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自慰网亚洲一区二区,亚洲一级在线播放毛片,亚洲中文字幕av每天更新,黄aⅴ永久免费无码,91成人午夜在线精品,色网站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欧洲wwwww在线观看

分享

劉方柏重急奇頑證治實錄??(七)

 學中醫(yī)書館 2013-01-17

沉疴痼疾,居然一矢中的——無汗身麻30年
診斷現(xiàn)場
陸某,男,70歲,初診日期2006年5月8日。
身麻,無汗30年。
1976年夏,于不知不覺中出現(xiàn)雙下肢發(fā)麻,初時不甚,僅偶有蟻行蟲爬感,漸加頻加重且上延至全身,毎日數作。輕時麻感陣陣,重時麻木肢重,狀如腳穿沉重靴履,舉步艱難。行走時下肢難于支撐,致頭身前竄感。與此同時,發(fā)現(xiàn)項以下無汗。入某省醫(yī)學院附院診為神經官能癥,住院治療二月,無明顯效果,復至鄰省醫(yī)科大學附院再次入院,亦無明顯治療效果。遍作相關檢查,均未發(fā)現(xiàn)有價值之陽性結果,遂出院回本省求治于中醫(yī)。
在先后延請的近十名中醫(yī)中,有以氣虛失運,中陽不振而用補氣和中升陽湯者;有以血虛失濡而用四物湯加味者;有以氣滯經閉而用羌活行痹湯者;有以死血頑痰,阻滯脈道而用大活洛丹者;有以氣血虧虛,營衛(wèi)俱弱,脈道空虛,無以營運而用十全大補湯者;更有以周圍神經炎投用桃紅四物湯加銀花,蛇舌草類治療者。并服用過不少單方,驗方、中成藥。然30年之求醫(yī)問藥,終無效果。兩年前開始出現(xiàn)雙下肢浮腫,因當時從省外來川探親,于我處治療水腫,服藥數劑,腫即消退,但因故須急速返鄉(xiāng),故未及求治麻木無汗即中斷治療。此次雙下肢浮腫甚劇,當地服藥無效,于是想到兩年前之療效而專程來我處治療。
刻診:全身麻木,項以下無汗,身沉重而緊束,雙下肢浮腫,行走時舉步不利,頭身前傾竄感。
脈遲細,舌苔白厚,體豐。
辨證論治
學生甲:這不僅是病程達30年之沉疴痼疾,而且是麻木、無汗、水腫三大主癥相伴相糾之復雜證候。兩次住院和久服各類中藥無效,說明了其治療難度。辨治思路,似不應步前述諸醫(yī)之后塵,而應從三癥之病因中尋求相因為患的病理關系,再從中找出其根本病機,以遣方治療。這或許很困難,而舍此有何辦法呢?
老師:這是一個很有見地的切入點?!秲冉洝吩疲骸盃I氣虛則不仁,衛(wèi)氣虛則不用。”《難經???32難》云:“心者血,肺者氣,血為營,氣為衛(wèi),相隨上下,謂之營衛(wèi)。”是以麻木之病,未有不與營衛(wèi)氣血相關。而無汗一癥,亦緊關乎營衛(wèi),故景岳云:“汗發(fā)于陰而出于陽,此其根本則由陰中之營氣,而其啟閉則由陽中之衛(wèi)氣?!笨梢姡瑑砂Y之因,皆系營衛(wèi)。那么水腫一癥呢,自然也與營衛(wèi)密切相關?!督饏T要略?水氣病脈證并治》篇有一段經文,對此機理作了說明,其云:“寒氣不足,則手足冷,手足逆冷,則營衛(wèi)不利,營衛(wèi)不利,則腹?jié)M脅鳴相逐;氣轉膀胱,營衛(wèi)俱勞;陽氣不通即身冷,陰氣不通即骨疼;陽前通則惡寒,陰前通則痹不仁?!彼宄卣f明了陽氣不通,陰氣不流,營衛(wèi)不利所引起“氣分”病的多種臨床見癥。然氣分病與水病又同出一源,只是一表現(xiàn)為腫,一表現(xiàn)為腹?jié)M脅鳴。而除條文已明確提到營衛(wèi)不利可致“不仁”(即麻木重證)外,其肢冷、骨疼、惡寒與本例之長期無汗亦均為氣血不足,營衛(wèi)不利所導致的不同臨床表現(xiàn)。可見本案主癥雖有三,而其根則一。
學生乙:剛才分析的麻木,無汗與營衛(wèi)緊密相關,容易理解。所論水之與氣,同出一源,亦有唐宗海“氣生于水,即能化水,水化于氣,亦能病氣”之說為據。但氣水之?。ㄈ绫纠[)與營衛(wèi)如何相關,我卻百思不得其解。而不明白這點,則很難認可“癥雖有三,其根則一”的辨證結論。
