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息湯基礎(chǔ)方:柴胡12克,桂枝10克,白芍10克,瓜蔞10克,薤白10克,枳實10克,蒼術(shù)10克,陳皮10克,厚樸10克,白術(shù)10克,茯苓10克,豬苓10克,澤瀉12克,生地10克,丹皮10克,甘草10克,生姜10克,大棗10克。 可調(diào)整整體功能,用于治療各種疾病,但只是一個基礎(chǔ),使用時要根據(jù)病情適當(dāng)加減,故命名為全息湯的基礎(chǔ)方。 此方具有升陽理氣、疏風(fēng)散寒、調(diào)節(jié)營衛(wèi)、開胸化痰、化濕運脾、利水清血等多種功能。從現(xiàn)代醫(yī)學(xué)角度看,具有如下作用:解熱鎮(zhèn)痛,抗菌抗病毒,提高機體免疫能力,改善神經(jīng)系統(tǒng)、循環(huán)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消化系統(tǒng)、泌尿系統(tǒng)、生殖系統(tǒng)功能,促進(jìn)有害物質(zhì)排出體外等。 說明:引用方劑中的藥物,凡基礎(chǔ)方已有者,不再列入。 總論中的全息湯加減法有98種。 全息湯治療各種具體疾病的加減法: 一、治療傳染病。 1、流行性感冒。 臨床表現(xiàn):發(fā)熱、惡寒、頭痛、咽痛、咳嗽、鼻塞、流涕、打噴嚏、胸悶、乏力、惡心、嘔吐、納差、腹痛、腹瀉等。 全息方加減法:咳嗽者去生姜、大棗,加干姜、五味子各10克;咽痛者加桔梗10克,紅腫者再加銀花12-15克,連翹10-12克,薄荷10克;惡心嘔吐者加半夏、蘇葉各10克,納差者加三仙各12克;腹瀉者去瓜蔞加蔞皮10克,痛瀉者再加防風(fēng)10克;盜汗或睡眠不安者加龍骨、牡蠣各12克,個別高熱脈洪面赤口渴者加石膏15-20克,知母10克,其余按總論中加減法(98種)加減。 2、病毒性肝炎(包括甲、乙、丙、丁、戊5型;含急性肝炎、慢性肝炎和重癥肝炎)。臨床表現(xiàn)一般分為急性肝炎(分黃疸型和無黃疸型)、慢性肝炎(分遷延型和活動型)和重癥肝炎(分急性、亞急性)及瘀膽型肝炎。 全息方加減法:黃疸加茵陳蒿15-20克(茵陳五苓散意);惡心嘔吐加半夏、蘇葉各10克;大便干者加大黃10-12克(茵陳蒿湯意);尿深黃者加梔子、黃柏各10克(梔子柏皮湯意);脅痛者去大棗,加牡蠣12克,青皮10克,腫硬者再加三棱、莪術(shù)、鱉甲各10克;煩躁不安者加龍骨、牡蠣各12克;神昏者加石菖蒲10克;有出血者加重生地用量至12-15克,嚴(yán)重者參閱總論中加減法加減;納差者加三仙各12克。其余按總論中加減法(98種)加減。 3、細(xì)菌性痢疾。一般分為急性和慢性二期。 典型癥狀:臨床表現(xiàn)主要有發(fā)熱、腹痛、腹瀉、里急后重、黏液膿血便,同時伴有全身毒血癥癥狀,嚴(yán)重者可引發(fā)感染性休克和(或)中毒性腦病。 其他癥狀:急性細(xì)菌性痢疾重者起病急、高熱、惡心、嘔吐,劇烈腹痛及腹部(尤為左下腹)壓痛,里急后重明顯,膿血便,便次頻繁,甚至失禁。病情進(jìn)展快,明顯失水,四肢發(fā)冷,極度衰竭,易發(fā)生休克。 全息方加減法:小腹痛者加重白芍用量至12克,再加當(dāng)歸、川芎各10克,痛連少腹者加川楝子、元胡各10克,便前腹痛加劇者加防風(fēng)10克;壯熱口渴者合葛根黃芩黃連湯(葛根12克,黃芩、黃連各10克);高熱、煩躁、口渴,甚至抽搐昏迷者合白頭翁湯(白頭翁12克,黃連、黃柏、秦皮各10克);惡心嘔吐者加半夏、蘇葉各10克;煩躁不安者加龍骨、牡蠣各12克;神昏者加石菖蒲10克;痢下不止者加赤石脂12克,干姜10克;納差者加三仙各12克。其余按總論中加減法(98種)加減。 4、傷寒和副傷寒。傷寒,副傷寒是由傷寒和副傷寒桿菌甲、乙、丙引起的急性消化道傳染病,臨床上以持續(xù)高熱、相對脈緩、特征性中毒癥狀,脾腫大、玫瑰疹與白細(xì)胞減少等為特征。腸出血,腸穿孔為主要并發(fā)癥。 