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①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②大道甚夷,而民好徑。朝甚除,田甚蕪,倉甚虛;服文采,帶利劍,厭飲食,財貨有余,是謂盜夸。非道也哉! 【意譯】 ①(“習常”的道理,)使我堅定地認識到,要一直行走在大道上,唯一要警惕畏懼的是:指向小徑的旗幟的誘惑。 ②本來,大道是極其平坦的,而人民卻喜歡走(崎嶇的)小徑,(很大程度,是偏離大道的誘惑使然。) (沒想到,很多統(tǒng)治者也是“好徑”的。)他們疏于政事,朝堂經(jīng)常安靜得只剩下臺階了,治下的田地都很荒蕪了,倉庫也很空虛了;而他們卻穿著文飾的衣服,帶著鋒利的寶劍,飲食都吃到厭飫了,還擁有富余的錢財和貨物。(當他們以這樣的情形出現(xiàn)在人民面前的時候,)這叫做強盜的自我夸耀,就是沒有走在大道上?。?/p> 【細讀導語】 1、本章的中心思想是,要一直行走在大道上,唯一要警惕畏懼的,就是指向小徑的欲望誘惑。 2、本章是承接上一章談修道的主題,提出了要注意的要點。這是理解本章語意和所有字詞句的前提。 上一章說,“無遺身殃”,是說修道的目的要保全自己,“沒身不殆”,是說“不自生”的精神是修道所依循的根本原則,意即看住自己內在的欲望,通過長期、艱巨的修習,領悟“習?!钡牡览?,從而走在大道上。而本章緊接著說,還要特別注意的是,要防范外來的欲望誘惑,不致偏離大道。然后,舉例說,人民就是受了誘惑放著平坦的大道不走而喜歡小徑的。言下之意是,普通人這樣做,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作為主導者和起示范作用的統(tǒng)治者也跟人民一樣“好徑”,就不應該了!接著,就歷數(shù)了一般統(tǒng)治者種種的“好徑”行徑,以“是謂盜夸”進行諷刺和批判,最后的定性是,“非道也哉!” 在流行的解讀里,放著本書、本章的要義和字的基本含義而不顧,“唯施是畏”里的“施”,是被嫁接為“迤”的;“朝甚除”里的“除”,是被引申為“腐敗”的;至于“大道甚夷而民好徑”,當解釋為什么是“民”而不是“人”時,有一些人是和稀泥的態(tài)度,說“民、人”通用,全都是跳出本章另找理由的做法。我是極不認同類似的學術手法的。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strong> 我的翻譯是:(“習?!钡牡览恚┦刮覉远ǖ卣J識到,要一直行走在大道上,唯一要警惕畏懼的是:指向小徑的旗幟的誘惑。 1、“使”字,是從語意上,把前一章連接了起來。“使”在《道德經(jīng)》里,一共出現(xiàn)11次,都是“命令”的本義,取“讓、令、叫”的意思。由此可見,在這里,“使”之前,即前一章所說的是因,其后說的是果。我看很多人把它理解為“假使”,說“假使我確定無疑地知道”,或者是“假使我稍稍有點知識”,是不對的。一則,老子用“若”表示“假使”,比如,“若使民常畏死?!倍t,把“介然有知”這樣堅定而且明確的“知”,變?yōu)橐环N假設性的東西,把來源于“習常”的確定性領悟給模糊掉了,因而是錯誤的。 2、“介然”。形容堅定執(zhí)著的樣子?!拔医槿挥兄保钦f自己有明確堅定的認知。把它看為“結果”,那“前因”是什么呢?大家看回前一章的“細讀”,里面談到:修道者讓自己的光融合在萬物的光里,不為了知欲而顯耀自己,讓自己復歸于“明而洞見生命本質”的境界上,真正做到“不自生”而生,消除與外境的矛盾沖突和利益紛爭,后續(xù)就不會給自己帶來災殃了。這樣做,是通過長期、反復、艱巨的修習達到了“道之?!?,就叫做“習?!薄?/p> 簡言之,“前因”就是對“習?!钡览淼念I悟,而這里的“有知”,就是修道者從“習?!敝蝎@得了進一步堅定的領悟:除了對治內在的欲望外,還要預防外來欲望的誘惑。 3、“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卑亚昂髢烧侣?lián)系起來,其根本意思是:只有“不自生”,才能行于大道,無遺身殃;對治了內在的欲望,就能行于大道,但是,修道者還要警惕和拒絕外來的欲望誘惑!否則,有偏到小徑的危險。 “施”,本義是“旗幟”!加上人們舍大道而好小徑,在這里可以理解為招呼、引入小徑的標識,意涵是“偏離大道的欲望誘惑”。我這樣理解,書里是另有依據(jù)的。