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水精要 葬書深層剖析(一) 耕田的山里人 死,是生的歸途。在哲學層面上,“生與死”是永恒的主題。 許多思想家都以此為出發(fā)點,探討生命的本質和意義。死亡并不僅僅是生命的終結,它更是生命的一部分,是對生命的永恒性的提醒。莊子提出的“生死齊一”,就是認為生與死是相互依存、相互轉化的。個體的死亡并不意味著生命的終結,而是進入了一種新的存在狀態(tài)。 ――題記 一、氣之概說 《葬書》把傳統(tǒng)生死學的樸素哲學觀念表現(xiàn)出來,符應百姓的心理需求,久之也成為一種風水信仰。 主要思想氣化宇宙論;核心概念是陰陽二氣;中心思維是感應哲學。 《葬書》更從“孝道”“禮學”角度,對“葬好前者,蔭吉后人”作了簡述和論理。朱熹、蔡元定等理學家對這方面進行了理論擴展,形成了“孝禮風水說”。 “葬者,乘生氣也”是郭璞在《葬書》中所創(chuàng)立的創(chuàng)新觀點,書在一再強調“尋得吉穴”的重要性。歷代前賢對如何“乘生氣”作了大量研究解釋,發(fā)現(xiàn)其必備諸多條件—— “人受體于母,本骸得氣,遺體受蔭”的血統(tǒng)關系之重要性,但“氣感”的對象及介質并不是絕對的,而且“氣感而應,鬼福及人”并非是相應式的感應,而是其感應的對象與強弱,都是有個體差異的。天地人三氣互動—— 宇宙有關合,而氣運為主;山川有真性情,氣勢為先。 地運有推移,而天氣從之;天運有轉旋,而地氣應之。 天氣動于上,而人為應之;人為動于下,而天氣從之。 1、以亡者言及生者。《葬書》言,風水安頓好亡者后,以亡者的立場,或許得到吉地,子孫才能受到吉之蔭庇。這樣,選擇吉地成為關鍵。視為傳宗接代。 2、以生者言及亡者。《葬書》言,當至親老去,后代當盡早選擇吉地,以生者的立場,讓先人早日入土為安。生者肩負著為亡者料理后事、選地而葬及祭祀禮儀等責任。一代理一代,代代相傳,視為孝道。 綜上,是故,葬地的選擇,于生者吉兇禍福影響深遠,于亡者地生死感應互動中的角色,顯然起著關鍵性的力量。 3、以哲學角度來看。傳統(tǒng)哲學觀的“氣化宇宙觀”、“天一合一”、“天人感應”、“生死感應互動”理論,合情合理;現(xiàn)代科學的“量子力學理論”似乎正在驗證著其感受的存在。 4、以氣化宇宙觀之。氣化宇宙觀中是漢代十分流行的一種“宇宙哲學”思維方式,基本上是以“氣”為中心,而后構建“氣化宇宙觀”的思維系統(tǒng)?!痘茨献印氛J為,“氣”是萬物萬事的原質,而“氣”是可以產生千變萬化的,“一氣”而化“陰陽二氣”,再不斷交互激蕩融合而化生萬物。萬物以“氣”為根植,才得以滋生榮茂。透過“氣化宇宙觀”的涵沐,因而有了“敬天心理”的“宇宙論”思維方式,強調天、地、人是可以合一、可以互動,在天、地、人中,居間而貫穿的就是“氣”形成了《淮南子》的“氣化宇宙觀”。 5、以氣化宇宙觀氣。“氣化宇宙觀”中和“氣”,乃是天地間生生不息之氣,無所不在、無所不包,在時空中不斷地一氣而化陰陽,在繼續(xù)變異交合而產生吉兇之克應,即所謂的“葬者,乘生氣也”。 二、氣之解說 從可能影響《葬書》理念的兩漢“氣化宇宙觀”和“感覺哲學說”的角度,說說氣的概念。 “葬者,乘生氣也”。 生氣,乃是天地間生生不息之氣,它無所不在、無所不包。乘生氣,就是“生氣”能夠加以轉化而乘之。宇宙哲學認為,宇宙是一個大太極,人是其中的一個小太極。大太極中本身就包含有陰、陽二氣,并在天地之間不斷交感激蕩而融合成生命之元氣、萬物之根植。 “宇宙有大關合,氣運為主;山川有真性情,氣勢為先”,由此可見“氣”在宇宙、山川河流中呈現(xiàn)出來之氣運和氣勢之奧妙,其中有其真“性情”在流轉。 “葬者,乘生氣也”,所強調的是先人過世了,后代孫子如果能將其葬在“氣”吉之處,則骸骨會因地氣之吉貫注而“乘生氣”而“傳導、感應”,讓子孫后代直接“接收、受到”“吉氣”影響而受吉。 既然有生氣,骸骨能接收傳導生氣,后代生人也能接收感應生氣,那陰陽二氣形成的生氣是以什么樣的形態(tài)來運動、流通、傳送、接收的呢? “夫陰陽之氣,噫而為風,升而為云,降而為雨,行乎地中,而為生氣”。 陰陽之氣,就是地中之生氣,地中之氣可以破土而出,噫為風,上升為云,下降為雨,這就是天地間能無中生有的玄妙。 天至剛至陽為乾,地至柔至陰為坤,天以至陽之氣下臨于地,地則以至陰之氣上載于天,一降(下臨)一升(上載)則表現(xiàn)“天”與“地”互相激蕩、交媾而化成生氣。有了生氣,則可孕育宇宙萬物。 天至剛至陽為乾上載,地至柔至陰為坤下臨,頻繁互動?!鹅`城精義》云“地運有推移,而天氣從之;天運有轉旋,而地氣應之。天氣動于上,而人為應之;人為動于下,而天氣從之。”也證明了天、地、人之間存在著彼此間互動的關系,而且無時無刻不在進行、運動中。有了互動,生氣就能夠生生不息運轉,也才有“乘生氣”的存在。 1、《淮南子》“氣化宇宙觀”認為,“一氣”而化“陰陽二氣”。郭璞《葬書》也傳承了“氣化宇宙觀”的哲學思維方式,讓陰陽二氣在“葬乘生氣”的風水理論框架中,起著“綱領、經緯”的作用。 “經曰: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皻狻弊钆嘛L吹,一吹則散,遇到水聚合的地方,則生氣也就止聚了。 《淮南子》“氣化宇宙觀”和郭璞《葬書》中的“生氣”論述,再次顯現(xiàn)出“聚氣”的重要性,可見風藏則氣聚。 既然風藏則氣聚,那么風與水孰重孰輕,還是互重? 風水之法,得水為上,藏風次之。 水是龍之血脈,入山觀水口。風水之法是以得水為主、藏風為次。高垅之地,或從腰落,雖無大江攔截,亦必池塘以止內氣,不則去水稍遠;平支之地,雖若無蔽,但得橫水攔截,何嫌寬曠。 2、《淮南子》“氣化宇宙觀”和郭璞《葬書》中都顯示了“得水”之重要。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則“氣”聚于此,“氣”因水而聚盛。 氣之盛雖流行,而其余者猶有止,雖零散,而其深者猶有聚。 風水之氣,就是龍氣。 高垅龍氣旺盛,則廣布流行,亦必有余氣止聚; 平原龍氣迤延,則零散隱行,亦必有深藏停蓄。 風水之法,不管乘的是旺氣、余氣,只要藏蓄,就有氣可乘。 《淮南子》“氣化宇宙觀”和郭璞《葬書》中都顯示了“氣化”理論的實現(xiàn),顯示“氣旺氣盛”的重要性。如前所言,風水之法,得水為上,即所謂“氣者水之母”,水與氣關系到形葬與法葬,即深淺、厚薄……。 既然視氣的旺盛而關系葬法,那么應該如何定性呢? 故藏于涸燥者宜深,藏于坦夷者宜淺。 風水之吉穴,首重是否聚氣。 高垅之地,風強水易失,土壤常干燥,濕度下降,干燥為陽為上,氣上升之勢,因此棺必深放,以乘生氣。 平支之地,相對容易藏風聚氣,溫度常足,濕氣為陰為下,氣下沉之勢,因此棺必淺放,以乘生氣。 3、《淮南子》“氣化宇宙觀”是的陰陽二氣之交媾融合,即指干燥與溫度的相互調和,以恰到好處而乘生氣。至于陰、陽二字應用,范圍泛指很大,如干濕、深淺、高低、天地、上下、左右、內外、支壟、前后、大小……等。如: 經曰:淺深得乘,風水自成。 深淺亦為陰陽,高垅之葬,潛而弗彰,故深,取其沉氣;平支之葬,露而弗隱,故淺,取其浮氣。取陰陽妙合,所葬之棺得以乘其生氣,恰到好處即風水自成。 《淮南子》“氣化宇宙觀”中的一淺一深,各取其脈息之經過陰、陽氣化之生氣,才是生生不息之氣。 既然要取其脈息之經過陰、陽氣化之生生不息生氣,那么這“氣”又藏在哪里呢? 夫土者氣之體,有土斯有氣,氣者水之母,有氣斯有水。 氣,無體、無色、無味、無形,必須借土為體,故有土才有氣。