老師:這是一個非三言兩句所能回答的問題,既然尖銳地提了出來,只得欲休還說了。先師江爾遜研究《傷寒論》時,曾提出過一個嶄新的研究切入點,即陰陽營衛(wèi)血氣津液一體論。認為此八者間不僅關系緊密,甚至本質相同,故??苫シQ。并認為用這種“一體觀”,能夠揭示疾病演變規(guī)律和治療機理。因而對調和營衛(wèi)之祖方桂枝湯進行了深入研究,將仲景以桂枝湯為基礎加減演變的50個方,分為本方證,加減方證和類方證三大類,用“一體觀”將之如線貫珠般地串接起來,并明確了氣水不和即為類方證所主。江老認為,當營衛(wèi)不和時,部分病人可受稟賦、宿疾、治療等因素影響,演變成水氣不和證。此類證候源于營衛(wèi)不和,雖有病機演進和變異,而本質仍不離乎營衛(wèi)(血氣)。其中,有不同部位的陽傷飲停和營衛(wèi)不和向氣水不和轉變的階段過渡證,它們的治療,均當以調和營衛(wèi)血氣為總原則。本例的水腫見癥,正是這種陽傷飲停和營衛(wèi)不和向氣水不和轉變所致。因而,治法自然可與其同時存在的麻木和無汗二癥相同,于營衛(wèi)中求之。
學生丙:通過這一剖析,對前面所列《金匱要略??水氣病》篇“營衛(wèi)不利,則腹?jié)M脅鳴相逐”之“氣病”,何以與水腫為同出一源,有了進一步的認識。而用何方才能既觀照到營衛(wèi),又能緊扣這“演進”和“變異”了的病機呢?
老師:我準備以黃芪桂枝湯五物湯為基本方的同時,加入附片、白術二藥以力求“緊扣”。因為營衛(wèi)不和演變?yōu)闅馑缓退鶎е碌年柼擄嬐?杀憩F(xiàn)于不同部位,本例之下肢腫為腎陽受傷,當用真武湯,而營衛(wèi)不和已轉為水氣不和后,則當遣用苓桂術甘湯,而二方均已含于我準備遣用的方中。故此二藥的加入,非僅是黃芪桂枝五物湯加用了兩味藥,而是合入了兩個不同主證的方。其用亦非單純著眼水腫,而是對營衛(wèi)不利這一根本病機的針對。
診斷:1、麻木;2無汗癥;3水腫。
先予防杞黃芪湯合雞鳴散
黃芪30g  防杞10g  白術12g  苡仁30g
通草10g  紫蘇12g  吳萸10g  木瓜10g
檳榔10g  桔梗12g  生姜15g  車前仁15g
大棗20g
水煎,日1劑,4劑
2006年5月15日二診,上方服完兩劑,水腫即明顯消退,服完4劑水腫基本消散,行走較靈便。
續(xù)上方再服4劑。
2006年5月19日三診。全身仍麻,皮肢感覺不靈,身仍無汗。改用黃芪桂枝五物湯加味:
黃芪30g  桂枝10g  白芍12g  炙草10g
茯苓20g  半夏10g  生姜10g  大棗20g
白術12g  烏稍蛇30g  苡仁30g  炮附片30g
7劑
2006年5月26日四診。麻木大減,尤以左上肢減退明顯,步履輕松,已能散步行走3小時。下肢微浮。苔黃厚,舌胖大。
上方加白寇10g、杏仁12g、法夏12g、通草10g。
2006年6月27日五診。上方服20劑?,F(xiàn)身麻基本止,胸背已有汗,身體輕松,緊束感消失。續(xù)上方20劑,囑隔日1劑,以作鞏固。
2006年8月21日六診。上身已全部正常出汗,身麻僅右側稍有感覺,雙踝下午略有微腫。要求帶藥返鄉(xiāng)。疏第三診處方10劑。囑慎風寒,勤活動,戒生冷,以杜復發(fā)。
病名    主癥        辨證        治法        選方
麻木無汗水腫        全身麻木項以下無汗下肢浮腫        營衛(wèi)俱虛
氣血不足氣水不和        調補營衛(wèi)益氣利水        黃芪桂枝五物湯
防杞黃芪湯雞鳴散
思辨解惑
學生丙:本案治療,因為抓住了氣血不足,營衛(wèi)不利這個總病機,故收一方以愈三證之效?!鹅`樞?本藏篇》云:“衛(wèi)氣者,所以溫分肉,充皮膚,肥腠理,司開闔者也?!毙l(wèi)氣虛弱肌肉失卻溫煦,皮膚失卻充養(yǎng),腠理失卻開闔,故無汗,麻木之癥得生?!鹅`樞?客邪篇》曰:“營氣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脈,化以為血,以榮四末。”故營氣虛弱,人體失于濡養(yǎng),亦導致無汗,麻木,而《靈樞?營衛(wèi)生會篇》更進一步強調了“營在脈中,衛(wèi)在脈外,營周不休,五十而復大會,陰陽相貫,如環(huán)無端”的營衛(wèi)協(xié)調循環(huán)關系,一旦這種循行失調,首先見到的也是汗液改變(或多或無)及麻木不仁等一類癥狀,至于水腫是營衛(wèi)不和演變成水氣不和所致。因此,本例抓住營衛(wèi)以治也就切中了病機之根本。但前兩診選方,似未本此。這是為什么?
