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拍賣2020全球首拍,更是接連創(chuàng)下趙無極的瘋狂紀錄。趙無極的《04.01.79》以1.748億元成交,這件作品創(chuàng)作于1970年代末的作品,開拍前估價待詢,以8500萬元的價格起拍,叫價迅速過億,最后1.52億元落槌。這是趙無極個人拍賣的第二高價,也創(chuàng)下了趙無極在內(nèi)陸拍場上的最好成績。佳士得香港秋拍中《15.01.82》賣到9460萬港元,(這件作品在2013年香港蘇富比以8520多萬港幣成交,7年后還是在香港,價格漲了接近一千萬。)《09.03.65》賣到7570.8萬港元,《18.03.68》賣到了2185萬港元。值得一提的是,趙無極一件估價5800萬-7800萬港元的《20.01.67》流拍。有人說這是市場對趙無極的需求已經(jīng)趨于飽和,不夠精彩或者估價較高的拍品,已經(jīng)漸露疲態(tài)。(我也會在接下來文章分析我對流拍的一點看法)盡管如此,在本季拍賣20世紀中國藝術成交TOP10榜單中,趙無極仍然占有4個席位。他的作品為什么能成為市場上無可替代的尖貨,為什么一再創(chuàng)造頂級價格,我好奇趙無極穩(wěn)健的市場背后,他的作品在未來還能多堅挺抗壓?趙無極1921年2月13日生于北平,六個月時隨父母搬到南通。他祖父是名秀才,父親是銀行家、收藏家。“無極”這個名字是信奉道教的祖父給他起的,而這一哲學思想也將貫穿趙無極之后的藝術理念。換在現(xiàn)在,他就是妥妥的富二代高富帥,家里藏有米芾,趙孟頫大師作品……趙無極6歲便開始學習書法,14歲時他選擇了繪畫。他父親親自陪著他到杭州考試,最終他順利考入杭州美術專科學校學習繪畫。當時的杭州美專非常有名,現(xiàn)在公認的各種大師當時都聚集在那里。趙無極的老師是吳大羽和潘天壽。朱德群和吳冠中是趙無極的學弟。有報道稱當時,趙無極不喜歡潘天壽要他臨摹古畫,就想方設法逃課,差點被開除,后來還是校長林風眠把他留了下來。趙無極不愿意接受傳統(tǒng)中國畫的觀念,在他看來,中國繪畫從16世紀開始就在重復和臨摹間停滯不前。不過,他曾說過他十分喜歡傅抱石的作品,他的畫對趙無極有很大的影響。他還受到林風眠的影響,學習了林風眠敢于創(chuàng)新、追求藝術自由的精神。1941年畢業(yè)后趙無極在杭州藝專任教6年,是學校最年輕的老師。在這期間,趙無極結識了當時任法國駐華大使館文化參事Vadime Elisseeff,他鼓勵趙無極去巴黎學習了解西方的繪畫藝術。林風眠也勸他到國外留學兩年,并為他預留了教授的位置。臨行前,他對林風眠說,如果我能夠靠創(chuàng)作生存,我會一直留在那里。林風眠勸他不要幻想,因為還沒有一個中國人能做到這一點。不論如何,1948年,趙無極和當時的妻子才女謝景蘭一起,拿著他爸資助的錢,前往巴黎,開始了他的藝術探索道路。這對年輕的才華橫溢的中國夫婦搬到巴黎后,很快融入了巴黎的藝術圈。他們結識了畢加索、米羅,馬蒂斯等大師,還與詩人亨利米修,法國國立現(xiàn)代美術館館長Bernard Dorival成為朋友。趙無極在巴黎與賈科梅蒂(Alberto Giacometti)是鄰居,他在南法的畫室與畢加索 (PabloPicasso) 是鄰居…聽說當時的畢加索很喜歡趙無極,對他非常親切,每次在畫廊見面時,他都熱情地招呼:“矮個子中國人!”如果趙無極不在,他就會問:“那個矮個子中國人來了嗎?”所以四個一我想說,看一位藝術家,要看他的朋友圈,如果他周圍的朋友都是大牛,功利一點說,如果作品都賣到天價了,那即使這位藝術家目前的作品價格還不高,那也是可以盡早下場撿漏的。這一時期的趙無極,深受抽象前衛(wèi)的Paul Klee作品風格影響,他也開始有意識的在作品中運用符號性的古文字與簡化象形的抽象概念。兩者結合下,1954年,他開始創(chuàng)作著名的“甲骨文系列”。“甲骨文系列”作品帶有很重的抽象風格,筆觸極富節(jié)奏感與動感,畫布上的甲骨文符號像是來自東方的神秘學暗號,飄渺悠長。在這幾年里,謝景蘭也以中國書法為靈感,編寫了具有東方韻律的舞步。趙無極與謝景蘭兩人相互成就,琴瑟和鳴。但在1957年,悲劇來臨,在一起16年后,謝景蘭為了一名法國藝術家,與趙無極離婚,嫁給了非常著名的音樂家Marcel Van Thienen。多嘴寫一句,1995年,謝景蘭車禍去世。3年后,郁郁寡歡的Marcel因肝癌去世。關于謝景蘭傳奇的一生,故事很多,有時間可以下次單獨講講。總之,趙無極在之后的整年里都十分痛苦,有段時間,他因為經(jīng)常醉醺醺的,被朋友們叫做趙威士忌。趙無極57-58年作品量相對較少,可能正是因為他正飽受痛苦,四處游走,渴望找到內(nèi)心情感的宣泄。并且也就是在1958年的作品“云”后,趙無極的作品不再有標題,他只是在畫布背面注明創(chuàng)作日期。
