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臺發(fā)送“高分書單”,送您一份高價值書單~ 文章作者: 陳子頁 文章字數(shù):2937字 預計閱讀:7 分鐘 從2023年到現(xiàn)在,我已經(jīng)很久沒有再看個人成長類書,最近又重啟成長類書的閱讀。 我先前在外企遠程工作的時候,花5個早起時間閱讀過周嶺老師的《認知覺醒》。 如果對當前感到困惑迷茫,想要自律卻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這本書值得一讀,我愿稱之為“成長路上的覺醒之書”。 我在微信讀書上試讀完《認知驅動》第一章,發(fā)現(xiàn)很多觀點值得學習,于是當即下單購買紙質書。 我看書偏向于帶著空杯心態(tài),只要能吸收到新知抑或給我?guī)韱l(fā),我便覺得物超所值。 讀完《認知驅動》這本書后,我更為理解改變自己的底層邏輯,也更加堅定自己今后的主線任務:堅持讀書和寫作,做一個有價值的人。
書中說到:做到,是最高等級的成長。 很多人停滯不前,是因為他們喜歡享受奮斗的狀態(tài),卻很少有產(chǎn)出作品的意識。正確的做法是:重視技能和習慣,重視輸出和輸入。 我們身邊不乏有人十年如一日,早起、讀書、跑步,沒有浪費一點時間,但生活依然看不到希望,這很可能是因為陷入了"成長陷阱的怪圈"。 如何能突破這種怪圈呢?結合我自己的經(jīng)歷,談談從書中得到的收獲和思考。 01 做成一件事的心法:強信念感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 心理學上有一個著名的“飛輪效應”,大意是說要讓靜止的飛輪轉動起來,一開始需要花費很大的力氣,一圈一圈反復地推,力氣越大則飛輪轉動得就越快,每轉一圈都很費力,但每一圈的努力都不會白費。 當飛輪達到某一臨界點時,它的重力和沖力會成為推動力的一部分。 我們要想做成一件事,心法就屬于推動力中的一部分。 我們平時會刷各種文章和視頻,卻很少自己嘗試去輸出、內化、行動,這些走馬觀花式的瀏覽最終只是耗費時間,成為過眼云煙。 人習慣本能的選擇容易模式,機械性的重復和低質量的努力耗費的是時間,很難得到實質的進步。 因為習慣是慣性在重復,打造一個技能卻需要刻意練習,從不會到會,不是簡單重復,要反復走出舒適區(qū),經(jīng)過耳鼻口舌腦。 拿讀書和寫作來說,堅持一天很簡單,堅持一周也不難, 堅持三月會有進步,堅持一年有實質性成長。 事實上,時間越往后,能堅持的人越少。 潛能大師托尼·羅賓斯說:人的驅動力分為兩種,逃避痛苦和追逐快樂。 我發(fā)現(xiàn)做自媒體可以讓自己喜悅,于是將自媒體作為副業(yè),利用下班后學習,更新自己。 我希望可以脫離職場,逃離35歲職場危機的詛咒,遠離職場對女性的偏見和婚育身份的篩選。 我選擇立足長遠,持續(xù)做對未來有意義的事。我放棄很多本可以娛樂放松的周末,用讀書和寫作來豐盛自己。 我從2019年開始利用下班后做自媒體,如今成為真正的一名自由職業(yè),前期的積累是我不上班的底氣。 如果想要擁有超強信念感,試著問問自己:你的天賦和熱情是什么?你愿意為之花費多長時間?你在低谷期是否也能始終如一? 真正的高手是最清楚自己的身份的人,他們知道自己的終點在哪里,不會為眼前而放棄長期目標。 他們會在心里積極轉換視角,關注正面美好的事情,主動砍掉無用的信息,做對未來更有增值空間的事,最終換來的成效遠超自己想象。 請堅定相信: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shù)。 最酷的人生就是熬過至暗時刻,看到勝利的曙光,此后像飛輪一樣無需再費多大力氣。 