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打開公眾號,就看到了其他公眾號推送的丁立梅散文《冬天的樹》。這是大數(shù)據(jù)的力量吧。人們習慣于模式與隱喻。有很強的腦補功能。包括視覺都有很強的完形能力。明明看到的只是部分,但是我們卻有能力“看見”整體。也就是說,作者可以利用這一點。首先,在不發(fā)生歧義的前提下,主動提供給讀者腦補的閱讀點,既增強了文本與讀者的互動,增強了讀者的參與感,也給了讀者很多閱讀的驚喜——當讀者的猜測被驗證為正確的時候,一定是開心的,覺得自己很厲害。其次是,作者可以借此做到簡潔。盡可能用最少的文字去表達、去表現(xiàn)出更多的內容。因為讀者本就具有“完形”能力,那么,適當?shù)奈淖痔S,就不會顯得那么直白。也就是說,不需要寫得完完整整。最后呢,在增加讀者的共鳴度上,也許可以削弱文章人物、故事角色的表現(xiàn)。什么意思呢?比如丁立梅《冬天的樹》里的這句話:“年輕時的故事,卻是百轉千回層層疊疊。”完全可以改成:“年輕時的故事,卻在她心里百轉千回層層疊疊。”這是一句可以與很多讀者共鳴的話,因為誰還沒年前過啊,誰沒有百轉千回層層疊疊呢?這句話是從文章人物身上來的,但是把人物拿掉,讓人物退出去,光光講這么一個“實情”,沒有了人物的干擾,讀者會更流連這句話。當然了,盡管人們習慣于模式與隱喻,但是想要讀懂一篇文章的前提是,作者的寫作背景與讀者的閱讀背景需要更多的重疊。否則雞同鴨講,讀不懂的。這也是作者需要考慮的,當你用最少的文字去表現(xiàn)最多的內容時,就像出了一條數(shù)學題,要確定已經給出了足夠的已知條件,能夠讓讀者順利或捎帶點難度的求解出答案來。當然,一道題目,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求解;那么,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一篇文章,也不該奢求所有人都能讀懂。但是,我們盡量追求最大化,要有一點讀者意識。什么叫“看客下菜”?這就是一個深度的理解。而不僅僅是表面上的“討好”。就像刷手機刷到停不下來,來自人性深處的上癮原則。閱讀也是可以上癮的。閱讀也是有爽感的。當下的短劇就實現(xiàn)了這一點,盡管你覺得很狗血,但忍不住想看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