老師:凡治療病情復雜之慢性病,首當遵從標本原則。標本原則在《內經》里以六氣標本,臟腑標本,病體標本和治療標本等加以體現(xiàn)。而治療標本,不僅有根據病情輕重緩急提出的“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原則,也有先病為本,后病為標的規(guī)定。為了讓人明了,《素問?至真要大論》列舉了臨床大量病癥加以示范。如“病發(fā)而不足,標而本之,先治其標,后治其本。”“先病而生中滿者,治其標?!边@些精神對于本案治療都有著具體的指導作用。因為本此精神即可認識到三癥中水腫為標,故應先治水腫。選用防杞黃芪湯,乃因其能使“衛(wèi)陽復振,驅濕下行”(尤在涇語)。而雞鳴散長于溫宣降濁,具有開上,導下,疏中作用,合而用之,能使因營衛(wèi)不利致清濁混淆,郁而生聚之水于溫宣疏導中祛之??梢?,“治標”,不僅是對當前最主要最痛苦癥狀的消除,也是在為治本創(chuàng)造條件。
學生丙:我注意到病人治療經歷中,曾有醫(yī)者按“氣血虧虛,營衛(wèi)俱弱,脈道空虛,無以營運”遣十全大補湯以治,但卻并未生效。而辨為氣血不足,營衛(wèi)不利,遣黃芪桂枝五物湯后卻收到如此快捷而全面的效果,是二者辨證看似相似,實有區(qū)別,還是所選方藥作用有本質差異。
老師:二者均有。首先是營衛(wèi)俱弱和營衛(wèi)不利是有區(qū)別的,前者為純虛,后者為虛而兼滯。第二是方藥。十全大補湯系《醫(yī)學發(fā)明》為虛勞咳嗽、遺精失血、婦女崩漏、經候不調等證所設的一個處方,其功效與本證顯然大相徑庭。而黃芪桂枝五物湯乃仲景為血痹,身體不仁所出的一張專方。血痹為身體有余于外,不足于內的人感受風邪,血行不暢,營衛(wèi)滯澀所致,主要表現(xiàn)為麻木。該方雖藥僅五味,而集溫、行、補、調于一身。其溫行正可療營衛(wèi)不利而致之滯,而其補調則可愈營衛(wèi)不利之虛,對血痹具有十分準確的針對性。故尤在涇在《金匱要略心典》中說:“黃芪桂枝五物湯和營之滯,助衛(wèi)以行?!闭J為“血中之邪,始以陽氣傷而得入,終必得陽氣通而后出……陽出而邪去?!惫时纠∪说牟C不是脈道空虛,而是脈道阻滯。因此,那位醫(yī)生在認識到營衛(wèi)俱弱,亦即開始觸摸到本質時,卻緣這一差誤被隔阻在了正確治療的法門之外。
學生?。哼@例病人的治療,若加上帶回10劑藥繼續(xù)服用的時間,療程達四個多月。而僅前兩診使用了治“標”之方,治療時間僅10天,后三個多月的時間57劑一方到底,竟然收到了“一石三鳥”之全面療效。這顯然是因于堅守了慢性病須“守方以治”的原則。而守方治法有效使用的前提,一須理清標本,二須對患者身上紛繁復雜的諸多(如屬性矛盾或風馬牛不及的)臨床見癥,從病機上作到總體把握。這樣才能避免“執(zhí)迷不悟”地守死方而治活病,進而也才能目的明確地守效方而剔病根。顯然,這一治療原則,對治療臨床頑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而臨床怎樣才能用好“守方以治”這一治療原則,卻又非易事。有沒有一些可資傚用的經驗和方法呢?
