學者。他們精通古代文獻,并對這些文獻做出自己能夠做出的最好解釋,這種雙重身份是別的哲學派所不具備的。中國是個農(nóng)業(yè)國家,人們總是習慣尊重過去的經(jīng)驗。儒家在教授古代文獻的同時,保存和發(fā)展了我國偉大的文化遺產(chǎn),所以儒家思想長期以來,一直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主流思想。它對中國政治、思想文化、社會生活、經(jīng)濟發(fā)展等各個領(lǐng)域都產(chǎn)生著巨大而深刻的影響,而且在東亞各國和歐洲也有廣泛影響力。從孔子、孟子、荀子為代表的先秦儒家思想,到以程朱理學為代表的新儒家思想,儒家之所以能成功統(tǒng)@治中國長二千多年,這期間經(jīng)歷了很多改良和兩次重大變革: (一)《易傳》和《中庸》:代表先秦儒家形上學發(fā)展的最后階段。 1、“道”:《易傳》中的“道”是儒家最重要的形上學觀念,意為事物的原理。儒家認為,不同類的事物,都有其自己的“道”,比如君道、臣道、父道、子道。這些道是君、臣、父、子之所應該成為君、臣、父、子的原理。每一類的道各以一個名表示,每個人都應該合乎理想地按照這些不同的名來行動。這個學說在孔子理論中還只屬于倫理學說,在《易傳》里,則改良成了形上學的學說了。《易傳》認為,事物在變,而道不變;事物是復雜的,而道是容易和簡單的。 2、萬物生成的“道”:各類事物有自己的道,萬物作為整體也有它的“道”。所以,儒家認為,除了特殊的多樣的道,還有一般的、統(tǒng)一的萬物生成變化所遵循的“道”,這個“道”就是一陰一陽,是“天地之大德曰生”。這個作為整體的“道”就是“太極”,“陰”、“陽”相當于兩儀。 3、萬物變化的“道”:宇宙萬物永遠在變化過程中,這是萬物變化的公式,也是萬物變化的“道”。 4、“正”、“中”之說:先秦儒家認為,事物若要臻于完善,保持完善狀態(tài),它的運行就必須在恰當?shù)牡匚?、恰當?shù)南薅取⑶‘數(shù)臅r間。這種恰當叫做“正”、“中”?!罢?,表示處于恰當?shù)奈恢茫弧爸小?,表示既不太過,又不不及,恰到好處。人的自然傾向多表現(xiàn)為太過,所以《易經(jīng)》認為,太過是大惡,要取得勝利,就一定要注意不要過分地勝利;要避免喪失某物,就一定要在此物中補充一些與它相反的東西,謙卑是美德。 5、中和:先秦儒家認為,“喜怒哀樂之未發(fā),謂之中。這時人的情感尚未發(fā)生,心的活動就無所謂太過或不及,因而恰到好處?;蛘唠m然情感發(fā)生了,而無乖戾,這也是中;情感發(fā)生了而皆合乎禮義法度,謂之和。“和”是“中”的結(jié)果,中是來調(diào)和那些搞不好就會不和的東西的。在個人行為和社會關(guān)系中,都有些適“中”之點,作為滿足欲@望和表現(xiàn)情感的恰當?shù)南薅取R粋€人的一切欲@望和情感都得到滿足,且表達也達到恰當?shù)南薅?,他的?nèi)部就達到和諧,在精神上很健康。社會也一樣,各種人的一切欲@望和情感得到滿足,也表現(xiàn)到恰當?shù)南薅龋@個社會內(nèi)部就達到和諧,安定而有秩序?!昂汀笔钦{(diào)和不同,以達到和諧的統(tǒng)一。 “和”、“同”、“中”的關(guān)系:“同”與“異”是不相容的;而“和”與“異”,則并不是不相容,相反,只有幾種“異”合在一起,形成統(tǒng)一才有“和”。但是要達到“和”,合在一起的各種“異”都要按適當?shù)谋壤?,這就是“中”。所以“中”的作用是達到“和”。一個組織得很好的社會,是一個和諧的統(tǒng)一,在其中,有各種才能、各種職業(yè)的人都有適當?shù)奈恢?,發(fā)揮適當?shù)淖饔茫巳硕纪瑯拥馗械綕M意,彼此沒有沖突,這就是“和”。這種“和”如果不僅包括人類社會,而且還彌漫到全宇宙,就叫做“太和”。 6、庸常:指普通而平常。人倫和道德如同吃飯,普通而平常,卻很重要。