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泛地方官的 大學階段講的內圣這條路,講到“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這個定、靜、安這三個階段如果從佛家角度來講的話它就是用一個“定”字概括,佛家的戒定慧三學,這個慧就是儒家講的慮,所以在儒家里面這個定也是跟佛家有一定的區(qū)別。這個儒家的氣象實際上是非常大的,我們剛才講的止,不是簡單的死止,它是一種活止,那么這個定也是,不是坐在那邊入定了什么都不知道了叫定,你的心有定置,方向明確了,不動搖了,堅定的走下去了,那這就叫定了,定了以后人就靜下來了。因為心智確定不斷往前走,接近你的本性的時候,人的私欲越來越淡,妄念越來越少,那也就靜下來了。靜以后能安,這個安相當于佛家的大定,大定叫安,就是不管你在什么狀態(tài)你都是安的。叫心安理得,你得到了這個理了,心就安了。所以表現(xiàn)出來你能夠隨遇而安。人為什么要修行,就是我們這顆心要它安很難,天天操心,操不完的心,今天擔心這個,明天擔心那個,尤其在現(xiàn)在的社會,可操心的事太多太多。這個心安不下來。人一旦到安了,不管你動靜,內外,你都能夠處于一種安定的狀態(tài)的時候,這個時候人的整個智慧它就開朗了。所以這種狀況叫慮。這個慮不是我們現(xiàn)在的考慮的慮,那是用人的第六意識想問題的,那個慮是精思。還有一個詞叫觀,上午講止觀,就是這個觀。止觀的止就是定,觀就是慧,這兩個東西也是一體的兩面。比如說這個水,它在那邊波浪翻滾的時候定不下來,止不住的時候,它的觀照力量就很弱,水越平靜的時候,它的觀照力,反映事物的能力就越強,反映的就越準確。我們這顆心就像一潭水。妄心雜念多,這個水就在那邊不斷地翻涌,在這種狀態(tài)下,我們看不到事物的本質真相。我們要有智慧,這個智慧從哪里來的?智慧不是通過攝取知識來的。知識是老師可以傳授給你的,但是智慧絕對要由自己修出來的。就是你要把這些不良的東西給它清洗掉,使你的頭腦清靜下來,這個時候智慧就出來了。所以印度的這個佛教的禪宗,這個禪本來叫禪那,后來我們給它單稱為禪。這個禪那是音譯,按照它的音譯的,沒有意譯它,如果用意譯的話,翻成什么呢?叫靜慮,這個靜慮就是止觀,就是定慧。這個慮就是從《大學》里面這個慮來的。我們平常靜坐的時候,會發(fā)現(xiàn)我們的心是有三種毛病,定不下來有三種毛病。散亂,我們的心不能長時間地專注于一個東西,一會兒想想這個,一會兒想想那個,亂七八糟,沒有條理,這是散亂。掉舉,是我們的心處于亢奮狀態(tài),這來勁了,整個情緒高漲,浮想聯(lián)翩。它的反面就是昏沉,昏昏欲睡,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去掉這三個毛病,我們就得到了這個定、靜這種心態(tài)。那么在定靜當中,它就是有一種觀照在里面。所以定是體,觀是用,在定的狀態(tài)下,我們在觀照的時候,這個用的是智慧的力量,長我們的智慧的。所以修禪,它在定的基礎上,要強調一個觀的問題,這個《金剛經(jīng)》的心法,這個禪法,它的心法可以用一句話概括,就是“一切時中覺照心。”禪家說,吃飯的時候就吃飯,睡覺的時候就睡覺,這就是禪。我們想像吃飯的時候,想別的,忘記吃飯了。睡覺的時候要么就不知道,要么就是做夢。這個就是我們這個心落到了事里面,被這個事全部帶走了,控制住了,都不知道自己在說什么,在做什么,這種狀態(tài)就是無明的狀態(tài)。就是我們這顆妄心――妄心還是客人,它不是主人,它是隨生隨滅的。所以它是客塵,不是我們真正的主人,我們真正的主人是烏云后面的那一片藍天,它永遠在那邊,但是烏云時聚時散。假如我們從來都是被烏云遮蔽的,那也就是說我們這個智慧從來就沒有打開過。所以首先得明白烏云上面有藍天,然后你通過努力,把自己的業(yè)障消去了,不良的習氣改了,這個云是越來越淡,最后就透出后面的藍天來了。你要站在藍天角度去看烏云,那么這個時候你是主人當家,這就叫觀照。假如一個人時時刻刻這個主人都在那邊看著,那么我們就不會跟著意念走,這就叫覺。所以對于這種念頭啊,不是采取敵對的態(tài)度,我們一般人要么去壓它,要么隨著它走,都是因為自己那個心后面的那個心沒有確立起來,那個確立起來了,這個時候,這個烏云你知道它當下就是空的,你就對它聽之任之,既允許它的存在,又不會跟它對著干。 “人靜而后安,安而能后定,定而能后慧,慧而能后悟,悟而能后得。” 今天偶然看到這句話,覺得不錯,摘錄下來。既然是喜歡,就是因為與自己的思想能夠有所相通。 回想自己的一些道路,覺得非常正確。每一個有所追求的人,都不缺少目標。有了目標之后呢,需要的就是頑強的毅力堅持,堅持奮斗之后呢就會有所啟蒙和醒悟,然后化為自己的知識和財富。 不過有一點很微妙也很重要,那就是:學會快樂的學習,如果當作負擔,那么就會很累,很疲憊,學習沒有了效率,要學會喜歡他。那樣也許會事半功倍吧! 來源: 《大學》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 |
|
來自: wangxp228 > 《文化 傳統(tǒng)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