老師:臨床的復雜性,決定了這沒有什么“規(guī)范”的現(xiàn)成方法。而《素問?至真要大論》所云:“堅者軟之,脆者堅之,衰者補之,強者瀉之,各安其氣,必清必靜,則病氣衰去,歸其所宗,此治之大體也”,似暗含了本法所要求的兩點:平穩(wěn)持續(xù)施用;針對根本病機。由此,我于臨床在以下三種情況時,輒循“守方以治”的治法。
一為用某方對患者的復雜癥狀,盡管以表面上看,難于全面針對和關照,而用后癥狀卻日漸減輕者。即所謂“效不更方”。至于其機理的認識,可在診治過程中逐漸領悟。
二是對一些重癥虛損或癥積腫塊等,需漸生氣血,填精充髓,或緩磨漸消者。即所謂“積漸以收功”。
三是病情太為復雜,治此癥則有對彼癥產生負面影響之虞,離開抓住根本病機則無法入手,而根本病機又系經年累月之痼疾者。即所謂“剔根本而萎枝蔓”。
當然,這不是什么指征或規(guī)定,僅是我臨床的零星心得。提供給你們聊作參考吧。

 

多維思考,漸逼幽潛——前陰充氣脹大
診斷現(xiàn)場
陳某,男,25歲,初診日期:1988年9月13日。
陰莖脹大斷續(xù)發(fā)作一年多。
去年5月4日正行房時受驚,數小時后開始出現(xiàn)陰莖前半段脹大,用手搓揉后漸消退,而次日又開始脹大,仍經搓揉消散。自此毎日必作,并漸加頻,日達二三次。不僅如此,脹大從僅限前段延擴及全陰莖,發(fā)時整個陰莖貌似勃起而并不堅硬,揑之呈充氣樣,須久久揉揑方可慢慢消退。先后于某醫(yī)科大學附院神經內科,泌尿科和生殖研究中心求治,或診為“過敏”或診為“神經官能癥”,服藥均無效果。隨著時間遷移,脹大開始伴發(fā)陰莖疼痛,睪丸微脹,并逐步出現(xiàn)心煩、焦慮、納差、早泄等癥。今年以來,病情發(fā)展至陰莖日脹大三四次,發(fā)后萎軟,小腹及睪丸均脹墜不適,噯氣頻頻,身沉倦怠,并呈陽萎趨勢。發(fā)病以來,多次延請中醫(yī)治療,先后服藥數十劑(藥名不詳),均不見效。
刻診:陰莖不自主脹大,經揉揑可散,脹時輕微疼痛,日發(fā)三四次。小腹脹,睪丸墜脹,倦怠身沉,噯氣納差,精神萎靡,情緒低沉。
脈弦緩,舌苔黃厚而膩。
辨證論治
老師:對于這類少見疾病,我們還是先行討論一下,這不僅對活躍學術氣氛啟迪思維有好處,或許對其具體治療,也會提供有效的方法。
學生甲:這真是一例怪證。按照“怪證多因痰作祟”的思路,考慮從祛痰的角度論治。其陰莖脹大而不堅,痛而不甚,可以排除火邪為患;日發(fā)數度,乃痰阻經絡,經氣流行不暢所致,而其通過揉揑可除,也為外力助經氣以行的表現(xiàn)。因此,似可采用滌痰湯類治療,待痰濁化運后,用六君子類調治收功。
學生乙:陰莖不自主脹大,雖不堅硬似也仍歸于勃起。而無故勃起,當責之于相火旺。脈弦苔黃亦為其佐證。陰莖為足厥陰肝經所絡,心為君火,肝寄相火,故瀉肝則能息妄動之相火,可用龍膽瀉肝湯加減治療。
學生丙:氣病及血,氣郁血滯,此疾病發(fā)展之普遍規(guī)律。故我一直在考慮,本病是否為瘀阻經絡,經氣滯塞痹阻所致,因而主張用少腹逐瘀湯一試。
老師:這是一例暫無文獻可資遣方借鑒的病癥,就暫按瀉肝以息相火的辦法試投三劑,看看情況,再作調整。
予龍膽瀉肝湯加味
膽草10g  梔子10g    黃芩10g  柴胡10g
生地20g  車前草20g  澤瀉30g  木通10g
白芍15g  當歸12g    黃柏12g  綠萼梅12g
三劑,水煎,日服一劑
9月15日剛一上班,患者即來就診,我詫問,尚有一劑藥未服完,當明日再診。答曰:癥狀毫無減輕。且焦慮不安,頻頻詢問,能不能治療。
看來上方沒有對證。乃一邊安慰病人,勸其服完三劑明日再看。一邊準備夜晚查書尋求治法。
9月16日患者應時而至,我已成竹在胸。