吃飯、喝水、維護人倫、實行道德,都是遵循“道”,遵循天性,即“率性”。而“教”,就是“修道”,是讓人們把事實上已經(jīng)不同程度在做的事,做完全,也就是明而誠。 7、明誠:先秦儒家認為,事物都是相互消長、互為因果的。人們在成就自己的同時也要成就別人;在幫助別人成就的同時,也能成就自己,即所謂“成人為己,成己達人”?!俺杉骸?,就要行忠、恕之道,也就是行仁,這其實包含@著成人。成己是盡其性,遵循“道”;成人,則是幫助天地,培育萬物,充分發(fā)揮萬物之本性。如果完全明白這些意義,就是《中庸》說的“明”;“明”了,就可“與天地參”,與天地并列,這就是“誠”。一個人若是明白了日常生活中普通而平常的活動的一切意義,諸如飲食、人倫的意義,他就已經(jīng)是圣人。因為圣人明白這些道理,就一定能完全做到;做不到,說明他沒有完全明白其意義。 8、出世與入世:儒家認為,要達到“與天地參”,并不需要做“非?!钡氖?。只需明白這些普通而平常的事的全部意義,且做得恰到好處,就可達到合內(nèi)外。這不僅是“與天地參”,更是人與天地的合一。到了這一步,人不僅可以出世,而且也能入世。后來的新儒家發(fā)展了這個思想,并用此思想攻擊佛教的出世哲學。 (二)儒家思想的第一次變革:西漢時期的董仲舒儒家思想 1、董仲舒的變革:他為適應漢武帝加強中央集@權(quán)、統(tǒng)一整個帝國的需要,從“百家”之中選出一家——儒家,給予獨尊的地位。同時擇取諸子百家中陰陽家的五行思想和道家、法家的思想,與儒家相糅合,形成了一種新的儒家思想—— 董仲舒儒家思想。這使得漢代的儒家與先秦的儒家很不相同。董仲舒服認為,鞏固集中統(tǒng)一的政@權(quán),防止分裂割據(jù)是天地的常理,適合古今任何時代,君主當然要遵循。然政治統(tǒng)一的基礎(chǔ)是思想統(tǒng)一,因為只有思想高度一統(tǒng),法度才能統(tǒng)一,百姓才有一致的行為準則。由此,他提出“大一統(tǒng)”論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shù)”的主張。認為,只要不在六藝(禮、樂、射、御、書、數(shù))之列,且與儒家思想不一致的教派、學說都不能存在。凡是希望做官的人都必須學《六經(jīng)》和儒學,以儒學為國家教育的基礎(chǔ),這也為中國的科舉考試制度打下了基礎(chǔ)。董仲舒的儒家新思想對當時社會上的哲學、政治、社會、歷史等出現(xiàn)的一系列問題,都能給予較為系統(tǒng)和權(quán)威的解釋,也符合漢武帝的治國要求,因而他的哲學理念成為漢代官方統(tǒng)@治哲學,國家的教義。自此,不僅在思想界樹起了儒家的權(quán)威,并由此也產(chǎn)生了中國特有的經(jīng)學以及經(jīng)學傳統(tǒng);而且儒家思想也第一次成為正統(tǒng)。 2、古文學派和今文學派之爭:這是儒家的兩個學派,他們之間的爭論是中國學術(shù)史上最大的爭論之一。古文學派的得名是由于它聲稱擁有秦焚書之前密藏的經(jīng)書,經(jīng)書都是用古文字體書寫的,故名之,代表人物劉歆,這一學派具有與荀子和道家相似的自然主義的宇宙觀(荀子也是受道家影響);今文學派,代表人物董仲舒。因所用經(jīng)書是用漢朝通行的字體書寫,故而得名。古文學派的興起是對今文學派的革命。馮老認為,古文學派可能源出于先秦儒家的現(xiàn)實派,荀子學派;今文學派可能源出于先秦儒家的理想派,孟子派。 (三)儒家思想的第二次變革:產(chǎn)生了新儒家(或稱道學,或稱宋明理學) 董仲舒的儒家新思想,發(fā)展到唐朝已無法滿足時代精神的需求。當時人們對形上學、超道德價值和性命之學比較感興趣,于是,儒家的韓愈和李翱為本學說引進了佛學的禪宗思想和道教的宇宙發(fā)生論觀點。他們重新解釋了《大學》、《中庸》,提出了“道統(tǒng)論”,聲稱自己繼承了真正的孔孟之道,是儒學的正宗。