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馬上獻(xiàn)杵勢。此勢將腳跟立地,下體如騎馬勢,上身如正身圖中獻(xiàn)杵勢,氣數(shù)諸法皆同。 馬上獻(xiàn)杵勢圖(圖缺) 2。馬上拋韁勢。此勢就前勢將兩手推出,如拋韁勢,下體如騎馬狀,氣數(shù)諸法同前。 馬上拋韁勢圖(圖缺) 3。馬上收韁勢。此勢就前勢收回,兩掌如馬上收韁狀,類正身圖中雙鳳朝陽勢,余氣數(shù)諸法悉同前。 馬上收韁勢圖(圖缺) 4。馬上振衣勢。此勢就前勢向左右立掌打開,如馬上振衣狀,類正身圖中飛鷹展翅勢。余氣數(shù)諸法悉同前。 馬上振衣勢圖(圖缺) 5。馬上整盔勢。此勢就前勢逆翻兩掌向上,如馬上整盔狀,類正身圖中雙手托塔勢,余氣數(shù)諸法悉同前。 馬上整盔勢圖(圖缺) 6。馬上乘風(fēng)勢。此勢就前勢將兩掌順勢放下至兩肩角,如乘馬遇風(fēng),以便馳驅(qū)之意,類正身圖中三峰峙立之勢,余氣數(shù)諸法悉同前。 馬上乘風(fēng)勢圖(圖缺) 7。向左勒馬勢。此勢上身如正身圖中龍?zhí)接易?,下體本圖中之騎馬勢,合而觀之,不啻向勒馬狀,所有呼吸氣數(shù),凝注導(dǎo)引諸法,亦悉與龍?zhí)接易ν?br> 向左勒馬勢圖(圖缺) 8。向右勒馬勢。此勢與向左勒馬勢相同,惟方向相反而已。 向右勒馬勢圖(圖缺) 9。馬上橫肱勢。此勢上身如正身圖中橫肱蹲立勢,下體如本圖中騎馬勢,其余氣數(shù)諸法悉同前。 馬上橫肱勢圖(圖缺) 10。馬上交關(guān)勢。此勢就前勢將兩掌十指盡力雙疊交于頸項間,呼吸一口作下勢。余法同前。 馬上交關(guān)勢圖(圖缺) 11。向前正鞍勢。此勢就前勢根據(jù)身順勢伸膀直肱,盡力按下至丹田,呼吸一口,如在馬上向前正鞍之勢。余法同前。 向前正鞍勢圖(圖缺) 12。向前拋韁勢。此勢就前勢將兩手向前伸膀肱直起對肩,陽掌向前立撐一手,呼吸一口,如在馬上向前拋韁一般。余法同前。 向前拋韁勢圖(圖缺) 13。左右分韁勢。此勢前勢將兩手陽掌盡力排開,倒掌一撐,如馬上向左右分韁之勢,呼吸一口順作下勢。余法同前。 左右分韁勢圖(圖缺) 14。向后正鞍勢。此勢就前勢將兩手陽掌直分至背后,仍伸膀直肱,將十指在后疊交,陽掌向上,陰掌向下,盡力在后向下一擲,如在馬上向后正鞍之勢,呼吸一口。余法同前。 向后正鞍勢圖(圖缺) 15。向前提韁勢。此勢就前勢,從后伸膀直肱,挨身向前,直起平肩,指仍疊交,掌心向懷,盡力前推,如在馬上向前提韁之勢,呼吸一口,順作下勢。余法同前。 向前提韁勢圖(圖缺) 16。向前拋韁勢。此勢就前勢將掌翻轉(zhuǎn),掌心向外,盡力前撐,亦如在馬上向前拋韁之勢,呼吸一口,順作下勢。余法同前。 向前拋韁勢圖(圖缺) 17。左右分韁勢。此勢與本圖中前左右分韁法同。 左右分韁勢圖(圖缺) 18。馬上攀楊第一勢。此勢就前勢將兩手從兩腋,耳邊順勢插上,以膀伸肱直,立掌變?yōu)楹险?,掌心向?nèi),掌背向外,中空不過一尺,盡力上指,如在馬上欲攀楊柳之勢,呼吸一口,順作下勢。余法同前。 馬上攀楊第一勢圖(圖缺) 19。馬上攀楊第二勢。此勢就前勢將兩手十指疊交,掌心朝下,掌背朝上一托,如在馬上攀著楊柳之狀,呼吸一口,順作下勢。余法同前。 馬上攀楊第二勢圖(圖缺) 20。向前提韁勢。此勢就前勢伸膀直肱,順勢放下,平與肩齊,十指疊交,肩角與前腕相對,盡力向前一推,亦如在馬上向前提韁之勢,呼吸一口,順作下勢。余法同前。 向前提韁勢圖(圖缺) 21。向前拋韁勢。此勢與本圖中前拋韁法同。 向前拋韁勢圖(圖缺) 22。左右分韁勢。此勢與本圖中前左右分韁法同。 左右分韁勢圖(圖缺) 23。向后正鞍勢。此勢體態(tài)氣數(shù)與前向后整鞍勢同。 向后正鞍勢圖(圖缺) 24。馬上獻(xiàn)杵歸原勢。此勢與本圖中馬上獻(xiàn)杵法同。 馬上獻(xiàn)杵歸原勢圖(圖缺) 25。起立朝天勢。此勢就前勢將腳跟立地,使膝直腿伸,腰脊聳,然后呼吸導(dǎo)氣,由腳尖上行過鵲橋,翻泥丸至尾閭為一轉(zhuǎn),又由尾閭度丹田逆提至泥丸為一運,仰面三次,呼吸三口。仰逆諸法與正身圖中仰面朝天同。 起立朝天勢圖(圖缺) 26。獻(xiàn)杵還原勢。此勢與正身圖中獻(xiàn)杵還原法同。 獻(xiàn)杵還原勢圖(圖缺) 27。拱立歸位勢。此勢與正身圖中拱立歸位法同。 拱立歸位勢圖(圖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