老師:大家前日的發(fā)言,觀點明確,方論具體,能從不同側面切入,很有獨到見解。而似乎有一個通病,即程式化了一些,亦即聯(lián)系病人具體情況進行全面分析不夠。其實,按大家的水平,只需調整一下方法,作多種不同側面的分析和綜合思考,是會辨明其準確病機,從而進行正確選方的。當時我同意用前方治療,也是犯了大家一樣的通病。
本病為正常交媾突受驚恐而起。《素問?舉痛論篇》云:“驚則心無所倚,神無所歸,慮無所定,故氣亂矣?!庇终f:“恐則氣卻,卻則上焦閉,閉則氣還,還則下焦脹,故氣不行矣?!苯陨婕暗綒獠。浒Y為陰莖氣脹,而陰莖為肝經所絡,肝在調氣中起著重要作用,故在思路上是不是應從“氣”的角度作些考慮。
其病之因,為突受驚恐,情志受傷。癥狀約為兩大類:一是氣郁,表現(xiàn)為陰莖氣脹,腹脹睪墜,噯氣頻頻;一為濕阻,表現(xiàn)為倦怠身沉,舌苔厚膩。而其發(fā)作次數增多,納食日減,乃因久治不效,思慮傷脾,亦即《靈樞?本神篇》所謂“憂愁者氣閉塞而不行”所致。這樣,我們就可以將之診為突受驚恐,氣機逆亂,氣郁濕阻之前陰充氣證。
予四逆散合三仁湯加味
柴胡10g  白芍30g  枳實10g  炙草10g
白蒄10g  杏仁15g  苡仁30g  厚樸30g
法夏10g  通草10g  滑石30g  廣藿梗12g
荔核10g  橘核10g
水煎,日服1劑。4劑。
1988年9月20日三診,服完上方后陰莖脹大基本未再發(fā)生,小腹脹,睪丸墜脹痛大減,未再噯氣。舌苔變薄,口膩感減輕。
續(xù)予前方加綠萼梅10g、凌霄10g,4劑。
1988年10月7日因過食生冷致腹瀉來診。云前癥二診后俱已消失。
病名            主癥        辨證            治法              選方
前陰充氣脹大  陰莖脹痛腹脹身驚恐  傷氣氣郁濕阻行氣化濕      四逆散三仁湯
思辨解惑
學生甲:剛才老師在肯定我們觀點明確的同時,提出了程式化通病問題。我理解,就是雖能大膽地從不同側面分析和認識疾病,但未能緊密聯(lián)系具體情況,在分析中排除,在認識中進行多側面思考。習慣于線性思維,滿足于常規(guī)理論中兜轉,易于被一些假象印定眼目,因而,有時連相對單純(如本例)的病機都缺乏準確的把握能力??戳诉@例病人的治療結果,我對此感覺尤為強烈。
老師:辨證論治是人所共知的臨床原則,而在未全面掌握和研究整個情況時,僅憑某點進行線性對應,當然很難獲得正確結論。本例因驚恐而起,這一重要因素首先被我們忽視了,而受驚當日即發(fā)病也非痰、瘀、相火妄動所能解釋,因此那種脫離了病因和發(fā)病情況的論斷,不會是總攬全局,綜合思考,全面把握的準確分析結果,當然是片面的。因而其說理和認知方式只能是程式化的羅列。
學生乙:臨床在遇到一些從未見過的怪病時,除盡可能地發(fā)揮自己的水平進行辨證論治外,還有哪些有效方法呢?
老師:這時要善于查書,從先賢實踐經驗中尋找辨治方法。當然,或許很難找到完全相同的記載,而絕對不乏有啟迪意義之論說。以本例而論,起碼我迄今未見到過完全相同的病案。而《證治準繩?前陰諸疾》篇中,開篇即提到“足厥陰之脈入毛中,過陰器,抵少腹?!蓖怀隽俗阖赎幐谓浽谇瓣幹T病辨治中的重要性。在“陰腫痛”節(jié)中明確提到“陰莖痛足厥陰經氣滯”。緊接著在“陰縮陰縱”節(jié)中列舉對前陰挺長不收等癥的治療。雖然證候不同,而其重視對肝氣的疏調,是不是對本證辨治具有很大的啟發(fā)意義呢?
不但如此,當今諸多雜志,亦不乏借鑒內容。仍以本案為例,一女孩騎車被撞墜橋,失去知覺,醒后頭昏痛,胸悶,咽喉部陣發(fā)性顫動,毎分鐘達170次,經治20余日,他癥消失,唯咽震顫如前,舌根強硬。醫(yī)者未沿外傷血瘀套法,而辨為跌墜驚恐,氣機逆亂,化火生痰,上擾咽喉。治以調氣解郁化痰之劑,一劑顫減,3劑消失。(見《浙江中醫(yī)雜志》1992年第6期)。其撇開癥狀,追求病因而獲效的辨證側重點,是不是也對本案治療大有啟發(fā)意義呢?