全息方加減法:高熱者加石膏15-30克,知母10克;惡心嘔吐者加半夏、蘇葉各10克,納差者加三仙各12克;便秘者去瓜蔞,加蔞仁12克;腹瀉者去瓜蔞加蔞皮10克,痛瀉者再加防風(fēng)12克;小腹痛者白芍用量加至12克,再加當(dāng)歸、川芎各10克;痛連少腹者加川楝子、元胡各10克;大便帶血,輕微者生地用量加至12克,加地榆12克,重者合槐花散(槐花、側(cè)柏葉各12克,荊芥炭10克),出血嚴(yán)重,面色蒼白,汗出肢冷者合黃土湯(灶心土20克,附子、阿膠、黃芩各10克),必要時中西共同搶救。 5、流行性乙型腦炎。流行性乙型腦炎是由乙型腦炎病毒引起的一種以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病變?yōu)橹鞯募毙詡魅静 ?br> 臨床癥狀:高熱、意識障礙、驚厥、強直性痙攣和腦膜刺激征等。 全息方加減法:高熱者加石膏20-30克,知母10克;舌紅毒盛者加銀花15克,連翹12克;頭痛甚者加菊花、鉤藤各10-12克;煩躁不安或出汗者加龍骨、牡蠣各12-15克;嗜睡或昏迷者加石菖蒲、郁金各10-12克;四肢強直或抽搐者加僵蠶、地龍各10克。其余按總論中加減法加減。 二、治療呼吸系統(tǒng)疾病。 6、上呼吸道感染(感冒)。概述:上呼吸道感染是包括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癥的總稱。 臨床癥狀:主要為鼻部癥狀,如噴嚏、鼻塞、流清水樣鼻涕。 全息方加減法:咽痛者加桔梗10克,甚者加銀花12克連翹、薄荷各10克;鼻塞、流涕、噴嚏重者加蒼耳子、辛夷各10克;咳嗽者去生姜、大棗,加干姜、五味子各10克;惡心嘔吐者加半夏、蘇葉各10克;自汗者加黃芪12克;盜汗者加龍骨、牡蠣各12克,其余按總論中加減法加減。 7、急性支氣管炎。概述:急性支氣管炎是病毒或細(xì)菌等病原體感染所致的支氣管黏膜炎癥,是嬰幼兒時期的常見病、多發(fā)病,常繼發(fā)于上呼吸道感染,常為肺炎的早期表現(xiàn)。 臨床癥狀:以發(fā)熱、咳嗽伴或不伴支氣管分泌物增多為特征。 全息方加減法:此病以咳嗽為主,去生姜、大棗,加干姜、五味子各10克,喘者再加杏仁10克,咳嗽仍不減者再合止咳散(荊芥、桔梗、白前、紫菀、百部各10克);咽痛者加桔梗,兼紅腫者再加銀花12克,連翹10克;咳吐黃痰者加魚腥草、金蕎麥各12克;咳嗽帶血者加重生地用量至12克,甚者再加茅根12克;盜汗或失眠者加龍骨、牡蠣各12克,其余按總論中加減法加減。 8、慢性支氣管炎。概述:慢性支氣管炎是氣管、支氣管黏膜及周圍組織的慢性非特異性炎癥。 臨床癥狀:一般癥狀為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 全息方加減法:此病以咳嗽為主,去生姜、大棗,加干姜、五味子各10克,喘者再加杏仁10克,咳嗽仍不減者再合止咳散(荊芥、桔梗、白前、紫菀、百部各10克);自汗者加黃芪12克;盜汗者加龍骨、牡蠣各12克;咳引脅痛者加牡蠣12克,青皮10克;便溏者去瓜蔞加蔞皮10克,便干者去瓜蔞加蔞仁10克;納差者加三仙各12克。其余按總論中加減法加減。 9、支氣管哮喘。概述:支氣管哮喘是由多種細(xì)胞和細(xì)胞組分參與的氣道慢性炎癥為特征的異質(zhì)性疾病。 臨床癥狀:反復(fù)發(fā)作的喘息、氣促、胸悶和(或)咳嗽。 全息方加減法:此病以咳嗽為主,去生姜、大棗,加干姜、五味子各10克,杏仁各10克,喘重者再加麻黃、蘇子、桑白皮、黃芩、半夏、款冬花、白果各10克(定喘湯意);自汗者加黃芪12克,大汗淋漓者加附子10克,心煩不安或盜汗者加龍骨、牡蠣各12克。其余按總論中加減法加減。 10、支氣管擴張。概述:本病由于慢性化膿性炎癥和纖維化,導(dǎo)致支氣管變形及持久擴張。 臨床癥狀:慢性咳嗽、咳大量膿痰和反復(fù)咯血等。 全息方加減法:咳嗽者去生姜、大棗,加干姜、五味子各10克;痰多者合葦莖湯(蘆根、薏仁各12克,冬瓜仁、桃仁各10克),有膿痰者再加銀花、魚腥草各12克,連翹10克;痰中帶血者加重生地用量至12克,或加茅根12克,白芨10克,大量咯血者合瀉白散(桑白皮12克,地骨皮10克),十灰散(大薊、小薊、荷葉、側(cè)柏葉、茅根、茜根、山梔、大黃、棕櫚皮各10克,燒炭存性)或合柏葉湯亦可。