由于儒、釋、道三種思想在許多方面都存在矛盾,所以新思想的體@系直到宋朝才真正形成。而此時的儒家已有別于之前的儒家,故被冠以“新儒家”的稱謂,他們的哲學則被稱為“道學”或“理學”。當時新儒家有好幾個學派,主要有王安石(荊公)的新學、司馬光(溫公)的朔學、蘇軾的蜀學、二程(程顥、程頤)兄弟的洛學也稱理學(含張載的關(guān)學)為代表的四大派。其中尤以二程兄弟的理學最有影響。之后,二程理學又分為兩派:弟弟程頤的理論由南宋的朱熹繼承和完成,稱為“程朱學派”,或“理學”;哥哥程顥的理論,由南宋的陸九淵繼續(xù),但一直到明朝,才由王陽明完成,形成體@系,被稱為“陸王學派”,或“心學”。在“二程”的時代,人們并未充分認識到這兩個學派的不同,意味著什么。到了朱熹和陸九淵時期,兩個學派開始展開大爭論。馮老認為,爭論的主題確實是一個帶有根本性的重要的哲學問題。用西方哲學術(shù)語來說,這個問題是自然界的規(guī)律是不是人心(或宇宙的心)創(chuàng)制的。這歷來是柏拉圖的實在論與康德式的觀念論爭論的主題,形上學中爭論的就是這個主題。這個問題若是解決了,其他一切問題都迎刃而解。 1、程朱理學:認為存在一個獨立于心靈的世界。程朱學派屬于實在論,在西方,以柏拉圖為代表。 (1)理氣說:此學說的提出,與先秦儒家《易傳》關(guān)于“道”的觀點、新儒家張載的“氣聚說”和新儒家邵雍的宇宙發(fā)生圖有著相當?shù)年P(guān)系。在《易傳》中,先秦儒家認為,所謂“道”既是“多”個道。眾多的道是支配宇宙萬物每個單獨范疇的原則。由此,程朱學派推導出了“理”的觀念。程朱認為,“萬事皆出于理”,理就是事物發(fā)展的規(guī)律?!疤煜挛锝钥梢哉绽恚形锉赜袆t,一物須有一理”。對于新儒家張載的氣聚成萬物的觀點,程朱并不完全認同。程朱認為,我們所見的宇宙,不僅是氣的產(chǎn)物,也是理的產(chǎn)物。事物之所以會有不同的類,是因為氣聚時遵循了不同的理,“有理則有氣”,氣是依傍理而行,氣之聚,則理亦在其中。任何個體事物都是氣之凝聚,但是它不僅是一個個體事物,它同時還是某類事物的一個個體事物。故而,它就不只是氣之凝聚,而且是依照整個此類事物之理而進行的凝聚。據(jù)此,程朱學派提出了“理氣說”。新儒家邵雍的宇宙發(fā)生觀則認為,個體事物生成變化的規(guī)律早在個體事物存在之先就已經(jīng)存在了,邵雍把個體事物生成變化的規(guī)律制成了一張圖,名為“宇宙發(fā)生圖”。程朱學派據(jù)此認為,“理”是先于萬物的“天理”,在宇宙之前,一切的理都已經(jīng)存在。 馮老認為,如果把張載與郡雍兩位新儒家的哲學結(jié)合起來,就可以顯示出希臘哲學家所說的事物的“形式”與“質(zhì)料”的區(qū)別。對于這個區(qū)別,程朱分得很清楚。程朱認為,世界上的萬物如果要存在,就一定要在某種材料(材料,就是程朱學派“理氣說”中的氣,比張載所講的氣,要抽象得多)中體現(xiàn)某種理。有某物,必有此物存在的理;但是反過來,有某理,則未必一定有相對應的物。程朱認為,“萬物皆只是一個天理”,現(xiàn)行的社會秩序是為天理所定下的,遵循它就是符合天理,否則是為逆天理。 (2)顏回的“不遷怒”:這是程朱學派處理情感的方法,也為其他新儒家學派所推崇。程朱認為,顏回的“不遷怒”就是不要將情感與自我聯(lián)系起來,只需在心中對引起情感的事物做出喜怒哀樂的反應,但自我不與事物相聯(lián),引起情感變化的事情過去了,則一切復原,不要為引起情感的事物所累。 (3)性即理說:人性,不過是各個人所稟受的人之理,所以,“性即理也”。程朱認為,事物都“有對”的一面。這種樸素辯證法思想強調(diào),一個人為了獲得具體的存在,必須體現(xiàn)氣。理,對于一切人都是一樣的;氣,卻使人不相同,由于氣稟不同,因而人性有善有惡。理+濁氣=性惡;理+清氣=性善。濁氣和惡性,其實都是人欲。人欲蒙蔽了本心,便會損害天理?!盁o人欲即皆天理”。因此要“存天理、滅人欲”。