任何人的實踐面都是有限的,這種“臨陣磨槍”因為具有強烈的饑渴性,很容易克服平日的審視疲勞和思維抗變性,從而有效地學習他人經驗,擴大自己的間接實踐面。不僅如此,由于是帶著壓力查閱,特容易觸發(fā)聯(lián)想和靈感,促進對問題的多維思考,從而使認識深入幽潛,逼近本質。這樣,看似難于入手的病癥,就會有了明確的治療思路,甚至有時可收意想不到的一發(fā)即中之治療效果。本例歷經一年多的痛苦折磨,輾轉醫(yī)治無效,初診時我們也誤循門徑,而徑“臨陣磨槍”后,一診顯效,僅兩診而痊愈,說明了日遇疑難,夜求方書的重要。
學生丙:剛才老師所講,似乎說明,面對一些十分罕見的怪癥,欲從文獻與之完全相同的記載中求得治法,雖不可能,但從文獻中獲得啟迪,通過聯(lián)想,進而作出具體方藥遣用,則是完全可能的。而這需要活躍的思維和類比的能力。本例能通過《證治準繩》治前陰諸疾總重肝氣,雜志病案療怪癥獨重病因獲得啟迪,從而找到正確的治法,就是這種能力的體現(xiàn)。由于這是臨床為疑難所困時最可能取得茅塞頓開的門徑,因而是我們所必修的題程。請老師再作一些講解和經驗介紹。
老師:這里所說的思維,其實是靈感。它的出現(xiàn)與人們對問題的長期探索有著內在的聯(lián)系。它是一種不一定但卻常常躍入意識的使問題迎刃而解的思維方式。30多年前,我治療一患兒,11歲。持續(xù)腹痛,陣陣加重兩天,加重時手足綣曲來診?;純好嫔n白,焦躁緊張,腹脹嘔吐,腹瀉之糞漿呈暗紅色,散發(fā)出強烈之腐腥臭味。
該證集痛瀉吐脹于一身,治療頗感棘手,而四癥俱急,不可有太多猶豫。先以祛邪化濁,降逆和中以治,俾濁祛而止瀉痛,逆降而除嘔脹。予半夏厚樸湯合左金丸加味,服一劑,了無寸效。乃按熱毒之邪挾濕濁干胃襲腸以治,予黃連解毒湯合芍藥甘草湯加砂仁、蒼術、地榆、槐花以治。服完一劑亦全無效果,是兒接診當晚,我即開始瀏覽醫(yī)籍之論胃腸疾患者,當閱至腸癰時,不禁心中一震,患兒癥雖復雜而最突出的是大便暗紅腥腐,奇臭難聞,故這應該是本患的辨證著眼點。腸癰病位在腸,病理基礎為濕熱郁結,氣阻熱壅化瘀腐腸,與本患情況不是相近嗎。所不同者,彼為濕熱挾瘀腐腸管,此為濕熱挾瘀傷腸絡。故可借鑒腸癰瀉熱破瘀,通腑散結之治法。處以大黃牡丹皮湯加味:
大黃6g  丹皮10g  桃紅10g  馬齒莧30g
紅藤30g  炙沒藥6g  地榆15g  廣三七5g
銀花10g  地丁草30g  甘草10g  敗醬草30g
服完一劑,當晚痛瀉均減,嘔止,脹消。再服三劑,諸癥消失。
此患之成功治療,對我如何在臨床解疑破難,起了很大的醒悟作用。后來我十分留意雜志上的類似報道。如治功能性不射精,并無專用方藥,醫(yī)者通過體健能性交,僅不能射精,乃精道不通,借鑒開關利而管道通的道理,尋找到了功擅開通九竅的麻黃,用之敷于臍中,直通任脈而使關開竅通,從而獲效。此由癥之特異而借類此所新發(fā)現(xiàn)之有效藥(方)。又如據威靈仙能軟化魚骨得到啟示,產生能軟此堅必能化彼堅之聯(lián)想,將之用以治療腎結石,膽結石,果然獲效。此由癥之此效而借類比用以療彼之新疾,凡此種種,均是研讀時而獲之新知。
這樣,一個新的要求,即對自己提了出來。那就是在白日臨床,夜間回憶思考,所謂“日間揮灑夜間思”的同時,還必須白日若遇疑難,夜必遍查方書,調激思維,于類比聯(lián)想中求法求治。擺脫拘囿于某證之成法成方的僵化思維。多年來,深感此系治療疑難病癥的一種重要方法。

涎唾增多,其治不在鑿分屬涎屬唾——唾涎沫
診斷現(xiàn)場
案一
何某,女,52歲,1992年8月5日初診。
唾涎沫,舌痛2月余。今年5月下旬外出歸來后初感口苦口膩,自認為熱重,泡金銀花、通大海服數日不效。此后發(fā)現(xiàn)唾沫增多,較稠濁,并見舌痛,口苦膩亦更見加重。于當地醫(yī)院服消炎藥和中藥清胃散等不效,終日口中不斷吐出涎唾。6月中旬專程前往某軍區(qū)總醫(yī)院,診為濕熱,先后使用龍膽瀉肝湯、瀉黃散、導赤散等均不效。后輾轉于幾所醫(yī)院,中西醫(yī)所用藥物均大同小異,而毫無效果?;颊邞n郁而煩躁,更感終日難寧。因其女與筆者同在一個城市工作,遂將其母接來請余診治。
刻診:稠濁涎唾,頻頻吐出,口苦、口干、舌邊尖痛,偶有牙齦出血,心煩焦慮。
脈緩,薄黃苔。
案二
王某,男,2歲,1990年7月26日初診。
淌清涎一年半。
自半歲起口中常溢涎液,漸呈淌滴不斷,無奈時只好用棉墊塞于項下,毎日置換二次。自汗,時哭鬧不止,用熱水帕燙敷臍腹則哭可立止。納食吮乳均差,神情萎頓。曾延請數醫(yī),先后用六君子湯,清脾散等治療近月不效。后一醫(yī)生用益黃散合四君子湯,云10劑內必愈,而服用一月,僅精神稍好,余癥同前。
刻診:滴淌清涎、時哭叫、自汗、納差、神疲。
辨證論治
學生甲:“唾涎沫”、“淌清涎”這是學術書面術語,我想患者來診時的主述癥狀大概都是“清口水多”。而這種“多”,不僅《素問?宣明五氣篇》中明確有“脾為涎”、“腎為唾”的不同,且《金匱要略》中有著更為復雜的臨床證治內容,說明它絕非是一個簡單的癥狀。那么,象這兩例久治不愈的病人,該如何辨證施治呢?
