鈉和鉀都是我們身體需要的東西,但我們身體里的鉀應(yīng)維持在鈉的二倍以上?,F(xiàn)在國內(nèi)的食物可能和美國的食物差不多,剛好反過來,我們現(xiàn)在吃二倍的鈉與一倍的鉀,這怎么能跟我們的老祖宗比呢?一萬多年前人類攝取的鉀是鈉的十六倍,從十六倍變成0.5倍,你想差別有多大?而這引起的毛病可多了!一個是糖尿病,一般想,也許是糖吃太多了,當然,這是有影響的,但主要的原因在于胰島素分泌的不夠。胰島素的分泌是受鉀的影響,鉀會刺激胰島素的分泌,當我們飲食中鈉吃得多,鉀吃得少,胰島素的分泌就少,這就產(chǎn)生糖尿病。還有一個是高血壓,有人用動物做實驗,給動物吃很多的鈉,發(fā)現(xiàn)血壓會上升,而給它吃很多的鉀,血壓又會下降,所以鉀和鈉的比例會影響血壓?!?/p> 正常的細胞里面,鉀和鈉有一定的比例,普通是5到10左右。而細胞在生長與分裂的時候,鉀和鈉的比例則會減小,癌細胞的鉀和鈉比例就少于正常的細胞,所以鉀和鈉的比例反應(yīng)出細胞分裂的訊息。長期吃太多的鹽,加上空氣、環(huán)境的污染,幾個因素一配就得癌癥了。 根據(jù)統(tǒng)計,世界上幾個鹽吃得多的國家,癌癥比例也高;鹽吃得少的國家,癌癥的比例就低。從鉀與鈉的比例看來,鉀吃得越多,癌癥越少,等于有保護作用。鉀是水溶性的,像罐頭、豆腐,本來鉀成份很高,但在加工中都被水沖掉了,剩下來的只是蛋白質(zhì)。 植物是鉀最好的來源,因為植物能夠濃縮鉀,現(xiàn)在一般人蔬菜都吃得比較少,因為生活富裕,大部分的人喜歡吃雞鴨魚肉,但是動物不是鉀很好的來源。但是像蔬菜、黃豆,鉀跟鈉的比例大概有200至300,香蕉有200,南瓜、絲瓜類都有200至300,西瓜有100,水果中橘子、蘋果都有200以上。所以,吃蔬菜水果是鉀最好的來源。 鈉和鉀的攝取量,也會影響癌癥的發(fā)展。美國德州大學安德森醫(yī)院的Jansson博士將全世界廿國家的資料作分析,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凡攝取多量鉀的地區(qū),其患癌人數(shù)即降低,又發(fā)現(xiàn)凡年齡大者,身體中已有的鉀即易從細胞膜漏出,一般細胞內(nèi)含鉀量,常是鈉的十倍細胞,在分裂(增殖)的情形下鉀對鈉的比例減少;癌細胞也是如此,細胞受傷時鉀漏出則癌細胞立刻開始繁殖;老年人患癌的機會增加,也是因為細胞中鉀的含量減少之故。細胞學的研究上發(fā)現(xiàn),有些癌細胞如果在它的培養(yǎng)液中增加了鉀,它會突然變成正常細胞。下面是一實例:老鼠的血癌細胞,本來不能造血,但將其培養(yǎng)液中的鉀提高到十倍以上時,即出現(xiàn)有造血現(xiàn)象。由此證明鉀的比例對癌細胞的形成有密切的關(guān)系。所以飲食療法就是運用鉀鈉的增減來治療癌癥,亦即少吃鹽還不夠,必須同時增加鉀的攝取。 含鉀豐富(鉀多鈉少)的食物: 大豆粉、棗、胡桃、香蕉、南瓜、甜橙、杏仁、大豆、黑麥谷粒,麥胚芽、玉米粉等多為天然蔬菜水果,其中以大豆粉為最高比值830,以上皆具有抗癌的飲食群。 不利癌癥病人的食品: 動物食品及人工制品,如糖果、餅乾、罐頭、面包、熏肉、罐裝玉米、罐裝豌豆、火腿,一般蛋糕、撒鹽餅乾、青橄欖、冷切臘場、蘋果餅、魚子醬、龍蝦等均為鉀少鈉多,比值在一以下,是不利癌癥病人的食品,少吃為妙。 