02 做成一件事的技法:知行合一 做成一件有價值的事情,成為一個有價值的人。我們要修煉內心,更要通過創(chuàng)造,讓他人受益。 周嶺在2017年從零開始寫作,2020年出版書籍,憑借《認知覺醒》出圈。 他把讀書和寫作做到極致,堅持“10萬:1千的輸入和輸出比”。輸出1000個字背后,是10萬字的輸入量,也就是大約1本書。 他希望生產(chǎn)有長久價值的文章,創(chuàng)造對自己和他人長久有用的思考。 他遵循的原則是:力求每篇文章都追求底層、不碰熱點、不說個人碎碎念。力求每篇文章都能解決一個實際問題或改變一個觀念,而不是讓人情緒高漲一下之后就歸于沉寂。 生命的真正意義,在于我們能為他人帶來多少價值。真正的成長來自于行動和創(chuàng)造,做到知行合一。 做成一件事,既要付諸想法,還要持續(xù)行動,產(chǎn)生對自我身份的認同。即便風雨兼程也始終如一,這樣成事的機會便大。 以寫作這件事來說,不僅僅可以讓自己變得更好,也能影響改變其他人,寫作的意義不止寫作本身,寫作同時伴隨使命感。 比如喬布斯,他的真正目標不是生產(chǎn)蘋果手機,而是為了改變世界。 一個長期主義者,會時刻圍繞自己的主線目標,無論周圍如何動搖,都不改初衷。 現(xiàn)在大多公眾號主在寫流量文,靠夸張的標題來賺取收益,我不喜歡追虛無縹緲的熱點,也不喜歡夸大其詞,我更愿意花時間去沉浸式讀書和寫作。 正所謂不棄微末,久久為功。我們在一個有價值的領域深耕,持續(xù)耕耘,命運終有一天會鐘愛沉下心努力的人。 假如我們將目標周期拉長到3年、5年甚至7年、10年,成功的概率更高,很多人在中途放棄,越往后競爭的人越少,越是堅持到最后的人,越能享受堅持者的紅利。 王陽明說: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 知行合一是認知加實踐,在知中行,在行中知。讀書和學習也是如此,要始終知行合一。 03 寫在最后 我在去年遭遇重創(chuàng),失業(yè)又失去親人,原本固定的生活變得搖搖欲墜。 我發(fā)現(xiàn),讀書和寫作這兩件事變成支撐我的動力。 九紫離火運時代,物質越來越豐富,內在的精神卻越來越空虛。 很多行業(yè)經(jīng)歷洗牌和出局,沉下心來沉淀自己才是破局之道。 當潮水退去,才知道誰在裸泳。 學習任何一個技能,有所輸入,有所輸出,才能由火苗變成熊熊大火。 讀書和寫作的路上,哪怕慢一點也沒關系,越是經(jīng)過時間積累,越經(jīng)得起拷問。只要一心向上,人生的每一步都不會白走。 真正的成長不是閉門造車,而是要將所學所感分享出去,創(chuàng)造價值,并獲取反饋。 無論是在網(wǎng)絡上,還是在現(xiàn)實中,價值會吸引好運,投射自己的價值,會在不知不覺吸引好運。 業(yè)力和因果是大數(shù)據(jù),就和刷視頻是一樣,我們每天駐足在什么事情上,接下來就發(fā)什么事情。 周嶺在《認知驅動》里說到:一流的生活是覺知,是內修,它可以讓我們自身變得更好;而頂級的生活是創(chuàng)造,是外修,可以讓別人過得更好。而生命的意義在于利他,因為只有從他人的正面反饋中,我們才能照見自己。 這個世界的運轉法則是,底層的人永遠處于消費層,更高一些的是生產(chǎn)層,最上層是創(chuàng)造層,頂級的生活是創(chuàng)造。 希望我們都能找到自己發(fā)光發(fā)熱的領域,成為一個有價值的人,創(chuàng)造自己的豐盛人生。 感謝你的耐心閱讀,以上便是我的分享,如果你喜歡今天的文章,可以順手點個【贊】或【在看】,你的認可就是給我最大的鼓勵,謝謝支持~ 作者介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