程朱認為,心和其他個體事物一樣,是理的具體化,也是氣的具體化,所以心與抽象的理不是一回事。心與性的區(qū)別在于,心是具體的,性是抽象的;心能有活動,如思想和感覺,性則不能。但是只要我們心中發(fā)生這樣的活動,我們就可以推知在我們性中有相應的理。 程朱學派認為:我們所見的實在世界可分為兩個世界,一個是抽象的,一個是具體的,或也可說是分為形上世界和形下世界。心是理的具體化,也是氣的具體化,與抽象的理完全不是一回事,理離開心而能獨存。 2、陸王心學:陸王學派屬于觀念論,亦稱唯心論。認為,觀念是存有物的本質(zhì),觀念等于精神。因此可以說,精神也是存有物的本質(zhì)。這樣分析,觀念論其實包括實在論。在西方,康德派、黑格爾派為主要代表。 (1)心即理:認為,世界沒有形上和形下之分,只有一個世界,它就是心(個人的心)或“心”(宇宙的心),無心即無理。陸王還認為心與性之間沒有區(qū)別,純粹是文字表述不同。然馮老則認為,從兩個學派對“心”與“性”的表達看,二者的含義確有所不同。 (2)一綱一條目:陸王學派認為程朱《大學》的“三綱八條目”,歸根到底,只是一綱領(lǐng)“明明德”和一條目“修身”。至于三綱中的“親民”,實際上是“明明德”的方法,三綱中的“止于至善”,是“明明德”的最后目標。而除修身外的其余條目也都是修身的手段和目標。陸王學派認為,人只有在社會中盡倫盡職,才能盡其性,最后達到目標。所以,一個人要“成己”,也要“成人”,不“成人”的“成己”是不存在的。后來的儒家把這個作為學說中心:“明明德”與“修身”是一回事,前者是后者的內(nèi)容。陸王認為,一個人并不一定要當了國家或天下的元首后才能做治國、平天下的事,他僅僅只需作為國家的一分子,為國盡力而為;作為天下一分子,為天下盡力而為,他就是盡到了治國、平天下的全部責任了。他如此誠實地盡力而為,也就是“止于至善”了。 (3)致良@知:陸王認為,一切人,無論善惡,在根本上都有明德之心,私欲并不能完全蒙蔽此心。在對事物做出直接的本能的反應時,此心就總是自己把自己顯示出來,使我們自然而自發(fā)地知道是為是,非為非。這種知,是我們本性的表現(xiàn),即“良@知”。就本性而言,人人都有做圣人的潛能,所需要的就是將他的良@知付諸實踐,即知行合一。什么是良@知?就是各人“本心”內(nèi)在的光明,宇宙本有的統(tǒng)一,也就是《大學》所說的“明德”。所以,致良@知,也就是明明德,就是修身。陸王認為,《大學》用一句話就能概括,那就是“致良@知”?!爸铝?font size="1">@知”也是陸王學派的哲學核心。雖然陸王學派沒得到官方承認,但影響也很大。 每個哲學系統(tǒng)都有可能被人誤解和濫用,陸王哲學也是如此。按王陽明的說法,良@知所直接知道的是我們意志或思想的倫理方面,它只能告訴我們應該做什么,但是不能告訴我們怎么做。要知道在一定情況下怎么做我們應該做的事,王陽明說還必須根據(jù)實際情況研究實際做法。可是他的門徒后來發(fā)展到似乎相信,良@知本身能夠告訴我們一切,包括怎么做。 (四)對佛家的批評:程朱和陸王兩個學派都激烈地批評佛學,但角度各有不同。 1、程朱學派認為:佛家所說的具體世界是空的這個觀點,并不是沒有根據(jù)的。因為具體世界的事物的確是變化的、暫時的。但是還有理,理是永恒的、不變的。在這個意義上,宇宙并不空。因為理是抽象的,所以佛家不知道理是真實的。正像有些人看不見淵中有水,就說淵里沒有水的存在,是因為水是無色的緣故。 2、陸王學派則是用禪宗的辯論方法來批評佛學,認為,“佛氏不著相,其實著了相。吾儒著相,其實不著相。…………(佛)都是為個君臣、父子、夫婦著了相,便須逃避。如吾儒有個父子,還他以仁;有個君臣,還他以義;有個夫婦,還他以別。何曾著父子君臣夫婦的相”?馮老認為,如果我們按這種推論推下去,可以說,新儒家比道家、佛家更為一貫地堅持道家、佛家的基本觀念。他們比道家還道家,比佛家還要佛家。但是禪宗的方法容易被人濫用。 (五)尋求快樂:這是新儒家聲稱的目標之一。