老師:欲正其本,須澄其源。我們還須先從提出這兩個概念之經典著作中去探究。《素問?宣明五氣篇》是旨在宣述和闡明人體生理病理活動及其變化規(guī)律的一篇經文。其云:“五臟化液:心為汗,肺為涕,肝為淚,脾為涎,腎為唾,是謂五液?!逼浔玖x是口為脾竅,涎出于口,故涎為脾之液;足少陰腎經之脈循喉嚨挾舌本,通舌下廉泉穴,唾出于舌下,故唾為腎之液。顯然這里是講五液各與一臟密切相關,并未提涎與唾有質地或性狀之別。后世著作,包括仲景在論述時都沿用了這個含義。那么,臨床當如何對其加以把握和辨析呢?我認為首應通過相關脈證,判別其為何經疾患使然。亦即涎唾不必鑿分,而其清稀稠濁卻是辨識病屬何經,為寒為熱之重要依據。
例一
診為脾胃濕熱
予甘露飲加味
生地15g  熟地15g  茵陳20g  天冬10g
黃芩10g  柴胡10g  枇杷葉12g  膽草10g
麥冬12g  石斛10g  甘草10g    佩蘭12g
藿梗12g  枳殼10g
水煎,日服1劑。2劑。
1992年8月6日二診。昨日之藥,尚有一劑未及服完,患者大喜過望提前來診。進門即連連陳述:昨日之藥熬好后僅服兩次即感唾涎沫大減,服完三次后今日不僅唾涎全止,口苦及舌痛亦大減,要求再取藥2劑帶回家服,以鞏固療效,并請求給予處方,以防日后復發(fā)時用。
例二
診為滯頣
予吳茱萸湯合五苓散加味
吳萸6g  黨參10g  炙草6g  大棗10g
生姜6g  桂枝3g  茯苓10g 澤瀉10g
豬苓6g  白術6g  黃芪15g  浮麥15g
益智6g
水煎,日服1劑。2劑。
1990年7月28日二診。上方服完后流涎大減,已可不墊棉墊,僅隔時擦拭即可,自汗亦大減。今日進食增多,精神較好。未再哭鬧。
續(xù)上方 2劑。
1990年7月30日三診。諸癥消失。患兒精神活躍,自行索食。
以六君子湯加山藥、芡實等5劑,以作鞏固。
病名      主癥          辨證              治法                    選方
唾涎 唾涎濁沫清涎淌滴 脾胃濕熱脾胃虛寒  清利脾胃溫中化氣  甘露飲吳茱萸湯五苓散
思辨解惑
學生甲:同為涎唾多,而兩例的治療卻是寒溫迥異。通過前論我們已知道涎唾雖不必鑿分(文獻和臨床其實早已混淆或互稱),然其清稀稠濁卻對辨識疾病有著重要意義。此二例一屬脾胃濕熱,一屬脾胃虛寒,因而治法不同,這能夠理解。而我不甚明白的是,例一遍服祛濕熱方,例二久服益黃散類,按說均辨證無誤,治法正確,為何卻久治不效呢?