我十分喜歡他59年創(chuàng)作的這幅《14.12.59》。紅色有種原始的力量。
1958年末,趙無極到香港度假,遇到了演員陳美琴(藝名叫朱纓)。陳美琴出身廣州大戶人家,年紀輕輕給一大戶做外室,生下兩個孩子后被拋棄,她一人帶著兒女來了香港。好在長得實在是漂亮,她開始在邵氏電影露臉。但陳美琴有家族精神病史,受了刺激就病發(fā),常無故地大哭大笑。她的病情時好時壞,很影響工作。也因為這樣,雖然追她的有錢人很多,但總是不得善終,數(shù)次被人拋棄。趙無極說,“我對她一見鐘情,她那完美的臉龐上透著一種柔軟而憂郁的氣質。她不太起勁地做著電影演員,十分費力地撫養(yǎng)著兩個孩子,我沒費多少力氣就說服她放棄工作和身邊的一切,隨我去巴黎。”如果說與謝景蘭的感情是較理性的,惺惺相惜的兩人一起探索藝術世界。那與陳美琴一起,就是純粹熾熱的愛情?;氐桨屠韬?,兩人成為巴黎社交圈的金童玉女,趙無極創(chuàng)造力勃發(fā),畫室成為他的圣地。然而,從1968年起,陳美琴的精神疾病又嚴重了,總是懷疑有人要害她,她經(jīng)常無緣無故在街頭亂跑或是離家出走。趙無極為了保護陳美琴,并不抱怨這些苦難,只在在實在撐不住的時候 與最親密的朋友吐露,“我的愛情無濟于事,我眼看她一天天沉入病痛,一次次發(fā)作,使她心力交瘁,但求一死……這幾年,對于我,尤其是美琴,真是一場惡夢?!?/span>在愛與痛苦的交雜下,60到70年代是趙無極作品最豐盛、最具有個人風格的年代。這個時代趙無極的作品四個一我最喜歡,痛苦的作品總是吸引人的,讓人神傷,讓人唏噓。這個時期在他的作品中,他經(jīng)常用細碎尖利的筆觸將想象中的物質凝聚一起并使之碰撞,聚焦在一個對抗與沖突中的視覺中心。他在這個階段使用的藝術語言是東西皆通的,畫面中心的沖撞與不和諧,體現(xiàn)了西方哲學所謂“互相排斥的東西結合在一起,不同音調造成最美的和諧”這一概念。這時的趙無極已經(jīng)擺脫了受Paul Klee影響的抽象符號,轉而在繪畫中再現(xiàn)神秘空間,有種東方哲學的意境,沒有明顯的中國符號,構圖卻深淵悠長。趙無極這時已經(jīng)開始酗酒,并常年住在畫室,畫室像是他的避風港。1973年,陳美琴去世后一年,趙無極畫了一幅《還是我們倆》,依稀可辨是兩顆根莖相連的大樹倒臥在冰河里,深情無限,又無限凄楚。美琴去世后,趙無極幾乎一年沒有執(zhí)筆作畫,他無法放下對亡妻的思念。他在晚年回憶起60年代,曾說,時間來到80年代,這個時候趙無極已經(jīng)過了60歲了,經(jīng)歷了謝景蘭的離去和陳美琴的過世,趙無極在感情上也隨遇而安了。早在1973年,趙無極遇到了26歲的美術館實習生Francoise Marquet, 兩人在四年后結婚。不同于謝景蘭的知書達理和陳美琴的脆弱易碎的美,Marquet更像是趙無極的經(jīng)紀人,雖然她在學術和藝術上并無建樹,但在推廣包裝趙無極作品,拓展他在美國、臺北的市場盡心盡力。后來的故事,就挺電視劇的了,趙無極晚年患阿茲海默癥,Marquet帶著他移居瑞士,遠離子女,接受更好的療養(yǎng)。趙無極去世后,Marquet與趙無極的兒子開始“扯皮”…官司打了兩年半,以和解告終:Marquet無權擁有趙無極的任何作品,但是她成立的趙無極基金會可以對畫作真?zhèn)芜M行鑒定。這段感情像趙無極參透愛情后給自己找的伴兒,平平淡淡維持了快40年,是愛情還是陪伴,只有當事人自己明白了……80年代后,趙無極一反對中國傳統(tǒng)水墨畫的不滿,開始在畫中融入更多的水墨趣味。大片溫潤的“虛”,頗有天人合一的意味。構圖由6,70年代充滿力量的“聚”,變?yōu)橛七h充滿禪意的“散”。相對50-70年代趙無極常用的黑、褐、褚等濃郁色彩,這段時期的作品明亮清淡。大片清亮的顏色占據(jù)畫面中心,像一股疏散之氣將細小的筆觸輕輕推向邊緣。如果說60、70年代的作品有一股充滿力量的洪荒之氣,那80年代后的作品就是看透世事的淡然解脫。講到這里,大師趙無極一生簡單的介紹完了,從杭州到巴黎,經(jīng)歷過刻骨銘心的愛情,也有平淡溫暖的陪伴,作品隨著人生的閱歷而變化,風格伴著歲月的增長而逐漸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