大家看第三十五章:“執(zhí)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樂與餌,過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足既。” 其中,“樂與餌,過客止?!闭f的是,好聽的音樂和美味的食物,總能讓過客停下腳步。該章的意思是,統(tǒng)治者在治理天下時執(zhí)持“大道”,是能讓人民長久歸服和過上美好生活的。圣人提醒的是,在治國理政中,要把高階的“道”端給人民,而不是用“樂與餌”的低階欲望去誘惑人民。 而本章側重的意思是,修道的人剛從“習常”中對治了“自生的欲望”而走上了大道,唯一要警惕害怕的,是再次受到外來欲望的誘惑而重蹈覆轍,畢竟大道是“淡乎其無味、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的,小徑入口處的“施、樂、餌”,相當于對走在大道上的“過客”吆喝說:“走過路過,不要錯過!”是一些極大的欲望誘惑,確實需要警惕和防范,老子表達為“唯施是畏”。 很多人把“施”通假為“迤”,取逶迤曲折之意,再引申為與大道相對的“邪路”;更有甚者,直接就說“施通邪,指邪路?!毕鄳姆g是,“假使我確定無疑地知道,在大道上行走,就只怕走上邪路。”或者是,“假使我稍稍有點知識,在大道上行走,唯一害怕的是走入了邪路?!?/p> 大家不要以為說了“害怕走入邪路”就沒錯,其實,這在學術上是錯得離譜的。什么是不能離的“譜”?一是字義,強行通假嫁接,就是離譜;二是原文原義,偏離原文邏輯,有違該章主題要義,就是離譜。大家仔細體會一下,一個人說他已經(jīng)走在大道上了,又說害怕走入邪路,重點表達的是自己對“大道”的懷疑,或許有那么一點走偏的擔心,但是這里原有的正邪分野(“施”所象征的欲望誘惑)給弄沒了;而老子說的是,一個人已然領悟到自己走在平淡無味的大道上,而且要一直走下去,唯一要警惕的是自己不要中了偏離大道的誘惑(施)而走到邪路(徑)上。 【大道甚夷,而民好徑?!?/strong> 我的翻譯是:本來,大道是極其平坦的,而人民卻喜歡走(崎嶇的)小徑,(很大程度,是偏離大道的誘惑使然。) 這是承接前面的意思所舉的比擬例子,說的是,普通的人民就是受了“施”所代表的欲望誘惑,放著平坦的大道不走,而喜歡走崎嶇的小徑。 其實,結合后一段的意涵,這句話老子真正要表達的是,人民不懂得“習?!钡牡览矶昂脧健?,是可以理解的,卻沒想到國家的統(tǒng)治者,也同樣受了欲望誘惑而“好徑”,就不應該了;還要看到,起主導和示范作用的統(tǒng)治者的“好徑”,是因,作為“民之難治”表現(xiàn)的“民之好徑”,是果。 有一些版本寫的是“人好徑”,有人說,“民”和“人”通用,這是和稀泥的說法。我之前也用了偽通行本的句子,現(xiàn)在,仔細體會老子之所以用“民”字,是有其深意的,就是借以批評統(tǒng)治者不該有的嚴重錯誤。 【朝甚除,田甚蕪,倉甚虛?!?/strong> 我的翻譯是:(沒想到,很多統(tǒng)治者也是“好徑”的。)他們疏于政事,朝堂經(jīng)常安靜得只剩下臺階了,治下的田地都很荒蕪了,倉庫也很空虛了。 1、意譯里,為什么要加上“沒想到,很多統(tǒng)治者也是'好徑’的”呢?從作文上來說,這叫做承前啟后。老子的重點不是“人民”,心心念念要給“統(tǒng)治者”宣講治國的守則,這里是從反面講,很多統(tǒng)治者也是“好徑”的,批評其不作為的行徑和“盜夸”的嘴臉,直言其“非道也哉”。 2、“好徑”的表現(xiàn)是什么?老子從統(tǒng)治者的角度說,人文上的“好徑”,這里表現(xiàn)為“治國理政的不作為”,具體而言,是“朝甚除、田甚蕪、倉甚虛”,在國家的經(jīng)濟發(fā)展中,統(tǒng)治者不決策,不行政,結果是沒有收成。 說一下“除”字。它的本義是“宮殿的臺階”!我們知道,古時候,朝庭議事是在宮殿里進行的,君王在上,臣僚們在下,中間就隔著幾級臺階。大家看,“除授”官職、稱呼“陛下”,都與這些代表高下、尊卑的臺階有關。所以,我把“朝甚除”,翻譯為“朝堂經(jīng)常安靜得只剩下宮殿的臺階了”,象征君臣的懶政和不作為,而且語意上與后面的“田甚蕪、倉甚虛”是搭配的。不過,很多人把“除”解釋為“掃除、整潔”,但又覺得與句意不搭,于是就引申為“腐敗”。如此隨意地引申字義,實在看不下去。其實,我們多奔著字的基本含義去,就容易和老子想到一塊了。 【服文采,帶利劍,厭飲食,財貨有余,是謂盜夸。非道也哉!】 我的翻譯是:而他們卻穿著文飾的衣服,帶著鋒利的寶劍,飲食都吃到厭飫了,還擁有富余的錢財和貨物。