老師:這里涉及辨證和選方兩方面的問題。例一辨為濕熱,辨證不錯,但何經濕熱,醫(yī)者未云。而我們從其選方中可以看出,用龍膽瀉肝湯時必考慮為肝膽濕熱;用導赤散時必考慮為心經火熱;而僅一瀉黃散針對脾胃,卻緣著眼于脾胃伏火而仍偏離了脾胃濕熱。例二從前醫(yī)用方情況看,亦曾考慮脾胃虛寒,然卻怱視了病機已演進。這樣,例一失之于辨證最后落腳點的偏差,而例二則失之于認識的表淺。
學生乙:請具體講講。
老師:例一濕熱癥象明確,而為何屢治不效,估計前醫(yī)一是據口苦而著眼于肝膽,二是因舌痛而歸咎于心經。然未深辨口苦但無脅脹易怒,舌痛但無舌紅溲赤。并忽視了涎屬脾,濁為熱,以及齦出血等均為脾胃之熱確證等一系列重要辨證因素。因而,在誤將脾胃濕熱作肝膽濕熱論治的同時,又將舌居口中,不僅受脾胃經濕熱長期熏蒸,且因終日頻頻吐唾之超?;顒佣轮嗤矗`作心經實熱診治。忽視了濕熱蘊結脾胃,持續(xù)上蒸的真正病機。例二清涎淌滴不止,哭鬧腹痛,病已由脾胃虛寒發(fā)展到了脾虛不能制水,氣虛不能化水之脾病及腎,氣病及水階段,此時單純以溫補脾胃治療顯然已無濟于事。而遣用吳茱萸湯,不僅《傷寒論》明確其主癥之一即是“干嘔、吐涎沫”,而且該方以“吳茱萸能下三陰之逆氣為君,生姜能散寒為臣,人參、大棗之甘緩能調和諸氣者也,故用之為佐使,以安其中”(《內臺方議》),因而,既對本案癥狀具針對性,又切合其病機。在與化氣利水之五苓散合用后,共圖脾腎兼治,化氣行水之功。
學生丙:我們知道,唾涎沫不是一個一般的癥狀,上述兩例的治療也僅言其大概。因為單《金匱要略》里即在“臟腑經絡先后病”、“肺痿肺癰咳嗽上氣”、“痰飲咳嗽”、“五臟風寒積聚”、“水氣病”、“嘔吐噦下利”、“婦人雜病”和“趺蹶手指臂腫轉筋陰狐疝蚘蟲”等8篇16個條文和4個附方中提到。足見其涉及面甚廣,是多種疾病都可發(fā)生的一個癥狀。是這樣嗎?
老師:不僅是這樣,它還有一個特點,即雖在多種病證中作為一個癥狀存在,但很多時候,卻因其使病人感到痛苦,而成為患者前來就診的直接原因。因而,常常變成了臨床診治時的“主癥”。如1998年春治一男青年。因白日工作勞累,夜間打麻將至深夜,而后再去加餐痛飲。如是數月后,日感身疲乏力,納減脘痞,自購多酶片等內服數日不效。漸現(xiàn)唾液增多,方去就診,醫(yī)以保和丸加味三劑,治之不效。此時涎唾已發(fā)展成夜?jié)裾眍^,白日頻咽(吐),說話時唾沫飛濺。患者系窗口服務人員,不能頻吐,只得強咽,難受至極。來診時,只求速速止攝唾涎。此證顯然因于起居勞逸失度,飲食失節(jié),而致耗傷脾氣。溢流涎唾雖僅為脾虛失攝后的一個癥狀,而現(xiàn)已成“主癥”。乃以六君子湯加山藥30g、益智12g、芡實30g。二劑涎唾止,余癥減,再服三劑,諸癥得瘳。
舉這一案例僅說明多涎唾有此特點,千萬別因案例平常而把它看簡單了。
我曾對《金匱要略》上述篇章唾涎沫的內容粗加分析,發(fā)現(xiàn)其癥確甚復雜。首先,從吐涎沫的量看,有“吐涎沫”、“多涎沫”、“多唾”、“咳唾涎沫不止”之分;從涎沫的質上看,有“唾沫”、 “唾涎”、“唾稠涕”、“唾濁沫”、“濁唾涎沫”之分;從涎沫之氣味看,有“濁唾腥臭”;從涎沫之伴隨癥看,有“咳嗽涎沫”、“嘔吐涎沫”、“吐涎沫而癲?!钡戎?。其中凡言“濁”者,多指涎唾粘稠,凡只言“吐涎沫”,未言“濁”者多指涎唾清稀。前者屬熱,后者屬寒。而全書言“唾涎沫”者計20處,言其“濁”者僅6處,可見其證系以偏寒者為多。
無論屬寒屬熱,均以涎唾增多為其特征。而涎唾類水,其增多總是由于水精失布所造成,因而可與痰飲證互參。故陳修園于《醫(yī)學從眾錄》中在辨有火之痰和無火之痰時曾提到“無火者,純是清水,有火者,中有重濁白沫為別耳。”此確可謂識仲景精髓而復將之深入淺出之表述。
學生丁:那它多見于哪些病證呢?
老師:單從仲景對“吐涎沫”的條文分析,其病機即不下10種,大致可分為四類。一為肺冷津凝,包括上焦虛冷,上焦寒飲,肺中寒邪等;二為寒飲上逆,包括肝寒胃虛,中陽不足,下焦水逆;三為燥熱為患,包括熱壅上焦,熱傷血絡;四為痰濁蚘動,包括痰濁壅肺,蚘動氣逆等。而其涉及到的疾病,約有肺痿、肺癰、痰飲、蚘蟲、黃汗等。此外,古代醫(yī)家還將涎證分為六類,即風涎、熱涎、冷涎、病涎、虛涎和毒涎,均以臨床具體表現(xiàn)而定其類屬。因而涎唾增多還可見于其他眾多疾病。
可見,其治之簡,在抓住清稀稠濁,而不必鑿分屬涎屬唾;其治之繁,在病機復雜且與多種疾病相涉。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