水本無母,必須借氣為母,故有氣才有水。氣、土、水三者之間關系微妙。 4、《淮南子》“氣化宇宙觀”思維中氣、土、水三者相互融合而氣化,氣經氣化面分為外氣與內氣。 既然氣經氣化面分為外氣與內氣,那么何為外氣、內氣,其作用有何? 經曰:外氣橫形,內氣止生。蓋言此也。 《淮南子》“氣化宇宙觀”思維中,外氣與內所是互根的。 水流土外、土上,沐浴空氣陽光,為陽,故謂之外氣; 氣行土內、土中,藏于陰暗土內,為陰,故謂之內氣。 外氣橫攔,則必須以水止之,內氣已經自然聚蓄,當外氣與內氣相遇,就內外皆止聚而不渙散了,吉穴即成。 那么,龍之氣是怎么樣在山川河域中穿行流通的呢? 丘垅之骨,岡阜之支,氣之所隨。 土形氣行,物因以生。 丘垅必假借石土而高聳,岡阜自有土壤堆積,有土,氣就有了依托。 生氣附形于土,依土而行,以土為形。 土中帶氣,有氣即有水,有土有水萬物滋生。故因有土有水才有生生不息。 5、《淮南子》“氣化宇宙觀”思維中,認為宇宙是運動的,動是常態(tài),靜是相對。在陰陽激蕩中產生永遠的動力,其內氣與外氣互根又互感,經過內氣與外氣的充分激蕩,使氣玄妙轉折、變化,形成了“動態(tài)的氣化宇宙觀”。其影響、啟發(fā)了郭璞《葬書》的“葬乘生氣”理論。 兩漢時期流行的“氣化宇宙觀”是屬于宇宙論,“天一感應說”則是屬于自然論。 儒家董仲舒言“天、地、人,萬物之本也,天生之,地養(yǎng)之,人成之。天生之以孝悌,地養(yǎng)之以衣食,人成之以禮樂”。認為人是萬物之靈,和天地是可以比擬的。萬物之形雖異,然屬同質、同息、同源、同理,必相互感應,啟發(fā)了董仲舒提出的“天一感應說”。董仲舒早在《春秋繁露》的《同類相動篇》中寫到:“……百物去其所與異,而從其所與同,故氣同則會,聲比則應,其應激然也……非獨陰陽之氣可以類進退也。雖不祥禍福所促生,亦由是也。無非己先起之,而誤以類應之,而動者……”。郭璞《葬書》顯然有受到當時這種思想氛圍的影響和啟發(fā),才在生氣感應方面論述其多。 有人推測,儒家董仲舒有可能是風水學的鼻祖,郭璞《葬書》有可能是取法于董仲舒的《春秋繁露》。 五氣行乎地中,發(fā)而生乎萬物。 五氣,也就是一氣而分陰陽后,再析出五行之生氣,金、木、水、火、土五氣能夠化生萬物,萬物如無生氣,則不能生生不息。 人,本身就上一個小太極,全身充滿了氣。凡有氣就莫不相感的,因此,產生了“天人感應”“天地人感應”,是直系血親、骨肉至親,磁場、波段、頻率相近,就更能夠相感而應之。 人受體于父母,本骸得氣,遺體受蔭。氣感而應,鬼福及人。 這里重視同源、同質之感應,身體來自父母遺傳,骨肉至親,父母死后如果葬得吉穴,骨骸受地氣貫注,子孫得乘父母骸骨之生氣而受到庇蔭。 至于大自然有諸多的例子,郭璞在《葬書》例舉了以下幾個。 是以銅山西崩,靈鐘東應。 漢未央宮,一日無故鐘自鳴,東方朔說:必有銅山崩應。沒多久,西蜀果奏銅山崩。 木華于春,栗芽于室。 野人藏栗,春至,栗木華,而家藏之栗亦芽。 蓋生者氣之聚,凝結者成骨,死而獨留。故葬者反氣入骨,以蔭所生之法也。 子孫的身體來自父母精血交感,精化為骨,血化為肉,這就是生氣的凝聚。父母老后,血肉化了。獨留骨骸。故葬的最大立意就在于希望葬在吉穴,期地中之生氣能夠貫注骸骨,以庇蔭子孫之方法。 夫,氣行乎地中,其行也,因地之勢,其聚也,因勢之止。 氣行地中,人不可見,其始也;則因地之勢而知其行,其次也;又因勢之止,而知其聚也。 來積止聚,沖陽和陰。土高水深,郁草茂林。貴若千乘,富如萬金。經曰:形止氣蓄,化生萬物,為上地也。 來山凝結其氣積不散,陰陽交濟,山水沖和; 土高水深則草木茂昌,氣象尊嚴,千乘之貴。 經曰:止氣藏蓄則形局完善,陰陽二氣則化生萬物,此為上吉之地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