(當他們以這樣的情形出現(xiàn)在人民面前的時候,)這叫做強盜的自我夸耀,就是沒有走在大道上啊! 1、行文中說到,有文飾的衣服、鋒利的寶劍、豐盛的飲食、富余的錢財和貨物。注意,這些可供享受的東西并不是通過發(fā)展經(jīng)濟的正道而獲得的,從后文“盜夸”的說法可知,這是統(tǒng)治者從人民那里盜取、走捷徑來的。在不作為的前提下,還有這些奢侈的東西和生活,是奔著它們去的,所以,也可以把它們當成欲望的誘惑,即所“畏”的“施”。 2、“是謂盜夸”,說的是,統(tǒng)治者以奢侈的形象得意地出現(xiàn)在人民的面前,無異于“強盜的自夸”!這是老子對欲望奴隸疊加財富的掠奪者的精妙描述,更是極大的諷刺和嚴重的批判!既然欲望的獲得和享受是“強盜”的性質,統(tǒng)治者勢必與人民發(fā)生了矛盾沖突和利益紛爭,后續(xù)是會給自己帶來禍患的。這不就從反面印證了上一章強調的“復歸其明,無遺身殃”嗎? 3、“非道也哉!”是一語雙關的總結和定性。追逐欲望的人,在器的層面乃至“道”的層面都沒有走在“大道”上,預示著不能長久。 【細讀后語】 說一下,“大道甚夷,而民好徑?!?/p> 畢竟老子也把一般的統(tǒng)治者歸到“好徑”的人群里,意味著“好徑者”還是眾多的,所以,仍然可以把它當成“人好徑”來理解。這樣一來,悖道的俗人,與得道的圣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1、其中,“大道甚夷”,內含了一個綱領性的比擬。大家都知道,“道”,是老子為“自然”起的一個名字,但是老子為什么要用“道”這個字呢?老子從“自然”中領悟到了“可供人們奉行的道理(道可道)”之后,為了宣講的方便,把本義為“可供行走之路”的“道”作為其思想學說的最高概念范疇。因而,我們看到,具象與抽象兩相比擬,非常形象貼切。 第十四章說,“視之不見,名曰夷。”自然之道,是抽象的,看不見摸不著,但是它確實是存在的,而且作用無窮無盡。怎么向讀者說明這個意思呢?在器的層面,大道區(qū)別于小徑的重要特征在于:平坦、寬大、筆直、暢通。我們可以設想,大道的這些特征都無限擴大,以至于我們身處其中的時候,由于它們極為廣大而看不到參照物,發(fā)現(xiàn)不了大道的構成因素,就認為“大道”不存在,這種情形就叫做“視之不見”。因為“夷”字的含義是“平坦”,老子就指定它代稱大道的所有特征,所以才說“名曰夷”。其實,由器上升到“道”的層面后,“夷”的本質,就是“大象無形”之“自然”。 2、整句話,內含了一個現(xiàn)實性的比擬。老子說的是,俗人們舍真理而取謬論,就好像他們舍大道而取小徑一樣;而且還點明了取舍的原因,即因為對大道視而不見而舍之,對小徑因為受了欲望誘惑而取之?!兜赖陆?jīng)》里一些重要的論斷,與這樣的比擬是相應的。 第一章說,“道可道,非常道。”我的翻譯是,“(人們往往以自己認定的道理和概念,來作為自己行動的依據(jù)。)我這里所講的道理,是真正可以奉行的,但不是那些人們認定為恒常不變的道理?!?/p> 老子開篇為什么要談“道”和“名”呢?我們知道,人的行為舉止都是以自己認知的道理(包括“名”即名稱概念所體現(xiàn)的價值理念)作為依據(jù)和出發(fā)點的。而問題的關鍵是,所依據(jù)的“道理”,是否能給自己帶來預想的正向結果?正像喜歡走小路、走捷徑的人自有其理由一樣,俗人們在行為造作中也有其自以為恒定不變的死理,即“常道”,據(jù)之而為的結果,往往是適得其反的。而老子提供的是超越世俗知見的“道”理,即“非常道”,據(jù)之而為的結果,是“無為而無不為”。以“非常道”顛覆“常道”,是整部《道德經(jīng)》的主打內容。 還有,第四十章說,“反者,道之動?!?/strong>我的翻譯是,“(在日常生活和社會實踐中,道究竟在哪里?)與'俗人們認定為恒常不變的道理及相應的作為’相反的,就是道的運行?!?/p> 就老子的著眼點來說,現(xiàn)實里,統(tǒng)治者普遍地禍患不斷,國家昏昧不已,這些亂象的直接原因就來自統(tǒng)治者“好徑”的行徑,而“好徑”的動因又是什么呢?老子認為是其悖道的欲望和認知導致的。既然現(xiàn)實里悖道失德是普遍的現(xiàn)象,那么從現(xiàn)實的反面看,就可以發(fā)現(xiàn)“道”的運行了。整部《道德經(jīng)》大部分篇幅都在直接談“俗人的觀念和作為的反面就是道”!這是極具現(xiàn)實指導意義的。 |
|
來自: 楊進剛阜外 > 《道德經(jīng)》