新儒家的思想具有浪漫主義成分和風流的品質(zhì)。他們試圖在“名教”中尋求樂地。在他們看來,“名教”并不是“自然”的對立面,而是“自然”的發(fā)展。并認為,這正是孔孟的主要論點。邵雍的《安樂吟》和程顥的《秋日偶成》(閑來無事不從容,睡覺東窗日已紅。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風云變贒態(tài)中。富貴不淫貧賤樂,男兒到此是豪雄。 )代表了新儒家所尋求的快樂思想。新儒家找到了中國的浪漫主義(風流)與中國的古典主義(名教)的最好結(jié)合。馮老認為,這樣的人是不可征服的,在這個意義上,他們真是“風流人豪”。 (六)新儒家的地位—— 漢學與宋學之爭:儒家在漢朝獲得統(tǒng)@治地位,主要原因之一是儒家成功地將精深的思想與淵博的學識結(jié)合起來。程朱學派的朱熹,正是這兩個方面的杰出代表,這也使得他代表的程朱理學受到政@府的認同,而他編錄在一起的《論語》、《孟子》、《大學》、《中庸》成為最重要的課本和國家考試的主課,直到1905年廢科舉為止。朱熹不僅相信有永恒的理,而且相信古代圣賢的文化就是這些永恒的理。所以他的系統(tǒng)中有權(quán)威主義和保守主義的成分,這些成分隨著程朱學派的繼承和發(fā)展而日益顯著。程朱學派成為國家的官方學說以后,更是大大助長了權(quán)威和保守的傾向。特別在清朝,官方方面,程朱所代表的新儒家地位甚至比前朝更為鞏固,誰若說新儒家不是純粹儒家,就等于說新儒家是假的,是錯的。在新儒家的反對者看來,新儒家之害甚于佛、道,因為它表面上符合原來的儒家,實際上是儒家、佛家、道家(通過禪宗)、道教的綜合,更具欺騙性,容易引入邪路。為此,清代的學者們發(fā)動了“回到漢代”的運動,意思是儒家學說要回歸漢代學者為經(jīng)典所作注釋的意思上,那時的儒家學說比較接近孔子的原意。清代的學者們研究了許多被新儒家摒棄的漢儒注釋,他們稱所研究的為“漢學 ”,而稱新儒家之學為“宋學”。從18世紀開始,漢學與宋學之爭,成為中國思想史上最大的論爭之一。馮老認為,漢學與宋學之爭,實際上是對古代文獻進行哲學解釋與進行文字解釋的論爭。文字解釋,著重在它相信的文獻原有的意思;哲學解釋,著重在它相信的文獻應有的意思。漢學家重古代文獻的文字解釋,因而在哲學上,他們的貢獻是微不足道的;但在文化上,他們確實大大打開了當時人們的眼光,不僅大量的儒家文獻被解注,其他學派的文獻也得到解注和修正。因為當時的人們埋頭應付科舉,除了《四書》,其他簡直毫無所知,也無從所知。 二、儒家與法家、儒家與道家的比較 (一)儒家與法家的比較: 1、在思想改革方面:馮老認為,中國人有尊重過去經(jīng)驗的傳統(tǒng),這個傳統(tǒng)也許是出自占壓倒多數(shù)的農(nóng)業(yè)人口的思想方式。農(nóng)民固定在土地上,極少遷徙。他們年復一年地根據(jù)四季的變化,耕種土地。過去的經(jīng)驗,足以指導他們的勞動,所以當他們遇到新東西時,首先想到的是從過去的經(jīng)驗中尋找先例。中國哲學家從孔子時代@開始,大多訴諸古代權(quán)威,作為自己學說的根據(jù)??鬃拥臋?quán)威是周文王和周公;墨子為超過孔子,訴諸大禹;孟子為超過墨家,訴諸堯、舜時代;道家則訴諸伏羲、神農(nóng)的權(quán)威。而法家則例外,他們充分認識到時代變化的原因,極其現(xiàn)實地看待這些原因。法家認為“圣人不期修古”,這種觀點在當時是一種革命。 2、在國家治道方面:秦國征服六國,靠的是法家哲學為基礎(chǔ)的殘酷無情的精神。秦朝暴@政敗亡,法家成了替罪羊,遭到各家批判與摒棄。但他們畢竟是現(xiàn)實的政治家,能夠針對新的政治狀況,提出符合新情況的統(tǒng)@治方術(shù)。所以,隨著中華帝國版圖的擴展,統(tǒng)@治者們不能不依靠法家的理論和法術(shù)。這使得漢朝以來的正統(tǒng)儒家,總是責備各朝統(tǒng)@治者的治國之道,是“儒表法里”。