由以上的科學報導,我們可知飲食上以蔬菜素食為主,將是防癌、抗癌的最佳方法,偏肉食,酸性食物常是致癌的最大原因呢!亦即我們於日常飲食中,攝取了太多的—— (1)酸性食物:肉類、卵、魚、白砂糖、白米、酒、海產(chǎn)等,使我們的血液變成酸性。 (2)吃了太多鈉多鉀少的食物,而成為癌細胞生長的最佳環(huán)境。因此只要患者或有心防癌的人們能實施蔬食、粗食,使我們的血液變成堿性,再配合醫(yī)學治療,相信治療機會將大大增加的。 其實,偏肉食、酸性食物不僅是致癌之因,更是一切疾病的起源呢!日本的片瀨博士就曾言:“萬病的發(fā)生是由於一元酸性的血液?!倍蓴z取動物油脂及膽固醇所引起的血管粥狀硬化,心臟病、高血壓、腦充血、中風、膽結(jié)石等等更是致命病癥。 (摘自防癌養(yǎng)生長壽的秘訣) 吃素可以防癌 ——腫瘤醫(yī)師賴基銘 素食者以谷類、豆類、蔬菜及水果為主,其罹患癌癥的機會是否比一般人低,的確是一個有趣的問題。在臺灣,我們雖然沒有詳細的統(tǒng)計資料,顯示尼姑、和尚或一般宗教素食者得癌癥的比率較低,但從國內(nèi)外一連串報告,素食確實可以降低患癌的危險性,比起喜吃魚肉者好發(fā)癌癥,有極明顯的差異。 美國德州大學的詹森博士,曾陸續(xù)作了一系列流行病學的調(diào)查統(tǒng)計與觀察,而提出一項癌癥成因的假說,他認為癌癥的發(fā)生,和細胞早期電離子(鈉、鉀離子)的變化有關(guān),他經(jīng)由對地質(zhì)、地理、人種、飲食生活方式、食物、年齡、緯度/高度等研究,舉證歷歷,進而提出這種理論——當細胞內(nèi)的鉀離子(K)愈高,鈉離子(Na)愈低(即鉀比鈉之比值愈高),患癌的危險性就愈低,反之則增加。當研究素食者其體內(nèi)及尿液中電離子含量變化,及食物含量的比對分析,皆符合這項說法,因此吃素可以防癌,除了有統(tǒng)計上的資料支持外,學理上也獲得印證。 根據(jù)詹森博士所作的食物中電離子含量的分析,顯示谷類、豆類、水果及蔬菜都是屬于有較高鉀/鈉比值的食物,反觀魚、肉等動物食品雖然有相當?shù)拟涬x子含量,但因鈉離子含量偏高,使得鉀/鈉比值大大降低。 吃太咸(含過多的鈉離子)食物的民族,像日本、韓國及中國,罹患胃腸道癌皆有明顯增加,如:食道癌、胃癌、肝癌等,而日本的胃癌患者常合并高血壓發(fā)生,都證明與飲食太咸有關(guān)。依照以上觀念,低鈉(少吃魚肉、不加太多鹽巴)與高鉀(多吃谷類、豆類、蔬菜水果等)的飲食方式,對健康是有助益的,二者在防癌上的效果,有明顯的加成作用,因此我們鼓勵大家吃素。 國外素食者,其食物攝取以新鮮蔬菜、水果為主,含有較高的維它命A,C,纖維;腸道中的纖維可以促使鈉離子自腸黏膜細胞清除,降低細胞內(nèi)鈉離子濃度;而維它命A,C均可降低細胞內(nèi)鈉離子及提高鉀離子之作用,使K/Na比值改變,有益細胞,加強了素食的功效。臺灣素食者之食物攝取比例,目前無統(tǒng)計資料可參考,不過據(jù)了解,以豆制品為主,至于新鮮蔬菜(未烹煮)及水果之攝取量,相信為數(shù)不多,因此我們除了鼓勵大家食用素食外,也建議改變食物攝取的方式,增加富含纖維及維它命A,C等各類蔬菜與水果為食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