其余按總論中加減法加減。 11、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概述:阻塞性肺氣腫可分為局限性阻塞性肺氣腫和彌漫性阻塞性肺氣腫,現(xiàn)一般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種呼吸系統(tǒng)的病理改變。 臨床癥狀:主要癥狀是呼吸困難,輕者僅在體力勞動時發(fā)生,隨著肺氣腫程度加重,呼吸困難逐漸加重,甚至休息時也出現(xiàn)呼吸困難。 全息方加減法:此病皆有咳喘,故去生姜、大棗,加干姜、五味子各10克,喘甚者加葶藶子10克;心悸不寧或盜汗者加龍骨、牡蠣各12克;嗜睡者加石菖蒲10克;惡心者加半夏、蘇葉各10克;納差者加三仙各12克。其余按總論中加減法(98種)加減。 12、肺炎球菌肺炎。概述:由肺炎雙球菌等細(xì)菌感染引起的呈大葉性分布的肺部急性炎癥。 臨床癥狀:有突然寒戰(zhàn)、高熱、咳嗽、胸痛、咳鐵銹色痰。 全息方加減法:此病熱毒表現(xiàn)明顯,一般加銀花15-20克,連翹12-15克,魚腥草12-15克;高熱者加石膏15-30克,知母12-15克;咳嗽者去生姜、大棗,加干姜、五味子各10克,喘者再加杏仁10克,喘甚者合麻杏石甘湯(麻黃、杏仁各10克,石膏15-30克);痰中帶血加重生地用量至12-20克,加茅根12-15克,吐痰如鐵銹者再加葦莖湯(蘆根12-20克,薏苡仁12克,冬瓜仁、桃仁各10克);煩躁不安或多汗者加龍骨、牡蠣各12-15克;神昏者加石菖蒲10-12克;惡心嘔吐者加半夏、蘇葉各10克;納差加三仙各12克。其余按總論中加減法(98種)加減。 13、病毒性肺炎。概述:病毒性肺炎是由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向下蔓延所致的肺部炎癥。 臨床癥狀:發(fā)熱、頭痛、乏力、身痛、咳嗽、少量黏痰等。 全息方加減法:此病皆有咳喘,故去生姜、大棗,加干姜、五味子、杏仁各10克,咳甚者合止嗽散(荊芥、桔梗、紫菀、百部、白前各10克),干咳無痰者合瀉白散(桑白皮12克,地骨皮10克)加貝母、枇杷葉各10克;喘甚者合麻杏石甘湯(麻黃、杏仁各10克,石膏12-20克);面紅目赤舌紅者加銀花、板藍(lán)根各12-15克,連翹10-12克;高熱者加石膏20-30克,知母10-12克;倦怠乏力苔膩者加藿香、佩蘭各10克,多汗或心悸不安者加龍骨、牡蠣各12-15克納差者加三仙各12克。其余按總論中加減法(98種)加減。 14、肺膿腫。概述:由于多種病因所引起的肺組織化膿性病變。 臨床癥狀:高熱、氣急、咳嗽、胸痛、咳腥臭膿痰等。 全息方加減法:此病皆有咳喘,故去生姜、大棗,加干姜、五味子各10克,喘者加杏仁、葶藶子各10克;熱盛咳吐膿血者加銀花、魚腥草各15-20克,連翹12-15克,桔梗10-12克;熱退,膿血減少,胸悶者加蘆根15克,薏苡仁12克,冬瓜仁、桃仁各10克(葦莖湯意);胸痛者加乳香、沒藥各6-10克;痰中帶血者加側(cè)柏葉、艾葉各10克。其余按總論中加減法(98種)加減。 15、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概述: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是由肺組織、肺動脈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變引起肺組織結(jié)構(gòu)和功能異常,致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動脈壓力增高,使右心擴張、肥大,伴或不伴有右心衰竭的心臟病。 臨床癥狀:咳嗽、咳痰、喘息、活動后感心悸、氣短、乏力和勞動耐力下降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