而在法家看來,君主必需具備一種大德,“無為而無不為”。就是自己應當無為,如“日月所照,四時所行,云布風動,不以智累心,不以私累己”;而讓別人替自己無不為,“治亂于法術(shù),托是非于賞罰,屬輕重于權(quán)衡”。法家認為,只要把國家的權(quán)力高度集中在國君一人之手,政@府各部門忠實執(zhí)行自己的崗位職責和法家所制定的治國方略,即使中等智商的人也能治理好國家,當個好君主,無需施行儒家所謂的“仁政”。 3、在對待貴@族和平民的態(tài)度方面,兩家皆主張一視同仁,所謂“是故圣人一視而同仁”。但是兩家“一視同仁”的含義是有區(qū)別的: (1)法家的一視同仁,主張沒有階級區(qū)別,在法律和君主面前人人平等。但是,法家不是把平民的行為標準提高到“用禮”的水平,而是把貴@族的行為標準降低到“用刑”的水平,以至于棄禮重賞罰,屬于現(xiàn)實主義。故而,法家總是指責儒家為迂腐、空談。 (2)儒家的一視同仁,主張治理百姓應當以禮以德,不應當以法以刑。早在先秦時期,儒家的主張是以禮治貴@族,以刑治平民。雖說儒家刻板地、保守地堅持傳統(tǒng)的治道,沒有認識到實行此道的環(huán)境已經(jīng)變了,但儒家也有革命的一方面。他們不再堅持按出身和財產(chǎn)劃分階級,而是依據(jù)個人的道德水平劃分君子和小人。在治道方面,儒家不僅要求以禮治貴@族,治理平民也應當以禮而不以刑。這實際上是以更高的行為標準用之于平民。在這個意義上,儒家屬于理想主義。所以,儒家總是指責法家為卑鄙、粗野。 (二)儒家與道家的比較:儒家與道家是中國思想的兩個主流。然而早在先秦時期,它們還只是“百家”爭鳴中的兩家而已。馮老認為,儒家與道家為彼此不同的兩極,但又是同一軸桿的兩極。它們彼此對立,又互相補充。二者演習著一種力的平衡,突出表現(xiàn)在中國人對于入世和出世的良好平衡方面。后來出現(xiàn)的“新道家”和“新儒家”,都是為了使自己的學派更加接近對方,這也使得中國的哲學既入世也出世。 1、儒家與法家的相同點: (1)物極必反或反者道之動:“毋太過”是儒、道兩家遵循的原則。它們皆認為,不及比太過好,不做比做得過多好。因為太過和做得過多,就有了適得其反的危險。所以《易經(jīng)》和《老子》都認為,要取得勝利,就一定要注意不要過分地勝利;要避免喪失某物,就一定要在此物中補充一些與它相反的東西。太過是大惡,謙卑是美德。 (2)有圣人為元首的國家是理想的國家:儒、道兩家皆認為,圣人應該為王治國,也只有圣人能夠治國。 (3)折中精神:當時的思想領(lǐng)域里存在著強烈的政治統(tǒng)一愿望,哲學家也就試圖采用選取各家優(yōu)點的辦法,以得到一個“全部真理”,也就是能實現(xiàn)政治統(tǒng)一的“道”,這種思想被稱為折中精神。當時儒家的著作家主張,唯有孔子見到了全部真理,所以其他各家都在儒家之下;而道家的著作家則主張,老子、莊子見到了全部真理,因而道家應該在其他各家之上。其實,當時的折中精神,更像是大雜燴,內(nèi)部沒有有機的聯(lián)系,與他們所加的崇高稱號“道”,完全不配。主要的折中精神有三種: 一為儒家的折中:《荀子》認為,哲學家的“見”和“蔽”是聯(lián)在一起的,他有所見,可是常常同時為其見所蔽。因而各家哲學的優(yōu)點同時是它的缺點。 二為道家的折中:《莊子》最后一篇《天下》(不知作者是誰,但馮老認為,他真正是先秦哲學最好的歷史學家和批評家,他的觀點,也是對先秦哲學的總結(jié))認為,儒家知道具體的“數(shù)度”,而不知所含的原理;道家知道原理,而不知“數(shù)度”。換言之,儒家知“道”之末,而不知其本;道家知其本,而不知其末。唯二者結(jié)合才是全部真理。 三是司馬談、劉歆的折中:折中的趨勢一直持續(xù)到漢朝。雜家的《淮南子》、《呂氏春秋》都具有折中性質(zhì),只是便傾向于道家。司馬談是道家,認為道家兼采了各家的一切精華,因此居于各家之上。劉歆是儒家,認為各家如果舍短取長,則可以通萬主之略矣。 2、儒、道家兩家理論的直接沖突點:儒家相當于西方的古典主義傳統(tǒng),道家相當于西方的浪漫主義傳統(tǒng)。這也就是為什么莊嚴、雄偉的漢人崇尚儒家;而放達、文雅的晉人推崇道家的原因之一。 (1)老子鄙棄儒家的仁、義,認為所謂的這些德性,正是“道”、“德”的墮落。他說“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義,失義而后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道”。 (2)在圣人@治國方面:儒家認為,圣人一旦為王,他應當為人民做許多事情;而道家則認為,圣王的職責是不做事,而讓別人做事,圣人應當完全無為。認為天下大亂的原因,就是做的事情太多造成的。 (3)儒、道二學說適用的范圍:儒家學說的專用范圍是社會組織、精神的和道德的文明,以及學術(shù)界;道家的學說適合生于亂世的人們的需要。中國歷史上有幾個時期,政治、社會秩序大亂,人們對于古代經(jīng)典的研究一無時間,二無興趣,很自然地傾向于批評現(xiàn)存的政治、社會制度。這時候道家的學說正好成為人們尖銳批評的根據(jù);同時,道家學說還提供了逃避現(xiàn)實的思想體@系,以避開傷害和危險。在這樣的時代,儒家學說自然衰落,道家學說自然興盛。 (4)儒家之“道”與道家之“道”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道”是中國古代哲學的重要范疇,用以說明世界的本原、本體、規(guī)律或原理。在不同的哲學體@系中,其涵義有所不同。儒家所說的“道 ”,是宇宙萬物各類分別遵循的原理,類似西方哲學中所說的“共相”的概念。儒家的每一類的道各以一個名表示,因而,道是一個可名的形上學原理,每個人都應該合乎理想地依照這些不同的名來行動;道家所說的“道 ”,是宇宙的本原和普遍規(guī)律。道家追求與混沌的宇宙達到神秘的合一,所以道家的“道”是遠離人倫的超道德價值,是無名的,也不可名。是統(tǒng)一的“一”,并由此產(chǎn)生宇宙萬物的生成和變化。 (5)在提高精神境界的方法上:儒家的方法是通過推廣仁愛,把人的精神提高到超脫尋常的人我與物我的分別;道家的方法是通過否定知識,即無知之知,把人的精神提高到超脫人世的“彼”與“此”的分別。 三、《墨經(jīng)》--后期墨家對名家的反駁 墨子與孔子同時,享有同等的盛名,墨家也與儒家并稱“顯學”。在那個百家爭鳴的時期,擁有“非儒即墨”之稱。其主要思想有兼愛、非攻、尚賢、尚同、節(jié)用、節(jié)葬、非樂、天志、明鬼、非命等項,以兼愛為核心,以節(jié)用、尚賢為支點。如果說孔子是古代文化的辯護者,是文雅的君子;那么墨子就是批判者,是戰(zhàn)斗的傳教士。墨子死后,墨家分為相里氏之墨、相夫氏之墨、鄧陵氏之墨三個學派。三派所傳的學說,與墨子的言行記錄一起,被后人匯編成《墨子》一書?!赌?jīng)》是《墨子》一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后期墨家主要思想的集中反應。 《墨經(jīng)》包括《經(jīng)上》、《經(jīng)下》、《經(jīng)說上》、《經(jīng)說下》、《大取》、《小取》六篇文章,不僅擁有中國古代第一個比較完整的邏輯體@系,特別具有邏輯學的價值;還包括自然科學的內(nèi)容,其中有關(guān)幾何學內(nèi)容的有10余條,專論物理方面的力學和幾何@光學的約20余條;另外,倫理、心理、政法、經(jīng)濟、建筑等方面的內(nèi)容在《墨經(jīng)》中也有論述?!赌?jīng)》中的《經(jīng)上》、《經(jīng)下》是關(guān)于邏輯、道德、數(shù)學和自然科學的定義,據(jù)說是墨翟編寫的;《經(jīng)說上》、《經(jīng)說下》是對前兩篇定義的解釋,是由墨家弟子們所著錄的;《大取》、《小取》討論了若干邏輯問題。所有這六篇圍繞一個總的目的,就是通過邏輯方式樹立墨家的觀點,反駁名家的辯論。 (一)關(guān)于知識和名的討論 1、《墨經(jīng)》中的知識論,是一種素樸的實在論。認為人都有認識能力,但未必就有知識。只有當認識能力接觸到認識對象,也就是說,只有當外界事物通過感官傳入后,再經(jīng)過心予以解釋,才能最終形成知識。 2、知識的分類: (1)按知識的來源分為三類:一類來自認識者親身經(jīng)驗;一類來自權(quán)威的傳授;一類來自推論的知識(即演繹推理得來的)。 (2)按認識的對象分為四類:名的知識、實的知識、相合的知識、行為的知識。 3、名分為三類:達名(通名,例如:物)、類名(例如:馬)、私名(例如:具體的人名)。墨家認為,所以謂名,所謂實。例如:這是桌子。桌子是名,是所以謂的,“這”是實,是所謂的。在西方邏輯術(shù)語中,名是命題的客詞,實是命題的主詞。 (二)關(guān)于“辯”的討論 《小取》篇大部分討論“辯”。墨家的辯有七種方法,其中的“效”和“推”相當于邏輯學的演繹法和歸納法。另外《墨經(jīng)》所謂的大故和小故,相當于邏輯學的必要而充足原因和必要原因。 (三)澄清兼愛說 1、利之中取大;害之中取?。?/span>遵循墨子功利主義哲學的傳統(tǒng),主張人類一切行為的目的在于取利避害。 2、利的本質(zhì):后期墨家認為,“利,所得而喜也”。“害,所得而惡也”。這就為墨子的功利哲學做出了享樂主義的解釋。西方哲學認為,人天然地被“快樂”和“痛苦”這兩種最上威@權(quán)所統(tǒng)@治。只有這兩種威@權(quán)能指出人應該做什么,決定人將做什么。功利哲學的目的,在于以理性、法律來維持幸福。由此得出,道德的目的就是,最大多數(shù)的最大幸福。故后期墨家以利的定義為基礎(chǔ),進而為各種道德下定義,“忠,以為利而強君也。”“孝,利親也?!薄肮Γ褚病?,而利民就是最大多數(shù)的最大幸福。 3、認為兼愛說最大特點是“兼”,也就是“周”。兼愛,是指必須愛一切的人,才算愛人。反之,不愛人,則不需滿足不愛一切的條件,只要有一個人不愛,就能算不愛人。 (四)對名家、道家的批判 1、批判名家惠施,認為由“萬物畢同”,得出“泛愛萬物,天地一體”的結(jié)論是錯誤的。后期墨家認為,“同”有重、體、合、類的歧義。萬物畢同是指“類同”,天地一體是“體同”。由“類同”是無法推出“體同”的。 2、批判名家公孫龍,認為他的“離堅白”也是錯誤的。后期墨家認為堅、白同時存在于石頭中,這兩種特性,并不互相排斥,他們是互相滲透的。 3、批判道家:后期墨家通過批判道家,揭示出了一些西方哲學中@出現(xiàn)過的邏輯悖論。雖然這種批判在當代邏輯學中,已不再有效,可是后期墨家如此富于邏輯,實在令人贊嘆。他們試圖創(chuàng)造一個認識論和邏輯學的純系統(tǒng),這是中國古代其他各家所不及的。 (1)批判老子的“學無益”說。后期墨家認為,有教才有學。既然老子說“學無益”而要“絕學”,那就應該先“絕教”。但是,道家卻把“學無益”的學說教于別人,這就違背了自己的理論,是悖論了。 (2)批判莊子的“辯無勝,必不當,說在辯”之觀點。后期墨家采取了與批判老子觀點一樣的方法,對莊子的這個觀點進行了反駁。他們認為,莊子說此話本身就是在辯論,且如果莊子說的這些話“羸”了,正好說明莊子的“辯無勝”說法是錯的。 (3)批判莊子的“言盡?!庇^點。莊子認為,萬物各從自己的道,從自己的角度來看問題的,所以,當然都是正確的。作為旁人不要相互批評,因為“言盡悖”。后期墨家認為,莊子說的這個觀點本就是“言”,難道莊子不正是在批評別人嗎?難道“言”就不悖了嗎? (4)后期墨家認為,莊子侈談不要有知識的重要性,但他所言及對問題的討論本身就是知識,若真沒有知識了,那就連他的討論也就沒有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